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茶文化译作者笔下的中国形象
2022-01-01杨丹萌张嘉玮
姜 怡,杨丹萌,张嘉玮,冯 帆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 大连,116023)
茶作为中华民族的国饮,交融了器物与精神,所形成的文化可集中体现传统的发展变迁,被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誉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两翼之一”[1],成为中国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年来,一些西方学者对中国茶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相关编译与创作不断产出,如英国著名汉学家、佛学家蒲乐道所撰的《中国茶艺茶文化》(TheChineseArtofTea)以及美国电子期刊《国际茶亭》(GlobalTeaHut)所刊的译著连载就是典型的代表。本文选取以上两种茶文化译作(期刊作品为2019年所刊发的全部文章)作为研究语料,以形象学理论为支撑,研究西方译者如何以“他者”视角评析茶文化并据此勾勒中国形象,探索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及发展途径。
一、形象学与茶典籍的翻译
形象学(imagology)是比较文学中相对新兴的理论,主要用于研究作品中的民族形象映射与塑造。形象学中的形象是“一种具有话语支配权的表述,提供相关话题的基本词汇、意象、修辞策略、思维方式,甚至创造表述的对象本身”[2]。因此,形象学与描述性话语以及对于形象的想象联系紧密。
形象学荷兰学派对形象学作了如下界定:“形象学或形象研究(Image Studies)是一个对文学(以及其他文化表述形式)中的民族形象进行批判性分析的研究领域。”[2]形象学不仅包括小说等文学作品,也涵盖了戏剧、艺术评论等内容,由于这些作品均与异国形象紧密相连,因此形象学涵盖范围极广,它“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其他学科的一个方面或它们的辅助性学科”[2],翻译研究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其他学科的营养,遂与形象学结合起来双赢发展。2015年,本杰明出版社出版的《翻译研究与形象学》主要探讨了他者形象和自我形象的构建问题[3],是翻译与形象学结合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此后,国内学者也对这一新组合进行了研究,王运鸿曾对《翻译研究与形象学》进行介评[4]与总结。还有一些学者对译本中的形象进行了分析和反思,如王运鸿对沙傅里英译《水浒传》的研究[5]、张淼对《在路上》汉译本的研究[6]等。
目前,学界对《茶经》等中华茶典籍的翻译已有较为广泛深入的研究,但对汉学家所编译的外国茶书中的中国茶文化形象的研究依旧非常有限。《中国茶艺茶文化》和《国际茶亭》这两种西方针对中国传统茶典籍进行编译的作品中包含大量对茶文化中形象的刻画,因此形象学理论对该书的研究及其涉及的典籍翻译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中国茶艺茶文化》和《国际茶亭》对中国形象的积极传播
对于《国际茶亭》的撰稿人和蒲乐道这些西方译/作者来说,目标语言是其母语。他们的(译)作品用词地道,表述流畅,对中国茶文化的描述通俗易懂;在翻译介绍的同时,也用积极正面的言语逐渐激发起目标语读者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提升了好感度。同时,他们还生动刻画了茶具、茶器、茶区、茶人等与茶文化有关的事物和群体,让茶形象和中国形象得以传播渗透。
(一)对中国茶文化的中肯描述
在《中国茶艺茶文化》和《国际茶亭》中能发现诸多对中国茶文化的中肯描述。西方译者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理解基本正确,且积极思考了一些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问题,树立了茶文化在国际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中国茶艺茶文化》运用大量笔墨描写饮茶对人们健脑强身的作用,对中国古代茶书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整理、总结性的译介,如书中提到茶汤具有滋养皮肤的功效时,援引中国农村使用浓茶消毒这一记载以增强说服力。
在《国际茶亭》中,“black tea”的翻译引起了译者的注意,中国茶品种繁多,红茶黑茶兼而有之,但由于中西方为茶命名的方式不一样,许多人仍习惯使用“black tea”来指红茶,这一译法在碰到“黑茶时”就会产生歧义。译者指出,茶文化传播者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厘清黑茶(brown tea)与红茶(black tea)的翻译,这对于中国茶叶种类和品牌在国际市场的营销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忠实、中肯的表达对于茶文化的传播不可小觑。
(二)对个人情感的积极描述
“语言学界将这种情感倾向称为词语的情感色彩,即词语本身所附带的表达贬义或者褒义态度的色彩。”[7]译/作者对于词汇的选择使用是有情感倾向的,他们基于自身经历,多次采用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褒义词语或词组,对茶文化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此类积极词语和词组在潜移默化中树立了茶的正面形象,提升了外国读者对茶文化的兴趣。
例1 The golden moment came,and we drank ceremoniously holding the bowls,still resting in their deep saucers,in our left hands and using our right hands to tilt the lids so that the liquid could be sipped easily,for any leaves that might still be afloat were thus imprisoned in the bowl.We glanced at one another,sighing almost rapturously.
