APP下载

全面推进乡村组织振兴应当重视和解决五大问题

2022-01-01重庆市奉节县委党校冉运洪

区域治理 2021年28期
关键词:乡镇党组织党员

重庆市奉节县委党校 冉运洪

一、着力解决“组织振兴怎么看、怎么干”问题,变“有形质弱”为“有质有效”

组织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兴则乡村兴。当前一些干部对组织振兴认识模糊、信心不足,特别是现阶段心浮气躁、等待观望、不在状态的换届综合征较为突出。抓好组织振兴,首先看态度,关键是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一是要在深化认识中坚定信心。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目标之一和根本保证,核心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因此,要加强理论教育,推动党员干部认识到抓组织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必要性,不断坚定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加强实践引导,用好“两抓两树”,扭住制度性、关键性问题,让基层充分认识到,只有规范化建设抓得好,基层党建的效果才好,群众满意度才高、获得感才强,组织才能振兴。二是要在阶段推进中找准路径。组织振兴涉及点多、线长、面广,不是一蹴而就、敲锣打鼓就能干成的。组织振兴应当围绕“头雁有能、党员有为、保障有力、办事有规、服务有效、引领有方、致富有门、后继有人”的“八有”目标,制定组织振兴长期行动计划,分步骤、有时序推进“制度规范、能力建设、整体提升”三个主题,让基层干有目标、干有方向。三是要在落实责任中抓好执行。抓组织振兴必须抓责任制、抓责任制必须抓责任人、抓责任人必须抓第一责任人。要坚持把组织振兴纳入考核评价和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重要依据,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推动形成“齐抓共管、共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二、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不强”问题,变“软弱涣散”为“坚强有力”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十八大以来,基层党组织愈加过硬,特别在经受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大战大考中进一步夯实了战斗堡垒,但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象征性执行。一些村党组织基本制度执行不到位,“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搞形式、走过场。二是选择性执行。抓两头带中间效果不好,示范数量少、品牌弱。以笔者所在重庆市奉节县为例,2017年以来53个村多次纳入整顿。三是随意性执行。逗硬执行挂牌准入制度不够规范,设置不够科学。

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战斗力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围绕“严肃认真”规范组织生活。认真贯彻党支部工作条例,建立健全督导指导制度,推行党员领导干部、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内设科室、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三级督导,保证组织生活规范性、严肃性。探索组织生活县内跨领域、县外跨地域的“内外双跨”模式,建立健全“联席”机制,推行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通过组织生活“大开放”,带动经济人文“大发展”。

二是围绕“全面过硬”整顿软弱涣散。坚持精准摸排、精准确定,细化明确软弱涣散“15条标准”,通过“乡镇自查、县级领导摸排、部门联审、随机抽查”,根据问题类别和程度分类定级,切实把对象摸准摸透。坚持县乡协同、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县领导联系、部门帮扶、第一书记和组工干部蹲点指导机制,实行整改进度“每月一研判、每季度一汇报、半年一督查”,切实抓好过程管理。做实验收环节,实行“双向评价”,接受党员群众代表现场评议,按照50%比例随机抽取乡镇向组织部门汇报,推动真整实整。

三是围绕“示范引领”打造试点示范。实施示范点建设扩面提质计划,按照“规定动作+自选动作+附加动作”,创新细化有规范标准的展示内容、有精准精炼的内涵提炼。适时组织高校教授、党建专家等权威人士,开展示范品牌成效评估,推动示范品牌走出去。

三、着力解决“党组织书记队伍不齐、能力不强”问题,变“难选难留”为“近悦远来”

一是用好现有带头人队伍。加强换届跟踪培养,大力实施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实行教育培训“两个全覆盖”,新任干部履职培训全覆盖,每年分级分类对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轮训全覆盖,帮助提升能力、增强本领。全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县级层面定期开展工作交流会,做实走村观摩、互学互促,每年选树一批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实行村党组织书记“上派下挂”计划,择优选派村党组织书记上派挂任、担任乡镇副职;探索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到村任职”,县级遴选一批组织掌握的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第一书记,实行梯队培养、岗位锻炼、跟班帮带,将在村工作经历作为提拔重用“硬杠子”,切实造就一批可靠的接班人。

二是壮大村级后备力量。坚持县级统筹、因事择人,分层分类建立县级后备人才库,推行乡镇点单、县级指派,试行村级优秀年轻干部跨村轮岗、上派学习交流,切实做大总量、盘活存量。坚持积极作为、主动出击,探索实施村干部“两地联合定制计划”。加强校地合作,与本县职业教育学校合作培养,定向招录一批志愿服务基层的新生力量;开展军地共育,重点“孵化”一批本地籍优秀退役军人。努力打造一批基层需要、留得住、扎下根的“永久牌村干部”。

