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侨民在哈尔滨兴办教育综述

2022-01-01

关键词:哈尔滨俄罗斯学校

孙 岩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俄语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20世纪上半叶,俄侨在中国大规模办学的历史,有助于进一步扩大中俄之间的教育交流,进而推进两国之间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

俄侨曾经的主要办学地点是在哈尔滨。20世纪初,在俄侨办学之前哈尔滨是没有现代教育的,全部都是私塾教育。1898年(光绪24年)10月10日,中东铁路尚未通车,俄国人就开办了第一所小学。由此拉开了哈尔滨近现代教育的序幕。

当时哈尔滨人口数量的增长,主要是依靠移民的大量涌入,哈尔滨移民流量大、类型多、历史长。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及俄国国内战争的爆发,俄国侨民大批涌入哈尔滨,哈尔滨也因此作为一个国际化的都市发展起来了。俄国人历来重视教育,早在18世纪初,彼得一世就仿效西欧,创办了若干传授科学技术的专门学校,培养实用型科技人才。19世纪,俄国逐步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到1910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20%。[1]延续良好的教育传统,伴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俄侨在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相继开办了大量的学校。

自1898年修建中东铁路开始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俄侨在哈尔滨形成了一套从小学、中学、职业学校直至高等院校完整的教育体系,同时也形成了一套从教材、学制、经费到最终目的的教育管理体系,使俄侨的绝大部分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系统的正规教育。[2]俄侨总计在哈尔滨和中东铁路沿线开办了69所小学和工、农、商、师、医、药、法、音、艺术等各种专科学校,还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学校。由此,在哈尔滨形成了完整的现代教育体系,这在当时中国绝大多数城市里是没有的。

一、多民族混合式教育:俄侨教育的进步趋向

哈尔滨的侨民来自35个不同国家,有俄罗斯人、波兰人、来自俄国的犹太人、亚美尼亚人、乌克兰人、鞑靼人等等,一时间哈尔滨成为了“移民之都”。1916年哈尔滨有人口685000人,其中,俄罗斯人为342000人、波兰人为25000人、犹太人为5000人,欧洲移民人口共计为441000人。[3]在居民当中,欧洲人占主体;在侨民当中,俄罗斯人占主体。俄侨是哈尔滨外侨的主体,是哈尔滨外侨的主导者。在这种条件下,哈尔滨俄侨文化遂成为主流文化,它表现在建筑、社会习俗、文化、教育、语言、宗教等方面。而在文化的诸多方面中,教育是居于领衔地位的,它是左右整个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俄侨所办教育的作用就是如此。

基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情况,俄侨所创办的教育绝对不是仅仅面对俄侨儿童和青年,而是面向整个移民群体,面向整个社会。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所有这些学校都招收了中国儿童和青年。1898年10月10日在哈尔滨香坊卫生街,中东铁路管理局开办了中东铁路第一小学,学校名为松花江小学。这所哈尔滨的第一个现代学校,除了招收俄侨适龄儿童,还招收了中国儿童,当时有32名中国学生在该校上学,此一占比接近当时学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该校第一位教师斯捷帕诺夫(И.С.Степанов)亲自编写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在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印刷厂免费印出第一批课本,1900年学校的学生数量达93人,到1901年为140人,而到1902年,已经达到207人。这是东北中国儿童第一次接受现代教育,为哈尔滨的中国儿童现代教育起到了开端的作用,促进了中俄两国儿童和两国文化的交流。俄侨建立的中小学教育体系为哈尔滨发展作出了贡献,对当时国人的教育理念的更新也起到了重要作用。[4]

在中东铁路沿线设有一面坡中学、绥芬河中学、海拉尔中学、博克图中学、满洲里中学等等。中东铁路管理局于1906年3月在哈市南岗开办了男子商务学堂,同年秋又开办了女子商务学堂。这两所学校是当时哈尔滨市最好的学校,女子商务学堂对于提倡男女平等和提升女性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两所商业学院大量吸收中国学生,在更深的层次上解决了中国学生接受现代教育的问题。在学院里,中国学生可以享受免费住宿。1921年这两所商业学院的学生数量增加到1250名学生,学生当中除了俄罗斯人、中国人,还有相当数量其它民族的人,而教师达到62人。这两所商业学院的迅速发展,大大缓解了学校不足的矛盾,为哈尔滨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商业人才。除了上述两个商学院,俄侨还创办了著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及教育学院、医学院、东方学院、法政大学、神学院、北满大学等一批高等学校。