句中的“ceremoniously”和“rapturously”均暗示了作者蒲乐道的心情。“ceremoniously”即“隆重地”,展现了作者和友人端起茶碗时的虔诚庄重,而“rapturously”即“欣喜若狂地”,描绘出蒲乐道与友人因亲手泡出较为成功的茶而感到喜悦。这两个副词蕴含着他们在品茶时内心油然而生的敬意,这种尊敬和虔诚也会打动读者。
例2 I am not convinced that drinking fine tea often brings about this glorious transformation,but it can at least make one feel close to the immortals.
蒲乐道认为喝茶虽不能带来神圣的转变,但可以让人产生一种近乎神仙的感觉。“make one feel close to the immortals”这一描述性词组颇为地道,品茶之乐、茶之魅力均蕴藏在作者精巧的描述中,令人回味,也令人神往。
例3 As in the practice of Cha Dao,we are all purified,temporarily ordained as monks and nuns.
该句描写了蒲乐道对茶道的感悟:茶道让灵魂得到净化,好似短暂受戒,成为僧尼。虽然只在茶会中短暂地体悟茶道,却感觉像寺庙中日夜修行的僧侣一般,体悟着万事万物的平衡与因果,参透生活的真谛,从侧面展现出这位英国汉学家及佛学家受茶道影响之深。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西方译/作者在描述自身经历的同时,将表达个人感官的积极词汇融入其中,又运用修辞使茶文化更为具象化。言辞地道生动,让读者真切体会到作者与茶交往时的愉悦之情,为中国茶文化形象的传播添砖加瓦。
(三)对茶的相关事物和群体的积极描述
“当代形象学强调形象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构念’的本质特征,形象和身份不再是民族与生俱来的特征,而是在社会生产和传播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特定群体相联系的特性和身份。”[8]因此,对于茶的衍生物和其背后的群体的描写,也是刻画中国茶文化形象和中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艺茶文化》和《国际茶亭》涵盖了茶具等与茶相关的内容,也涵盖了中医、中国人的形象等相关内容。从茶推及中国文化,体现了译/作者们对中华文化的整体关注度,能使西方读者多方位了解中华文化。如在《中国茶艺茶文化》中,蒲乐道将瓷器单独列为一章,体现了瓷器茶具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从中国传统文化来看,瓷器与茶确实是密不可分的,蒲乐道对瓷器细致生动的描写使读者的注意力也延伸到茶的衍生物上,有助于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茶文化。
例1 Such delightful cups and bowls were like flowers“born to blush unseen and waste their sweetness on the desert air”!
该句中,蒲乐道借用托马斯·格雷《墓园挽歌》中的一句诗来描述那些已经失传了的精美瓷器,著名翻译家卞之琳将其译为:“世界上多少花吐艳而无人知晓,把芳香白白地散发给荒凉的空气。”巧妙得当的中西方诗歌互文不仅为文章增光添彩,也可使外国读者对蒲乐道内心的情愫感同身受,更与读者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期待形成视域融合。
茶文化不仅局限于器具层面,其背后的深层文化背景也是茶文化作品读者的关注点。蒲乐道等西方译/作者通过对茶文化背后中国人的刻画,使中国形象更生动具体,更有温度。
例2 They are fond of fun and affectionate by nature,but accept no casual advances whether from city people or youths in their villages...City girls with their lipsticks,powder and penciled eyebrows cannot compare with these fresh-looking mountain girls.But then,of course,the water on the plains and in the valleys is different.
蒲乐道在描写茶园女孩时,先指明她们风趣幽默,对待感情认真专情(fond of fun and affectionate by nature),之后又将其与浓妆艳抹的女孩(girls with their lipsticks,powder and penciled eyebrows)对比,突出茶园女孩的干净清爽,热爱自然,其正面形象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走入读者内心。
例3 Most people seemed delighted to chat with a visitor coming from the outer rim of the ‘four seas’.
