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两山”理论看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演进及启示

2022-01-01赵永祥

青海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赵永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发展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它不仅是美丽中国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而且对中国整个改革与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而深刻的指导和引领作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我们简称为“两山”理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科学命题,构成了习近平“两山”理论的核心内容。“两山”理论非常深刻地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简洁而形象地表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观、价值观、发展观、人民观,为中国乃至人类社会实现更高文明形态提供了科学理念和方案。

从“两山”理论的视角审视青海解放70余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对我们从文明形态的高度认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的利弊得失,从中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阶段更加自觉地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谋划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选择正确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两山”理论视角下的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演进

从“两山”理论的视角来看,青海解放70余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在此期间,青海先后制定实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可以分为三大类,即“黄色”战略、“褐色”战略和“绿色”战略。从时代背景、政策导向、追求目标和发展路径来看,这三类发展战略都有各自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既反映了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和大致脉络,也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交互影响与互动机理。可以说,三类发展战略的演进历程,是不断深化省情认识的过程,是发展观念不断优化的过程,也是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的过程,更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调整、趋向和谐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三类战略的内在逻辑和演进特征,生动诠释和有力印证了“两山”理论的认识论,充分彰显了“两山”理论的超凡思想洞见和卓越实践价值。

(一)基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认识下的“黄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49—1978年)

“黄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相对于“绿色”而言,指以土地为主要生产资料,以推动农牧业生产发展、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要目标,而形成的以黄土地为“底色”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从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青海虽然实现了现代工业的从无到有,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农业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一五”(1953—1957年)时期,青海省制定了“以发展农牧业为主,加强地方工业和交通运输,支援国家的资源勘查工作”的发展方针,工业、建筑、交通运输、邮电、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二五”时期(1958—1962年),由于受“大跃进”的影响,提出了严重脱离实际的发展目标,致使国民经济发展出现大幅波动,经济发展进入严重停滞状态。1963年,青海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全面加强牧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业,逐步实现粮食、油料自给;发展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手工业,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稳定发展。

总体而言,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前,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主要是追随国家发展战略,处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阶段。从发展方式上看,主要沿用传统模式,采取战天斗地、以粮为纲、毁林开荒、退牧造田的方式,从“绿水青山”中获取草地资源和耕地资源,用来解决人民群众吃饭问题。在发展传统农牧业的同时,基于国家“三线”战略的实施,青海逐步进入工业化初期阶段,开始向“绿水青山”索取矿产和能源等资源,用以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国家建设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这一时期“两山”关系体现为主要从“绿水青山”获取生产要素。尽管局部地区出现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但总体上,没有超越生态系统的承受阈值,处在某种“潜伏期”,呈现“尚可持续”的经济发展状态。从认知水平上看,当时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认知水平较低,对生态环境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各级组织和干部群众还没有意识到环境问题将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处于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只要经济,只重发展,不考虑环境,不考虑长远,‘吃了祖宗饭,断了子孙路’而不自知”的状况。实践表明,“黄色”战略在总体上背离自然规律,也没能充分尊重经济规律,虽然能取得短期效益,解一时燃眉之急,但不是长久之计。

(二)基于“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认识下的“褐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1978年—2007年)

“褐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以传统工业为主体,建立在对资源环境过度消耗基础上,追求工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青海“褐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设计与实施是基于两方面考量的结果。一方面,改革开放后,全省工业化进程提速,劳动生产力大幅提高。但同时,由于改革开放带来的区域竞争加剧,青海与东、中部省份发展差距迅速拉大,因此加快发展成为当务之急,采取了“追赶式”发展战略。另一方面,由于这一时期生态环境问题的蔓延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我国也将环境保护问题开始提上议事日程。青海贯彻党和国家要求,逐步启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第五个五年计划(1976—1980年)开始,将“搞好环境保护”列入全省发展规划中。因此,这一时期青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既有“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传统观念,也有“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二者处于相互交织状态。从总体上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增强,开始认识并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由此形成的战略呈现出探索、转型、升级等特征,经济社会发展从片面追求速度向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方向转变。青海“褐色”发展战略代表性的有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战略和兼顾“绿水青山”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其一,以“资源开发利用”为主导的发展战略。在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青海基本沿用传统发展方式,围绕传统农牧业和资源开发型工业来做文章。1983年,青海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大力发展农牧业,抓好工业生产,积极开发能源和矿藏资源,加强交通邮电建设,抓好基础教育和科学技术工作;1988年,青海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改革开放,治穷致富,开启资源,振兴青海”战略,强调加快资源开发的步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是振兴青海经济的希望所在;1998年,青海省第九次党代会在坚持第七次党代会发展战略的同时,提出改革开放促发展、依靠科技增效益、调整结构创特色的发展思路。[1]这表明全省经济发展开始由单一的资源主导型向优势资源—优势产业—特色经济转变。这一时期,青海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是形成了坚持省情实际、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特色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二是通过经济发展实践对省情有了较为客观的把握;三是产业发展重点、方向逐步明晰,初步形成了牧业生产、能源工业、盐湖化工和有色金属等四大基地;四是解放思想、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等战略共识更加深化。此阶段在对“绿水青山”高强度的利用攫取,尝到“金山银山”“甜头”的同时,也开始吃到环境问题的“苦果”。由此,青海成立省环境保护局,开始着手制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地方性法律法规,拉开了环境保护的序幕。

