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色行走”面诊思想初探*
2022-01-0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邓元琨 刘旺华(长沙 410208)
提要 面部病色行走理论来源自《内经》,依据其内容及后世医家相关阐述,将其命名为“望色行走”。本文从行走方向、所向何方、表现形式、疾病逆从4个方向探讨“望色行走”的主要思想内涵,发现行走方向有六,病色所向趁虚而走,蔓延、转移为病色行走的两大方式。在病色行走的基础上结合五色查病,察其疾病浅深顺逆。以期为面部望诊提供思路。
1 “望色行走”的渊源及后世医家的演变
“望色行走”思想主要源自《内经》且已形成了一套基本理论体系,其在《灵枢·玉版论要》《灵枢·五色》篇共提及色之行走有六,为上下、左右、内外。且《灵枢·五色》篇明确了五色运行方向的判断,即“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1]35。可见《内经》时期“望色行走”的基本理论已趋于成熟。然其观点仍散在《内经》各个篇章,尚未对其有成体系的总结及对应名称的确立。
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继承发展了该思想。唐代孙思邈于《千金翼方·诊气色法第一篇》[2]中以大幅篇章在描述面部危重病色时,多次有“横度”“入”等表达运行的字眼出现。孙思邈虽未对该思想进行归纳阐释,然其所描述的危重病色却是对“望色行走”思想内涵的应用。
唐宋后,医家有意识的对该理论进行研究,但仍是碎片化的阐述,未有专门理论形成。如李中梓在注释《内经》该句“病色尖锐……”[3]提到了病色上下、左右的行走。
明代蒋示吉是首次对病色的行走命名的医家。于《望色启微》一书中有一篇名为《望色行走治法》[4],篇中提到了病色的内走外走。然蒋示吉未对“望色行走”进行系统总结,望色左右行走、上下行走的相关阐述依然散在《望色启微》一书各篇。
清代,是望诊理论大发展时期。汪宏[5]、吴谦[6]等医家在《内经》基础上总结统一了前人观点,“望色行走”思想基本形成了完整体系,如汪宏于《望诊遵经·明堂六部提纲》此篇中先言明了面分六部,后再提病色行走于六部之间。将《内经》散乱于各篇章的上下、左右、内外行走理论集中于一篇。汪宏于此篇虽未有“望色行走”4字的出现,其在本篇末尾处处言明“望色行走”的思想:“六部合参,则又各有行走,各有逆从。……然其色之行走……盖其色上锐者。其行上向。其色下锐者,其行下向,在左右如法,而内外亦然矣”。可见汪宏在《内经》基础之上,已构建起包含望色分六部、行走有逆从、行走有方向的基本“望色行走”理论体系框架。然汪宏依旧将此种望色方式视为一种简要提纲,更是以面部六部作为重点表述,而非视为一种成熟的望诊方法。这一点在本书后篇提及的相气十法中,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望色行走”的理论源自《内经》,后世医家亦于医书中多次涉及到该思想的内涵,然而不可否认该思想在后世并未获得太大重视,发展亦无很大变化,可以看到历代“望色行走”理论演变皆围绕《内经》,医家未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阐述该思想,虽有医家对其命名,或是对该思想具体内容进行相关阐述,然“望色行走”的“名”及“内容”未完全统一对应。故本篇在《内经》及后世医家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该思想进行整理阐述,以期丰富中医望诊理论。
2 “望色行走”医家相关思想阐发
2.1 病色行走共有六向 病色行走共有上下、左右、内外6个方向。综观《内经》全书,虽非一人专著,然其各个篇章亦由内在联系。“上下、左右”先见于《素问·玉版论要》,有“上为逆,下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1]35的说法,认为病色行走分上下、左右4个方向。《灵枢·五色》篇有“其色上行者…… 其色下行……病方已”的说法[1]313。及“病色尖锐”后也提及“上尚、下尚”走向。由此可见《五色》篇此两句是对《素问·玉版论要》说法的进一步阐释。虽未对《玉版论要》“左右”走向加以注释,然其思想中亦包含“左右”两方向。另外《五色》篇补充了“内外”行走2个方向:“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色从内走外者……”故“望色行走”有6个方向。
