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泰县草地贪夜蛾监测及防控措施

2022-01-01王海云

湖北植保 2022年3期
关键词:永泰县夜蛾监测点

王海云

(福建省永泰县农业农村局,福建 福州 350700)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防治难度大等特点,可为害玉米、水稻等80多种作物,是农业上重大迁飞性害虫之一;其幼虫期如行军状,成群扩散,以取食叶片为主,有时以切根方式为害。1~3龄的幼虫通常在夜间出来为害,聚集在玉米叶片背面取食;4~6龄幼虫破坏力增强,叶片被啃食后出现不规则孔洞,严重时可将整株叶片啃食干净,最终造成植株死亡;此外,高龄幼虫还会蛀食玉米雄穗和果穗[1]。草地贪夜蛾源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无滞育现象,寄主植物可达42科、186种[2],根据寄主差异被分为玉米型和水稻型。入侵福建省永泰县的草地贪夜蛾群体为玉米型,其主要为害玉米等禾谷类作物。

1 虫害情况

2019年4月20号,首次在永泰县梧桐镇圳南村玉米园发现草地贪夜蛾成虫,幼虫于同年5月2日始现,主要为害玉米幼苗。调查监测发现,除洑口乡与东洋乡外,其余乡镇均有发生,其中尤以永泰县梧桐、白云、丹云一带发生最严重;另外,2021年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可寄主于玉米田埂旁的牛筋草中。作为一种新的外来入侵生物[3],对永泰县玉米等粮食作物生产构成了威胁,平均减产20%~40%,严重为害时可造成玉米减产70%以上。

2 虫害监测

2.1 性诱剂诱捕器

2020年3月开始,在全县20个乡镇建立60个草地贪夜蛾监测点,监测成虫发生情况。配备粘虫板式性诱剂诱捕器180套(每个监测点各3套),诱捕器与诱芯1∶3配套,诱芯置于诱捕器内,诱芯根据持效期定期更换,对每个诱捕器进行编号(如梧桐镇1号、2号、3号,清凉镇1号、2号……),以便有针对性更为准确统计监测数据。玉米苗期,诱捕器正三角形放置,间距大于或等于50 m,且与田边距离不少于5 m,诱捕器悬挂高度高于玉米顶部20 cm左右。成株期玉米,选择与季风风向垂直的田块,诱捕器放置于田埂上,悬挂至高于地面1.0~1.2 m处,诱捕器以间距约50 m直线排列。每个诱捕器5 d调查1次,对每个监测点的监测结果进行跟踪调查。

2.2 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

在重点乡镇寄主作物田配备害虫测报系统,该系统通过APP远程控制,可查看设备的详细地理位置,便于统一管理。监测员通过APP可实时查看气象数据和显示杀虫数据,能够相对准确地反映区域内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利用测报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形成草地贪夜蛾发生趋势图,更为高效地判断和预测草地贪夜蛾活动规律。

2.3 田间监测

在玉米等作物生长期,定点定人,针对草地贪夜蛾预警监测点,每个乡镇聘请1名劳务人员,开展田间系统观测。主要调查草地贪夜蛾的产卵量、幼虫密度、龄期、被害株率。根据观测统计数据,组织人员及时开展大田普查,进一步确定防治地块及时间,同时密切关注该虫在其他禾本科作物上的发生情况。

据虫害监测结果,2021年永泰县草地贪夜蛾成虫发生动态,3-5月蛾量较少,6-8月出现明显发蛾高峰,9-10月出现迁入峰,其中梧桐监测点9月14日诱捕到成虫48只,10月6日诱到成虫46只;白云监测点10月29日诱到成虫54只,诱蛾量最高,11月5日诱到成虫30只,之后蛾量随之减少;2021年田间调查幼虫首见日为4月20日,危害程度3-4月危害较轻,5-7月发生危害程度较重,主要危害玉米喇叭口期,百株虫量平均为14.5只,最高可达到47只,被害株率平均为25.4%,最高为71%。

