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推进文化现代化的三重维度

2022-01-01周育国黄宝成

青海社会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十四五马克思主义精神

◇周育国 黄宝成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可见,文化现代化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内涵。实现文化现代化,加快构建以国内文化大产业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应从文化体建设入手,即通过“文化自觉”提高文化认识、文化认同、文化交融的理性觉悟,通过“文化自信”增强对文化历史、文化发展、文化未来的坚定信念,通过“文化自强”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竞争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一、文化自觉:实现文化现代化的理性基础

文化自觉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理性基础,是构建双循环文化发展新格局的理性先导。高度的文化觉悟和觉醒不仅可使文化主体准确定位、明确方向、把握发展,还可为文化建设提供巨大能动力量。文化自觉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他认为文化自觉是人的一种“自知之明”;在他80岁生日时,他又进一步将文化自觉历程概括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2]182。可见,文化自觉是文化主体自我意识成熟的理性表征,即通过理性认知自我文化、他在文化、共在文化的地位与作用,来解答“以什么样视角认识文化”的问题;通过理性反思来把握人类文化“从哪里来”“身处哪里”“到哪里去”的发展规律;通过对文化发展的任务、使命、道路的认知与把握,明确文化的历史责任与时代担当。

(一)坚守自我文化是文化自觉的前提

文化建设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古籍保护、研究、利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1]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3]5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国持续发展的磅礴精神力量,是中国人民奋勇前行的坚实精神支撑。如何正确理性地认识和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文化现代化的前提,这关键在于明确自我文化的地位与作用,即在彼此尊重基础上实现“你是你、我是我”的文化场域要求,确立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主体地位,以确保其在国际舞台上不缺场、不失场、不怯场、不走过场。

理性地明确中华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是自我认识的基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繁衍生息的精神命脉,在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4]科学地把握中华文化的发展规律是自我认识的关键。蕴涵着丰富思想内涵的中华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仍熠熠生辉,并在其悠久发展中不断汲取时代特征,形成了以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历史底蕴、以宝贵革命文化为红色基因、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的发展架构。正确对待中华文化是自我认识的重点。中华文化是特定历史阶段的物质世界和生产方式的反映,因而其发展过程必然杂糅着精华与糟粕、优秀与劣质、适时与过时等内容。因此,应辩证地对待中华文化,在剥离中坚守,在鉴别中选择,在扬弃中继承。

(二)尊重他在文化是文化自觉的关键

通过坚守自我文化来达到确认自我、把握规律、明确方向的认识目的。但是,文化与文化之间既有彼此间的不同和差异,又存在相互间的联系和耦合。因此,实现文化现代化需“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1]在世界文化域内正确看待他在文化,并对其进行理性认同与尊重是文化自觉的关键,即在认同文化间的差异性、多样性、共在性基础之上实现文化共建,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认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5]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在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与时代背景相联系的产物,要正确认同和对待文化间的差异性。尊重他在文化是文化认同的重要内涵,既要认同他在文化存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又要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强权意识以及冷战思维。而且,还要正确认同和尊重文化间的多样性。文化主体多元化必然决定文化发展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文化多元一体是当今世界文化的总体特征。在认识自我文化的同时,亦必然要对其他文化予以认同与尊重。还要正确认同和看待文化间的共在性。文化的多元多样的存在与发展,必然要求对其优缺点进行正确辨别与对待,即在把握其自身特点基础上促进其发展并使其优点融于我之内、劣势防于我之外,在文化辨别和甄别中促使文化共存在、共发展、共进步。

(三)实现文化共在是文化自觉的旨归

文化间的“美美与共”在于“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础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都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联手发展的共处守则”[2]195,在此基础上实现认识自我文化和认同他在文化之上的文化共在,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各国文化间的交流、交锋、交融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思想源泉,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动力。文化融合的根本在于构建相互认可的文化秩序与文化守则的文化共同体,“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5],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基石和精神基础。因此,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必须要有尊重的态度、开放的胸怀以及正确的方法。