医家在此基础上对“望色行走”的方向进一步提出相应观点,如医家汪宏在《望诊遵经》中言:“六部者,中央脏腑之部为内,四旁肢节之部为外。横分之为上下,竖分之为左右也。”[5]汪宏划分出明堂六部,将《内经》中提出的6个方向的行走,衍生为6个方位,上下、左右、内外。并在6方位基础之上,提出观病色行走而定疾病吉凶的说法。此种观点是在“行走有六向”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
2.2 色之尖锐处为病色所向 《灵枢·五色》从色观向,“望色行走”正是一种观察病色行走方向而预知邪气传变方向的方法。《灵枢·五色》提出了“其色上锐,首空上向,下锐下向,在左右如法”[1]315的理论。后世医家在《内经》基础上进行了各自观点的阐释。如《形色外诊简摩》中“其色上锐……有色所起之部,与所指之部矣”。周学海在此句中指出“望色行走”必有色起与色指之处。且在下一句中命名了“别乡”为色指之处。“别乡,即邪色所在之部,异于他部者,故曰别乡”[7]62。
而在关于病色的行走方向上,后世医家张景岳[8]87、李中梓[3]、潘楫[9]等在注释《内经》病色尖锐所向何方持有相同看法。首先潘楫指出了病色呈现于面部尖锐一端所指的朝向为病色所走的方向,“视其尖锐处为乘之首”。而张景岳于《类经》中言明正邪变化推动面色行走,“凡邪随色见,各有所向。而尖锐之处,即其乘虚所进之方”。五脏之气,气机活动皆上达于面而为面色的变幻。故病色表现于面的具体变化,皆可判断疾病的演变。若邪色尖锐一端向上,是为首面正气虚衰,而邪气上乘的缘故,故病色上锐。而病色尖锐向下、向左、向右同理。故张景岳言:“以首面正气之空虚,而邪则乘之上向也。下锐亦然,其在左在右皆同此法。”上、下、左、右面部病色走向皆同此法。
2.3 “望色行走”为病色的蔓延、转移 关于“望色行走”的方式,《内经》未提及,然从后世众医家在书中描述“望色行走”的具体字词来看,“望色行走”方式分为2种。
其一为病色蔓延,即病色从本部扩散至他处。如在《形色外诊简摩》中,周学海注解《内经》“荣未交”三字中得到体现。其言:“交者,谓色满于本部,而又溢于他部……色起于颧,溢于颊,而复交于颧。”[7]63“交者”周学海认为就是病色蔓延,为病情发展,病色扩展蔓延由本部至他处,最终环绕延伸成一片的状态。在《千金翼方》中孙思邈有提出“入门户”一说“白色见冲眉上者,肺有病,入阙庭者,夏死。黄色见鼻上者……赤色见颐者,心有病,入口者,冬死”[2]。眉上、鼻上、人中、颧上、颐皆为病色之本部,而病情加重,病色亦随之由本部蔓延而入阙庭、口、等部位,最终病色环绕于目、鼻、口、耳,蔓延成一片的表现。
其二为病色转移,为病色由本部转移至他处,《内经》有“色部乘袭”的说法,色部之间的承袭为病色转移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先心之色部有病色,后疾病转移至肾,病色亦转移至肾部。薛雪于《医经原旨》中提到“若其色部虽有变见,但得彼此生王……”[10]“变见”二字,为病色不单拘于某一面部部位,而是薛雪指出了色部之间的病色转移现象,此为另一种病色行走。
3 “望色行走”候疾病逆从
3.1 上逆下从 《玉版论要》提出了病色上下行走的疾病逆从理论“上为逆,下为从”[1]35。言明病色于面部的上行、下行2种状态,上行为逆,下行为从。吴谦于《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解释道:“病色从下冲明堂而上额,则为水克火之贼邪,故逆也。从上压明堂而下颏,则为火侮水之微邪,故顺也。”[6]吴谦按照《素问·刺热》中“鼻属脾,左颊属肝,右颊属肺,额属心,颏属肾”的理论,注释额属心为火,颏属肾为水,按五行生克而定了上逆下从。故《黄帝内经灵枢集注》云:“其色上行者,病气方殷,故为益甚。夫地气升而为云,得天气降而彻散。故病方已也。”[11]张志聪以气象变化比喻身体疾病的变化,上下为病色在面部方向的移动,有若天地之气的上下移动。病色由下转移、蔓延至上为逆,病渐重。而病色从上转移、蔓延向下,为从,为病情好转之机。
欣澹庵在《四诊秘录》论述中提及“鱼尾青云入太阳,山根黑上更非良”[12]。其意为鱼尾青气上入太阳,山根青气上入天庭皆非吉兆,眼角至太阳,山根至天庭,皆是病色由下走上的方向,故上逆也。高士宗[13]、姚止庵[14]则提出了不同见解,以色浅深解释“上下”。高士宗于《黄帝素问直解》中这样阐述道:“其色上行者,……故上为逆,下为从也。”另有《五色》篇中“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认同了上为逆,下为从的说法,但是对上下的见解有异。认为此处“上”不是上行之上,而是病色由浅变深的“上”,病深重。病色由深变浅,如云雾彻散,为病势好转,下为从。《素问经注节解》中姚止庵亦有相同观点。两位医家认为“上下”为病色深浅的变化。此种解释有合理之处,然依笔者浅见,虽面色深浅亦可归为面色变化,然其本质为五色深浅变化,此处主要讨论病色面部行走的理论,为病色的部位行走变化,不可归为一类。
