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红色家书看家国情怀

2022-01-01刘超琪杜敦科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家书家国家风

刘超琪,杜敦科

(遵义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0 引言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家庭、社会、国家表现出的深情大爱,是他对社会责任、对国家前途所展现的使命担当。[1]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家风和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并对新时代如何培育家国情怀提出了要求。2019年春节团拜会上,他就强调: “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明确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 “厚植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引导人们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3]。这充分表明了家国情怀对于个人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价值。红色家书反映的是老一辈革命家的家庭建设,既承载着他们对子女的教诲,又展现了他们对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追求。[4]正因如此,红色家书给予了研究者这一独特视角,来观察特殊年代英雄人物的家国情怀。基于此,本研究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家书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丰富的家国情怀内涵与价值意蕴,并提出相应的实践方法,以期能够为新时代家国情怀培育建言献策。

1 探究红色家书中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

当两个人或两个群体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就产生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需求。基于此需求,家书应运而生。而红色家书是在革命战争年代所写的书信,它的写作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和参加革命的战士,他们为国英勇奋战,家庭不能团聚,但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封封家书更显得家与国的关系尤为紧密。

1.1 鲜明的家国 “大我” 情怀

红色家书中革命先辈对于旧社会的反抗、对于新世界的憧憬无不展现着家国 “大我” 情怀。聂荣臻在致父亲的信中写道: “男远出留学,所学何为?决非一衣一食自为计,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有衣食也。亦非自安自乐以自足,而在四万万同胞之均能安乐也!”[5]12俞秀松在给父亲信中谈到自己参军目的时说: “我要救中国最大多数的劳苦群众。”[5]14关向应在写给叔父的信中表示: “救人民于涂炭,拼死力与国际帝国主义者相反抗。”[5]17可见,心系 “大我” ——人民至上、国家至上、民族至上的家国情怀在老一辈革命家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革命先辈深知国家与家庭的互动生成关系、个人与社会的赖以存在关系,从而站在国家高度发出振聋发聩的疾呼。在家国 “大我” 情怀的支撑下,革命先辈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及人民幸福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斗争,从未退缩与胆怯,直至牺牲。

1.2 强烈的救国责任意识

革命先辈所具备的 “与我相关” 、 “从我做起” 的自我奉献精神彰显出其强烈的救国责任意识。任弼时在写给父亲的信中明确表示: “现今社会存亡生死……此亦我辈青年人的希望和责任。”[5]10面对国家存亡安危,正是无数的革命前辈有着 “我必须要做些什么” 的强烈自觉意识汇聚成为行动的力量,推动着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自我奉献乃至献出宝贵的生命。拥有强烈的救国责任意识还表现为严格的自我约束。邓恩铭在写给父亲的信中写道: “儿生性与人不同,最憎恶的是名与利。”[5]19谢觉哉在与儿子的信中更是大方承认自己是 “焦官” 。抵制名利、享乐的诱惑,正是共产党人自我约束的具体表现。可见,强烈的救国责任意识促使革命先辈克服自身的欲望与狭隘的利益追求,勇担救国重任,全力投身于无产阶级伟大事业。

1.3 国家利益至上的价值准则

当 “家” 和 “国” 利益发生冲突,革命先辈将国家利益至上作为价值准则,舍小我,为大我;舍小家,顾大家。骆正体在写给哥哥姐姐的信中谈到: “今天既然参加了革命,就要牺牲自己的一切,无所计较的为工农兵服务,家庭和个人的利益是小事,整个国家的利益是大事。”[6]133邓恩铭在接到弟弟希望可以寄一些钱帮助家里度过灾荒的来信时,他回信写道: “我从济南回到青州,就知道家乡米贵。但是我没有分文汇回去,使老少少受点苦,实在是罪过。”[7]22当时邓恩铭已经是中共山东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并任书记,以他当时的职务及所掌握的经费,其实可以拿出一点钱来补贴家用,但邓恩铭并未这样做,表现出了作为共产党人将国家利益置于家庭利益之上的崇高品格。在如何处理 “小家” 与 “大家” 的利益关系上,邓恩铭、骆正体烈士身体力行,成为言传身教的典范。

