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土库曼人及其民族国家构建的若干认知
——基于历史与现实观察视角

2022-01-01王四海

青海民族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民族国家

王四海 魏 锦

(兰州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土库曼斯坦(简称“土库曼”或“土”)地处中亚历史与文化核心区域,位于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是中亚绿洲文化最早的诞生地,境内分布的古商路多达10余条,其对丝绸之路形成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近30年来,在土境内的一系列考古重大发现,让土库曼民族更加坚信“自己的国家曾是世界第五大古文明中心”。[1]土库曼人作为突厥群落中的核心部落,在其民族发展历史上曾有安息与土库曼塞尔柱等帝国的辉煌,也有过长达2世纪民族被迫大迁徙的灰暗时刻。17—19世纪,当中亚各民族纷纷创建民族国家的时候,土库曼民族却“无动于衷”,并没有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苏联的创立,让土库曼民族在国家“空缺”了长达300年后又重新拥有了国家,拥有了明确的领土、语言与民族身份,但70年苏维埃土库曼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历史,又被土库曼民族精英视为“被奴役与绞杀”的历史。苏联解体后,土库曼借鉴民族发展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选择了走独立与中立发展之路,新国家构建取得了实效并形成了特有的“土库曼特色”。受各种因素的掣肘,如:土库曼的大部分历史并没有被剥离突厥整体历史来单独撰写,而是写入了其他突厥国家的历史;当代土库曼或因是永久中立国及采取相对保守的政策,长期以来被贴上封闭的标签等,中国社会对土库曼缺乏客观认知。当前,土库曼正在与中国共同推进复兴古丝绸之路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联合国依据土库曼倡议,将2021年设立为“国际和平与信任年”。在被民粹主义、白人至上与疫情裹挟下的当下国际交往环境下,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信任是弥足珍贵的,而追求和平与倡导民族间的信任正是土库曼民族一贯的传统,同时多变的国际新形势又要求中国对中亚国家要有新的更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像土库曼这样对中国友好、对区域及全球和平与稳定持续发展积极贡献力量的国家。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方法,尝试从民族国家构建视角与历史与现实维度来勾画土库曼民族与国家的全貌,把对土库曼的认知提到新的学理高度,力求为中土两国人民友谊深入发展营建民意基础。

一、土库曼人的民族起源与国家之路

(一)土库曼民族的起源、分化与认同

“土库曼(Türkmenler)”,土库曼语意为“突厥人”。土库曼民族被认为是突厥群落中的一支,其内部又被划分出多个部族。目前,学界公认土库曼民族形成于15世纪。土库曼人视奥古兹汗为自己的先祖,民族发轫于东西伯利亚高原,民族的源头早就被刻写在叶尼塞河河畔发现的古代石碑上。奥古兹汗有6个儿子和24个子孙,其24个子孙形成了24个土库曼部落,在24个部落的基础上又演进分化出了众多支系与后裔①。[2]据相关文献记载,土库曼民族被划分成30多个部族与5000多个族群。现今,约有2200万[3]土库曼人分布土库曼斯坦、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伊朗、土耳其、俄罗斯、中国②等30多个国家。土库曼民族成分复杂、分布地域广泛是民族分化导致的结果,历史上土库曼民族发生过多次民族分化事件。复杂的部落存在,必然会形成多元的部落认同:“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家谱、历史、传说和神话,甚至拥有本部落的土库曼方言、服装和地毯装饰品的类型”。[4]共同的民族起源、民族分化的苦果与相似的多元部落认同,又促成了统一的民族认同的形成,土库曼有一则谚语“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放弃信仰,但不能脱离民族”。不同部落认同的存在,或许是历史上土库曼民族被“分而治之”及在长达300年时间里没有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的一个内在关键因素。