蒲乐道亲历中国人民的开放和真诚,该句正是中国谚语“四海之内皆兄弟”的生动写照,让热情好客的中国形象更具说服力,反击了国际社会中诋毁中国形象的声音。
茶文化的衍生品以及茶文化的推动者均为中华民族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体现着几千年沉淀下来的文化底蕴。从作者对茶人等客观事物的描述中可见,作者对中国茶文化知识的了解较为深入全面。这些描述一方面,增加了作品的可信度;另一方面,也利于西方读者体会瓷器茶具的精美、采茶人的勤劳热情,用生活化的描写方式拉近了中西方人民的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出立体的、生动温暖的中国形象。
三、对中国形象的消极传播
中华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对中国文化了解不够透彻的情况下,西方学者有时会对某些中国文化产生曲解或误解。他们会考虑到目标语读者在理解方面的困难,有意删去带有深刻中华文化内涵的典故等内容。这种情况在《中国茶艺茶文化》中比较突出,典故注解的遗失使中国形象无法传神地表征与饱满地传播。
(一)有意删略或曲解
《中国茶艺茶文化》的第九章主要描写了茶诗茶歌,作者挑选了几首经典茶诗译成英文。但在翻译的过程中,为方便外语读者理解,译者特意删略了诗句中较难翻译与理解的典故等内容,大大减弱了诗句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韵味。
例1 Our horses’ hoofs rang loudly
On the sunlit rocks,
As our sleeves danced gaily
In the mountain wind.—“A Tea Mountain Poem”
(原文为:拜章期沃日,轻骑疾奔雷。——《题茶山》)
蒲乐道漏译了极具中国风的“拜章期沃日”,“拜章”意为“拜受慰问表彰、上奏章”,省略此词后,原作者想表达的春风得意之情被大大削减,中国韵味也无从体现了。
例2 All their brews have merit,why this fuss!
Others deem such things important;
I take them lightly.
Let them be deluded;
I see things as they are.
(原文为: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百万,成都药市无光辉。——《和章岷从事斗茶歌》)
此处涉及的典故和圣贤很多,如卢仝作《茶歌》、陆羽作《茶诗》等,可谓集合了中国茶文化的标志性人物。但蒲乐道的译文放弃了原文中的典故,而是将着墨的重点放在对斗茶的批判上,无疑是有些舍本逐末了。
蒲乐道解释说,之所以省略含有中国文化内涵的词语和典故,是由于典故过多会导致西方读者面对大量注解而失去兴致,因此作者迁就西方读者的兴趣点和理解力,而舍弃了中华文化的精华,这显然是从服务西方读者的视角出发,忽视了对原作及其所属文化的忠实与应有的尊重,可能会导致外国读者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流于肤浅。
(二)误读与无意曲解
《中国茶艺茶文化》中也有因作者对中文理解不透彻而导致的无意错译。
例1 Pressing you to taste some T’ao Chi a wine
I murmured some lines in gratitude.
(原文为: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湖上卧病喜陆鸿渐至》)
“陶家酒”和“谢客诗”均为历史典故,分别意为“陶渊明的酒”和“谢灵运的诗”。但译者将“陶家”看作人名,“谢客”当作“感谢”,明显为错译。陶渊明和谢灵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但对于身为英国人的蒲乐道来说,他对这些圣贤却全然不知。
再如上文提及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及其译文,译文侧重于对斗茶的批判,而原文中并未直接批判这一活动。斗茶又称“茗战”,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习俗和赛事,译本中对斗茶的误评可能会使外国读者对斗茶产生负面印象。
四、结语
在全球多极化的今天,中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积极向国际社会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成为国际社会的中坚力量。中国形象受到愈来愈多关注的同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需逐步提升。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塑造中国形象的重要方面。在形象学视角下,通过研究《中国茶艺茶文化》和《国际茶亭》,我们发现了中国茶文化传播方面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西方译作者在翻译茶文化方面有语言优势,用词地道精美,且涵盖内容较为全面,以作者自身的体悟引导读者构建积极、正面、立体的中国形象。但在传统文化方面,西方译者立足西方读者视角,将部分体现中华文化内涵的典故漏译、错译,对中国形象有所歪曲。
无论有意删略还是无意误解,均可能对文化传播产生不良影响,会阻碍中国形象的正面传播。在形象学视角下,国力强盛与否、文化自信与否都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形象。因此,传播中华文化、塑造积极国家形象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我国文化,进而进行翻译和输出,这也凸显了中国本土译者的重要性。中国本土译者对中华文化和茶文化的了解更全面,资料搜集也更便捷,有利于准确理解、翻译中国茶文化,传播正面的中国形象。
由此可见,中国茶文化传播的首要前提是史料丰富并将其正确理解、客观塑造,此后的翻译或叙述才能有所依托。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文化的传播不应迎合西方,而应注重中华文化的高质量输出。因此,中国本土译者应成为在翻译和传播茶文化方面的主力军,利用丰富的史料、准确的理解,借鉴西方译/作者的地道表达和思维方式,助力中国茶文化和中国形象的正面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