从监测情况来看,2021年相较于2020年,总体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加重,草地贪夜蛾入侵时间提前、虫源基数增加且迁入高峰值上升。因此,应进一步加强草地贪夜蛾的防控措施实施,尤其是加强重点发生区域的防控,减轻草地贪夜蛾发生程度,降低玉米病虫危害损失率。

3 防控措施

按照农业农村部印发方案“治早治小、全力扑杀”的要求,明确防控策略,以保幼苗、保心叶、保产量为目标,因地制宜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我县制定了《永泰县草地贪夜蛾监测与应急防控实施方案》,进一步落实监测方案与防控措施。

3.1 重视预测预报

以玉米种植地区为监测重点,采取定点技术监测、种植区域动态排查与种植户反映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虫情报告制度。根据报告汇总成虫诱捕、幼虫调查和卵调查数量,结合玉米生育期和分布情况,作出幼虫发生地块、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预报。重视性诱捕器预测预报,一方面可测报和诱杀草地贪夜蛾,减少田间成虫数量;另一方面,可基于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捕器诱捕数量变化,开展科学用药防治,更有效地进行田块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4]。

3.2 科学使用农药

据2019—2021年的调查,因氯虫苯甲酰胺防控效果好,农户长期使用同一种药剂,草地贪夜蛾对此已逐渐产生抗性,防治效果逐年下降。使用单一性药剂防控草地贪夜蛾,会快速缩短药剂的使用寿命;要延长药剂使用寿命,需与农药使用种类、使用时间及使用方式协同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药剂的作用,更有效地防治草地贪夜蛾。在玉米苗期喷雾施药,全面覆盖整个玉米植株乃至地面,更全面地防治植株上的草地贪夜蛾;另外,在玉米心叶期,则采用颗粒剂施药方式,加长药剂的防控持效期。交替使用氯虫苯甲酰胺、金龟子绿僵菌、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等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延缓草地贪夜蛾抗药性产生,可提高防治效果[5]。

3.3 生态调控及天敌保护利用

永泰县农业生产者主要为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少数为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根据乡镇不同的种植规模,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充分利用植物多样性,实行与非禾本科作物间作套种,保护农田自然环境中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农户可选择抗虫性高的品种并调整播期,避免连续播种玉米等草地贪夜蛾喜爱的作物。在周年繁殖虫源地块,因地制宜采取间作、套作、轮作,种植驱避诱集植物,改变害虫适生环境。草地贪夜蛾的捕食性天敌主要为猎蝽科、长蝽科以及瓢虫科,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及其生物多样性,增强自然控制能力,能够有效地防控草地贪夜蛾。

3.4 加大宣传培训力度

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4月首次在我县发生,乡镇农技人员和农业种植户对其还比较陌生,不了解草地贪夜蛾的形态特征与为害特点;应利用当地电视、手机短信、网络等方式,客观报道本县虫害发生程度,及时宣传各地区草地贪夜蛾防控的成功经验和做法[6];另外,组织专家科普讲座,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培训会与现场观摩会,编印识别挂图和防治手册,下发到乡村和农药经营门店,让基层干部及农户及时了解害虫发生规律、危害习性和防治基本知识,增强虫害可防可控的信心。

3.5 做好技术与物资储备

多渠道争取财政资金支持,落实草地贪夜蛾防控补助政策措施。根据应急防控工作需要,积极开展并组织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等筛选试验工作,有条件地区可进行统防统治示范,及时采购储备防控药物机械,购买第三方服务,确保监测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提升和壮大专业化组织防控能力,为科学有效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提供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永泰县夜蛾监测点
保定市满城区人大常委会为优化营商环境固定监测点授牌
天津南港LNG接收站沉降监测点位布设
第七讲 草地贪夜蛾的迁飞及监测预警
忻府区: 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员培训会
侯马市 采取果断措施开展对草地贪夜蛾统防统治
科学认知草地贪夜蛾 打赢防控攻坚战
对岐山县耕地质量定点监测地力变化的思考
御医故里梅花开——记永泰县白云乡樟洋村驻村书记杨雪梅
济南市细颗粒物(PM2.5)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研究
只有一个学生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