(二)土库曼民族善于建国

善于建国是土库曼民族的主要特点。在历史上,土库曼人建立了70多个国家和苏丹政权,在古代东方流传“想建国就请土库曼人来”的说法。土库曼人将国家称之为“阿塔—瓦坦”(祖国)。自奥古兹汗时代起,土库曼人就树立了强烈的家国天下情怀,他们的国家就在欧亚大陆留下了很多历史痕迹。土库曼奥古兹人的兴盛从1世纪一直持续了到13世纪。在中世纪,土库曼民族直接主导或者参与了从印度半岛到地中海范围内的众多国家的建立。土库曼人建立的帕提亚(安息)王国、伽色尼王国、塞尔柱土库曼帝国和库尼亚乌尔根奇土库曼王国等,都对当时的世界地缘政治产生了明显影响,把各王国所在时代的经济和文化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帕提亚帝国③曾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开端与兴盛,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从安息返回长安时,米特里达梯二世派一万骑兵一路护送。正是从那时起,阿哈尔捷金马来到中国,中国与帕提亚帝国建立起贸易往来,帕提亚人成为了中国和罗马帝国贸易的中间人。土库曼塞尔柱帝国④统治从中国西域到欧洲的广阔土地长达400多年,其主宰着伊斯兰世界的命运,扩大了伊斯兰的版图,让伊斯兰文化得到迅速发展,其影响波及到了欧洲深处。公元13至16世纪,德里苏丹政权在印度半岛建立,其前三个朝代均为土库曼族人所领导。土库曼人在小亚细亚曾经建立起了几十个贝伊国和阿塔伯格国,公元13世纪他们联合起来形成了奥斯曼土库曼国。[5]从14世纪到16世纪,黑羊王朝与白羊王朝控制了周边沙赫国家200多年。土库曼人建立的国家对当时世界政治与经济产生过重要影响,土库曼文明成为了世界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6]

(三)苏联为现代土库曼斯坦国家构建奠定了基础

苏联成立前,土库曼民族从事着游牧、半游牧或定居的农业,其社会组织形态以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为主,尚未形成统一的民族认同与稳定的现代国家认同。苏联的统治,赋予了土库曼民族“统一与稳定的现代国家”的国家认同。尽管苏联统治下土库曼70年的国家历史,被土库曼民族精英视为“被奴役与绞杀”的历史,但苏联对土库曼现代民族国家构建的积极作用是不能完全否定的。正是苏联的创立,让土库曼民族从游牧或半游牧的封建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为土库曼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奠定了必备的基础:共和国主权、政治体系、教育体系、经济与社会建设基础、国家边界、民族语言等。特别是苏联实行的民族识别与划界政策,为土库曼民族文化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在某种意义上说,“土库曼已经走完了从部落社会过渡到现代国家的一系列步骤,从苏联那里继承了一个现成的国家”。

(四)土库曼民族国家构建的历史教训与经验

历史上,土库曼民族在近8个世纪内,经历了数千场战争。离土库曼人或远或近的周边国家在8个世纪内都对土库曼人实施了“分而治之”,切断了土库曼各部落之间的联系,把他们拖入大大小小的战争。在1990年10月27日土库曼独立之前,土库曼人没有建立过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土库曼民族与国家兴衰之路,为当代土库曼新国家构建提出了教训与经验:其一是民族内部矛盾、冲突,部落间的鄙视、对抗与残杀必导致民族分裂与国家灭亡,任何历史时刻民族必以团结为优先方向;其二是要睦邻友好、与邻为善、珍视和平;其三是文化是民族特色所在、立国之根本,土库曼人的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当代土库曼选择走独立与中立道路,这正是土库曼民族国家构建历史经验的延续。“独立”可从“一个锅里不能煮稀两个羊头”“必须团结在一个领袖周围”等民族遗训中解读。“中立”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立的实质是睦邻友好与和平,“邻居家的碗”“土库曼人永远不会对邻居拔剑出鞘”等民族古老传统给“中立”作出了最好诠释。土库曼新国家构建有别于中亚其他国家之处是其注重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继承与延续。