1.4 忠孝观念的价值转化

忠与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忠孝难两全,在革命过程中,无数志士仁人舍家报国,把对父母的 “孝” 转化为对国家更大的 “忠” ,实现了忠与孝的融合。江诗咏致父母书中这样写道: “不孝男江诗咏……大人之恩何以报?加入共产党,是为大多数工农无产阶级谋利益。……大革命成功,最久总不过三、六年。在那时,大人有历史之先劳,嗣孙万世之安乐,男之孝就在此地也。”[8]96刘愿庵的信中表示 “我的努力革命” 正是为了包括父亲在内的无数老人能够安享天伦。革命先烈在无数次家与国的两难选择中将对父母的孝转化为对国的忠,将革命事业的成功作为对父母最大的尽孝。革命先辈的忠孝观是传统忠孝观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重要观念,丰富了家国情怀的内涵,赋予了其与时俱进的时代品格。

1.5 薪火相传的红色家风

“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一直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红色家书中革命领袖、重要将领以及普通战士,都十分注重对家庭成员的教育。这其中包括了爱国爱家的谆谆告诫、立身处世的耳提面命、春诵夏弦的悉心指导等。毛泽东告诫毛岸英 “趁着年纪尚轻,多向自然科学学习”[5]184,林伯渠在给女儿的信中谈到 “总期不骛高远实事求是为要”[5]193,王稼祥在写给堂弟的信中劝告他警惕旧习气, “做个廿世纪的新青年”[5]24。红色家风在家庭中积淀传承,成为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在革命的艰苦岁月与繁忙的工作中,革命先辈依然重视子女教育,因为他们深知若要永葆红色江山代代传,红色家风永不褪色,必须要培育优秀的革命接班人。这也是红色家书中家国情怀的一个具体表现。

2 厚植于红色家书中家国情怀的价值意蕴

红色家书中的家国情怀产生于中国革命文化,与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2.1 家国情怀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凝聚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达成共识是前进的动力。面对社会中各种利益群体、多种社会思潮和难以预测的风险挑战,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最大公约数,团结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成为最大的同心圆,促使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历史已然证明,红色家书中的家国情怀不仅支撑起中华民族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更支撑起中华民族成为一个情感共同体与价值共同体。弘扬践行家国情怀,可以促使广大民众在心理上加强归属感,在行为中强化责任感,从而汇聚成社会发展中最美的和声。在各族人民对故土家园的眷恋与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中,中华民族始终团结统一、求同存异,依然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旺盛的活力。今天,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红色家书中的家国情怀,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的新起点上,进一步提升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2.2 家国情怀有助于丰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革命文化中含有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智慧与营养,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成就的红色家书,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时期的奋斗历程。红色家书中家国情怀这一优质的文化基因,能够跨越时空仍然光芒万丈,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注入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血脉之中,是因为红色家书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文化创作上实践主体相一致、指导思想相统一所决定的,历史已经证明了二者的历史渊源与承继关系。红色家书中的家国 “大我” 情怀、责任担当意识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相通之处,因此当仁不让的成为其源头活水。它代表的革命时期中国先进爱国爱家文化的前进方向,也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爱家文化创新提供了内生动力与基因活力。因此,汲取红色家书文化营养,对于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独特价值,这也将助力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丰富与繁荣。

2.3 家国情怀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曾说过,要 “用我们4亿多家庭、13亿多人民的智慧和热情汇聚起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9]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实现中国梦不仅事关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繁荣昌盛,更事关千万个小家庭的和谐幸福。在追梦的过程中,难免荆棘载途、险隘当道。面对这些 “拦路虎” ,仅仅依靠物质基础、国防实力等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舍小家为大家的价值引领、家国一体的精神凝聚及家国同运的情感感召等条件。弘扬红色家书中的家国情怀,坚定爱国信念,能促使普通民众在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强化家国共同体意识,进而凝聚成万众一心的 “洪荒之力” 。这正如卢梭所说的那样: “一旦人群这样地结成了一个共同体之后,侵犯其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就不能不是在攻击整个的共同体;而侵犯共同体就更不能不使得它的成员同仇敌忾。”[10]23

3 弘扬红色家书中家国情怀的实践要求

弘扬红色家书中的家国情怀对于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应从载体设置、家风传承等方面入手,实现家国情怀教育的生动化展示和生活化传播,推动其融入民众心理,从而达到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的理想效果。

