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设计 无法言说之痛

2022-01-01浮尘

中国公路 2022年7期
关键词:职能改革

文|浮尘

此前谈过建设领域借助补助资金和执法利剑,用韧性十足的管理手段,让行业发展机构在与参建单位的博弈中进退自如、暂时安生的话题。其实,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各方力量总会在不经意间达成某种默契,扩大既得利益,建设领域不过是其中一个缩影罢了。只是,当这种平衡以伤及第三方为代价,或者以出让一方核心利益为前提时,追根朔源、调整重组的改革力量便已积蓄到位,发展到了这个阶段,改革只待一个师出有名的时机。

“执法为民”作为一种理念推行后,“三转”(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必须正面硬杠的首先就是转职能。职能交叉、层级过多、机构重叠、多头执法等问题首当其冲。给出的对策是“两集中”(行政权力向行业主管部门集中、行政处罚向执法机构集中)。至此,“减少政出多门、重复执法”的出师之名已经到位,执法改革利剑顺利出鞘。

成天一针见血,

自认快意恩仇。

苦心寻章摘句,

风雨中犹清醒。

所谓生民立命,

过眼便成浮尘。

文章若能济世,

应问悬壶之人。

编办负责 快字当头

政府机构改革职能在编办,行业要想在改革过程中消除积弊,必须在与编办的博弈中取得主动。但是,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编办的话语权都比行业高出不少,在强弱相差悬殊、甚至需要“仰视”的谈判对象面前,行业表达自我诉求的底气无疑会大打折扣。在改革参与者的实力比拼中,行业主管部门先失一城。

当然,政府在民生等问题上主动担当履职尽责是毋庸置疑的,行业暴露出“阿喀琉斯之踵”的主要原因,在于压力传导过程中出现了偏差。本该考核下级政府和投资主体的进度和投资指标,最后却变成了行业的任务!令人遗憾的是,改革对时间的要求,同样被错误地传导给了行业,不知不觉中,行业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考核对象。毕竟在缺乏评判改革质量的有效标准,且职能型组织架构中改革“后半篇文章”由行业负责的情况下,从局部最优角度分析,承担进度与质量双重压力的改革主持者编办,将工作要求更多地向时间侧重,似乎也无可厚非。

行业先是在强弱比拼中落了下风,又被时间节点倒逼,长期困扰自身发展、亟待解决的“治踵”问题只好在本轮改革中被迫搁置。至此,于编办而言,改革的任务变成了坚守人员编制、身份和单位规格底线;于行业而言,改革的任务变成了内部的职能重构和人事调整。编办作为改革的牵头部门,因在政府部门中地位相对较高,掌握了工作主动权;行业因对自身更加了解,也更容易摆平内部事务,获得了与改革主持者“坐下来谈”的机会。但强弱对比早就注定了这是一次非对称博弈,“退”是必然的,只是“退到什么地方”成为需要慎重考虑的课题。

接下来,改革正式进入谋划、调研、构思、沟通、谈判、妥协和综合阶段。这一切的前提是兼容并包、从善如流。需要专业的队伍、足够的时间、广泛的摸底,以及一以贯之的思路和与之配套的制度。但是,从2018年底中办方案印发,到2020年底改革基本到位,仅有两年时间。其中,各省份仅是印发方案就花了大约1年。这似乎是一个可以充分论证的合理时间,但考虑到编办要同时承担5个类似改革的实际,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因为即便排除一切干扰,一门心思放在改革方案上,加上节假日,留给每个行业的平均时间也只有70来天。而时间,恰恰是一个刚性考核指标。

闭门改革 质量堪忧

时间紧、任务重,说明改革者昼夜兼程,殊为不易。但是,在看到劳苦功高的同时也应看到,一些本该做实的工作可能被选择性忽视了。也许是信息不对称的原因,至少在笔者的朋友圈内,没看到有谁参与过改革方案座谈。甚至直到方案落地那一刻,连很多涉改对象的直接领导都不清楚队伍的未来。对此,行业参与者的答复是:时间紧迫,来不及征求意见,而且征求意见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较为统一的说辞有二:一是改革由编办主持,在没有定论前,行业越俎代庖、弄得满城风雨,并不合适;二是改革涉及利益的重新分配,过早透露容易造成人心不稳,甚至影响当下工作。