二、土库曼人的世界分布及其影响力

历史上,或因战争,或因内部冲突与分裂,土库曼民族的血管被数度切开,造成其一次次的分化,致使土库曼族裔散落世界各地。

(一)伊拉克境内的土库曼族裔

源自1200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土库曼人,为古代“军事移民”⑤,现今他们为伊拉克第三大民族,人数超过300万,主要分布在伊北部地区,石油城基尔库克市是土库曼人主要聚集城市。伊境内土库曼人绝大多数人受过高等教育,以商人和官员居多,但他们一向受到排挤,其命运与伊拉克社会激变相互交织。土库曼人在新旧政权交替中四面楚歌。1932年伊拉克国家政权成立后,当局开始试图否认伊拉克土库曼人存在的事实。土库曼语学校被关闭、报纸被禁止,土库曼知识分子和政治精英流亡国外。从1920年起,土库曼人遭受了6次大屠杀,其中4次是由伊拉克政府执行,2次为库尔德人所为。近年来,土耳其武装力量拉拢伊拉克土库曼人共同抗击土耳其边境的恐怖分子。总体上看,虽然伊境内土库曼人已经被同化,一直主张维护伊拉克的完整性和统一性,但面对库尔德人的建国抱负,也有了创建自己独立主权的愿望,也经常被卷入政治权力争夺的漩涡。

(二)叙利亚境内的土库曼族裔

自6世纪起,土库曼人开始进入叙利亚,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为战争移民后代,其人数约300万,仅次于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约有占叙总人口的13%。半数的土库曼人仍维持着对土库曼民族的认同感,半数忘记了自己的历史与语言。从历史视角看,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叙利亚是在以土库曼人为主体的突厥文化、社会和经济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自1936年起,叙利亚土库曼人被禁止说土库曼语、发行土库曼语出版物,文化权利、土库曼语教育权利被剥夺,建立政党、协会等参与政治生活的活动被限制。直到巴沙尔·阿萨德执政,土库曼人地位才得到了提高。在叙内战之前,叙利亚土库曼人主要从事制鞋业,知识分子大多数活跃在文化、科学、政治和军事领域。多数叙利亚土库曼人为逊尼派穆斯林,是叙利亚叛乱分子的仇恨对象。

(三)伊朗境内的土库曼族裔

伊朗境内的土库曼族裔是土库曼域外最大的土库曼族群,[7]人数有150—300万,主要分布在伊朗靠近土库曼的北部与西北部地区⑥。[8]伊内的土库曼萨赫拉人是在“大博弈期间”按照英国、俄罗斯、伊朗和阿富汗多方“和平”协定在1885年后被分割出去的。[9]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当局什叶派对该国少数族裔的文化和语言进行打压,逊尼派土库曼族被同化。过去伊朗境内的土库曼女人身着本民族艳丽服装,但是现在开始身着黑色的伊朗布卡。在10—15年间,多数土库曼家庭已完全使用波斯语,土库曼语在城市中已销声匿迹。现在,伊朗土库曼人主要从事耕作和手工业生产,土库曼木工在伊朗很受欢迎。由于靠近边境,伊朗境内土库曼人与土库曼境内土库曼人长期保持着往来。土库曼人的精神领袖马赫图姆库里逝世后安葬在了伊朗境内⑦,每年马赫图姆库里祭日之时土政府官员及百姓都要驱车赴伊朗去祭拜自己民族的精神领袖。

(四)阿富汗境内的土库曼族裔

阿富汗境内的土库曼族裔人数约有200多万,占阿富汗总人口的3%,[10]其主要生活在阿西北部边境地区,大多数为自苏联时期从土库曼出逃的难民及后代⑧。[11]目前,阿富汗土库曼人保留着较为传统的生活方式,主要从事游牧和半游牧及地毯编织业等,只有一小部分从事农业劳动,他们编制的地毯(土库曼地毯)也被称之为“阿富汗地毯”。土库曼族裔没有参加20世纪90年代的阿富汗内战,并与阿富汗所有族裔保持友好关系,因此他们在调节各交战方方面能发挥作用。阿富汗难民与遣返事务部部长安瓦里⑨称:土库曼民族是唯一一个双手没有沾染血腥的民族,在调节各交战派系方面土库曼民族的中立为其赢得了最佳地位。[12]