其二,兼顾“绿水青山”的西部大开发战略。20世纪末,中央贯彻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作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2002年,青海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了扎扎实实打基础、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依靠科技增效益、改革开放促发展的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而且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发展思路与发展方式明显向“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转型。2007年,青海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强调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突破、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等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国家在西部相继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于2005年正式实施青海首个生态保护国家级重点工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这一阶段,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演进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对省情的认识进一步科学理性,战略内涵不断丰富;二是仍然以资源开发转换为主基调,但开始关注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生态保护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三是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为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推动了发展方式的转型。

总体来看,在改革开放前30年的发展历程中,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属于“褐色”战略,主要体现在:第一,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承载力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部分地区发展工业所导致的污染和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地退化等问题,导致青海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第二,西部大开发以来一批国家级生态工程在青海各地落地实施,但以GDP论英雄的片面政绩观和长期形成的资源开发路径依赖仍未彻底扭转。“先破坏、后保护”“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三)基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识下的“绿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007年至今)

“绿色”战略,是指以经济绿色化为主要目标,科学把握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关系,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战略。

2007年,党的十七大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代会报告,并将其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青海省委省政府相继制定并实施了生态立省战略、“三区”战略、“四个转变”战略、“一优两高”战略等,标志着生态环境保护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的地位从边缘走向中心,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正式开启了青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探索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青海独特的生态省情认识不断深化,生态保护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8年,青海省委省政府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加快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生态保护、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2011年11月,青海三江源地区开始建设全国第一个“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标志着青海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体制机制加快创新的新阶段。2012年,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金山银山,更要碧水青山,决不能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一定要保护好“中华水塔”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定要建设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家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生态支撑。[2]这次党代会,把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上升到了“文明”“历史任务”、三大奋斗目标之一的高度。2014年11月,《青海省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正式出台,提出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打造成青海最大的优势、财富和品牌,不断提高绿色指数。2015年3月,青海省第一部生态文明建设法规《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施行。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三个最大”),提出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扎实实加强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四个扎扎实实”)的重大要求,[3]进一步明确了青海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指明了青海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4]2016年12月,中共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明确了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目标,并提出了“四个转变”的战略思路。2017年,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四个转变”的内涵作了全面阐述,明确了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方法路径。2018年7月,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作出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战略部署,并从统筹实施绿色产业、城镇带动、乡村振兴、生态报国、投资于人、幸福民生、创新支撑等七大战略方面,着重解决“一优两高”支撑和操作层面的问题。2020年1月,青海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要把“五个示范省”和“四种经济形态”(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数字经济,飞地经济)作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的重要载体和实现路径。

从“生态立省”到“三区”战略、“四个转变”,再到“一优两高”战略都属于“绿色战略”,其演进历程生动反映着青海逐步跨越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范式,迈入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阶段、新的文明形态的过程。“绿色战略”生动演绎了青海“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良性互动关系,标志着从“用绿水青山换金山银山”到“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进而跨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优两高”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意义重大:一是充分反映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青海落地生根,“两山”理论在青海已转化为发展实践;二是体现了省委省政府跳出青海审视青海、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建设青海的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标志着青海选择发展战略的思维方式更加科学了;三是体现了战略目标的升华,“一优两高”战略突出强调生态报国、幸福民生等目标,而不是简单的GDP增速和规模,不是一省一地的福利;四是预示了发展路径的根本转变,不能再靠挖矿山卖资源图致富,而是要护好养好建好用好“绿水青山”,使之成金成银、生金生银。至此,青海发展战略体现了顺应新阶段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的思想自觉,是青海省委省政府和各族人民在过去70余年里努力探索得来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从“两山”理论看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演进的启示

