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经验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中应用及创新的个案分析*——基于N市X县S警务工作室的调查
2022-01-0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李倩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李倩
一、引言
“枫桥经验”作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社会治理方案”,自产生时作为阶级斗争经验开始,而后的五十年间,经历了作为治安经验、作为维稳经验最终向作为社会治理经验的转变[1]。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2],并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在社会治理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大决定[3]。
公安机关一直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维护社会治安的主力军,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力量,在“主动式警务”和社区警务理念之下,矛盾纠纷的排查与化解成为公安机关进行基层社会治安治理的重要工作内容。“枫桥经验”作为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有效方案,在N市X县S警务工作室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得到充分应用,并结合实际情况被发展创新,为“枫桥经验”在基层矛盾纠纷调解中应用及创新的优秀个案,总结分析其做法与创新之处,对于类似地区纠纷矛盾调解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二、调研点介绍
N市X县S警务室辖区辖J交易市场和3个行政村。J交易市场占地150余亩,辐射在J市场中交易的船舶、渔船民以及在市场中固定从事水产品买卖的商贩、流动商贩以及船舶从业人员。3个行政村的常住人口与外来人口数量约1:1。由于辖区内人员情况较为复杂,又涉及渔业捕捞和大宗水产品贸易,因此矛盾纠纷频发。警务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年均调处纠纷230余起。
在辖区大量的矛盾纠纷之下,S警务工作室秉着新时代枫桥经验“依靠和发动群众”和“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内涵,从组织、管理、人员和文化四个方面进行摸索,建立了一套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符合辖区特点和实际情况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方法。
三、专职机构设立明确矛盾纠纷调解职责
矛盾纠纷排查与调解是社区警务工作室和社区民警的主要职责。S警务工作室的职责明确规定,警务工作室“对市场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交易纠纷、简易交通事故通过警务室的各个职能部门就近化解”,社区民警的工作职责中包括“化解矛盾纠纷,及时摸排、掌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妥善调处各类矛盾纠纷和民间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
为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纠纷矛盾调解的职责,S警务工作室成立了“和为贵”调解室,其主要调解工作职责为“调解民间纠纷,防止民间纠纷激化;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公民遵纪守法,尊重社会功德,预防民间纠纷发生;定期向派出所反映民间纠纷和调解工作情况”。“和为贵”调解室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调解,法律、法规和政策没有明确规定的,依据社会道德进行调解;调解过程中,尊重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和为贵”调解室的成立进一步明确了矛盾纠纷调解的职责,相关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自成立以来办结调解案件和化解重大矛盾纠纷多起,实现了各类纠纷“零积存、零信访,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的初衷。
四、网格化管理助力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S警务工作室抓住网格化战略的契机,铺开警务管理网格。一方面,将网格指导员和管理员定员在网格上。实行“一村一民警一辅警”,指导若干名网格员开展信息收集、治安管理、纠纷调解工作。警务室将J市场和3个行政村作为一级网格,由警务室民警担任网格警务指挥员,协警担任警务网格员,各网格聘请村干部、综治干部作为网格长。一级网格再划分为若干二级网格,聘请熟悉社区情况、有责任心、有意愿、有一定威望的人员担任网格员,一级网格和二级网格全部进行清晰划界。这样的网格化管理,既明确了相关人员的任务和职责,又保证了人员对网格内情况的熟悉程度,以此便于开展矛盾纠纷信息的收集和排查。近几年来,通过网格化管理,警务室已化解矛盾纠几百起。另一方面,在人员复杂、经济交易频繁的J市场加强管理和巡防。在J市场所设置的网格中,按照1个网格长、2名网格员、2名巡逻队员和N名群众力量(即“1+2+2+N”模式)配备力量开展巡防,在巡防过程中当场调解各类纠纷125起。