(五)土耳其境内的土库曼族裔

土耳其境内的土库曼族裔历史较为复杂。土库曼人于10世纪就移民到安那托利亚,构成了奥斯曼帝国民族的基础,后来形成了土耳其共和国。土耳其与土库曼国家领导人不止一次说过,土耳其与土库曼是一个民族两个国家。总体上来说,尽管土库曼与土耳其两国人民在语言、文化和精神方面都很相似,但因土耳其特殊的地缘政治位置,造成了其民族成分的多元性,这也使得土库曼族裔至今能在土耳其境内安稳生活,并能与其他族裔和平相处。

(六)土库曼境内的土库曼族裔

土库曼境内的土库曼族裔人数超过了600万,占国家人口总数的94.7%。苏联早中时期,土库曼部族文化未被实质性侵蚀,社会底层土著族群仍然保留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当你询问土库曼人他的身份是什么?首先他会回答穆斯林,然后会是某城市或者某村落的居民,或者是来自某一部落。”[13]正是土库曼社会底层部落的存在,才使土库曼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与延续。相反,居住在城市的知识分子及政治精英们受斯拉夫文化冲击,逐渐淡化本民族身份甚至将之丢弃。苏联后期,随着斯拉夫族人在土境内数量增多,土库曼民族的认同感越来越强烈。苏联解体后,土境内的土库曼民族成为了现代土库曼民族国家的主体民族,国家构建按照土库曼人的风格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

(七)其他地区的土库曼族裔

在独联体国家及中东其他国家与地区,也生活有一定数量的土库曼族裔,其中的大多数已融入当地民族,淡化或完全忘记了土库曼民族身份。

目前,世界土库曼人人文协会⑩是世界土库人联系的纽带,该协会在土境外的14个国家设立有27个分会,其名下拥有300多个集体成员单位与400多个个人成员单位。可以说,在世界上有土库曼人居住的地方,几乎全都建立了土库曼文化中心或土库曼同胞权益维护中心。世界土库曼人人文协会在传承与延续土库曼民族历史与文化。构建统一的民族与国家认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在土库曼民族历史深处的航标灯

一个民族与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精神领袖的引导,民族精神领袖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对于土库曼民族而言,诞生于18世纪的马赫图姆库里正是这样的伟大人物,他站在世界高度为土库曼民族发展与国家构建奠定了基础。

(一)马赫图姆库里为土库曼民族凝聚了民族信仰

马赫图姆库里被誉为“土库曼民族的精神之父”“医治人类心灵的神医”,正是他最早为土库曼人确立了社会的法律与道德准则。在民族屡遭外族侵扰和民族部族大迁移的动荡年代,他向人民传播关于世界与人类的哲学观,用自己的作品积极赞扬善良、正直、热情、勇敢不屈的民族品格,给予土库曼人忠告与智慧,同时对社会现实的丑陋、黑暗面进行揭露与斥责,呼吁人民不要失去自尊,要讲人道、讲良心,呼召土库曼各部落相互团结,实现民族统一,走独立之路。他促进了土库曼语言文字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土库曼民族文学的基础,唤醒了土库曼民族自主觉醒的意识,提升了土库曼民族的品格,筑牢了国家构建的民族基础,他是一盏闪烁在土库曼民族历史深处的航标灯:“我们土库曼人降生到这个世界,迎接我们的摇篮曲是马赫图姆库里的诗,离开这个世界时,又是马赫图姆库里的诗为我们送行,马赫图姆库里在土库曼人心目中的地位仅次于《古兰经》。”在马赫图姆库里的《土库曼的……》这一首诗歌中,他为自己的人民设计出了一个幸福、安详和谐的理想国家蓝图。

