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演进、创新和启示
2022-01-01文丰安
◇文丰安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发展一直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永恒主题,更是解决我国实际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始终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中,并根据不同时期中国发展的实际,产生了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作用于指导发展实践。可以说党的发展理念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要理解现实,就必须读懂历史,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演进过程,了解发展理念的变与不变,探讨在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传承与创新中所体现的时代价值与鲜明特征,以深化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发展理念的研究,从而推动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和理论指导。党的发展理念也是在曲折中前进,从最开始学习苏联模式,到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经历过“大跃进”式脱离实际的发展历程,也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工作重心转移到阶级斗争上,这些曲折正是由于当时缺乏正确发展理念的指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统一了全党的认识,实现了在思想、组织和政治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点亮了中国发展的灯塔,对我国今后的改革和建设具有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中国发展的问题,从“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到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发展理念的创新是为了更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变,世界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需要新思想、新理念指引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为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及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应运而生。坚持五大发展理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我国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在经济发展中将会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新的挑战,比如全球化退潮、西方遏制及疫情冲击的挑战。通过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演进,总结发展中的经验和创新,能为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发展启示。
二、学界研究进展
对于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研究者较多,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之后,研究者更多,主要有:
一是关于发展观演变阶段的划分。刘宇赤从历史的角度把我国发展变革分为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文化大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前期、进入二十一世纪改革开放后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1]方正则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把党的发展观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至“文革”结束的革命发展观;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改革发展观;第三阶段,21世纪初到党的十八大前的科学发展观;第四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发展观。[2]金建萍则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把发展观的时代演进分为劳动权为本的生存性发展观、温饱到富足的小康观、以美好生活为指向的全面小康观和生态文明为统领的一致性发展观。[3]陆岷峰、欧阳文杰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把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分为五个大阶段:中共成立到解放战争胜利为革命与战争的需要服务,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革”结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早期探索,改革开放初期到1997年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1998年到2011年融入全球化,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及党的十八大以后对经济高质量路径探索。[4]石建勋从中国共产党历史贡献的角度把发展观总结为从“站起来”发展观到“富起来”发展观再到“强起来”发展观的三次飞跃。[5]
二是关于我国发展理念特点及特色研究。关于发展理论的特色,许多作者从多种角度进行了相应的研究。董必荣认为我国发展观的变迁,从内容上由经济走向了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发展数量增长从形式上走向多向度发展,发展从空间上溢出民族国家的范畴,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诉求。而周仁准则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理念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系统性与逻辑性相统一、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的特征。[6]叶敬忠则认为我国发展理念变迁具有连续性、杂合性与实用性,连续性是轴心,杂合性是基本特征,实用性是现实导向。[7]李建群从整体的角度认为新发展观具有体系化、系统化,具有全球视野,内容丰富,思想深邃,理论完备。[8]
三是关于新发展理念意义的研究。孙梦莹从理论发展的角度认为新发展理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也为推动全球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9]沈建波从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角度认为新发展理念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问题进行的系统性思考、科学性指向,对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引领作用。[10]方凤玲认为五大发展理念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引领。[11]
四是基于新发展理念某一个发展理念的研究。关于创新发展,任保平、宋雪纯认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现路径在于进一步激发创新发展活力。[12]李颖认为,创新发展理念创新是根本,方法创新是关键,路径创新是基础,机制创新是保障。[13]关于绿色发展,刘安认为新时代要进一步完善绿色良性生态循环等发展方向,实现我国农村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14]关于协调发展,陈健、郭冠清认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为中国历史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15]关于开放发展,黄明理、丁冉认为开放发展是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积极顺应。[16]关于共享发展,颜军认为新时代共享发展以“实现人民幸福”为最终归宿。[17]
总之,学界对我国发展理念进行了丰富的研究,对我国发展理念特点的研究,新发展理念提出的意义研究等其他方面都有了大量相关成果,对发展观演进阶段的划分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但基于党的发展理论的演进、创新以及启示进行研究目前还比较少。本文就总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关于发展理念的演变和创新之处,总结党的发展理念与时俱进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发展启示。
三、相关理念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是指导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更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科学理论中心。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认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这一点与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有着密切的联系,新发展理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强调实践维度,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去。
(一)发展观和发展理念
发展观和发展理念都是对发展问题的思考,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二者在功能意义上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指导作用,发展观是所有或主要发展理念的集合[18]。区别则是二者侧重点不同,发展观是对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思想,发展理念则是对发展某个方面和发展全部方面理念的集合,发展理念与发展观相比在理解上更具有深刻性。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的着力点的集中体现。”[19]新的发展理念是以时代为背景在发展观的基础上的一种深化、细化和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
