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建构的四重维度
2022-01-01罗鸣令
宗 惠,罗鸣令
(安徽财经大学 a.会计学院;b.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实现研究生“拔节孕穗”到“开花成熟”顺利过渡的根本路径,是落实研究生培养单位立德树人的主要渠道,是满足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高质量、高层次人才需求的重要保障。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建构高度、挖掘研究生思政课的建构深度、拓展研究生思政课的建构广度、增强研究生思政课的建构温度,能够有效推进研究生思政课的改革创新,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质量。
一、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构高度
(一)提升政治站位高度
自1949年底设置高校思政课以来,该课程就承担着重要的政治使命和社会职责。本着“巩固新生政权,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之建设初衷,党和国家先后印发了系列文件对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和根本任务进行了强调和巩固。2019年,习近平更是突破先例,亲自主持召开了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进一步夯实了思政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站位。无论是在探索中建立、曲折中发展,还是在改革中创新,该课程必须坚定不移地体现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竿见影地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认真细致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旗帜鲜明地回答“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1]研究生思政课与生俱来的政治属性,决定了该课程在设置和建构中,要从国家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充分发挥铸魂育人、强国固本的作用,有效服务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时代新人。研究生培养单位应坚持高度的政治站位,形成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政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2]把思政课建构成效作为衡量单位党委组织领导能力、检验单位办学方向的试金石,要求领导干部带头走进思政课堂、全体师资力量拧成“一股绳”,最大限度地为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保驾护航。
(二)提升目标定位高度
研究生群体是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社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资源。“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不仅体现为研究生专业能力的增长和创新思维的塑造,更意味着研究生思政素质的提升和道德品质的完善。研究生阶段是在体验性学习、常识性学习、理论性学习基础上的探究性学习,不仅会关注“是什么”,更会追问“为什么”。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建构,不能仅从课程本身出发,实现传输知识要点、搭建理论体系的目标,而是要立足于教育客体的获得感来厘清课程的目标定位,遵循研究生精神成长的内在规律,明晰研究生全面成才的时代困惑,有效诠释思政课的政治性、思想性和理论性。政治性即宣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效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入行;理论性即科学提炼该课程的学理性和知识性,遵循学科发展的内部规律来不断发展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供给侧改革”;[3]思想性即切实改善研究生群体存在的理想信念模糊、学术道德失范、集体观点淡薄、知行不够统一等系列问题,引导研究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达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养成“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修养。
(三)提升任课教师境界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4]任课教师作为思政课的直接教育主体,其自身的专业理论素养、教育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品质对教育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任课教师唯有提升自身境界高度,强化深厚家国情,筑牢信仰“承重墙”,坚定执着教育梦,方能激发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体而言,任课教师不能仅把思政课的教学当做工作对待,更要当做事业、乃至志业来经营;不能仅仅满足课本讲解和政策解读,更要结合教育环境和教育客体精准发力、科学引导;不能局限于课中知识灌输,更要注重课后效果跟踪;不仅对所属学科要认真钻研,真学、真懂,更要做到日常生活言行一致,真信、真用;不仅专业理论素养可靠、有为,更要职业道德品质可敬、乐为。研究生培养单位在选拔、考核思政课教师时,要严把政治观、强化纪律关、深化思想关、推进行动关,着力打造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师资队伍。[5]除此以外,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增设平台,强化思政课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荣誉感,加强师德师风常态化建设,促进“老带新”、“强帮弱”机制的实施,从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双向促成思政课教师职业境界高度的提升。
二、挖掘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构深度
(一)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深度
研究生思政课是一门时代性与现实性很强的课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生代”研究生群体呈现思想多元化、价值多维度等新时代特征,挑战着思政课一元化主流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导致部分研究生思政课出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空泛化”、“边缘化”问题,思政课教师的“失声”、“失语”现象。[2]马克思主义在时代发展中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情、世情发生改变,思政课的内容也要与时俱进地改革创新,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吸收率。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不代表一味迎合研究生的喜好,片面追求课堂的“笑声”和“掌声”,偏重教学形式而忽略理论深度;也不代表脱离课程的意识形态和理论纲要,漫无边际谈论时政和热点,有益于感官而无益于思想;而要求任课教师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基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研究生的成长需求和知识困惑,拓展知识“同心圆”,提升知识供给力。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丰富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阅读量,补充管理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欠缺,促进单一知识体系向综合知识储备的有效过渡;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深入实践,明辨世情、国情、学情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有效将“知”与“理”相渗透、人与事相结合、古与今相联系、内与外相比较,契合现实案例和时事热点,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入课堂。