(二)马赫图姆库里为土库曼国家构建提供了哲学思想基础

1993年5月19日,土库曼首任总统尼亚佐夫在马赫图姆库里诞辰260周年纪念日发表讲话时强调:“我在土库曼斯坦人民议会上宣布了‘10年顺遂’政策,马赫图姆库里美妙的诗篇中歌颂的理想和愿望构成了这一政策的基础。这个政策应该给土库曼人民带来幸福和安宁。这是‘10年顺遂’政策和民族复兴运动的基础。”[14]现任总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马赫图姆库里——人类灵魂的拯救者》一文的结尾写到:“诗人为自己人民设计的幸福蓝图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今天独立、中立的土库曼斯坦作为一个和平与统一的国家出现在世界的版图上。坚信统一就可以创造伟大与神奇的土库曼斯坦人民将永远感激马赫图姆库里!伟大诗人的光辉思想、英明教导对土库曼斯坦的繁荣强大是无比重要的。在土库曼斯坦新的幸福、强大的历史时代,马赫图姆库里的荣耀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诗人富有远见的思想与哲学世界观将变成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成为土库曼斯坦当代社会的精神基础。”[15]

四、土库曼现代民族国家构建路径与实效

苏联解体后,土库曼选择走独立中立的发展道路,将民族与国家的历史经验与现实相结合,以国家自然资源与历史资源为支撑,采取多元化路径进行现代土库曼民族国家构建,创出一条有别其他中亚国家的土库曼特色之路。2021年,土库曼斯坦被评为世界最安全的国家。

(一)文化方面

1.解构苏联符号,构建国家符号体系

苏联解体后,在尼亚佐夫倡议与推动下,土库曼当局积极解构苏联符号,强硬推进“去俄化”,主动采用关键性措施构建国家符号体系,如:迅速用新国旗、新国歌、新国徽取代了苏联时代旧国旗、旧国歌、旧国徽,发行使用民族货币马纳特,制定国家誓言;将代表游牧文化的绿色、代表奥古兹汉的“八角形”符号设定为国家核心标识,并分别在国徽、中小学校服、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加以体现⑪;启用拉丁文字替换西里尔文字,将大街小巷的门牌、路标、车牌与企业机关厂矿的牌匾全部更换成拉丁语字母标识,中小学课本也全部拉丁化;将土库曼语提升为官方语言,在公共事务中推广使用土库曼语,要求高校使用土库曼语教学,控制或停止出售俄文报刊;颁布禁止芭蕾舞与杂技表演的命令,将普希金俄罗斯话剧院关闭,并停止对国家杂技表演艺术团的拨款;弃用俄罗斯色彩浓重的城市名称;设计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小学校服,统一使用民族历史教科书。这些措施均属于强制性强化措施,起到延续民族历史文化与去俄罗斯化的作用,如“国色”标识绿色与国家标志符号“八角形”的设定延续了土库曼民族文化,20世纪90年代俄语学校在土骤减2/3,俄语居民从1990年的13%下降到2000年的4.4%。[16]

2.重塑民族精神与文化,构建民族认同

在这方面,土库曼两任总统均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尼亚佐夫总统认为,土库曼作为一个年轻国家,其新的意识形态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民的精神统一和智能完善的情感。国家意识形态不应由一个政党创建,他应属于全体人民的利益。土独立初期,尼亚佐夫总统提出了为土库曼人制定“精神发展纲要”的构想,他认为,在新的国家应该有一部“土库曼人的行为宪章、土库曼社会规范和守则”。于是他专门撰写了《鲁赫纳玛》⑫,意在规范土库曼人的行为,传承与延续民族历史、文化,增强土库曼人的民族认同感,加强民族信仰,完善民族品格,提振民族精神。尽管后来《鲁赫纳玛》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论,但在当时民意比较脆弱与意识形态比较混杂的社会环境下,《鲁赫纳玛》的确起到了预期作用,它成为了现代土库曼民族的行动指南,成为了土库曼人的“灵魂之书”。

书是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可以传承与延续历史与文化,也可塑人。著书立说是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构建民族认同最核心的手段,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出版40多部著作,主题涉及到土库曼民族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的方方面面,如在《文化——民族无价之宝》《巴赫希——人民幸福的先声》《土库曼斯坦民族艺术》《天之美》(关于地毯的)《阿哈尔捷金——民族骄傲与光荣》《土库曼民族的精神世界》《土库曼药用植物》等著作中既有民族历史沉淀的再现,也有民族创新文化内涵的表露。

