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2021-12-31顾卢妹刘榕刘娟王秋兰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赣州3416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24期
关键词:组组丙组新液

顾卢妹,刘榕,刘娟,王秋兰(赣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西 赣州 341600)

压疮主要具有病程时间长、治疗后反复发作、预后效果不理想等几大特点,对患者原发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威胁,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属于长期困扰相关医务人员的一项难题[1-2]。及时进行清创处理、促进肉芽生长是对压疮进行治疗的两大关键措施[3]。本文对出现压疮的患者采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住院期间出现Ⅱ期压疮的患者90例,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甲乙丙三组,平均每组30例。甲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44-76岁,平均(57.9±6.5)岁;压疮发生时间1-28小时,平均(9.3±0.5)小时;骶尾部压疮12例,髋关节压疮7例,肩胛骨压疮5例,踝部压疮4例,足跟部压疮2例;乙组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患者年龄41-78岁,平均(57.5±6.2)岁;压疮发生时间1-31小时,平均(9.2±0.9)小时;骶尾部压疮11例,髋关节压疮8例,肩胛骨压疮4例,踝部压疮4例,足跟部压疮3例;丙组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患者年龄44-72岁,平均(57.7±6.0)岁;压疮发生时间1-38小时,平均(9.5±0.7)小时;骶尾部压疮13例,髋关节压疮8例,肩胛骨压疮5例,踝部压疮3例,足跟部压疮1例。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甲组单纯采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进行治疗;乙组单纯采用康复新液进行治疗;丙组采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

1.2.1 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使用方法 在压疮出现的局部及周围皮肤位置,使用生物胶体分散剂进行涂抹,每天进行两次,连续治疗一个星期。

1.2.2 康复新液治疗方法 用康复新液对受损的局部进行涂抹,每天用药两次,连续治疗一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①药物治疗总有效率;②压疮症状消失时间、局部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③对治疗方案的满意度。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临床治愈:用药后局部水肿完全消失,创面达到完全愈合状态,没有坏死组织与渗液存在;显效:用药后仍然存在程度轻微的水肿及少量的渗液,创面面积的缩小程度在75%以上,肉芽组织呈现为20%的黄色期;有效:用药后仍然存在明显的水肿及中等量的渗液,创面面积的缩小程度在25%以上,肉芽组织呈现为40%的黄色期;无效:创面没有明显的变化甚至进一步加重。

疼痛程度:采用VAS法在治疗前后评价疼痛程度,最高为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最为剧烈。

满意度:在患者出院当天或前一天,采用不记名打分问卷(满分为100分),对治疗方案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80分满意,<80分且≥60分基本满意,<60分不满意。

1.5 数据处理 以SPSS18.0软件处理所得相关数据,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后者以(±s)的形式予以表示,P<0.05表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 丙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甲乙两组,甲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三组总有效率数据比较[n(%)]

2.2 压疮症状消失时间、局部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 丙组压疮症状消失时间、局部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甲乙两组,甲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压疮症状消失时间、局部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数据比较(±s,d)

表2 三组压疮症状消失时间、局部皮肤外观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总时间数据比较(±s,d)

注:与丙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n) 症状消失 皮肤外观复常 住院时间甲组 30 5.97±1.40* 8.65±1.59* 10.83±2.52*乙组 30 6.10±0.86* 9.34±1.54* 11.09±1.85*丙组 30 3.12±0.56 5.03±1.70 7.09±1.54

2.3 满意度 丙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甲乙两组,甲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丙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满意度数据统计[n(%)]

3 讨论

压疮在临床上又被称为压力性溃疡和褥疮,其发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到压迫,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状态而导致的局部组织出现溃烂和坏死,长期卧床接受治疗的患者出现该症状的可能性较大,以下肢活动障碍及老年患者为该病的高发人群[4]。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压疮在所有护理风险事件当中的占比达到10%左右[5]。相关文献报道称,综合性医院压疮事件的发生率已经接近2%,医院获得性压疮事件的发生率水平也接近了1%。而在我国个别的三甲医院当中压疮发生最多的年龄段是70-89岁,占比达到60%以上[6]。

压疮长期以来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是护理工作需攻克的顽疾,一直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护理领域中的难题。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主要成分由分析纯硝酸银、高分子保护剂(明胶)和去离子水组成,作用是主动地诱导上皮细胞增生,促进伤口快速愈合,并能保持创面不受感染,有杀菌和形成保护膜的作用[7]。康复新具有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功效,能促进血管新生,加速坏死组织脱落,修复各类溃疡及创伤创面[8],两种药物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可以充分说明,出现压疮的患者采用医用生物胶体分散剂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可以迅速减轻疼痛,缩短病情恢复和住院治疗时间,使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生活质量得到同步提升。

猜你喜欢

组组丙组新液
康复新液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探讨
品学兼“忧”的好孩子
鼻内镜术后应用康复新液行鼻腔冲洗的临床疗效研究
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慢性牙龈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康复新液治疗口腔正畸患儿慢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
组组通 通幸福
合力破解“养护”难题
建好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
谁的力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