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基础*——以H市基层“一门式”服务系统为例
2022-01-01中共衡阳市委党校周艳艳
中共衡阳市委党校 周艳艳
一、H市基层“一门市”服务体系取得的成效
H市基层政务服务的基础设施和软件建设相对滞后,截至2020年初,全市2767个村(社区),没有或租借场地开展服务的65个,场地面积过小、满足不了服务需求的705个,没有建设“一门式”公共服务中心、服务窗口的595个,没有拉通电子政务外网的2395个。面对这一状况,H市安排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组织、行政审批等职能部门和市、县、乡、村四级协调联动、同向发力,在群众“家门口”建立了“一门式”服务平台、服务力量和服务机制,这项工作跨入了全省第一方阵。
(一)拓宽了治理领域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基层是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衡阳统筹抓好服务场所、服务网络、服务队伍等关键环节,着力夯实基层政务服务工作基础,实现了三个“全覆盖”。服务场所“全覆盖”。投入平台建设资金3.6亿元,全市2767个村(社区)服务平台由过去“参差不齐”到现在“达标提质”的华丽转身,每个村(社区)服务平台建有“一站式”服务中心,设有“一门式”服务窗口,场所挂牌村平均减少44%、社区平均减少54%,全面拓展延伸了联系服务群众范围、触角,进一步改善了党和政府在基层群众中的形象。服务网络“全覆盖”。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9000多万元,全市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均接通电子政务外网,开通“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乡镇(街道)配备了 3 套、村(社区)配备了 1 套办公设备(电脑、集成高拍仪、打印机)。采取村干部兼任、从村后备干部中选聘等方式,全市所有村(社区)配备了1名以上35岁左右、大专学历以上、能使用电脑的信息服务专员,并全部培训到位,负责公共服务事项办理。
(二)改进了治理手段
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打通了治理主体间,尤其是政府各部门间的壁垒,“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将过去分散在11个职能部门的审批服务系统联结集成在一起,基本做到端口相联、数据共享、信息互通。该平台建立后,可直接在网上办理不同部门的审批事项,实现“一网办理”,初步构建了上下贯通、部门联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服务网络。该平台的建立,打破了传统行政管理文牍相传、条块分割的模式,破解了传统政务服务中心只有形式上“一站式”统一而没有内容上“一站式”统一的问题,大力提升了政务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三)提升了治理效率
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的开展,大大提升民众办事的效率。按照“依法下放、宜放则放”的原则,梳理出人社、民政、卫健、农业、住建、市场监管、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部门主要包括劳动就业、社保、社会救助、医保、城建、涉农补贴、农用地审批、老年优待等44项高频民生事项,审批权限逐步下放到乡镇(街道),受理权限下沉到村(社区),推动群众一件事“马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立足基层群众所需所盼,大力实施“三集中三到位”的同时,进一步赋权赋能,强化基层服务平台和窗口建设,采取“一窗受理”“并联审批”方式,简化审批环节、办事流程,实现了只进“一扇门”能办“多样事”、进了“一扇门”就能“一次办”,改过去的“多头找”为现在的“一站式”服务,改过去的“线下办”为现在的“线上办”,改过去的“群众多跑路”为现在的“数据多跑路”,进一步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
(四)共享了治理成果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治理制度,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共享”是社会治理的目标。过去,尽管设立了政务办事大厅,但群众办事需在多个大厅和窗口来回跑,办理时间长等问题比较突出,程序烦琐、推诿扯皮、效率低下、“旋转门”等问题顽固存在。基层“一门式”政务服务全覆盖后,倒逼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由管理向治理转变,由被动做向主动做转变,由群众跑路向干部跑路转变。据统计,至2020年12月15日,全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办件量为92445件,群众对“一门式”公共服务满意率达99.9%,衡阳营商环境指数较上一年度上升了5位。
二、H市基层“一门市”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治理成效不强
社会治理的产出高于投入才是有效的治理实践。通过调研发现基层“一门式”服务系统的投入很大,但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发挥。首先是基层办事事项总体数量不多。县级(城区除外)政府承担的行政审批事项合计860多项,市里规定的第一批下沉到村(社区)受理或办理的事项只有44项。能办的事项不多。首批下沉的44项事项中,目前真正能够在村(社区)一体化平台受理和办理的只有老年优待证、生育证和农合、社保缴费等少数简单事项,有的事项受硬件软件不适配的影响,还不能直接打证出证、现场办结。契合群众想办的事项不多。
(二)治理资源不足
专业人才匮乏。社会治理关键在人,尤其是基层。村(社区)信息服务专员虽然按要求已经配备到位,但还存在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素质不高、业务不熟、身兼数职等问题,导致信息专员队伍参差不齐、稳定性差。现有队伍中,有的年龄超过40岁,有的电脑都不会操作,有的要靠村干部帮办,有的没干1个月就想走人。信息服务专员队伍不强的原因,主要是信息员身份不明、待遇不高、“出路”不畅,造成岗位没有吸引力,“想来的不懂电脑,懂电脑的不想来”。服务资金瓶颈。资金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要素,基层“一门式”政务服务点多面宽线长,后期的信息化设备和软件系统维护、信息服务专员队伍建设和待遇保障等,都需要大量配套资金。目前,H市大部分县市区财政吃紧,“一门式”公共服务没有专项预算资金,乡镇(街道)、村(社区)基本上没有财力来保障这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基层“一门式”政务服务面临着缺乏资金尴尬局面。同时,资金不足导致配套不到位,周边环境不够周到,硬件配备不到位,一些村(社区)办公电脑缺乏,存在“一机多用”现象,既要上互联网又要上电子政务外网,影响工作效率和网络安全。