3.复兴民族标识文化,增进民族认同

“库什特杰普季”舞蹈、“巴赫希”说唱艺术、地毯编织艺术、阿哈尔捷金马与阿拉拜犬繁育技术等均为土库曼的国粹,属于民族标识性的传统文化,其多数在苏联时期被淡化或遗忘。独立后,土当局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复兴与延续民族传统文化,增进民族认同,如: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建造地毯博物馆、阿哈尔捷金马科研—产业文化一体化综合基地、阿哈尔捷金马与阿拉拜纪念碑,成立世界阿哈尔捷金马(汗血马)协会,[17]设定国家法定地毯节、赛马节、阿拉拜日等,出台《土库曼国家历史与文化遗产保护法》等法律文件,提倡妇女身着民族艳丽长裙。当代,土库曼女性的长裙与头饰“雅雷克”(alyk)在延续民族古代艺术同时,也为土库曼民族构建了一条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4.打造特色文化建筑,塑造国家形象

1948年的大地震几乎摧毁阿什哈巴德市所有建筑,苏联解体前阿什哈巴德市在5个中亚加盟共和国首都中在基础设施与市容方面是比较差的一个,但现今的阿什哈巴德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白色大理石之都”,有“梦幻之都”“喷泉之都”“沙漠中的水城”“中亚的白色珍珠”等美称,有人将它喻为“中亚瑞士”。独立以后,土库曼在首都阿什哈巴德市建起了一大批现代元素与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协同融合的宏伟建筑,如奥运村、总统府、独立纪念碑、中立纪念碑、广播电视塔、幸福宫、阿列姆娱乐中心、“隼鸟”型国际机场、风格迥异的五星级酒店等,使得市容面貌焕然一新,其中的多项建筑项目被写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自2017年11月起,[18]土库曼政府出台多项法规并向相关国际知识产权机构申请专利,对本国现代民族独特建筑艺术设计方案进行严格保护。此外,于2007年开始打造阿瓦扎国家旅游风景区,其现今已成为了世界性的旅游休闲—疗养中心、体育与运动中心、会议与会展中心,具有“土库曼的迪拜”“土库曼的里维埃拉”“土库曼的拉维加斯”等美称。在国家建设与发展大战略上,阿瓦扎国家旅游风景区作为西土库曼旅游产业集群中的重要一环,近10年来土库曼斯坦投入巨资对其进行打造与建设,可以说那里时刻在诞生着建筑奇迹。阿瓦扎,现已成为西土库曼的一张亮丽名片。

2019年10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土内阁会议上称,当前土库曼在建项目有2000多个,总投资额超过340亿美元,[19]其中绝大部分项目与特色文化建筑有关联。目前,土库曼正在阿哈尔州建设“第二白色大理石之都”。

(二)民生与社会建设方面

“国家——为了人民”,人民至上,是土库曼国家治理口号,关爱每一个人、关心每一个公民的福祉是土库曼社会的核心价值。土库曼国家《宪法》规定“在土库曼,社会和国家的最高价值是人。为了提高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增加就业率、促进社会进步,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执政以后将民生工程列为国家核心任务,[20]制定与实施多种计划,如《2020年前国家城镇乡村居民人口社会与生活条件改造的土库曼总统计划》《2012—2016年土库曼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总统规划》《2017—2021年土库曼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总统规划》《2011—2030年土库曼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战略》《2019—2025年土库曼国家社会与经济发展总统计划》,计划在2019—2025年期间投入2293亿马纳特进行民生工程、社会工程与经济项目建设。[21]2018年9月,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在长老大会上发言指出:土库曼独立27年以来,国家建设投资增长350倍,建成了2600多个生产与社会文化大型项目。[22]土库曼是世界上唯一连续25年向国民免费供应天然气、汽油、水、电、盐等,并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实现高福利待遇的国家,是少数为老人修建养老院、为残疾人修建生活小区、为农民集体修建“样板村”的国家之一。土库曼长期开展全国禁烟运动,每年开展“全民健康月”运动,目前土库曼已被世行列入世界上“中等偏上收入水平”的国家。[23]

