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探究

2021-12-31李肖一

音乐生活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山歌壮族中华

李肖一

壮族山歌是壮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基因层面拥有共同血脉、在表达方式层面拥有共同话语、在核心价值层面拥有共同追求。壮族山歌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壮族山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最大限度地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高度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延续的契合性。本文阐释了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渊源、内容架构、价值追求的契合性,还论证了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和谐共进的价值诉求、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的契合性。

我国西南地区聚集了几十个少数民族,在这些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壮族音乐文化散发出独特的民族个性和文化气息,有着大山的品格。广西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地,这里的壮族人多栖息于群山峻岭之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山歌、乐舞、器乐、说唱、戏曲等繁多的音乐文化种类,其中山歌最为丰富,最具代表性,对其他四种音乐体裁的发展均有影响。壮族山歌题材广泛,唱曾经的苦难,唱爱情的美好,唱家庭的和睦,唱家国变迁,唱党的领导,唱新社会、新生活;旋律悠扬、亲切、优美,有的高亢嘹亮、刚健、淳朴,有的缠绵婉转,有的爽朗、明快。音乐形象千变万化,风格多样;在旋律、调式、调性、音乐结构以及歌唱形式和发声方法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从传唱千年的壮族山歌中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上善若水”、“守望相助”;能够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自强不息”;能够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言必信,行必果”。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相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进一步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壮族山歌文化作为壮族人民在实践中孕育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态的文化,历经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了壮族人民追求真善美的重要精神力量源泉。这里别具特色的壮族山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最大限度地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高度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延续的契合性,两者更加容易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产生一致表达和共鸣。

山歌文化向来是壮族诸多文化中最耀眼夺目的光环。广阔的壮乡素有“歌海”的美誉,壮族山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被诗人称为“ 铺满琴键的土地”。壮族人民通过这些质朴的“原生态民歌”用歌声叙述生活的苦痛、美好;歌声赞颂家乡的变化;用歌声抒发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因此,壮族山歌里承载着壮族的历史;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团结精神;承载着壮族人民的家国情怀;承载着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壮族文化。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为我们积淀了博大精深、深沉厚重、内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的发展,初衷不改、本真不变,凝聚并体现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特殊本质与价值取向。壮族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层面的理念一直被壮族人民传承至今,从壮族山歌的题材内容中凸显了全面渗透在这种音乐文化中的民族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生活方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而不断地与时俱进。

山歌在壮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之所以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反映出该民族不同社会阶段的生活、民俗等方方面面的历史“遗迹”,同时,它也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出人们思想、情感等的概貌特征。口耳相传是民族传承的方式,人们从出生到死亡一直都生活在歌的海洋里,婴儿一出生就能吸吮着母亲的乳汁一边听母亲唱摇篮曲;满月时亲友们前来祝贺就会唱满月歌;开始懂事了就要学唱摇儿歌和童谣;长大后为了找对象就要学唱情歌和对山歌,结婚时唱出嫁歌;老了有祝寿歌,死后有哭丧歌;日常习俗中有春牛歌、拦路歌、庆贺歌、串寨歌、造屋歌、盘歌、酒歌等,日常生活还有时令歌、季节歌等。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的意识,随着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壮族山歌文化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和发展。

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两个立体的、多维的、开放的、流动的思想体系,但二者的价值追求又是高度统一的。二者的共生与发展均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土壤,稳稳立足于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深厚的家国情怀。

(一)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一致

上个世纪的山歌中唱道:“太阳出来满天红,中国出了毛泽东,领导人民闹翻身,千年万代不受穷。”“咱村好又好,样样都富饶,大河水长流,弯弯绕村过。”“立定志气争模范,千斤重担我们担,同心合力来劳动,建设祖国变天堂。”新时代的山歌中唱道:“人民富裕奔小康,祖国兴旺日日强,全靠改革开放好,幸福生活久久长。”“国强民富乐无边,神州处处艳阳天;万众一心跟党走,铁打江山万万年。”由此可见,渴望过上富裕的生活是壮族人民对生活美好夙愿的表达,富强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壮族山歌中表达的富国民强的思想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共同富裕理想的思想基础。从“大同”社会到“小康”社会再到“国富民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世代追求,更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物质保证。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社会的本质所在,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二)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谐共进的价值诉求一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人与人的平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人向自身的回归,向往“人”与“环境”的有机统一、和谐共生,这与壮族山歌文化蕴含的“天人合一”“和合中庸”的思想不谋而合,既有一脉相承的思想延续,又有彼此借鉴的互补共赢。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根基。“和谐”在古代汉语里是“和”与“谐”的统一。在《说文解字》里把“和”解释为:“和,相应也。”“和”来源于“音乐之和”与“饮食之和”,和之本义必当为乐器,由乐声之谐,“和”始能引出调和之义。“饮食之和”谓之调和,“和羹者,五味调,腥热得节”,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和谐思想,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以贵和思想为核心,包括协和思想、兼爱思想、天人合一思想等。

(三)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一致

公平正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丰富其深刻内涵。壮族山歌文化中歌唱的公平正义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相契合。这既是衡量社会发展状态的标准,又是约束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既存在于社会关系领域,更体现在伦理道德领域。[3]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就是要为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和社会发展的和谐有序,营造宽松、公平、平等的良好环境。作为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壮族山歌对公平正义价值观的涵育与契合在当代壮族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的源泉,这种源与流的关系,形象生动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互动、互通。在壮族聚居地,壮族山歌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致的,同样追求真、善、美,同样追求团结、互助,同样追求友善、和谐,同样追求爱国、奉献,同样追求诚实守信,同样追求开放包容,同样追求勤奋勇敢,同样追求开拓创新;它们一致追求重自强、重爱国、重和谐、重民本、重伦理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的价值目标都是在为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而努力,都是以追求自立自强、国富民强、民族振兴为目标。因此,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猜你喜欢

山歌壮族中华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苗山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
壮族山歌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