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学业引导与管理模式研究
2022-01-01陈晓龙
沙 莉 陈晓龙
1 引 言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职责使命,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实力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也是创新能力的博弈。创新离不开人才的培养,而提升人才质量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培养人才、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协同创新是在当今经济、科技趋势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创新手段,主要特点是各方主体会合并为一个“有机结合体”,变成一个整体性的创新生态系统,共享资源协同合作,共同发展。在协同创新的理念下,推进对大学生学业的引导与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开展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理论或科研成果的共享利用,以此来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落实新时代“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培育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真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关乎开放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国家发展的大局。
2 协同创新与大学生学业引导内涵与关系概述
2.1 协同创新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
协同创新目前是一个科技界、教育界、经济界的交叉综合概念,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任务,由政府、企业、大专院校及科研院所和其他知识生产部门等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而开展的整合性、跨度式的联合创新模式。尤其在高度专业化分工与综合化合作的知识经济时代,协同创新更是要通过从战略高度通过国家力量的制度设计与体制引导,从整体上统筹协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自固有的职能优势和合作潜质,并在一体化模式中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与叠加激发,从而实现新知识生产、新技术应用以及产业化,协作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活动,是当今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拉动经济驱动力的新范式。
从协同创新的内涵可知高校是协同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而协同创新也是高等教育市场化、产业化、开放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内外驱动。一定程度上,高校从教学型走向研究型创业型,从单一型发展为综合型,恰恰是积极运用并参与协同创新的结果。在协同创新的理念、制度和政策的导引和推进下,高校会据此推进一系列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的创新改革:一方面,高校在协同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中能够走出传统的“知识象牙塔”,将人才培养计划、学科建设计划等与所依托行业以及更大的经济社会与市场进行开放式连通、验证,实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从而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促进现代经济体系构建与发展的动力源,社会创新的核心驱动与知识转移、革新的主导力量。正如美国纽约州立大学Etzkowitz(2004)[2]所认为“大学不仅仅生产知识,还要将研究成果商品化、市场化,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的内部组织构成与结构功能也在协同创新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中得到了重新定位与重新激活,高校内的各种优势资源也按照“知识转移合作”、“技术革新协同”的目标诉求得到了全新的定位与整合,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实训实习、科技产业园以及最核心的师资队伍,都被激发出了全新的属性功能,开启了从单纯的“教学导向”、“知识导向”、“学科导向”转变为复合意义上的“知识创新应用导向”的转型变革。由外而内,协同创新促成了高校对外对内深层次转型,也顺应了对内对外发展诉求。
2.2 学业引导相关内涵及其价值