(三)政治与经济方面

独立以后,土库曼很快制定了国家《宪法》,宣布土库曼为民主、法治和世俗的国家,明确了国家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⑬,对外实行和平与睦邻友好的中立政策,严禁宗教干涉国家政治。面对出现的经济衰退、工农业生产持续下降、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复杂的严峻的国家形势,当局制定了“10年政治稳定纲领”,通过实施“十年顺遂”纲领,使得公民生活水平达到了预期高度,确保了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而后,稳步推进政治转型与经济改革:建立民主社会,进行可控民主改革,恢复长老会这种“国家古老传统民主制度”,构建多党制;将“油气立国”定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以油气资源为支柱;将复兴丝绸之路设定为国家发展的总体战略,在其框架内打造国家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能源新丝路;对经济发展实行“五化一控”政策(现代化、多元化、市场化、私有化、数字化与国家调控相结合),并不断取得实效。近年,土库曼又开始发展天然气深加工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生产进口替代产品的产业和数字化经济,开启国家海洋经济新时代。

总体上看,30年来得益于正确与有效的国家发展战略与策略,以及油气工业、纺织产业、交通业的有力支撑,土库曼成为了中亚—里海地区内政最稳与经济增长快速的国家,其从一个纯消费国转型成为了一个生产国,从一个原料出口国变成了一个成品出口国,从一个以畜牧业与农业为主的经济落后国家变成了一个具备现代化工业基础的国家,更突出的是还实现了粮食自给自足甚至出口。

五、余 论

“情感宣泄和安然栖身之地——祖国,创造拼搏和建功立业之地——祖国;为春新绿放歌之地——祖国;品味喜怒哀乐之地——祖国;抚慰心灵之地——祖国”。[24]当代土库曼是土库曼人在近300年来的历史上第一次拥有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国家,它成为了全世界土库曼人的“阿塔—瓦坦”。

国家建构就是集中权威和资源建构一个强大的国家,以实现政治安定、国家增能、行政有效的过程。[25]30年来,土库曼在民族国家构建上,注重借鉴本民族的历史经验与教训,集中国家历史与自然资源构建国家符号体系,复兴民族标识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建筑,塑造国家形象,增进民族认同,国家构建取得了实质性的成就,民族重拾自信,民族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国家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快速,土库曼确立了符合自己国家现实的发展道路。历史上那个被认为是“有旧的有害残余”“社会意识落后”“经济增长缓慢”的土库曼加盟共和国,如今已成为中亚—里海地区最具活力与潜力的国家。

目前,土库曼正以其特有的“中立模式”为维护世界和平及地区安全贡献着积极力量,土库曼联合国中亚地区预防性外交中心在维护中亚稳定与推进阿富汗和平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土库曼正与中国一起实施着复兴丝绸之路的伟大事业,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注释:

①阿拉伯文、伊朗文、土库曼文等历史文献都有提及。

②中国境内的青海、新疆、甘肃等地人口数超过13万人的撒拉族也被认为是土库曼民族的一个分支。

③首都尼萨遗址位于阿什哈巴德市西南,距市区仅有18公里。

④首都为梅尔夫,现今的土库曼斯坦马雷市。

⑤当时土库曼人受阿巴斯王朝邀请,作为军事同盟一起与波斯开战。

⑥沙俄与英国签订英俄划界条约,划分了阿富汗和伊朗之间的边界。

⑦伊朗北部靠近土伊边境地区。

⑧为逃避苏联当局的清洗与集体化运动。

⑨哈米德·卡尔扎伊政府中唯一的土库曼人部长。

⑩为了构建土库曼斯坦国家的合法性与民族认同,1991年5月18日,按照尼亚佐夫总统发起的倡议成立。

⑪现在在土库曼斯坦随处可见八角形建筑物。

⑫土库曼语意思是“精神灯塔”。

⑬联合国大会两次决议确认了土库曼斯坦的永久中立法律地位。

猜你喜欢

民族国家
国家公祭日
我们的民族
党是民族的脊梁
国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传承 民族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