回顾过去,是为了当下,更是为了未来。综上所述,从“两山”理论的视角分析青海过去70余年的战略选择历程,会给我们很多启示,以下三点尤为重要。

(一)准确把握“三个最大”的省情是制定实施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前提

从青海解放70余年的实践看,省情是决策的来源和依据。当正确认识和把握省情时,制定的战略就比较符合实际,经济社会发展就比较顺利,反之,就会遇到挫折、遭受损失。解放初期,对省情的认识是地大物博、一穷二白、多民族、纯农牧业省份,提出经济发展要以农牧业为主,畜牧业第一、农业第二、个体手工业第三、工业第四,虽然其后又转向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重点的国民经济发展战略,但总体上仍处于“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的阶段。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末,对省情的认识主要是经济穷省、资源富省、人口小省、面积大省,资源开发成为这一时期发展的主要战略选择,但在国家政策的大背景下在局部地区开展了生态保护建设工作,处于“既要金山银山,但是也要保住绿水青山”的境地。21世纪以来,对省情的认识中,生态保护从重要任务到重要责任再上升到“三个最大”,进而形成了生态立省、生态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战略,迈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阶段。

“三个最大”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青海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发展定位,是从全国大局看青海省情的最精辟概括,也深刻揭示了制定和实施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应把握的基本规律、政治要求和实践路径。因此,应充分认识到“三个最大”就是“两山”理论的青海版。制定实施新阶段发展战略,首先要与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对标对表,要下大气力深化对“三个最大”的研究认识。当前,对“三个最大”省情的认识还存在不全面、不深入、不系统的问题。中共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警示教育大会上发出直击灵魂的“生态三问”:不保护好生态,青海在全国还有什么地位?不履行好责任,青海怎么向党和人民交待?不发掘好潜力,青海的未来有何出路?他希望全省干部群众认真思考这三个问题,务必想清楚、看明白、动起来。

从价值层面来看:“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实现的前提和基础,也是“金山银山”的目的和归宿。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本身表现出的生态效益、生态价值是自然赋予人类的最大、最丰厚的经济资本和经济效益。青海地处地球第三极,是由巍峨雪山、广袤草原、苍茫戈壁和大江大河源头共同构成的独特高原生态系统,是我国壮美河山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源于青海的涓涓细流变成了年出水量670亿立方米以上的三大江河,为下游地区提供了稳定、优质的水资源保障,带来了民生和经济发展的巨大价值。据不完全统计,三江源区每年向下游输出的水资源经济价值达2000亿元。这里所孕育的特有高寒生物品种,更是全人类动植物及种质资源库的瑰宝。通过定量评估,青海生态资产总值达36.2万亿元,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达4.1万亿元,青海丰富的太阳能、水能、风能和地热等绿色能源资源,具有重要的气候调节服务功能,开发价值不可估量。青海的“绿水青山”不仅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乃至为世界人民提供了最大生态屏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和储备,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资产和精神文化依托,是青海实现现实社会一切追求、一切价值的根和源。因此,要进一步深化绿青山水是无价之宝,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等生态价值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把“最大的价值”保护好、挖掘好、转化好、提供好。要把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作为第一抉择,坚定生态自信,提高生态自觉,实现生态自强,着力守好底线、抓住根本、提升境界,筑牢生态文明之基,走好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成为青海各族人民永续享用的最大财富。

从责任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先后作出十几次重要批示,大多都是针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这些重要指示的核心要义就是要站在对历史、对民族、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到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义不容辞又来不得半点闪失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保护好青藏高原生态就是对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最大贡献。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世界负责的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守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5]这对青海在生态保护中担负的责任讲得再明白不过了。在新阶段,制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青海必须从如何担当好、履行好这个神圣责任的角度去思考、去领责、去谋划、去实践。中共青海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就此作出了战略部署,就是要通过全力打造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绿色发展、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创新生态文明制度、综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冰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七个新高地”来领责担责,切实保护好高原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全面展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化成果。必须引导强化青海各族干部群众的责任意识,增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必须健全生态责任体系,不仅是各级领导,而应让所有公职人员、社会各界、全省人民都知责、明责、担责,只有这样才不会辜负党中央、全国人民对青海的重托。