严格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是舶来品,源自西方文艺复兴时代,因而在其概念框架下的学业引导内涵也深度对应着西方世界所开启的全球化、市场化的外在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本主义的内在思想文化发展动向。正如前英国国家学术奖理事会(Council for National Academic Awards,CNAA)(2008)[3]认为“高等教育课程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智力和想象力的发展;理解力和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更广阔的视野中认知自己所在研究领域的能力。”从一定程度上涵盖了这种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内外兼容的意涵,即开放的经济社会与人的本质的统一关照。从这个意义框架出发,学业指导则是指高校依据教育教学目的、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等相关规定,利用学校各方面资源,根据学生教育背景、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能力等方面给学生给予专业性的学业指导,为他们解决学业上的疑问和困难,引导他们寻找适合自身学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实现自我价值(盛磊和吴昊,2020[4])。学业指导作为高校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以学生的学业需求为导向,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发掘个人潜能,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吴晓昊,2020[5])。可以看到,学业管理在宏观层次上直接导向的是“以人为本”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使命和人才培养战略。
3 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业引导从微观上关系到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成才方向,从宏观上也关系到高校核心发展方向和品牌竞争力,兼具战略地位和实践指导价值。协同创新作为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动力、策略与目标,也映照出了当下高校大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的现状问题。
文本以我市高校教职工为研究对象,采用匿名调查问卷的调研方式,所得数据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部分调查内容指标进行量化。在内容设计上从教职工学业引导与管理的认知、学业引导与管理的内容和学业引导与管理规范性三个维度展开,这三个维度涉及增加学生学习选择权,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习参与度、标准化与个体化引导;加强学业监控,规范学习环境。根据已有文献(徐红和董泽芳,2010[6]; 李 爽 等,2014[7]; 刘 洪 翔,2019[8]; 钟 江 顺,2017[9];Bawane,2009[10];Goodyear等,2001[11];Mishra,2005[12]),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打分,分值越高说明教职工认为自己对学业引导与管理方面的完成度越高。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86.1%。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9.7岁,其中男性87人,女性111人。行政管理人员79人,教师及辅导员119人。
3.1 部门协同滞后导致对学业引导与管理的认知不到位
大学生的专业认知,具体是指大学生针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对将来从事具体职业的工作特点、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有较清晰的整体认知(钟江顺,2017)[9]。应该说,认知是行动的起点,学业认知则是学业认同的基础,因而对认知的引导传授至关重要。目前高校中在客观上履行大学生学业指导与管理职责的包括以学科建设部、学工部、教务处为主的行政管理人员,以任课教师与公共课教师为主的教学人员,还有辅导员。每一队人员都从各自部门功能、岗位职责的整体目标和主体功能出发,并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和管理穿插在学科建设、培养计划设计、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之中。但是通过调研的数据分析可知,学业引导与管理的认知维度两项均值为1.82和1.79,均小于2.5,且有80.3%的教职工在增加学生学习选择权方面认为完成度较低,有81.8%的教职工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认为完成度较低。
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来看,学业引导与管理的认知维度完成度低是由于教职工对学业引导与管理的认知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清晰、不到位,没有将其当做一个独立的重要工作来对待。行政管理人员偏重单方面的生成大学生对专业的认知,认知是学业引导的基础和客观起点,但并不能自然推进引导,因而仅止于此的常规工作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指导性管理;教育工作者重视的是专业教学和理论素养,在专业授课过程中受旧有的教学形式所限往往选择灌输式而非引导式,再加上评定职称、研究生导师等身份晋升的“科研导向”则更加疏远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专注于个人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距离学生最近的辅导员确实开展了与学业指引导与管理相关的工作,但又是偏向于外在的行为规范化和结果管理,如抓学风、考勤、单纯的考试成绩及及格率,而少有内在的、系统的立足于学科与行业的学业引导,即学业的源头管理,用以解决大学生何以学习、学习专业的动机等问题少之又少。造成这种认知不到位、偏差、不清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政、教、辅等多个机构和团队各自为政,没有形成协同合作的学业管理网格,出于各自岗位的职责功能而发挥的学业引导工作只有局部任务,没有整体设计,因而对于大学生学业引导而言就缺乏正确的、战略指导认知和理念。