3.1 发挥红色家书源头活水作用,助推家国情怀教育落地生根

红色家书承载着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时代传承家国情怀的家训家教典范、保家爱国故事,是传递高尚的家国观的直接、鲜活、朴实的载体。将家国情怀通过红色家书这一生活化的素材,用平实的语言和故事讲出来,深入显出,娓娓道来,让普通民众愿意听、听得进去、听得明白。首先,在实践中,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讲好红色家书作者的故事。家书作者是鲜活的道德载体,其所具有的魅力是无穷的。树立、学习和推崇英雄模范,既能洗涤人的心灵与情感,又能 “使人们见贤思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11]。要发掘和展示红色家书中具有家国情怀的共产党员和革命战士的事迹,通过媒体宣传、纪念活动、引导教育等方式在全社会大力宣扬。其次,发挥网络短视频的传播作用,扩大红色家书的影响力。近年来,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得到了大众的青睐。因此对短视频平台,教育者应挖掘其所具有的巨大潜力,通过这种新兴媒介传播红色家书中家国一体、爱国情怀的故事,进而达到家国情怀教育的目的。再次,发挥革命遗址、红色圣地所展示的红色家书的作用。理性认知是基础,情感体验是推力。引领民众参观革命遗址、红色圣地,在历史还原的场景中感受红色家书鲜活的字眼,感悟家书作者的不易与伟大,从而进一步在情感和心理上与家国情怀产生良性互动。最后,发挥文艺作品的承载能力,围绕红色家书创作出精品力作。习近平曾说: “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12]因此培育家国情怀,需要文艺工作者把握红色家书的脉络,围绕红色家书中爱家爱国的感人故事创作出更多的文艺作品,让具有家国情怀的作品引导和鼓舞民众,从而更加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

3.2 传承红色家风,助力新时代优秀家风培育

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我们个人成长的摇篮,家庭环境影响和制约着家庭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家风作为家庭环境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良好家风的传承是一个家庭成员道德品格、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和自我调整”[13]。因此,培育社会公民的家国情怀,一方面需传承红色家书中的红色家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党的领袖以及许多优秀党员干部都是优秀家风建设的表率。朱德为家人立下的 “对信仰追求要有恒心,对党和人民要有忠心,对社会主义事业要有热心,对人民群众要有爱心,忠于职守要有恒心”[14]的 “五心” 家规,刘少奇劝诫儿子必须学会虚心听取同志们的批评。革命先辈不仅言传,更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诲了家庭成员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研究者要通过学术研讨、田野调查等举措,积极研究和整理红色家风。在此基础上,教育者应结合 “言传身教” 、 “蒙以养正” 等方式方法,响应时代要求推动红色家风落地开花。另一方面,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为核心要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新时代优秀家风的培育。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精髓与家庭教育、家训定制、家风传承完美结合,打造符合新时代的新型家风文化,建构符合现代社会核心化小家庭的家风文化,增强青少年的家国情怀,从而助力新时代优秀家风培育。

3.3 承继爱国基因,助力新时代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爱国是红色家书中家国情怀鲜明的主题。一个不爱自己的国家,损害国家利益,甚至背叛自己国家的人是枉谈家国情怀的。但 “祖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由具体社会形态、社会制度构成的实体。”[15]在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主题和行动都有了新的规定和印记。首先,需明确爱国应与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历史已经证明,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在神州陆沉的国家危亡关头,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种种救国方案都破产了。在这种情况下,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使得中华民族 “大家庭” 逐步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千万个 “小家庭” 也迎来了美好幸福生活。可以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新时代的家国情怀,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同时也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其次,需强化国家意识。国家意识是公民对祖国的认同感、使命感、责任感和归属感,是家国情怀的重要组成部分。[16]当前,全球经济加速一体化,使得各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这虽然给世界各国带来了大量发展机遇,但各种流动要素使原本明确的疆域和空间界限不断模糊,主权国家的资源和权威被逐渐稀释,在 “地球人” 、 “地球村” 的话语背后国家意识危机隐隐浮现。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必须强化国家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旗帜鲜明地弘扬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成为一种坚定的情感和信念。最后,落实爱国行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心系民族和国家,为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不断接力奋斗,是红色家书中家国情怀的生动体现。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砥砺奋斗,谱写了一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家国使命赞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接着一代奋斗。在2012年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提出了中国梦,并表达出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实现梦想的坚定信心。时至今日,中国人民正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奋力冲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日益显露,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正在逐步实现。接力实现中国梦是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和鲜活主题。因此,新时代人们爱国情怀的表达,最终都要汇聚到实现中国梦的具体行动上来。

4 结语

本研究探究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色家书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内涵及价值,并基于此为新时代家国情怀培育提供参考,也为之后有志于研究红色家书的研究者提供借鉴。本研究的局限在于选取的红色家书为公开出版的家书,对于散落于档案馆、博物馆及革命先辈后人手中的家书,未能收集与研究。因此对于红色家书中家国情怀内涵诠释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未来关于红色家书研究可拓宽收集家书的渠道,并充分利用好未刊资料的价值,进一步探究红色家书中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

猜你喜欢

家书家国家风
清晨忆家书
一封家书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重读“红色家书”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家风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一封迟到15年的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