1920年俄侨创办了哈尔滨工业学校,1922年改称哈尔滨工业大学。在中东铁路局的主导下,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伊始,即定位为“为中东铁路及其附属地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开设了铁路建筑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科(系)。其中,铁路建筑科(系)招收两个班,学生定额80名,培养交通工程师,为铁路运营培养人才;电气机械工程科(系)招收一个班,定额40名,培养电气工程师,为铁路附属地的建设服务。[5]到1930年,哈工大教研室发展到17个,建筑系和电机系共计培养了902名毕业生。 1928年在校生有815人;193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首届研究生里就有3名中国人。其预备班一度有123名中国学生。张学良将军曾经任哈工大理事会主席。美国的力学之父C·季莫申科、澳大利亚技术科学院院士A·萨马林都是当年从哈工大走出去的学者。曾经活跃在科技、教育战线的著名翻译家高莽、哈尔滨师范大学俄语系前主任李未青、黑龙江大学俄语系教授袁长在、林淑娟等等都是当年俄侨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到1928年,在哈尔滨的俄侨大学生数量为16000人,仅次于在巴黎学习的俄侨23000多人。[6]

为了使中国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一些俄侨教师们还潜心研究教授中国学生的教学法。其中,乌索夫(С. Н. Усов)主编的《中国学生俄语口语学习教程》共四册,十分普及。教科书以实物教学法为基础,不断探索中国人学习俄语的方法。

俄侨在哈尔滨创办的教育事业,事实上形成了多民族混合式、也是中俄混合式教育的独特模式,并且积累了中国学生与俄罗斯学生甚至多民族学生一起接受教育的宝贵经验。这一模式的特别作用是,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批人才,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在世界教育史上,这种大面积混合式教育也是具有特色的。

二、中国文化研究:俄侨教育的生命力源泉

俄侨开办的学校注重中国文化的传授,在小学和中学开设地方志学课程。设置了与中国地方文化相关的课程,这成为哈尔滨俄侨学校的又一特色。哈尔滨召开的第一届俄侨教师代表大会上决定在俄侨学校开设“满洲学”类课程。1909年在中东铁路小学夏季俄国教师代表大会上,甚至讨论过在小学教学大纲中增加满洲志学、东方学、汉语这些课程。1926年7月26日法学院教授委员会决定在1926至1927学年“经济委员会”中增设“东方-经济”分委员会,“中国学”是其中一个方向。哈尔滨商校在教学大纲中加入了中国地方志学,又在男校开设汉语、中国地理等课程。有的专业学校还开设了中国商务地理、中国概况、中国贸易史、满洲志学、东方学、汉语等课程。哈尔滨法学院于1923年开设了中国法课程,教学内容包括:国家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商法、刑法。由此,在俄侨青年一代中间普及了中国法律知识。中等教育体系中的地方志学和东方学的教学内容,成为介绍中国文化、俄侨和各国侨民年青一代了解中国的窗口。

俄侨学校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在“满洲地区研究”协会帮助下,通过组织学生郊游、建立自然博物馆等方式,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哈尔滨商校教师斯克沃尔佐夫(Б. В. Скворцов)本身就是该协会成员,他致力于丰富地方志学教育体系,组织学生游览松花江、中东铁路苗圃、参观“满洲地区研究协会”,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们,尤其是俄侨学生们了解哈尔滨,了解这里的风土人情,了解中国文化。游览时收集到的资料保存在中学的“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在哈尔滨男子商业学校汉语和东方地理教师巴拉诺夫(И. Г. Баранов)的倡导下,学校组织学生去中国的寺庙、手工作坊、集市和现代工厂企业参观。斯克沃尔佐夫和巴拉诺夫的教育思想体现出鲜明的中国当地文化元素。

俄侨教师成功地开展了中国地理历史、中国学、汉语和中国文学的研究。俄侨在哈尔滨开办的高校培养出了大量的汉学家。当时海参崴的东方学院与哈尔滨的高校经常进行学术交流。大批俄国汉学家,如季先科(П. С. Тишенко)、希奥尼(А. П. Хионин)、什库金(П. В. Шкуркин)等不仅教授汉学知识,而且传授教学经验。进而形成了东方学(汉学、蒙古学、日本学),东北民族学和考古学,东北植物学和动物学。语言学研究领域包括汉语、蒙古语、梵文、对外俄语。

