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建议分析

2022-01-01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呼和浩特分站张鑫

区域治理 2021年5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设施公众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呼和浩特分站 张鑫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系统性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常态化、长效化的监督、测评对潜在的环境污染因素确立指标、全面评估,进而为环保工作提供依据。正所谓“预则立,不预则废”。环境保护的价值在于主动防患于未然,而不是相对被动地处理善后。环境保护在突破各种顽疾或瓶颈的过程中并不是环保单位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公众的积极参与不仅是助力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各项战略决策的必需力量,也是通过夯实群众基础加快环保实践提质增效的重中之重。

一、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深入开展环保科学知识普及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生态环境监测站是全国第一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满足了公众对环保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疫情期间,该站还组织了环境监测设施云开放活动,对重金属分析实验区、常规实验区、色谱类实验区进行了细致的讲解,帮助公众对该站开展的环境水质、土壤、大气等各项实验分析工作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不仅如此,还针对学生及家长举办了专门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比如,在2020年7月21日、22日组织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接待溜溜时光环保社团(南马路小学、名都小学、农大附小)学生及家长63人次。带领学生及家长参观了预警预报中心和中心实验室,并为学生及家长介绍了监测站基本情况及工作职责。通过举办开放日活动,可以将环境监测知识普及给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公众,提高人们的环保常识水平。

由此可见,通过持续开展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越来越多的基层民众将有机会亲眼看见环境监测的高度专业性和技术性,这是向广大人民群众快速普及、宣传环保知识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形式之一,也是各地纷纷加快推进公众开放活动的根本原因之一。

(二)提升普通民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为全国第一批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生态环境监测站在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和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就普通居民而言,参与垃圾分类固然有一定的环保意识驱使,但也不乏受到政策规章的强制力约束,因此在垃圾分类和环境保护方面不同程度存在被动性。而要在更加整体性、全局性的高度全面提高基层民众参与环保的重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兴趣、热情、好奇心同样至关重要,组织公众开放活动恰恰是揭开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专业技术神秘面纱最直接的措施。从这一角度讲,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也是提升普通民众参与环境保护积极性、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溜溜时光环保社团(成员来自南马路小学、名都小学、农大附小),在参加开放日活动后,通过环保志愿者耐心细致的讲解,让这些学生从小树立了正确的环保意识,理解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而在其他开放日活动中,也可以激发公众环境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推动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良好风尚。

二、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常见问题

(一)宣传组织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轰轰烈烈的脱贫攻坚战斗中,打通“最后一公里”往往是系统性解决绝对贫困的关键举措。不少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乡村、山区就是受制于出村的“最后一公里”而难以享受到改革红利。打通“最后一公里”就是从根本上突破制约脱贫的堵点、瓶颈。

相似的情况其实也存在于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开展过程中。尤其是宣传组织存在“最后一公里”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基层群众参与开放活动。具体而言,就是公众开放活动的宣传不到位,难以更加全面、方便、快捷地触及更多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从当前的情况可以看出,当前组织公众开放活动相对成熟、系统的地区其实也存在渠道较少、途径较窄、方式方法较单一的缺陷。也就是说,参与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的基层群众大多集中在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团队模式,而面向单个市民的活动形式、机制依然较为匮乏。

诚然,环境监测及环境保护工作的专业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技术要求,因而设施设备对公众开放展示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风险。倘若以同一个单位内组团参加活动的方式更为理想。无论是发布消息、组织人员和具体开展参观活动等都更加可控、易控。这种团队形式的公众开放显然较少干扰到正常的监测和保护工作,也是当前多数地方更加愿意实践的操作方法。

然而,换个思路不难发现,组织团队参与开放活动毕竟需要时间、人员等各方面条件适宜或匹配,这显然不如“散客”更具有机动性、灵活性。然而,要使公众开放活动更具广泛的教育性,随时随地、机动灵活的公众开放活动恰恰最有效果,这便导致了二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解决此类矛盾冲突或许可以从一些国家政府机关对公众开放的模式中获得些许灵感。比如,对外开放面向的多数为零散的游客,不过游客能够参观的区域或房间数量较为有限,除了要紧紧跟随向导外,不对游客开放的区域都有隔断或屏障。因此,正常办公的职员与游客其实处于平行状态,或是左右、或是上下,游客参观与职员办公互不打扰、各行其是。

可见,出现“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乏技术手段,而是管理思想、服务理念缺乏创新性、创造性。只有着眼于面向更广大的基层民众,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才能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持续填补现有管理机制、模式的漏洞或空白,这也是新形势下公众开放活动实现优质高效的重要策略。

(二)资金、经验、培训存在各种短板

从参加公众开放活动中小学生的言论不难发现,现代环保工作中各种先进设施、设备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环境监测活动的各个环节,而这也决定了与环境监测设施有关的公众开放活动不可避免涉及各种资源的使用,也必然需要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然而,我国地域辽阔的国土面积决定了国内不同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并不同步、水平并非均等。因此,能够投入公众开放活动的资金也会因为各地经济基础强弱而有所差异,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的规模、形式、流程、内容,也势必会产生连锁反应,对普通民众参与公众开放活动的体验和感受产生差异显著的结果。

与此同时,资金和资源的投入情况也会影响公众开放活动开展的频率、数量,由此决定环保单位在此类活动推进中经验的积累程度,而经验与阅历往往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众开放活动的品质与效率。这就如同一副多米诺骨牌,每个环节与其相邻环节之间存在前后关联、左右制衡的密切关系,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便有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引发难以估量的后果。