文化交流合作既不能将一族或一国文化凌驾于他族或他国文化之上,也不应以自身的强大而孤立和阻断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而应以尊重的心态和豁达的胸襟来看待各自文化发展的特点与命运。当今时代,开放是主旋律、包容是主潮流、共享是主方向,封闭和孤立的文化注定是失败和绝途的文化,不仅不利于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还会促使其走入狭小的发展空间而最终碰壁。所以,必须以开放的胸怀和包容的态度与世界文化共发展,积极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文化发展新格局。文化间交融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历史复古主义,应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汲取其他文化的优点,以正确立场和融合方式促进实现文化共同繁荣。

二、文化自信:实现文化现代化的精神态度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6];是文化理性反思的成熟精神状态,体现着对文化历史的坚守的信心、展现着对文化发展的坚韧的意志、彰显着对文化未来的坚定的信念。坚定的文化自信不仅可促进文化影响力、感召力、凝聚力的提升,还可强化文化创新性转变和创造性发展的定力与方向,“重振我国的文化信心,实现文化自强”[7]310。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8]349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底蕴

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具有基础性、广泛性、渗透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3]155,“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恢弘成就是文化自信的底蕴。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诗、词、歌、赋”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四大发明”汇集着中华民族的思想智慧。

正确树立文化自信就要既反对文化自大自负的历史复古主义,也反对文化自卑自怯的历史虚无主义。因为,一方面,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世界文化密切相连,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交流共舞才是其发展的正确路径;另一方面,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益紧密,随之而来的外来文化充斥着我们的生活,这必然会导致一部分人出现追崇“洋文化”,产生“洋美、洋贵、洋尊”的文化自卑、自闭、自怯心理,进而导致文化迷茫与失落。因此,坚持文化自信就要立足中国发展实际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自信地立于世界文化舞台。

(二)中国革命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底气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资源、红色传统、红色基因凝结而成的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所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充分彰显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实践、伟大创造、伟大革命的强大信心和坚定信念。在中国革命近百年的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面貌;实现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任务,创造了极大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因此,伟大实践及其伟大成就是文化自信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曾将红船精神深刻地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0]497-498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核,并随革命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中国革命精神谱系,包括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建设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的特区精神、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等,是中华民族自信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

正确看待中国革命文化的伟大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则必须加大对其保护、研究以及运用力度。首先,加大对革命文化的保护力度。保护革命文化是一项应极力、及时、及早推进的工作,具体操作上就是既要对革命遗产、革命遗址、纪念场馆进行保护和修缮,还要对革命人物、革命事件、革命故事进行收集和整理。其次,加大对革命文化的研究力度。研究革命文化,要不断从学理、学术、学科上对其具有的时代价值、精神品格、思想内涵进行研究和阐释,使革命文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更具有说服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再者,加大对革命文化的运用力度。革命文化是中国人民和世界历史宝贵的精神财富和重要的思想智慧,要通过开发利用不断提升其时代化、品牌化、国际化,不断加大国际交流合作使其走出去、融进去、强起来。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文化自信的底色

“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9]先进文化是民族振兴的精神支柱,也是国家强大的精神力量,更是人民幸福的精神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华文化自信的底色,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建议》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究其根本而言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是我们文化自信和立党立国的根基与底色。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历经百余年的传播、运用和发展,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与活力,其科学真理性、革命实践性与时代开放性在中国革命取得重大成就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使中国站起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并取得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使中国富起来。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中国化成果指导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昭示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昭示着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是文化自信的实践基础;昭示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保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的思想基础。其次,明确坚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现实困境与解决对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指导,丢失了马克思主义就是失去根本,但“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11]。因此,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这看家本领,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正确方向。

