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

2022-01-01中方县林业局唐喜春

区域治理 2021年12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资源管理林业

中方县林业局 唐喜春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社会各界特别是政府对生态环境问题越加关注,相关学者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要想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重视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与发展生态林业。只有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林业的进一步建设,才能在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的基础上推进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一、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的管理现状

(一)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较低

现阶段,虽然用于林业建设的土地资源还比较多,但是对于这类资源经营管理上还存在一定的欠缺,不论是管理措施还是资源本身的质量,都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总体分析,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状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1)管理的目标和重点不明确,现在有很多地区将森林采伐管理目标跟重点放在经济效益上,却不注重资源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建立和培育稳定和可持续的森林生态系统;(2)不注重对森林资源的保护。乱砍滥伐的现象仍存在,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严格依照有关规定落实森林采伐限额控制制度;(3)没有处理好“严管”与“放活”的关系,对不同的森林资源笼统的采取同一套资源管理模式。

(二)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森林资源对维持生态环境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森林数量上升并且维持稳定可持续对生态系统发挥积极作用起到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近些年环境的不稳定,从总体上看森林资源总量还是较为可观,但是局部地区生态系统还较为脆弱。其主要原因是部分森林资源所处的地区本身就环境恶劣,气候多变,外界因素的不稳地导致生态承受能力比较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不如气候稳定地区的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地区多头管理,管理责任无法落实,有关部门也无法及时应对出现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积聚从而导致生态系统较为脆弱。

(三)区域森林资源整体分布不均

从各个县域地区上分析,森林资源分布非常不均匀。在一些人口居住密度低的地区,森林群落分布就会比较密集,生态承受力也比较强。而在人口居住密度比较高的地区,森林资源受到人为破坏的程度比较严重,因此森林群落分布较为稀疏,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也比较脆弱。例如贵州省三都县,森林资源呈现东部多,西部少的规律,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地区人口居住密度不一样,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干扰程度就不一样,森林群落分布情况也会出现极大的差别。

二、国内森林资源管理遇到的问题

(一)缺乏森林资源管理意识

目前我国环境资源管理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森林资源管理部门的有关人员欠缺乏森林资源管理的意识。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时以经济效益为第一位,却忽略了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管理。为了推动经济发展,有关部门降低了对森林资源的准用标准。在这种情形下,恶意和过度的利用森林资源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不利于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没有一个严格的管理机制会使相关人员无法意识到生态保护的紧迫性,环境问题会越来越多,从而形成恶行循环,环境状况会日趋恶化。

(二)缺乏健全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

如果要想保护好我国现有的森林资源,一方面要靠人们保护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就是建立严格健全的法律法规制度,从法制的强制层面上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限制。但是就我国目前还比较缺乏相关的立法制度,即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一些森林资源管理管理法制制度。但是却没有真正的落地实施。同时,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地抑制,乱砍滥伐的现象还存在。目前我国依然缺乏健全的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各地各部门都应该重视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各地生态环境资源的保护。

(三)缺乏科学的森林资源管理方式

行业的发展必须以专业人才队伍作为有力支撑,人才队伍能以专业的知识技能为森林资源管理提供科学的指导。因此要建立健全各地的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各相关部门就要重视引入专业技术人才。但是从目前状况分析,我国森林资源数量多分布广,森林资源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方面,传统上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新出现的环境问题。但是各部门缺乏科学的森林资源管理方式,大多数地区依然采用没有科学体系支撑的森林资源管理方式,并没有统筹规划各地现有的森林资源。

三、国内生态林业建设现状

(一)林业生态建设没有形成规模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人们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相关部门也开始采取有效地措施来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建立更严格的生态林业标准,对林业资源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生态林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占比,更新传统的资源管理模式。但是这些措施刚刚开始实施,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林业生态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部门环保意识还处于转变之中,管理机制也处于调整和变革中。另外,政府投入的资源是有限并且相对较少的,这对管理部门开展相关措施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二)生态林业的效率低下

各地的相关部门需因地制宜开展森林资源管理机制,根据目前生态林业的发展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规范制度,这对生态林业的生产效率会起到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但现阶段,传统的生态林业管理模式依然占据主要地位,我国在林业资源管理上依然缺乏有效地约束和监督机制。在一些规范和标准的设立上也不够科学严格,这不利于形成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正是此情况存在的原因,有些地区虽然建立了生态林业区,但是管理效率却是相对低下的。生态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无法得到切实保证。因此,传统资源管理模式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林业管理的效率。

(三)生态林业建设人员技术不到位

人才队伍的引进,对于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非常重要。通过利用专业人才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推进生态林业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生态林业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总体上水平较低。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才缺位,各部门人员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也没有引进人才形成人才管理梯队。另外,各部门也不重视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使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够多,还不利于生态林业管理部门应对突发状况。

四、新形势下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方向

(一)突出科学性、规范性和时代性

不论是生态林业还是森林资源管理,都是一个长效且复杂的过程。其中存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可能会一直并且反复的存在。因此,促进生态林业与资源管理的协调发展,以生态林业的建立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性,就必须提出管理模式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时代性。科学性是指引进专业技能人才和开展技能培训工作,提升管理队伍的理论素养;规范性是指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需严格设立森林资源的使用标准;时代性是指与时俱进,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并根据当下新技术的出现更好调整管理措施。另外,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发展涉及各个方面,有关管理部门应处理好自身与社会各界的关系,以在稳定的环境中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二)从长远的角度看待林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各种经济政策的制定都是以谋求稳定发展为首要目标。基于此,管理部门也应在持续发展的基调上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林业的发展,在制定政策时关注到后续的影响,从而使森林资源生态林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步调相一致。具体而言,就是管理部门结合各地实际制定可持续性的政策,在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的基础上追求社会经济效益,从而促进生态林业的长远发展。例如,管理部门应该设立严格的保护政策来防止生态环境遭到更为严重的破坏,但是“严格”并不代表“禁止”,在实现保护的基础上可以允许合理限量的森林砍伐,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护的双重发展。

(三)将经济建设视为发展的最终目的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管理工作,社会各部门已逐渐意识到国家政策对这方面的重视,也开始关注到森立资源管理所设计的各项规范和标准,传统的管理模式也逐渐被新的发展形势所淘汰。正因社会各界力量的关注和合作使森林管理和生态林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森林资源管理和生态林业的发展涉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生态效益是最主要的方面,经济效益是在与社会共同发展基础上的最终目标。生态效益是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提高的积极促进作用,只有生态建设取得成就,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四)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推动生态林业发展

要想实现森林资源和生态林业的协调发展,就要严格设立各项标准,利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对林业进行建设。并且在实践发展过程中,管理部门应该采用多元化的发展措施,例如要结合林渔式、林林式、林公式等的发展方式。另外,有针对性的分区采取保护措施。在一整片林区中,位于不同区位的林业资源由于土壤和气候的影响会呈现出不同的生态系统特征。因此,管理部门要制定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应实时检测不同林区的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机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当下的发展。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态林业和森林资源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生态环境问题频发,管理机制落后,治理效率不高等问题的存在阻碍了生态林业与森林资源管理的协调发展。有关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各地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加大管理力度,需严格资源使用标准,运用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手段进行管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林业与森林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资源管理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