不仅是在客观实践层面存在蝴蝶效应,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虽然是各种硬件基础的展示,却需要有讲解人员、向导予以阐释和说明,这决定了此类公众开放活动仍需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包括技术专员、管理人员等。由于面向普通大众需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各种环保专业术语,或者尽量言简意赅地向公众普及深奥的技术理论,这些担任讲解员或向导的人员还需是兼顾技术和管理的全才、通才。显然,如此全面的要求对于部分地区的环保单位来说是相当严苛的,这也是部分地区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存在人员短缺问题的重要原因。

综合以上各种问题可以发现,当前国内不同地区间发展程度不尽相同,造成各地环境监测公众开放活动水平参差不齐、问题千差万别,而解决各种问题的出发点、着眼点亦各不相同,这也决定了当前各地有关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的优化与创新是一项艰巨任务,需要相当漫长的时间方能实现质的飞跃。

三、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优化措施

(一)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制度供给

当高度专业的环境监测工作遭遇零基础的普通群众,公众开放活动的组织与推进就需要更多的双向互动加深彼此的理解。因此,转变思想观念,完善制度供给是向公众提升更多、更好地开放活动的前提条件之一。

比如,树立服务意识。虽然环境监测在业内人士眼中更多倾向于技术活动,但其承担的公共服务属性又决定了其必然有面向公众的一面,这是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兼有专业技术与大众服务两面性的根源。因此,在优化此类公众开放活动时,服务意识必不可少。环保单位需要换位思考,尝试从大众角度构建更加平易近人的服务机制和模式。

例如,在对外宣传和组织活动对象等方面,尊重民众客观需求应当与可控、易控居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将有助于环保机构不断探索精细化、精准化服务的创新道路,尽快突破传统模式下以己度人的局限和瓶颈。

又如,应专门针对公众开放活动建立健全管理规则。一方面,需要充分细化公众开放活动的目标、特点、形式、流程、内容,使开放活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公众开放活动的教育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尽快将涉及公众开放活动的各种资金、资源投入在数额、频率方面固定、完善成为操作守则。健全管理规则的目的不仅是让公众开放活动有章可循、照章办事,也是为了避免粗放化、随意化的陈规陋习破坏活动的系统性,这是基于夯实规则基础,助力开放活动有序推进的重中之重。

(二)加强宣传引导,扩大传播范围

相较于时下更加大众化的旅游参观,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仍属于小众活动,其中,宣传是制约公众开放活动程度、规模的关键。传统模式下,环保单位的对外宣传更加习惯于线下现场式宣传,比如,进入学校、机关单位等,这种范围极其有限的对外推广不仅影响范围小,且时间、人力、物资等所耗不菲。因此,新时期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的优化应当加强宣传引导,扩大传播范围。

各种线上技术应当成为丰富对外推广形式、内容的重要补充,包括微信微博、公众号、网站、论坛在内,各种线上手段都可以用于公众开放活动的宣传推广、内容简介。有条件的单位还可以尝试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形式打造永不结束的公众开放立体模式。具体而言,就是以线下开放形式为基础,以线上影像展示为补充。借助线上平台的强大功能,线上开放活动不仅不再受时间、场地的束缚,更可以打造多主题、多层面的虚拟开放活动。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投入负担、扩大活动影响面、拓展组织渠道并发挥宣传教育作用的有益探索。

(三)强化教育培训,夯实人才基础

前面已经提到,一些地区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中的薄弱项还包括人的因素,尤其是复合人才、全面发展的通才更是不少环保单位的稀缺资源。因此,强化教育培训,夯实人才基础同样至关重要。

一方面,通过老师带学生的方式逐渐扩大全才、通才的覆盖面,这是利用内部现有资源自行培养人才队伍的可行手段。另一方面,也可委托专业教育机构代培、委培。若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跨区域交流学习也是可以考虑的人才培养机制。只要坚持教育培训不动摇,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的积累也有助于专才向通才的跨越式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地区正在加快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共治的良好局面。不过从整体层面看,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一二线城市地区不仅在开放活动的数量、频率、形式、内容等各方面起步更高、速度更快、经验更丰富,而且在公众开放活动的系统性、规范程度方面也相对领先。相比之下,受资金、人员、制度供给等因素的影响,三四线城市及更偏远的乡村等区域则远远有所不及。究其原因,经济基础、思想观念仍然是不少地方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加快推进公众开放活动需要主客观层面双管齐下、多措并举。一方面,保持科学合理且适度的投入至关重要。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仍是具有一定专业要求的技术和管理事务,包括展示、演绎、讲解在内的各种具体内容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消耗。另一方面,公众对开放活动的了解程度并不均衡,现有组织开放活动的渠道和方式等也较为匮乏。密切沟通交流、广泛宣传引导同样不容忽视。总之,环境监测设施公众开放活动是当前及未来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包括环保机构在内各方面齐抓共管。同时,要坚持不懈开展宣传教育,基于公众整体素质全面提升加快公共开放活动常态发展、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设施公众
关于物联网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分析
民生设施非“摆设”
太原市61个村要建污水处理设施严禁直排入河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基于6LoWPAN的智能家居环境监测系统设计
垂直循环式立体停车设施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