三、文化自强:实现文化现代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自觉旨在形成自知之明的理性认知,文化自信可以推动形成合理的感性信念,而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共同推进文化自强。“实现文化自强,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目标,也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的结果。”[7]312中国由大国向强国迈进,硬实力是其发展的基础与框架,软实力是其进步的持久和深层力量。《建议》明确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包括“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1]。文化强国是文化自强的外部表征,文化自强是文化强国的本质内涵。文化自强是强基铸魂的系统性工程,必须通过立足自身、依靠自己、凸显自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意识形态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来提升中国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实现用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理论、弘扬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一)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文化自强的灵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8]323理想信念是民族战胜重重困难、不懈奋斗的精神纽带,是国家持续发展、不断建设的精神动力,是人民勠力同心、团结向上的精神指引。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实践充分佐证,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是中华民族阔步前行并战胜苦难的思想支撑和精神力量,不论是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峥嵘岁月里,还是奋战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激情年代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是指引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奋勇前行的一盏明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15

《建议》指出:“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1]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不仅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亦是中国文化自强的精神灵魂,在国家、民族、人民事业中具有举旗定向作用,而其根本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首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已被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的适合于中国国情并指导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正确理论,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穷尽真理的理论,会随实践的深入、时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而必然向前发展。因此,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时代、人民相结合,不断推进其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学理、学术建设。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需在不断实践探索、理论挖掘、现实推演基础上对其进行理论完善与现实补给。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学科建设、学理阐释、学术发展,既可确立其独立的科学研究领域、学科建设空间,又可增强其学术发言权和主导权。再者,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工作。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支撑,是外在于社会主体之外的科学理论体系,社会主体只能通过不断学习、研究、运用才能将其理论品格、价值追求和科学方法内化于自身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因此,必须针对社会主体加大马克思主义宣传教育力度,强化其指导地位和指导意义。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自强的基础

《建议》指出:“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1]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是其繁荣昌盛的精神保障,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其兴旺发达的精神动力,对于一个人而言是其安身立民的精神支柱。“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3]160思想道德水平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基,是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是人民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尺度。

思想道德建设是培育人的社会化和公民化的强基固本的精神工程,其建设过程既要承袭传统优秀文化,又要汲取外来先进文化;既要有系统规划,又要有具体设计;既要有指导理论,又要有可行性实践;既要立足国内实际,又要着眼于国际社会,其建设核心在于“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4]。首先,激发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道德意愿与道德情感是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积极向善的心理状态,具有善良意志、精神品格、价值追求的外部环境的积极影响是其形成的基础。因此,通过具有积极善良品格和向善追求内涵的社会氛围和道德榜样进行感染和感召,可使人们产生情感认知、向善追求以及善良行为。其次,培育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道德判断与道德责任作为外在的道德秩序和道德规则须通过社会化的培育将善恶概念与价值意义植入社会主体的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中,使其明确善的标准与价值和恶的界定与危害,从而形成正确的健全的道德判断标准和道德责任意识,形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道德品格。再者,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是道德主体的感性认知和情感基础,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是其理性原则和价值标准,二者共同促进和推动道德主体向善的道德行为发生。道德行为是道德主体的最终体现和实然表现,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家庭文明建设、道德榜样树立等活动是社会主体提高思想道德实践能力的直接方式和有效途径。

(三)筑牢意识形态阵地是文化自强的关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3]153意识形态工作不仅是党领导文化建设的重心,还是保证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朝正确轨道和方向前行的关键,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集中体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潮相互交锋、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各种意识相互交战,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日益猖獗、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略有抬头、不稳定和不和谐因素愈加凸显,意识形态领域的颜色革命、颠覆意图、演变企图等冷战思维依然盛行,面对纷繁复杂、风云变化的国际局势,我们必须筑牢意识形态阵地,这是文化自强的关键。