3.2 团队融合不足导致学业引导与管理的内容不全面
提高学习能力是学业引导与管理的基本承诺和使命,而学习能力又是一个高度综合的、全面的概念系统,从目标管理的角度来说,学业引导与管理的内容也应该是高度综合与全面的,是一个涵盖标准化与个性化统一、要素丰富、静动态结合的培养系统。从终端角度来看,大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期待,就包含着“标准化与个性化统一”的内容,即作为标准化内容的所学专业学科背景、专业发展现状与前景、课程与知识结构,和作为个性化内容的选修课程指导、专业学习方法训练、个人发展指导、学术活动、考研与出国进修等,而大学生尤其是对偏个体化、主体选择性和针对性的引导内容更加关注并有更高期待。而从当前高校学业引导管理相关计划内容的考察来看,这种应对综合性要求的内容全面性显然是不够的。且当前高校大多仍是提供偏客观化、标准化、同质化的引导管理,大部分的引导内容仍然是一种常规的行为养成和行为规范,是典型的点对面的标准化、规模化的复制性传播,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实施教则较少运用。
通过调研的数据分析可知,学业引导与管理的内容维度两项均值分别为1.96和2.57,说明教职工在促进学习参与度方面较低,且有72.7%的教职工在促进学习参与度方面认为完成度较低,在标准化与个体化引导方面均值相对较高,但有40.4%的教职工在标准化与个体化引导方面认为完成度较低。
从协同创新的角度来看,学业引导与管理的内容不全面是由于决策层没有将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团队和辅导员队伍统摄起来作为一个整体融合到学业引导与管理的内容设计上来,因而没有把每个队伍对于学业指导的独特优势和特殊贡献提取并融合在一起,形成兼具学理性与应用性、系统性与开放性的学业引导与管理内容。
3.3 学校制度缺失造成学业引导与管理规范性失衡
学业引导与管理规范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学校要求,自觉履行学生职责,规范日常行为的方式,也是激发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学业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的指示灯。通过调研的数据分析可知,学业引导与管理规范性维度两项均值分别为2.51和2.29,说明教职工在加强学业监控方面均值相对较高,但有48%的教职工在加强学业监控方面认为完成度较低;在规范学习环境方面均值较低且有67.2%的教职工在规范学习环境方面认为完成度较低。
制度的缺失必然带来工作开展的失衡、失范和失序。正是由于制度的缺位,在无法可依的情况下各部门没有协同合作、共同设计的制度依据、规范指导和执行参照,即便在学业引导与管理上有过协同合作,也多是临时性、任务式、机遇性的,而非战略性、计划性和常态化的,没有融入相关工作人员的常规工作内容和绩效考核标准中,很难形成激励机制和创造性开展工作局面。由于相关制度的缺失,很多学业指导工作的协同合作,要么流于形式成为面子工程,要么会因个别工作者、工作机构的单线化标新立异而发生异化,在规范性与创新性上发生失衡,反而抵消了主动尝试带来的创新绩效。学校决策层在学业引导与管理上的制度设计缺位,既有认知上的原因,又有自身发展条件的限制。可以看到,学业引导与管理规范性失衡的根本原因,从协同意义上来说,是缺乏能够将各部门、各人员队伍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协作引导学业管理的制度设计。而这一缺失,既是各部门协同不够的反映,又是其工作融合不足的原因。
4 协同创新驱动下的大学生学业引导与管理创新路径
协同创新是新时代高校发展的内驱动力之一,是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价值的主体性建构方式之一,因而在这个背景下推进大学生学业引导与管理创新,仍然要以高校为中心,向内协同各部门各人员队伍、向外协同家庭、行业与社会等主体,实现多主体、系统性共同构建学业引导与管理优化的创新路径。
4.1 以宏观视野为指导,加强高校各部门、各组织协同化运行
学业引导和管理的主体是学生。从价值目标上来说,要立德树人上升到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从大学生的成长需求和个性特征出发,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纳入学生的整体培养目标中。在目标的具体设计上,既要关注供给侧的教育主体能提供什么,也要关注需求侧的学生需要什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真正做到学业引导的有效传递、思想的合理引导、行为的全面塑造。
这就要求加强的是高校领导层、决策层的战略意识和宏观视野,发挥高校党政领导班子统筹兼顾、总揽全局的作用,从总体上高屋建瓴地把握各个职能部门、各个人才队伍在大学生学业指导工作方面所能发挥的整合性、整体性、综合性作用。在职权整合上,坚持顶层设计和扁平化管理相结合,对全员育人进行统一规划。
高校党政班子要从决策高度上对接学业引导管理工作,如定期召开针对大学生学业管理的指导性工作会议,定期组织领导听课以获取师生对教学上的需求,而分管教学的校级领导要更有针对性、倾向性和组织性地开展相关工作定期了解师生对学业引导与管理的需求、意见与建议,以决策咨询为杠杆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在学业认知、体验与学习上的各种问题。分管教学与学生工作的校级领导要从组织领导决策的高度上进行配合,组织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等相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关于学生学业管理方面的定期主题研讨交流,结果纳入到校级反馈意见库,同时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将学业指导管理绩效纳入到各学院综合考核指标体系中。在高校顶层制度设计的敦促与各分管校级领导的联系指导下,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学业引导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在高校宏观指导框架下制定各学院年度、季度大学生学业引导与管理工作计划、规程与重点项目,查验、督促和推进各个工作计划的落实与实施,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4.2 以过程管理为抓手促进团队融合