(二)强化教育对象的认同深度
研究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是衡量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建构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表层体现为到课率和抬头率,深层体现为满足感和获得感。到课率和抬头率充分展现了研究生对思政课程的有效参与,是研究生对思政课程预设期望得到满足的后续行为,是满足感和获得感生成的前提条件。而思政课程带给研究生的满足感和获得感则是强化课程深层认同度的根本保障。满足感和获得感是基于思政课教学有效化解了研究生的精神迷茫与思想困惑,使得研究生的现实需求或者潜在期待得到满足而产生正向的精神受益和积极的主观感受。研究生对思政课的满足感和获得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先后经历了知识层面、思想层面和行为层面的蜕变。伴随着满足感和获得感的逐层深入,研究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度逐渐加深,从认知认同上升到思想认同,最后外化为行为认同。认知认同主要是研究生通过思政课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知、理解和记忆;思想认同体现为研究生通过思政课坚定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与道路的自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认可;[6]行为认同即研究生通过思政课学会将马克思主义观点及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通过实际行动落实落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建构,只有不断深化教育对象对课程内容和价值理念的认同度,才能有效促进研究生将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行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之中,从根本上促成课程目标实现。
(三)挖掘教学研究的内涵深度
教学与科研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体两翼,二者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研究生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善于“传道”,在思政课教学中发现问题;[7]还要精于“悟道”,在理论研究中解决问题,将科研成果与结晶转化为教学方法与效果加以运用,实现教学与科研双向发展。已有研究显示:上海思政课教师参与课题和发表论文普遍偏少,46.4%的被调查教师年均发表文章在1篇以下,半数以上的被调查教师年均主持或参与课题在3项以下。[7]研究生思政课教师科研精力不足、科研能力欠缺大大制约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思政课教师要大力提升自身的教研能力,充分挖掘教学研究的内涵深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研究的改革创新,将注重教研数量转变为注重教研质量,将理论研究为主转变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以教师研究为主体转变为师生协同合作参与研究,在激发研究生群体对思政课程的研究兴趣和参与意识的同时,促进师生在探讨研究中优势互补、教学相长;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深入探讨研究生群体的成长规律和时代特点,聚焦于研究生精神成长的兴奋点和需求点,将研究生所关注的理论焦点和现实问题作为研究源头,有效分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科研成长中弥补自身的专业知识折旧,增强课堂理论供给能力,预防“本领恐慌”。
三、拓展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构广度
(一)促进教育主体的广泛协同
研究生思政课的教育主体单一、教育过程不连贯、教育效果有待强化,迫切要求研究生培养单位建立和完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机制,构筑“思政矩阵”,促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5]首先,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成人成才和科学研究的第一责任人,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建构吸纳研究生导师参与其中,有助于导师增强对思政课程内涵的全面理解和立德树人的深度把握,促进思政元素融入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思政精准“滴灌”的吸收效果;其次,研究生辅导员肩负着研究生思想引领的重要职责,思政课教师要加强与研究生辅导员的协同合作,借助于辅导员的实践优势和资源优势,将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思政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再次,研究生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均是思政课程质量工程建设的协同主体,“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有效合作,是研究生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发力点,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内生思政元素,制定配套考评、监督机制强化专业教育与价值教育的融合统一,是打造“大思政”格局的必然趋势;最后,研究生培养单位要积极调动家庭力量和社会支持为思政课建设添砖加瓦。良好的家风是研究生德性滋养的沃土,有助于研究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各地的红色文化、历史博物馆等社会大课堂是研究生思政教学的第二课堂,有助于研究生依托实践平台践行并固化思政教学的价值理念。
(二)推进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