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筑牢意识形态阵地,必须将主阵地与前沿阵地、最前沿阵地结合起来,将思想与理论、实践结合起来,形成系统、坚固、完善的意识形态阵地。首先,夯实宣传思想工作主阵地。这关键在于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理论保障、精神追求;强化思想宣传工作的党性修养,坚定不懈努力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定力;坚定思想宣传工作的人民性,坚守创新发展的受众主体、基本导向、价值归属。其次,筑牢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居于最前沿的网络阵地。《建议》指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1]“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谁轻视互联网,谁就会被时代所抛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13]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关键在于“党来管”和“加强管”,通过思想引导、政治监管、组织协调筑牢网络阵地。再者,坚守在意识形态工作中居于前沿的高校阵地。高校作为培养人的坚强阵地、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始终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作为根本性问题,必须加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任务,将加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党的全面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作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来抓,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正确办学方向和办学轨道。

(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自强的核心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一个国家要永续发展,一个民族要持续兴盛,一个公民要不断进步,则必须以能够汇聚共识、凝结力量、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观念作为社会主体内部的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引领,进而形成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精神力量。今天,国际竞争越发表现为以价值观念为内核的文化较量,谁拥有了先进的价值观念,谁就占据了文化繁荣的精神制高点,谁就获得了社会持续进步和深层次发展的精神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16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0]33,是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淬炼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是中国历史、实践、理论的高度凝结和深度提炼,是中国人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撑。因此,必须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培育和践行教育。首先,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通过舆论宣传和教育传播等渠道加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既可使社会主体认可并形成主流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又可使社会群体获得观念上的熏陶和渗透而形成价值观上的情感认知和思想认识。其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下的感性认识基础之上的价值观念教育,既要不断推进其进教室、进教材、进头脑,也要不断提倡和开展向优秀时代典型和先锋模范学习的教育活动,还要不断强化理性社会舆论宣传教育活动,使之形成具有稳定性和习惯性的硬核式的理性价值观念。再者,加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以理论建构为主要内容和基本载体,更是以实际行动作为最终旨趣和根本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关键在于将其融入民族精神品格之中、融入社会精神文明创建之中、融入人们思想观念之中、融入人们具体生产生活之中,最终形成在情感认同和理性判断基础上的行为选择和实际行动。

(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自强的依托

中华民族作为拥有丰富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资源的伟大民族,恢宏历史和璀璨文明是其自觉自信的根基,伟大实践和灿烂文化是其自觉自信的基础,科学理论和光明前途是其自觉自信的方向,而进入新时代的中华民族欲在宏大的历史逻辑、伟大的实践逻辑、强大的理论逻辑基础上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文化强大是其核心要义。文化的强大既需要灵魂式的价值观念作为引领和指导,又需要现代化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文化繁荣与发展的依托和支撑,共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正如《建议》所要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加强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1]。

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既要有新颖的文化理念、精致的文化产品、高深的文化产业,还要构建完善的话语体系、丰富的话语内容、灵活的话语方式,推动具有人民性、创新性、开放性的文化事业不断繁荣发展。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不断体现人民的利益和诉求。“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8]314人民的生产生活既为文化事业繁荣提供着思想内容和精神支撑,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着创作素材和创新动力,只有走进人民、走近生活、走入社会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不断创新发展。创造性转变和创新性发展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生命与动力,通过文化创新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中国革命文化动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起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时代、生活、社会相融合发展。再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在不断开放中发展。当今世界是紧密联系的整体,任何国家、民族和民众都不可能逃离和游离于世界舞台,国家间的合作、交流、共享已成为世界主旋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必须以历史实践为基本点、以人民诉求为出发点、以创新创造为切入点、以开放汲取为补足点,不断推进其繁荣。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须以强大的文化作为精神支撑和思想引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意见和建议时指出:“把文化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14]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不仅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了全局性规划,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提供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还对实现文化现代化做了整体谋划和全局考量,指明了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路径。实现文化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其本质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而重点在于坚定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作为内在联合驱动力,即高度的文化觉悟、文化信念和文化实力为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理性前提、情感基础和实践路径,通过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与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十四五马克思主义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