当时在哈尔滨的俄国科学社团,也普遍开展了中国文化研究。1908年“东方学”社团的工作任务是促进俄国与中国文化交流融合。这些社团的俄侨学者撰写了有关中国文化的专著,如:切普尔科夫斯基(Е. М. Чепурковский)教授的《中国地理学和民族学的共性》《中国和邻国古代文化图书分类》;埃斯彼罗夫(Н. Е. Эсперов)教授的《中国人民会议选举体系》《中国现代宪法》,副教授乌索夫(С. Н. Усов)的《汉语口语教程》《古代中国的理想国家》;梁赞诺夫斯基(В. А. Рязановский)的《蒙古部落的不成文法》等等。

俄侨在哈尔滨开办的学校师资水平高,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哈尔滨的俄侨知识分子占俄侨的30-35%,到了30年代则接近一半。来自西伯利亚和远东俄国高校的教师占了很大比重,如巴拉诺夫、金斯(Г. К. Гинс)、梁赞诺夫斯基、希奥尼(А. П. Хионин)等。哈尔滨法学院“教授-教师”联合会在三十年代中期有80人左右,其中15人是教授,编外副教授达到10人。

在哈尔滨的俄侨学者中,最著名的是前俄国立宪民主党人、“路标转换派”代表人物尼古拉·乌斯特里亚诺夫,在哈尔滨期间执教于法学院,是法学院首任校长,还业余主持文学小组活动,他积极提倡俄侨学生学习汉语。1935年自愿返回苏联,1937年在“大清洗”中被镇压。持苏联护照的学者瓦连京·梁赞诺夫斯基,是蒙古法律和中国法律专家,在“中苏共管”时期,他因是苏联公民而被任命为哈尔滨法学院院长,后来移民美国。

法学院的教师,除了中国法律还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哲学等,侨居哈尔滨的俄国汉学家翻译了中国古代名著《老子》《西游记》及鲁迅的著作,这一切都起到了宣传中国文化和促进中俄文化交流的作用。

三、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俄侨教育的底色

俄侨在对下一代积极进行中国文化教育的同时,并没有削弱俄罗斯文化的教育,在俄侨学校进行俄罗斯文化教育是主旋律。为了培养新一代俄侨青年对俄国文化、民族历史的热爱,俄侨开办的学校中开设俄国历史、文化等课程,目的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在种族、社会、道德、宗教条件都不一样的大环境下,培养俄侨子女对俄罗斯语言、文化的热爱。

哈尔滨俄侨学校有权自主调整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随时吸收俄国国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结合哈尔滨实际情况做出创新。俄侨在哈尔滨开办的学校之所以能保持鲜明的俄罗斯特色,客观条件是,一方面当时的哈尔滨俄侨群体十分庞大,已经完全构成了一个俄罗斯社会;另一方面中国的儒家文化在哈尔滨远不及在中国内地那样根深蒂固。

从幼儿园教育开始,教师讲述有俄罗斯特色的童话故事、演唱民族歌曲等。俄侨后裔虽然人不在俄罗斯,但是依旧可以接受传统的俄罗斯文化教育,而成为一名精神上的俄罗斯人。教育在保持俄罗斯民族精神的完整性上起着巨大的作用。俄侨的教育体系使年轻的俄侨既身心浸润于母国文化之中,又有助于他们学习必要的技能和居住国的语言。[7]

综上所述,俄侨在哈尔滨的教育活动使得哈尔滨的现代教育事业从无到有,并得到了极大发展。俄侨在中国居住期间所从事的教育,填补了哈尔滨现代教育的一大空白,不仅促进了中俄文化交流,也传播了现代科学知识。这对于中国东北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哈尔滨的俄侨教育与日伪时期的教育有着原则的不同。它没有进行奴化教育,也没有灌输俄罗斯沙文主义教育,而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民族下一代人传播基本的文化知识,提高文化整体水平。在中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史上,这一时期的教育留下了带有时代烙印和特色的浓重一笔。

猜你喜欢

哈尔滨俄罗斯学校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
静听花开
哈尔滨“8·25”大火 烧出了什么
刘派
学校推介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欲盖弥彰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