研究生思政课建构面临的主要矛盾是研究生对高水平思政教育的需要与思政教育本身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研究生思政课教育资源面临着西部、中部和东部的不平衡、双一流和非双一流院校资源的不平衡、部属院校和省属院校资源的不平衡、不同学段师资教学的不平衡、专家化教师和青年教师能力水平的不平衡、任课教师教学供给能力和研究生精神成长需求的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要从根本上提升研究生思政课的建构质量,就必须有效推进思政课程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促进各地区、各培养单位之间教学资源优势互补,改变孤立、封闭的教学模式,促进协同化、一体化的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从小范围而言,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多措并举、积极推进本单位思政课程的建设,建立健全集体备课制度、听课与赛课制度、老带新传帮带制度,结合地方特色资源优势,打造扎实的思政课师资队伍,创建科学的思政课建构模式。从全国范围来看,教育部思政司牵头遴选一批优秀思政课金牌教师,开展思政示范课全国巡讲,录制思政精品慕课,打破时空界限让全国各地研究生能共享优质精品课堂;按照师生比例建设思政课教学培训基地,聘任全国思政名家巡回担任基地培训导师,鼓励思政课任课教师分批、定期参与基地的专题培训和研讨活动;选拔思政课教师跨院校、跨区域挂职交流,本着“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促进各地师资的互动交流和平衡发展。
(三)推动评价体系的广泛融合
研究生思政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机制是思政课改革发展的指南针,是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试金石。目前国内大多数研究生培养单位建构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教师为主体,基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效果展开评价,[8]或者结合对教师教学评价和对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构建评价体系。[8]已有评价体系大多注重局部评价而忽略总体评价,注重结果评价而忽略过程评价,注重定性评价而忽略定量评价,注重校内评价而忽略校外评价。研究生思政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全方位、立体化地推动多元评价体系的广泛融合。首先,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把思政课建构纳入本单位党建考核之中、纳入各级学科专业评估指标之中,从根本上提升思政课建构的战略地位;其次,在结果性评价中融入过程性评价,研究生思政课强调研究生的全面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持续、动态地关注研究生的发展变化;再次,在定性评价基础上增加定量评价,研究生思想行为的转变经历了量变到质变潜移默化的积累,相比于定性评价,定量评价能够更加精准地衡量已有成效和预期目标,科学合理地做到查漏补缺;最后,除了研究生培养单位内部师生评价以外,还应该积极引进校外行业专家、用人单位等主体评价,促进理论评价和实践检验的双向融合,实现思政课程评价手段和教学目标的有效统一。
四、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构温度
(一)增强教学话语的亲和力
话语是思想的表达载体,影响着思想传递的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研究生思政课要从根本上凝聚人心、吸引人气就必须增强任课教师教学话语的亲和力,有效化解话语表达中的平白直叙、措辞不清等干扰因素,基于话语内容、话语方式和话语特征打造研究生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缜密的话语内容是思政课教师增强话语亲和力的底气。“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研究生思政课任课教师要充分展示自身的理论魅力,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如数家珍,通过过硬的专业素养吸引一批乐学善学的研究生。平等的话语方式是思政课教师打开研究生心扉的敲门砖。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要贴近生活、贴近青年、贴近实际,熟悉和掌握富有时代特性的网络话语和流行话语,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消解理论课的晦涩难懂;尊重研究生的主体地位,共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共享平等的话语权,亦师亦友般探讨学术、交流思想。丰富的话语特征有助于研究生思政课教师调动教学气氛。形象生动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恰到好处的肢体动作,充分体现了任课教师的情感魅力,能够有效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话语温度,从心理和情感上感染、感动、感化研究生。
(二)增强教学建构的生活化
习近平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9]当前研究生思政课常常“游离”在日常生活之上,被冠以理性知识记诵、文件政策宣讲,严肃崇高而又遥不可及。然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研究生思政课以宣扬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本身就是对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人和事的真实反映。研究生思政课教学建构只有增强教学生活化理念,才能有效提升课程的教学情感和温度,让研究生主动趋近、认同并信仰。研究生思政课程的生活化,并非强调抛开理论纯粹谈论生活,而是要结合生活谈理论,所学理论又要积极用于指导生活,打破理论教学与日常生活的隔阂,突破课程学习与日常生活“两张皮”。一方面要善于从研究生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挖掘教学素材,基于案例展开理论阐释,并进一步拓展理论在相关或类似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另一方面,寻求多种生活体验来增强理论认同,通过劳动教育、实习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来增强研究生理论素养的落实、落细,固化研究生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完善和成长,关注研究生群体日常生活的获得感,强化“行为本位”代替“知识本位”。研究生思政课程的生活化有效缩短了研究生与思政课抽象文本之间的心理和情感距离,提升了教学的温度和热度,有助于任课教师从“独乐乐”走向师生“众乐乐”。
(三)增强教学过程的互动性
传统思政课教学以填鸭式满堂灌为主,常常呈现教师演绎“独角戏”、学生自称“圈外人”的现状,无法满足新时代研究生群体勤于自主探索、勇于创新研究的需求。已有调查显示:重庆市十所高校超过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教学方式单一、陈旧导致思政课堂缺乏吸引力,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0]“思政课教育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11]自媒体时代,思政课教师不再是知识和理论的权威象征,要积极打破“一言堂”的被动局面,以问题为导向,以时事新闻、生活热点为切入,搭建教学“立交桥”,启发引导研究生与任课教师加强知识探讨,在思想碰撞和情感交流中获取知识、提升素养。鼓励研究生开展小组合作,以经典著作阅读分享或者实践教学总结汇报等形式,加强研究生群体的互动交流。通过朋辈交流和探索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通过榜样标杆的示范引领实现研究生群体的自我教育和互助成长。“互联网+思政”是研究生思政课堂互动性提升的重要契机。线上思政课堂的开展符合“网生代”研究生群体的偏好选择,有效激发研究生对思政课堂的参与积极性。轻松愉悦的网络氛围有助于研究生敞开心扉表达诉求。“键对键”与“面对面”的无缝衔接,增强了研究生师生从学习到生活的全方位对接,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在“亲其师”的过程中,强化了“信其道”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