从潜力层面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这里所指的潜力应是广义上的,涵盖了生态、资源和环境三个层面。一是经过多年的生态保护与建设,青海“五大生态板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著提升。根据中科院相关科研团队研究测算,青海生态系统生产总价值(GEP)从2000年的13493.3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7148.27亿元,15年间提高了3654.89亿元。剔除价格因素,物质产品价值、调节服务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均呈不同程度的增加,15年间分别增长了126.3%、7%和1490.7%。据最新研究,这些价值被远远低估了。就生态系统生产价值的贡献而言,2015年青海GEP中3.19%造福于当地居民,86.79%使青海下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受益,10.02%供给全球范围的受益者。[6]这充分体现了青海生态系统服务全国和世界的重要性和特殊性。2015年起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别在三江源和祁连山地区相继推动实施,2019年青海与国家林草局启动共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青海湖、柴达木国家公园设立正在积极推进,也就是说未来青海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建设力度将更大,意味着青海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价值将进一步增强增大,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生态产品的能力和水平将迈上新台阶。二是自然资源的转化利用潜力不可估量。青海丰厚的水、林草、湿地、生物和绿色能源、气候等自然资源类型丰富、储量巨大、特色鲜明、品质优良,而且大多具有可再生性、成长性。仅清清黄河,已培育出了水电、冷水养殖、文旅等产业,而且黄河文旅产业尚处于初始阶段,开发潜力巨大。更为重要的是,青海水权交易、碳汇能力突出。一方面,2018年青海为下游地区提供淡水资源、水电、水文调节等与水相关的生态服务价值高达3.2万亿元。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生态综合补偿试点方案》等生态文明制度的完善,生态市场将得到更快的培育。这为加快青海丰富的水权和碳汇等生态产品市场化进程,实现生态资本的市场价值转化,发挥自然资源巨大潜力提供了广阔空间。三是全省大气、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环境容量和绿色空间不断扩大,环境承载潜力较大。2012年青海全境99%以上的国土面积环境容量处于未超载的状态。截至2019年底,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环境质量达到或好于Ⅲ类的比例达到94.7%,全面消除劣Ⅴ类水体,长江、澜沧江出境水质稳定在Ⅰ类,黄河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湟水河出境断面Ⅲ类水质比例高于50%;[7]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1%,西宁市、海东市优良天数平均比例达95%,位居西北五省区前列;全省四项主要污染物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减排目标任务。[8]总而言之,青海生态资源十分富集,生态服务功能巨大,而生态潜力更大。但是目前的认识和工作都处在一般化水平,潜力究竟在哪里、有多大、如何把潜力变成显力、如何让潜力变得更大等等,还需要深入研究、梳理和挖掘。比如我们可以从扩大和优化生态服务的角度挖掘潜力,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渠道,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可以从进一步落实和健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和生态管护治理责任体系方面挖掘治理潜力、建设潜力、转化利用潜力。可以从加大绿色科技开发运用的角度挖掘生态潜力,通过科技创新使生态优势和潜力转化为产业、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特别是政绩观是制定实施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想要将“两山”理论落实到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计、实施的全过程,实现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下功夫解决思想观念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9]目前青海践行“两山”理论仍处于探索时期,新发展理念还未能深入人心,在许多干部的头脑里绿色政绩观尚未树牢,未能转化为行动自觉。在现实工作中表现出的思想困惑、思路不清、消极应对、裹足不前等不愿干、不会干现象,追根溯源,还是脑子未转过弯来,思想认识不清楚、理念观念没有真正转变过来。为此,在“十四五”开局、新发展阶段到来的新形势下,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指示要求,更好地落实“一优两高”战略,构建起青海发展的新格局,必须来一次思想的再解放、观念的再更新。

要教育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对于青海来讲,绿色发展是最大的政治,也是唯一正确的发展之路。我们必须登高望远,充分认识“两山”的辩证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真正解放思想、转变理念,永远把生态保护优先挺在前面,下定决心走生态立省、生态美省、生态强省、生态富民之路,走生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经济发展不一定“言必谈工业”,社会发展也不一定“言必谈城镇化”,应着力在经济绿色化和绿色经济化上下气力,凸显“绿色”理念、方向和目标,凸显“绿色”路径、效益和政绩,确保“绿色”始终成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底色”。

