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的准确性分析

2022-01-01黄宏飞鞍山市职业病防治院辽宁鞍山114000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20期
关键词:胆囊癌诊断仪息肉

黄宏飞 鞍山市职业病防治院 (辽宁 鞍山 114000)

内容提要: 目的:探讨在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时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80例。分别对80例患者采取CT诊断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并与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检查的临床价值。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为95%,CT诊断检查结果诊断准确率为8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安全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较为常见的胆道疾病,该疾病包括非肿瘤性病变与肿瘤性病变[1]。其中,肿瘤性病变包括良性腺瘤性息肉和恶性胆囊癌,非肿瘤性病变为炎性息肉、胆固醇息肉以及胆囊腺肌增生症等,最为常见的就是胆固醇性息肉。这种疾病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但患者的身心健康仍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常见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3]。尽早诊断对患者后期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良性病变,腺瘤性息肉癌胚抗原表达与胆囊癌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而对其进行及早的病情诊断能够有助于预防癌变的发生,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恢复,随着近年来超声诊断仪器的不断发展和现代临床检查技术的应用,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中,能够获得较为良好的效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中检出直径可以达到0.2cm,这也成为了疾病诊断的临床常用手段。超声检测在应用过程中,随着近年来我国现代化医疗器械研究的不断发展,已经有了极大的革新,例如三维超声和二维超声的应用,对于各种疾病均有良好的诊断准确度,这种检测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一张平面图的检测,而是可以通过各种重建的方式,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的病灶三维图像,使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次研究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本院80例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采取CT诊断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其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8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男性患者46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32~60岁,平均(46.31±1.21)岁。其中71例良性病变(包括13例胆囊腺瘤者、15例胆囊腺肌增生症者、43例胆固醇性息肉者),9例恶性病变(早期胆囊癌者)。对比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差异,符合研究的条件。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与其家属知晓研究内容,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后并确认签字。

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心肝肾功能障碍、临床资料缺失者。

1.2 方法

检查前叮嘱患者于检查当日清晨空腹状态下进行检查,避免因患者腹内有大量的气体而对胆囊的检查造成影响。

CT诊断: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评估,采用CT增强扫描仪(Philips MX-4000 Dual)对患者进行扫描诊断,对扫描仪的各项参数进行设置,具体设置如下:电压120kV、电流175mAs,重建2mm。检查之前采用稀释过后的泛影葡胺(300~500mL)注入到患者的胃内,输注药液的速度维持在每秒2~3mL。诊断过程中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扫查患者胆囊病灶部位的大小、形态、位置等,由2名资深诊断医师对CT扫描结果进行判断并确诊。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诊断,探头频率设置为3.5MHz,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扫查顺序按照右肋间、肋缘下、剑突下进行多切面的扫描,保证患者在扫描的过程中胆囊腔能够清晰的在显示屏上展现出来。认真观察并记录患者胆囊病变的形态、大小、病变部位以及血流信号等,由2名资深诊断医师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描结果进行判断并确诊。在对患者进行扫查时,需要注意患者胆囊和周围组织的基本状况,如果发现可疑病变需要对其进行重点部位的扫查,同时在发现患者的病变后,则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记录,本次研究中样本容器选择1mm×1mm×1mm,在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时,声束和血流的夹角需要控制在60°。

超声诊断在开展过程中,诊断标准以患者的胆囊壁病变有小隆起结节,并且有中等或者较强的回声,在患者体位变化时,病变处未发生移动具体的诊断状况,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做出相应的确认和调整即可。

1.3 观察指标

以患者术后病理学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对比CT诊断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的准确性。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1.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处理所得的数据,用%表示计数型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所得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病理学检查结果:71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其中有13例患者为胆囊腺瘤、15例患者为胆囊腺肌增生症、43例患者为胆固醇性息肉;9例患者为恶性病变,为早期胆囊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结果:68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其中有12例患者为胆囊腺瘤、14例患者为胆囊腺肌增生症、42例患者为胆固醇性息肉;8例患者为恶性病变,为早期胆囊癌,诊断准确率为95%。

CT诊断检查结果:62例患者为良性病变,其中有10例患者为胆囊腺瘤、12例患者为胆囊腺肌增生症、40例患者为胆固醇性息肉;6例患者为恶性病变,为早期胆囊癌,诊断准确率为8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与CT检查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明显(χ2=4.4444,P=0.0350)。

