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土地概况分析
2022-01-01牛亚莉
牛亚莉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1 研究概况
1.1 地域特征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偏南,是定西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安定区共有12个镇7个乡和3个街道办事处,整个安定区南北长82.9公里,东西宽73.3公里。安定区四周与会宁县、榆中县、临洮县、渭源县、陇西县和通渭县邻接,总占地面积为4225平方公里。
1.2 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安定便有“甘肃咽喉、兰州门户”之称,安定是安宁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的意思,这美好的寓意伴随着所有安定人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安定区距离甘肃省省会——兰州市不足100公里,并且有两条国道穿城而过。
1.3 发展现状
2017年,安定区实现生产总值80.08亿元,同比增长4.3%,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3524.3元和7122.9元,增长8.3%和9.1%,于2020年2月,经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审定,安定区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批准退出[1]。
2 土地利用概况
安定区土地总面积为364592.38公顷,其中耕地面积占地162356.30公顷,园地18.94公顷,林地77032.91公顷,草地77610.30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133.49公顷,交通运输用地7290.23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087.68公顷,其他土地23062.53公顷。
耕地是宝贵的资源。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有些农村因缺乏劳动力而造成土地撂荒。安定区把消除土地撂荒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共同谋划,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探索“合作社+土地流转+高标准农田+基地建设”等运行模式[2]。
3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
安定区位于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导致本地的气候条件不理想,气候较为干旱,并且有很强的蒸发作用,土壤表面的盐分大量在地表聚集,使土壤出现土地盐碱化的现象,并且干旱的气候使土壤表面板结严重,短时间内难以对土壤进行有效的利用,翻新重修的难度较大,种植农作物的收益无法平衡土地整治的费用,种种原因导致土地退化严重。
3.2 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农村出现了大量荒地,土地长期无人耕种,使土地退化越来越严重。安定区坐落于黄土高原上,风力的作用给当地带来了大量的沙石,干旱的气候使沙石的分布越来越广泛,导致很多无人生活的地区出现了土地荒漠化的现象,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不利于人类的长期发展。
3.3 国家政策未能贯彻落实
甘肃省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落实退耕还林,针对土地的基本情况,植树造林,恢复植被。但是,有些地区退耕还林之后的土地保护工作没有取得实际效果,苗木由于放牧、培育不当和无人看管等被破坏,不能正常生长,出现退耕还林工程造林质量不高,保存率低的情况。
4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4.1 气候因素
安定区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且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有季节性,降水变率大,土地的灌溉和排水难度大,导致土地种植不易,农作物的生长条件不足以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速度。恶劣的气候环境增加了当地农民种植农作物的工作量,给农民的生活增添了很大的负担。
4.2 社会因素
农民种植农作物的劳动量大、成本高、收益较低,仅能满足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单纯地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无法为农民创造财富,无法使农民拥有相对富足的生活,同时,种植庄稼的劳作收益远低于外出打工的平均经济收入水平,所以导致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不愿意延续父辈的生活模式,而更加倾向于寻找新的、高效率的谋生之道,以更快的速度提升生活水平,力求实现生活的富足。
4.3 劳动力因素
当外出打工谋生的热潮掀起之后,农村的青壮年人群很明显地大幅度减少,农村劳动力越来越少,而被迫留在农村的老年人群体,由于年龄的限制,加上身体条件不允许他们再进行劳动量非常大的耕种作业,导致很多农村土地无人耕种,从而沦落为荒地。
4.4 地形因素
安定区位于山谷地带,土地类型多为山地,土地表层具有明显的凹凸不平的特点,并且山坡大多数坡度较大不宜种植农作物,因此安定区的耕地总体质量不高,耕种条件恶劣。常见的山谷地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整改,将农村中不易于保土、保肥、保水的山坡进行翻新、整改,改变土地的结构,进一步优化土地类型。[3]
5 对策和建议
5.1 积极引进相关技术人才
针对农村土地无人耕种进而撂荒、土地成为荒地而产生的土地退化问题,我国应及时颁布相关政策,如西部大开发战略等,确保能够获得政府大力支持。给深入农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为农村的繁荣富强尽心尽力的科学技术人员给予经济上的补贴和心灵上的慰藉。
政府应增大宣传力度,呼吁技术人才走进农村实践,尤其是在校大学生群体。为此,应加设一些大学生科研项目,给予项目组足够的经费,在经验丰富的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使每个心怀理想的大学生积极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达到双赢的目的。
5.2 改良土地整体结构
防止土地退化,就是要防止土地污染、土地次生盐渍化、土地资源贫瘠化、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需要对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整理,并制定解决方案。在耕种之前,应注意将土地翻新,防止在种植过程中土壤板结、土壤肥力退化等带来的危害。通过实施土地整平、灌溉与排水、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工程,调整土地结构,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对条件不好的土地进行彻底的改造治理,将农村的山地重新规划利用,改良表面凹凸不平的山地,改造成梯田的形式,这是因为梯田更加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便于农民劳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增加我国的有效耕地面积,扩大农用地面积,进一步提高耕地的总体质量,改善耕作条件,优化自然生态环境。
5.3 保证退耕还林政策的有效实施
为了保证退耕还林政策能够有效地实施,政府必须要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应按照农民种植树木的多少、种植质量的好坏以及最后的种植成果给农民发放奖金,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使人民群众进行植树造林所获得的收益大于一味地耕种土地所获得的收益,进而从根本上做到退耕还林,解决退耕还林政策无法落实的问题。
针对已经退耕还林的地区,应分析当地土壤的自然条件、土壤盐碱化程度、土壤板结程度、土地肥力状况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有针对性地改善当地的土壤状况和耕种情况,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树种进行种植,提高种植树苗的存活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最后,注重后续跟进退耕还林后的土地,加强对退耕还林后所建造的森林的保护,安排一些专业技术人员对森林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关注森林的生长趋势,更好地保护森林,并且在林地周围划分好界限,划出自然保护区,提高人们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尽可能减少树木被毁坏的现象发生,贯彻落实耕地保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