(三)治理机制不优
基层在开展“一门式”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突出社会治理机制的梗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的机制还没有完全打通。服务体制不顺。部分职能部门的服务平台使用的是国省垂直系统,与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没有实现互联互通,数据跑不动,大多数情况仍需“二次录入”“多点登录”;甚至在审批环节上,窗口和线上办结不了,仍需到相关部门提交材料或取得签章,“新瓶装旧酒”“体外循环”现象依然存在。服务制度不实。
(四)治理联动不够
协同联动是新时代社会治理的主要特征之一。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是一项涉及部门多、涵盖内容广、工作难度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强化责任,合力推进。联动不够。党委组织部门虽然负责牵头抓总,但组织部门工作繁难复杂,投入精力很难集中;行政审批部门虽然负责政务服务一体化工作,但同级协调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简政放权难度较大;涉及的相关部门和单位责任压的不够实、改革欠主动等现象还依然存在。一些群众对“一门式”服务不知情、不了解,不明白哪些事可以办、找谁办、怎么办;有的村(社区)认识也存在偏差,认为“一门式”全覆盖、方便群众办事,就要给村(社区)赋予行政审批权,村(社区)可以直接审批政务事项。用力不均。存在上热下冷、干部热群众冷的现象,县市区之间、部门之间、乡镇之间重视程度、工作进度不一,发展不平衡。
三、创新基层社会治理路径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汝城县沙洲村时指出,“要把村为民服务中心作为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重点在基层,面对基层的突出问题,全国各地都需要加强创新。
(一)进一步简政放权,提升治理成效
“治理”与“管理”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多元”与“单一”,其中,治理主体多元化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和方向。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应当进一步简政放权,将适合由基层提供的公共服务放给基层。例如“一门式”服务中,应采取挂图作战、台账销号管理、倒排工期等办法,确保第一批下沉村(社区)代理办理的44项事项,早日实现在村(社区)代理办理,确保“放得下、办得成”。推进事项“全程网办”。加强上下沟通、部门联动,推进一体化平台与各职能部门的系统对接,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数据互联共享,确保下沉事项全部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办理。推进事项“更多办”。
(二)进一步统筹整合,优化治理资源
专业的人才是社会治理的重要保障因素,面对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匮乏的局面。首先要大胆选拔使用。把年轻、综合素质高、有培养前途的信息员培养选拔为村(社区)“两委”成员,解决信息员“出路”不明问题。拓宽选任渠道。善于借力用力,把素质较高、有稳定经济来源、热心公益事业的退休教师、驻乡村银行和电商平台工作人员聘用为兼职信息员,建立稳定的信息员志愿服务队伍。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可以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选配信息员。在制度上明确乡镇干部、村(社区)“两委”成员必须参加信息员队伍,实施联点管片办法,进一步夯实服务责任。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根据“费随事转”原则,事务下沉,经费也要下沉。将基层“一门式”公共服务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建立财政资金常态化投入机制,确保稳定的经费投入。多方筹措资金。加强对接商务、农业、卫健、住建、民政、自然资源与规划等部门资源,采取“以奖代补”“按量计酬”等方式,争取更多项目资金下沉到基层。
(三)进一步改革创新,捋顺治理机制
创新治理机制是创新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在基层为民众服务过程中,落实“三单管理”。严格落实村(社区)事务准入制度,落实“三个清单”,即村(社区)依法自治事项清单、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清单、负面事项清单,厘清部门职责权限,明确界定和规范乡镇(街道)、村(社区)办理代理事项,清单以外的事项,不得向村(社区)摊派任务,不得增加基层工作负担。推进服务标准化。创新工作方式。全面推行“电子印章”、移动APP网上审批、自助终端查询、证件快递寄送等措施,提高服务水平。要建立以党员为主体,“五老”人员、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爱心人士组成的公共服务志愿者队伍,增强服务力量。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对于姓名、性别、年龄或出生年月、身份证、民族、户籍地、现居地、联系电话、户口类别、邮政编码等基本信息,建立部门共享机制,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优化反馈评价机制。
(四)进一步强化落实,加强治理联动
夯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基础,重要的是加强各治理主体间的联动性,包括政府部门之间的联动效应。一要压实责任。要充分发挥党委的统筹作用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压实乡、村两级和相关职责部门主体责任,形成强大合力。尤其是行政审批部门要敢于担当,协调推进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软硬件配置和服务事项下沉,全力打破部门信息壁垒,确保下沉事项都能在网上办。二要强化宣传。要创新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抓实教育培训,使乡镇、村(社区)干部对“一门式”服务了如指掌、熟练运用,使基层群众家喻户晓、人人受益。三要严格考核。继续将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纳入市县绩效考核指标和县市区、乡镇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用好督查考核这个指挥棒,推动基层公共服务走深走实,切实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