借由网格化管理机制,网格员真正实现了警务工作的信息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治安防范的管理员三个身份于一身,有效助力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五、清晰的流程设计确保矛盾隐患不上交
为了落实“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枫桥经验内涵,S警务工作室对于矛盾隐患的处理有着清晰的处置流程,确保了矛盾隐患能够快速的分流处理。
网格员采集到矛盾纠纷、安全隐患、违法犯罪线索等信息后,按照要求通过专门的信息系统上报流转,属公安机关管辖范畴的一般事项交由警务指导员或派出所办理,深层次矛盾、重要事项由县公安局牵头处置,其它事项按照职责分工流转办理,由此确保各类矛盾隐患不上交,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当地化解。
六、依靠发动群众形成多元主体参与格局
枫桥经验的精髓就在于依靠和发动当地群众,社会治理的内涵就包括了多元主体参与和群众自治。在S警务室辖区的纠纷矛盾排查和化解工作中,切实落实了枫桥经验和社会治理内涵,形成了多元主体参与格局,在纠纷矛盾排查和化解两个环节都广泛依靠和发动群众,大大加强了工作效能。
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多元主体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专职机构人员,包括由专职民警、协警、工商、交警、市场等部门联署办公的综治警务工作室人员,通过多部门专职机构联合办公,有效解决纠纷矛盾背后的问题,提高了问题解决的效率。二是群众力量,以网格员为主,网格员均选取本社区人员担任,他们掌握社区情况,了解社区历史,熟悉社区人员,依靠“人熟、地熟、情况熟”的工作优势,在纠纷矛盾的排查和化解两方面都充分体现了群众的作用。三是社会力量,包括社区和市场中具有较高威望的人员。S警务工作室辖区的村庄本质上属于熟人社区,多年来社区中形成了一些资历老、口碑好、大家信任的具有威望的人士,如村干部、社区能人、教师、退休人士等,在纠纷矛盾调节中均能起到中间人的作用,对于矛盾纠纷的化解起到关键作用。辖区的J水产市场中,多年来也出现了一些诚信、能干、专业能力强的经营户代表,他们掌握着民警等专职机构人员和网格员欠缺的水产品专业知识和水产品交易知识,在涉及水产品交易的纠纷矛盾化解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在S警务工作室成立的“和为贵”调解工作室中专门聘请了若干名威信较高的经营户兼任工作室的固定调解员,以“市场不平向我诉,码头纠纷跟我说,交易纠纷我来帮,劳资纠纷我来评”作为职责。在进行纠纷矛盾调解时,尤其是涉及渔业捕捞、水产品交易的纠纷矛盾,警务室按照专长和业务范围选派固定调解员参与调解,被调解人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指定固定调解员或其他自己熟悉且信任的人员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民警和专职调解员不熟悉渔业相关和水产品交易行业知识的缺陷,达到了很好的工作效果。四是法律专业人员,S警务工作室依托网络将专业法律工作者纳入纠纷涉及的法律咨询和纠纷调解之中,实时通过线上参与调解。
专职机构工作人员、群众、社会力量和法律专业人员共同参与到纠纷调解工作之中,依靠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和专长相互配合,在纠纷调解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发挥自身作用,最终达到最优的综合效果,真正实现了多元主体参与的治理效果,大大增强了纠纷矛盾化解的成功率。
七、网上调解创新纠纷调解途径
传统的矛盾纠纷调解主要是纠纷矛盾双方和调解人员三方面对面进行的,时间成本较高。S警务工作室所在省市建立了依托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而形成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化解平台,该平台包括z省法网平台和能够实时连接到X县司法调解中心的视频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在线调解,除此之外还兼有咨询、评估、仲裁、诉讼等多种服务功能,为纠纷调解及其周边工作提供综合服务。这样的网上调解平台不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限制,创新了纠纷调解的途径,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成本,使得纠纷调解工作便捷高效,且为多元主体参与和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提供了保障。
八、文化建构构建和谐氛围环境
除了组织、管理、人员三方面之外,S警务工作室同时注重文化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挖掘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礼让的要素,宣扬“万事和为贵,有理让三分”的邻里关系处理方式,宣传“六尺巷”中的“和”字哲学,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从根本上为纠纷矛盾的化解构建起和谐的氛围环境。
S警务工作室通过组织、管理、人员三方面工作,对矛盾纠纷做到早获悉、早介入、早化解,有效避免矛盾升级,充分发动各类群众,与此同时,从文化方面构建和谐理念与氛围,从而有效地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