对于社会发展观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而是体现在其著作当中。马克思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20]并在《资本论》中指出,“现在的社会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21]强调了人类社会有机体及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不受人的意志支配的自然发展过程,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递进的历史过程。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发展动力、价值尺度等内容,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为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克思把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而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人实践的基础上,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根本动力、直接动力、科学技术相互作用的过程。人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包括人的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是前提,如果人的生存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社会发展也失去了意义,生存需要是社会存在的原初动力。发展需要是在生存基础上,随着实践的发展物质不断丰富对交往、享受、审美等的需要。满足人需要的过程是没有终点的,人的需要产生和满足的过程也是社会发展的过程。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体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必须且一定要“适合”当时的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也要适应经济基础。当在特定历史阶段生产关系的总和发生变革时,经济基础发生变革,上层建筑为适合经济基础状况也必将发生变革,达到新的平衡与统一。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主要作用体现在它能解决阶级矛盾,旨在消灭阶级促进阶级社会的量变,向无产阶级社会过渡。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作“一种最高意义上的革命的力量”[2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会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劳动者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注“现实的人”的发展,认为历史是属于人自己的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的活动造就和促成的。从人自由实现的程度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形态,最初社会形态是人的依赖关系;第二社会形态是人的独立性,以对物的发展为基础;第三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四、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演进历程
发展理念是一定时代和历史的产物,是对发展内涵的高度概括。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离不开发展理念的指引。发展理念的经验优势和时代思维为当今中国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一)第一个时期: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胜利
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观。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解放战争胜利这期间,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发展思想是服务于革命和战争需要的。在抗日战争时期,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代表,对中国发展道路进行探索和论述,才真正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观,即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观,以实现工业化作为奋斗目标。毛泽东认为:“民主革命的中心目的就是从侵略者、地主、买办手下解放农民,建立近代工业社会。”[23]通过发展国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来积累资金,同时实行土地改革。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观,在1949年9月的政协会议上进一步丰富完善进而形成系统发展观,主要内容是:第一,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变为一个工业国,然后过渡到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的社会主义社会;第二,在对内实行“节制资本”、对外实行“统制外贸”的基本政策下,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不断壮大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实现分工合作。
(二)第二个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后到改革开放前
新中国成立初期,整个国家贫穷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如何进行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解决的问题。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成为了当时中国发展的主要任务。
1.经济恢复发展理念。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将恢复和发展城市中的生产作为中心任务。开展了土地革命、调整工商业等一系列措施,使国民经济得到一定恢复。
2.工业化发展理念。1950年至1952年国民经济取得初步恢复后,1953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实行“一化三改”的总路线,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推动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促进了生产力的解放。
3.赶超式发展理念。“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力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党中央意识到照搬“苏联模式”。与我国发展的实际不太符合。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提出的《论十大关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是我国探索中国发展道路的开端,但当时由于缺乏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知,和党内急于求成的思想,提出“赶英超美”等脱离中国实际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的理念。
(三)第三个时期: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历史教训,结合当时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并不断向社会全面发展转变。
1.改革开放的发展理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在之后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理念,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决策的实行,可以说点亮了中国发展的灯塔。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认为发展“是我们解决国际问题、国内问题的最主要的条件”[24]。要进行发展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使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改革不仅要对内突破陈旧观念、体制束缚促进制度的更新完善,对外也要实行开放的策略,抓住国际机遇,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可以说对外开放为解决我国资源不足提供了有效途径。改革开放内外互补的建设模式使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发展理念。这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发展理念的推陈出新。这一时期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科技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国内改革也进入攻坚期,面临着经济文化不平衡、贫富差距较大等问题,急需发展理念的创新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一时期提出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国家的繁荣昌盛、党的执政与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突出发展理念在执政兴国实践中的重要性。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认为要把控生产力发展的动脉就需要掌握核心技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不能只强调经济增长速度,也要考虑社会全面发展和长远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更是把党的先进性体现为以推进先进文化为发展参照、以提升先进生产力为发展要求、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发展指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适应时代需求的发展理念。