3.2 男女左右分论 面部观察病色的左右行走,需分男女判断逆从。《灵枢·玉版论要》曰:“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1]35后世医家皆在《内经》基础之上继承了此种观点。《素问直解》言:“女子为阴,经脉之气,右旋左转,故病色见于右为逆……男子为阳,经脉之气,左旋右转……”[13]以男女经脉之气的不同流转阐述病色左右行走应分男女。张景岳曰:“女为阴,右亦为阴,色在右,则阴病甚矣,故女以右为逆……”[8]159女子病色见右为逆,见左为顺,若先见女子面部的右边有病色,后病色转移至左边,则疾病减轻,男子相反。此为男女左右面部分论的临床断病原则。故《直解》曰:“女为阴而从阳,男为阳而从阴,乃阴阳交易之道也。”[13]女子由阴走阳,男子由阳走阴,符合阴阳之道,病从也。
3.3 内走外走辨逆从 《内经·五色》有“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此句定位了面部内外。张景岳云:“肺心肝脾之候,皆在鼻中。六腑之候,皆在四旁。故一曰次于中央,一曰挟其两侧。”[8]184内为鼻,外为面部鼻外部分。《内经》定其内外之部后言:“五色各有脏部,有外部、有内部也。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认为病色内走、外走反映了疾病的传变与病情的变化。言五脏为内,在面部中央(鼻),六腑为外在面部两侧。五脏为内、为里,六腑为外、为表。故《四诊心法要诀》言:“锐处向外,是内部走外部,则为脏传腑,腑传表,易治之病也……”[6]脏传腑,为疾病消退,邪气外走,病情渐好之像。脏在面部中央大致归属于鼻,表现于面部,为病色先见于鼻部,后转移至鼻侧,易治病也;腑传脏,则相反。
3.4 五色合参 《灵枢·玉版论要》提出“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指出了“望色行走”一大准则,即结合五色色泽浅深断疾病。以五色浅深判断疾病总体遵循色见浅,病势轻,色见深,病深重的原则。以五色青、赤、黄、白、黑断疾病,则大致遵循医学心悟“黑色见者多凶,黄色见者多吉”的原则。这种五色判断疾病的方式,形成了现在临床常用的方法。而“望色行走”更当在临床之际结合五色变化,斟酌疾病变化。
这种在五色诊的基础之上结合“望色行走”的面诊方法古代医家也多有论述,如《四诊秘录》中欣澹庵言:“部官容色交互推酌,则又有微甚生死之别。”[12]17吴谦提到了“更当以五部、五官、五色、五脉、五病交相推参”[6]。
而《望色启微》中提到了望色行走与五色合参断疾病逆从:“男子色见于左,女子色见于右,逆也。若其色浅而明泽,及红黄之气为多者,逆中有吉,若其色深而夭,及青黑之气多者,逆中更为逆”[4]。再如《灵素节注类编》中认为“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故先从额上现光明,而病色渐由下行,如云之四散……若反上走,则病进可知矣”[15]。提到了病色渐浅,有若云雾彻散,且病色由额下行,病已的说法。2位医家皆在“望色行走”辨逆从的基础上,又合参了五色,以此来判断疾病。
故依此类推,病色上走、女子色见右、男子色见左、病色内走的情况下兼见病色青黑深重,则为逆中之逆,若色见明黄,则为逆中之吉,依次可得吉中之逆为病色下走、女子色见左、男子色见右、病色外走且都兼见病色青黑深重;吉中之吉则为都兼见病色红黄明亮也。
4 小结
临床常以五色诊断病,即五色青、赤、黄、白、黑,和五色深浅变化,面部病色行走这一诊病法为面部诊病不可忽视一部分。《内经》时期“望色行走”理论已初现端倪,然常常为医家忽视,直至清代才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但该思想的具体内涵贯穿于各个医家医书之中。该理论不仅在现代常用的五色诊上补充了五色行走望诊,更是推动了面诊的进一步完善。但需明了“望色行走”的6种逆从判断只是望色法中1种,临床诊病应需合参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