面对难题求速度,是本轮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

改革参与者的话似乎有其合理成分,可担心与现实之间毕竟还有差距。姑且不论“鸵鸟政策”能否换来天下太平,但用一个未经广泛征求意见的方案,去决定一大群人的未来,至少在审慎性上是有缺失的。因此,社会完全有理由担心方案在落地过程中遭遇挫折。

须知,改革看重的是重建,目的是通过高质量重建获得较以前更“好”的效果。这需要十足的硬功夫,周全是必备的要素,科学论证是最基本的前提。在“隐秘”中推进的改革,有没有经过科学论证,这里不便妄下定论,但至少在调研和征求意见方面推行“鸵鸟政策”有失周全。

一果多因 待留“来日”

改革的主持者难道就不怕因此造成机构运转不灵,为后续埋下隐患吗?不怕。职能型组织架构决定了编办承担的改革仅局限于前半部分,还有后续责任可以推诿。一果多因,无惧对证。反正改革全过程的考核指标并不明确,当前最为明确的目标就是按时完成。其他问题,大可归结到改革“后半篇”去落实。

那么,行业的参与者就不怕留下骂名吗?怕,但无奈。一是参与者对双方的强弱对比心知肚明,谈判中,实力是决定性因素,技巧只能往后排。二是参与者对行业内情未必完全知晓。对不知晓的部分,未必有底气谈判,更别说硬杠;对知晓的部分,未必有谈判技巧或担当,谈不下来。三是在“强权”和时间的双重挤压下,留给行业“讨价还价”的空间和时间未必充分。三因叠加,与前述的“一果多因”“后半篇期许”相结合,可求得暂时心安。

简而言之,改革主持者在职能型组织架构设计中,只负责改革前半段,不用考虑有人接盘的后半段怎么办。在刚性考核仅限于时间、职责仅限于“上半场”的情况下,所有质疑都可以靠“一果多因”的说辞顺利过关。在这场非对称博弈中,双方只要各退一步便能尽快完成任务。所以,在显示出足够的“诚意”后,“对方案严格保密”很容达成共识,成就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这就是职能型组织架构的硬伤——只负责流水线上某一时间段的工作,在没有明确的判别标准时,按时完成成了唯一的追求。这种物化思维用在涉及未来的改革上,负面效应便被逐渐放大。

“三个不变”马太效应

讲回改革方案,绝大多数改革落地方案是将行业视为一个整体,在维持既有人员身份,机构级别、数量和单位编制总量“三个不变”的基础上,由行业部门与编办商定职能调整内容。但一些涉改对象在信息不对称时,部分参与了对职能职责的重新分配,由于缺乏系统性统筹,对原本处于“模糊地带”的职能,以“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方式完成的工作,便被选择性忽视,形成改革后的职能真空。

“人随事走、事随编走”是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部分地方为保证人员的平稳过渡,在满足“三个不变”的前提下,采用了“自主选择去向”的分流思路。这导致当单位级别不一致时,在级别相对较低的单位,由于对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岗匹配成为难以实现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进一步拉大了后期博弈的非对称性。一些在岗“挑大梁”的执法人员,却因身份问题被阻挡在执法大门之外,执法队伍跛脚隐患至此埋下。

“三个不变”引起的马太效应,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单位分家时,许多工作基本保障都被划到了更强势的一方。例如,一些人带着编制离开行业,使得单位后续发展被釜底抽薪;又如,一些地方以执法为主体推进改革,海事车(船)被一并带走,“岸巡”在行业便应运而生;再如,一些地方最大限度地保持行业的完整性,执法人员并未“随事”到执法机构去,后续履职还需依托在职责划分上存在零和博弈的行业。而彻底将单位撤散、符合条件者都可自主挑选心仪单位的情况,更让改革乱成了一锅粥。

最要命的是,如果模式相对单一,还能集中精力打打“补丁”,但上述模式往往是相互交织、广泛存在的。所以即便分家,行业管理和综合执法依然在一起纠缠不清,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管理者脆弱的神经,考验着上级管理者寻找对应部门的智慧。

总而言之,在强弱对比中落下风的行业,在压力传导出现偏差后,即便勉强与只对“改革上半场”负责的主持者坐到了一起,多数精力也只能白白消耗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为规避“三个不变”可能带来的争议,“鸵鸟政策”引发马太效应,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仔细分析,这些现象不但与改革维持在既有框架下“隐秘”进行有关,也与改革面临的外部环境密不可分,更多问题,留待后续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职能改革
督办职能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探讨
新形势下基层财政职能创新探索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突出人大特色 发挥职能优势 持续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改革创新(二)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