3.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进入新世纪以后,国际发展风云突变,我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和矛盾凸显期,并认识到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指标必然会造成发展中的严重失衡。在立足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科学发展理念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要求经济发展不仅要快而且要好。在发展立场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的基本要求方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根本方法上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在发展的内容上要围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生态文明建设、文化强国与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推动构建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是在对时代性、规律性更好把握的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党的发展理念。
(四)第四个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了深刻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使发展理念更具有战略性、纲领性、整体性与引领性,是指导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往更高阶段发展的行动指南。
1.五大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新发展需求的新理念。随着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上的一些弊端日益显露,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结构性产能过剩、产业结构升级缓慢、创新动力缺乏等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是破解现阶段发展难题的重要抓手,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和增长动能的转变,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创新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带来生产力的变革。新的时代对发展的要求更高,如果创新能力不强就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25]。
2.把创新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推进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创新。协调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为注重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平衡性,使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平衡,使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平衡,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平衡发展。绿色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绿色发展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取短期的发展,要遵循和尊重自然规律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认识到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从对立走向统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3.开放要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习近平指出:“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26]开放的发展理念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即为中国向经济强国转变开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共享发展成果。共享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发展的落脚点,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共享不是平均主义,不是无差别的分配,而是坚持全民、全面、共建、渐进的原则,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五、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发展的经验与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对发展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理念。其中发展理念是一个渐进式、增量化、阶段性的发展。既有对以往发展阶段所取得成果的经验总结,又有立足时代特征的改革创新。
(一)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前行的经验总结
1.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百年历程充分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发展理念守正创新的根本保证,是指导中国经济建设稳步向前发展的根本经验。第一,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能根据时代形势的变化提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理念,指导社会经济建设向前发展。第二,中国共产党能根据不同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科学分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围绕不同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制定一系列发展政策,推动社会的发展,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中国共产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把方向谋大局的作用。立足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保证我国经济建设在面临着国内外诸多风险以及社会思想领域的多元思潮的冲击时发展方向的不迷失。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在党的领导下有利于我们集中力量办大事,并办好中国的事情。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7]。
2.把实事求是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则。
中国在发展的困境中能力挽狂澜,其中一条重要经验在于立足本国实际坚持实事求是。“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28],但经过实践的检验,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原则,是指导我国经济建设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重要条件。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对地主阶级采取团结的政策,对资本主义采取调节的政策,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将党的经济政策重点转向土地改革,都是在充分认识当时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解释实事求是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29]简单来说就是立足实际,找出符合发展规律的方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国情,把握国际局势,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中国经济更加行稳致远地发展指明了方向。
3.要始终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中华民族振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30]坚持改革开放在任何发展阶段都适用。第一,改革一方面使不适应生产关系的生产力得到变革,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也推动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更加完善,为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仍然需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改革开放使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是我们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关键。新时代,我国正在向强起来迈进,人民也对美好生活更加向往,仍需要在改革开放的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可以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4.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立场的体现,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运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历程表明,无论是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革命战争时期,发动工人罢工、打土豪、分田地等都是围绕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伟大实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改革时期,党的历代领导人在发展问题上也都是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实现人民福祉;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些都充分体现出我们党在谋划发展时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只有不忘初心,才能方得始终。
(二)新时代发展理念的创新
发展理念是不断变化创新的过程,新发展理念是在立足现阶段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原有发展理念的改革创新,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新突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在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发展动力方面都有重大转变。