3.讨论

胆囊息肉样病变是临床常见的胆部疾病,它也成为胆囊隆起样病变,该疾病在病理上分为炎性息肉、胆囊腺肌瘤样增生、增生性息肉、腺瘤、胆固醇性息肉以及早期胆囊癌[4]。在形态上可将该疾病分为分叶团状、桑椹样以及乳头样并伴有无蒂、有蒂以及宽基底。在所有病变中最为常见的就是胆固醇性息肉,多与胆固醇代谢紊乱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该疾病不会对人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但是也会影响其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所以尽早对其进行诊断对其后期治疗非常重要。以往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常采用CT诊断,但是CT诊断结果会受到患者囊壁局部血管异动的影响而产生误差,影响实际诊断效果。随着医学水平的提升以及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广泛应用到了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该项技术能够清晰地将患者胆囊大小、胆囊形态、胆囊壁厚度等显示出来,分辨率较高,能够多角度、多体位的对患者进行扫描,可以重复检查,有助于诊断医师掌握患者病灶的特点并为其提供相应的诊疗方案[5,6]。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近年来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将其应用于胆囊内息肉样病变患者的诊断中,其诊断准确率也在不断的提升,采用病理学对这种疾病进行诊断,可以发现90%左右的患者都是良性病变,仅有少部分患者的病变会发展为胆囊癌,而其中胆囊良性息肉样病变,又可以将其细分为胆固醇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胆囊腺瘤等。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检查时,这种检查方式能够对患者的身体各个脏器进行检查,超声检查的特殊性和便捷性十分适合在我国的基层医院进行推广,通过及早的筛查并发现疾病,有助于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避免出现病情延误的情况,超声检查在应用过程中能够获得较高的图像清晰度,并且还能根据手术或治疗要求扩大扫描范围,对于不同体质量的患者来说,这种检查方式均具有良好的适用性。而超声探头联合造影技术,能够选择患者的腹部或者器官浅表部位检查出患者病变的良恶性,这种检查方式应用于各个科室的疾病诊断中,均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准确度,有助于避免漏诊或者误诊的发生,而其中采用高频超声则能够将进场效应清除,做好息肉病变范围和周围组织形态的观察,医务人员还可以根据要求做好病变部位的放大处理,帮助了解后续的治疗工作,以及为患者设置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胆囊息肉样病变时声像图表现如下:①炎性息肉声像图表现:直径不足5mm,好发于胆囊体与胆囊底部,基底部宽,回声多见高回声、少见低回声,大多数炎性息肉基底部位没有明显的血流信号,若患者存在胆囊结石还能够查看到彗星尾巴样的高回声;②胆固醇息肉声像图表现:直径超过10mm,可见于胆囊的各个部位,呈现乳头状、桑葚状或者颗粒状,大多数基底狭窄或者有蒂。多见强回声或者中等回声且不会跟随体位的变化而变化,大多数没有彩色的血流信号[7,8];③胆囊腺瘤声像图表现:直径超过7~15mm,多见胆囊体且单发较多,基底宽,呈乳头状或球状。多见强回声,很多患者均存在胆结石,且基底部能见到血流信号;④胆囊腺肌样增生声像图表现:直径超过5~10mm,多发于胆囊底部,基底较宽,呈现团块状,好单发,局部囊壁可见强回声结节,没有血流信号,个别息肉基底部可见彩色的血流信号;⑤胆囊癌声像图表现:直径超过15~22mm,基底部较宽,形态边界不规则,可见强回声结节,胆囊壁增厚且有丰富的血流信号[9,10]。本次研究对本院80例经手术病理诊断为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分别进行了CT诊断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结果可见,采用CT诊断准确率为85%,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准确率为95%,χ2=4.4444,P=0.0350,对比差异显著。在对患者进行病情诊断时,选择高频超声还能够确认患者的病灶形态和机体宽度,以此将囊壁结构更加清晰地显示给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可以观察病灶的具体细节变化,并放大局部病灶,精准的对病灶线进行测量,同时还能观察患者胆囊壁的连续性破坏状况。但值得注意的是,高频超声在应用过程中显示能力较差,需要与彩色动作超声进行合并应用,才能使高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得到提升[11]。

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患者进行实际的诊断时具体的诊断方案以及治疗方案,应当根据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例如患者的症状较为明显,但通过多普勒超声并未确认患者的临床病灶,此时需要考虑给予患者相应的病理检查,只有合理的选择治疗方案,并实时的应用于患者的治疗中,才能够保障患者的康复[12]。

综上所述,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诊断准确率较高,该诊断方式能够多角度、多体位的查看患者胆囊病变的病灶部位、病灶形态以及大小等,且无创、安全性较高,可重复检查,患者接受度较高,建议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胆囊癌诊断仪息肉
宫颈长息肉了怎么办
胆囊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miR-142-5p通过CCND1调控胆囊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肠息肉防治莫入误区
胃息肉会发展成胃癌吗?
日立EUB 8500E彩色超声诊断仪的维修与升级
microRNA在胆囊癌中的作用
肠息肉为何不切净
胆囊癌的治疗现状
李剑锋:用技术进步促进诊断仪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