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自然是学业引导管理的主环节。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教学任务的保质保量完成、教学质量与绩效的不断提升,本身就是在完成大学生学业引导管理的主体任务。作为承担教学任务的主体机构,各学院要在学校协同创新机制的统领下,以提升大学生学业认知、学业综合素质与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加强日常教学规范管理为抓手,并制定相关制度予以保障。在日常大学生教学规范性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并引导教师革新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创新对学生学习的多样化考核方式,完善实践教学相关的整体设计,强化课堂授课之外的教学指导、科研兴趣组、科技竞赛等活动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整合团委、学工、教务等职能部门的力量、建议进行综合考量和资源共享,将之归纳总结并融入到课堂授课的教学主环节中,融为对大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学业认知与建设能力的培养、生成与改善机制。对课程考核这个最能发挥规范作用的环节,要尝试运用系统优化的方式,可组织部分课程以多样化学业考核方式的先行试点,尤其要注重并大幅度提升对大学生平时学习的评价权重,构建生成型评价与总结型评价相统一的大学生学业评价机制,从而引导激励学生自觉增加课外自选学习、项目化阶段化学习的含量。作为学业引导管理的一线团队,专业教师也要在协同创新的计划指导下、制度规范下自觉加强对大学生课外指导尤其是学术科研活动的指导,在高校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框架关照下和政策推动下,在教学中积极推进专业技术教学与基础理论教学的分离独立,整合专业课教师与基础课教师各自的教学优势和组织资源特色,再向外整合企业工程师、技术人员、政府政策分析师与高校科研团队,共同作为学科建设、学科定位、课程设计、教学授课、实践实训实习甚至是考试命题、阅卷与成绩分析及评估。在以协同创新为理念指导、产学研一体化为模式载体的终端结果反馈机制的推动下,大学生的学业引导与管理会产生更具创新性、整体性和多层性的正面效应。
4.3 以学生为落实主体重点推进学业管理制度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高等教育尤为如此,而高等教育的现代性则更加凸显了学生的主体性而非受动性。因而,以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培养与提升为内涵目标的学业指导,自然不能绕过“以学生为本”基础上对学生学业引导与管理的系统优化。这一环节同样是对教师团队与职能部门协同育人的的功能整合与发挥。作为学业引导的起点,从入学教育始即以协同育人为基准理念,由学生群体为中心向团学、教务和一线教师的资源功能拓展延伸,形成正反馈和辐射效应。如职业价值观培养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组织开展,就有协同育人的性质,同样是对内整合教学与职能部门,对外整合产学研各机构,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应用技术加以整合,逐步内化为学生对学科、专业的认知、认可与认同。同样,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配备因材施教、因人施教的学业引导管理导师及其相关机制。个人成长导师制是学校从广大教师中选拔出教书育人效果较好的老师,提供给学生,通过师生双方互相选择,最终确立导师关系。导师在学业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其职责主要包括帮助学生选择学习的课程、制定大学期间乃至人生的发展规划等(温卓,2018[13]冯其红,2015[14])。个人成长导师也可同辅导员合力组织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习自主性养成的相关阶段性计划,也可同企业技术人员研究“订单式”的学生能力开发与“综合定向”人才孵化。这种成长导师制还可以同朋辈辅导、学长导航制、学分制改革等协同合作,形成呈梯队、分层次、针对不同阶段目标群体学业引导内容的管理环节系统。当然,还要加强对学业指导教师的培训,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学习理论、心理科学、脑科学、方法论等知识,明确学业指导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学校学业指导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王蕊,2018[15])从而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化、专门化、专职化乃至专家化的学业引导管理队伍。
总之,大学生学业引导与管理无论是自身的创新发展,还是的要应对外部开放性经济社会环境,都会融入合作创新、协同育人、产学研一体化的制度氛围之中,其自身建设的开放性、整体性、综合性、应用性的诸多趋势也体现了新时代高等教育与市场经济环境、产业行业动态对接、融合、互动、双向反馈的基本事实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