1.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中更多地看重和强调发展的速度和经济总量的增加,而忽略了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益,在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较大代价,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五大发展理念尊重事物发展规律,对经济发展进行适当降速,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更加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摒弃没有质量、效益低下的增长方式,强调发展的绿色低碳、优质高效,实现了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
2.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结构性产能过剩、生产要素使用效益不高、潜在的风险和矛盾逐渐凸显等。这些问题的主要矛盾都是结构性的,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可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党和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战略举措。
3.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拉动。我国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与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刺激生产和消费有很大联系,但这种依靠投资刺激经济增长的结果,通常难以长久。五大发展理念中的创新为发展提供了新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使发展从过度依赖资源、投资等要素向创新驱动转变。
六、中国共产党发展理念演进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理念的演进历程,既有厚重的历史印记,又有一脉相承的思想基因,为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和发展经验。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环境考验,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好吃的肉”已让位于“难啃的骨头”,“做大蛋糕”已变换为“分好奶酪”[31]。要以党的全面领导为统领,坚持发展理论的不断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使经济发展速度、质量与效益相统一。
(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巩固和发展经济建设成果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新时代继续巩固和发展经济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复杂的形势以及诸多不确定因素。党的领导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优势,只有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充分调动推动经济发展的各方面积极因素,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新形势下的风险与挑战,有力保证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和稳定。
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国家发展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根据时代的要求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第一,在政治上思想上推进党的自我革命。面对新形势全党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这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的法宝。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学习,研读经典著作,使自己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全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与实践结合,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第二,要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党的力量源于党的组织,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确保党中央各项具体部署得到坚决贯彻、落到实处。强化基层党组织作用,着力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使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第三,对党的领导的制度安排进行科学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要加强顶层设计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强化党的组织在同级组织中的领导地位,优化政府机构职能。
(二)坚持发展理论的不断创新
经济发展的实践过程需要理论指导,发展理论决定了一个国家选择何种发展战略,决定着发展的成效乃至成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是经济发展与理论创新互动前行的过程。随着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广度深度的延伸,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以更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
新时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推进,需要创新发展理论指导新实践、解释新问题。推动理论创新也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新时代中国发展理论的创新,不能只埋头苦干或者依赖于以往经验,要以中国的具体实际为基础,围绕中国实践与中国问题展开理论创新,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实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理论创新。第二,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创新的起点,要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理论的研究和思考,并在理论上解释并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实问题。中国经济步入全新发展但又面临复杂考验的阶段,要进行新的理论思考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32]第三,要立足时代发展。推动当代中国理论创新,要从时代发展的脉络以更加长远的视角来定位中国实践,要从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的长久历史之中进行理论概括与提升。
(三)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从经济全球化参与者转变到经济全球化重要推动者,形成了全面开放新格局。当前我国正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了更好地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冲击,需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为了实现我国由开放型经济大国向开放型经济强国转变,需要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第一,加快推进以服务贸易为重点的高水平开放,服务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突出亮点,要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补齐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突出短板,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第二,以贸易自由化引领经济全面开放,通过创新自贸试验区建设,使贸易规模与贸易质量得到持续提升。第三,构建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合理的竞争秩序,为全面开放经济体系服务。规范国际贸易市场,完善国际投融资机制与股权结构。建立良好的外商投资平台,激发对外投资的潜在动能。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制度公平、管理规范。第四,以创新促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发展布局。开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借助政府制度创新,提升行政工作效率,构建公平合理、科学高效的创新战略决策体系。重视技术创新,改造并升级传统产业,还要培育新技术产业,使现有优势产业持续扩大,使在发展初级阶段的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
(四)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经济的发展最终都归结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将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中心论落到实处,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终极关怀。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基于我国当前的发展并不全面,以及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文明等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领域、多方面的特点,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制约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新时代,经济建设仍然是我们的工作中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着力解决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享受到建设和劳动后的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当前,我国的教育水平和整体国民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因此,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走教育兴国的道路,推进教育公平发展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