(三)把握并运用好“两山”理论蕴含的规律是制定实施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根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既是科学的生态观,也是科学的价值观、发展观,蕴含着自然生态的运动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揭示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辩证统一的逻辑关系,标志着我们党、我们国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要以此为指导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方向,推动青海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在新的历史阶段,制定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把“两山”理论所蕴含的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有机衔接起来、贯通起来把握好、运用好。

首先,要深刻认识并自觉遵循“两山”理论蕴含的生态规律,或曰自然法则。比如,自然生态相生相克的规律。自然生态是相互依存并相互制约的,是万物相互关联的。以青海湖为例,因为有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才有了青藏高原,才有了冰川雪山、湿地河源、大小湖泊;有了湖泊的水,才有了其中的湟鱼,有了鱼,才有了鸟。因此,要想青海湖鸟岛鸟类繁衍、永久美丽,就必须把青海湖保护好,把湟鱼保护好。比如,物质循环转化与再生的规律。不论是农牧业还是工业,要遵循其内部物质循环转化利用、再生再用的规律,不能人为地阻断或者取舍其中的循环链条。比如,生态负载定额规律。要认识到高原的生态系统物质输入、输出之间是应动态平衡的。对生态多敬畏、多投入、多呵护,生态就能多积累、多产出、多贡献;超负荷承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生态资源就会逐渐枯萎,产出服务能力就会衰减:也就是说维持平衡则生态良好,打破平衡必然引来矛盾冲突,乃至自然的报复。比如,自然生态协调稳定规律。要认识到自然生态系统内各事物之间是相互适应、相互补充、协同进化的,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如果不按系统的思维去对待生态环境,就势必会顾此失彼,自觉不自觉地保护发展某个方面,而同时对另一方面造成干扰和破坏。青海在采取“褐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时期,就因为过分依赖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破坏和失衡。再比如,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极限规律。要深刻认识到各种环境资源在质量、数量、空间、时间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限度,如果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过度攫取利用某种环境资源,势必会破坏生态环境。尊重这一规律,就要守之有恒、取之有度、取之有时。如此等等。因此,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两山”理论不能停留在简单的概念上,而应该深入它所蕴含的自然生态规律层面来理解和把握,并自觉地运用规律。

其次,要深刻认识并自觉遵循“两山”理论蕴含的经济规律,或曰经济法则。在谋划布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时,自觉地尊重和运用生产力运动规律、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规律。深刻认识青海“三个最大”的省情,认识青海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较低层次的基本省情,科学分析研判青海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在,科学分析研判经济社会管理体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需求的状况,找到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着力点,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便更好地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力。要认真学习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使经济规律遵从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遵从自然生态运动规律。要转变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真正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使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相适应,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线。要致力于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构建青海特色产业体系,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着力从源头上减少过度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让“绿水青山”资本不断积累、增值,不断地支撑和回馈经济社会发展,变成“金山银山”。

再次,要深刻认识并自觉遵循“两山”理论蕴含的社会规律。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主要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两山”理论体现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深刻揭示了人类在生态文明社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要深刻认识到,不论是保护建设生态,还是发展经济社会,共同的目标是为人民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要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10]把生态保护的立足点放到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上来;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造福人民,不盲目追求GDP的总量和速度,而要追求发展的质量、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总之,从“两山”理论角度回顾总结青海70余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历程,可得到以下启示:在新阶段的战略选择上,一定要立足“三个最大”省情来谋划;一定要先解决好大脑里的问题,思想须解放、观念须更新;在此基础上要深刻把握和运用“两山”理论所蕴含的生态、经济、社会规律。因此,一定要紧紧抓住生态文明的时代际遇,以“一优两高”战略为牵引,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办事,辩证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不盲目跟风,不盲目攀比,努力探索一条创新引领、绿色导向、开放带动、协调融合、共享普惠的青海现代化建设新路子,谱写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建设新华章。

猜你喜欢

银山金山绿水青山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既要GEP也要GDP 普洱的绿水青山正成为金山银山
国外是如何保护“金山银山”的
绿水青山
金山农民画
佐渡金山祭三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