三是创新引用方式。加强制度设计和优化,盘活用好编制资源,探索实施“岗编分离、县引村用”,由县级层面统筹整合乡镇公务员、事业、工勤等编制,用于乡村振兴人才、带头人队伍公开招聘,聘后分配到村工作。强化管理,采取组织人社部门、乡镇、村、群众“四级评价”,对表现突出人员予以年度考核评优。同时,将试用期公务员下派到村任职工作,对试用期表现好、群众公认度高的予以按期转正定级,推动干部把心思放到基层工作和服务群众上,不断壮大优化村级队伍力量。

四、着力解决“党员身份意识弱、作用发挥不够”问题,变“作用乏力”为“先锋模范”

一是全力提升党员发展质量。坚持把党员发展作为“书记项目”,滚动实施农村发展党员三年规划,坚持从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农村优秀青年中,发展一批年轻党员,每年新发展农村党员35岁以下的不低于50%,不断优化党员结构。进一步压实乡镇党委把关、审核、考察责任,制定发展党员负面清单,实行乡镇党委与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全覆盖谈话,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建立落实“村党组织联审、乡镇党委预审、县级层面复审”工作机制,对拟发展对象逐一“过筛子”,确保科学准确。

二是全力提升教育培训实效。大力推进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将全县党员教育中心进行升格晋级,从体制上加强力量、盘活资源。创新实施“电教+”建设,探索推进“1+2+N”体系建设,编制全县电教发展五年规划,推动党员教育“一网覆盖”。探索党员教育“轮值主席”制度,整合行政单位与社会培训机构力量,推行党组织之间相互开放活动场所,以“业缘、地缘、趣缘”等为纽带,引导合作联办或轮值承办党员教育培训,做到资源互补共享。

三是全力加强党员队伍管理。深入开展党籍材料“清仓见底”专项行动,全面审、全面查,探索建立党员党籍“电子档案”,编制党员二维码档案,研制“电子党员身份证”,让党员信息“一扫就清”。依托“一点到户”APP,探索党员智能管理,对人员分布等情况实行动态监管,建立“一键式预警”机制,连续3个月不交纳党费、不参加组织生活的,一键启动黄色预警,点对点谈心谈话。深入开展党员违纪违法专项处置,聚焦带病入党等四类问题,通过谈话提醒一批、整改销号一批、严肃处理一批、警示教育一批,切实保障党员队伍先进性纯洁性。

四是全力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深入开展“党员争先”活动,探索“5+X”党员星级评定,将学习活动、志愿服务、作用发挥、组织生活、党费缴纳等5项内容作为固定科目,设置加减分指标,每季度开展评定,将年度综合得分运用到评优表彰、民主评议等事项中去,确保作用发挥可量化、可考核。

五、着力解决“创新引领基层治理效果不好”问题,变“力量分散”为“同频共振”

一是积极推进“抓乡强村”。县级层面,针对乡村振兴任务较重的乡镇,探索实施优秀年轻干部挂职,不断增强工作力量。实行乡镇编制“专编专用”,探索“县编乡用”等方式,推进县级部门人员编制向乡镇倾斜,由乡镇统筹指挥调配,常态化开展违规抽借专项整治,保持乡镇干部队伍相对稳定。建立乡镇考核事项准入制度,编制准入负面清单,大幅压缩软件资料、档案记录等痕迹考核,切实杜绝形式主义。乡镇层面,探索开展“大建制办公室”试点,大力实行镇村干部“一上一下”工作模式,即乡镇干部下沉、村级事务上提,通过择优配强、梯次配备,专门负责村级事务指导、横向沟通协调、上下信息互通等,推动镇村规范水平整体提升。

二是深入推进干部进村。聚焦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在优化网格上下功夫,依托行政村统一划分综合网格,健全“行政村党支部—网格(村民小组)党小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村党组织体系,统筹参与网格内党的建设、社会保障、综合治理、应急管理等工作。在明确任务上下功夫,围绕全县中心大局,定期确定干部走访主题,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清洁家园、和谐邻里”等工作,不断提升针对性、延续性。

三是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针对村级发展后劲较弱、农村“空心化”等问题,探索试点开展“合村并组”,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等原则,进一步理顺运行机制,推动抱团发展。注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探索村与村党组织建立联合党委等方式,促进资源共享、发展共抓,增强产业聚合力。全面建立集体经济发展要素乡镇统筹制度,将资金、项目等资源要素,由乡镇统一调度、统一规划,做到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深入开展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依托红色资源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建立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评估制度,每年开展发展效果、收益情况评估,建立责任倒查机制,科学界定先行试错与违规发展,促进干部担当作为。

猜你喜欢

乡镇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清华党组织公开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乡镇扶贫印象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党员标准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