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国家公园省建设刍议
2021-12-31董逵才
董逵才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监测信息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3)
在全国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是青海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的具体实践,事关全省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进一步推进国家公园省建设,对青海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全党理论高度。因为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全新的文明形态,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它对“物质、精神、政治”三大文明具有指导和规范作用。同时,也体现党和国家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1]。2019年,青海省率先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这是青海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具体实践和最鲜明的政治担当,是新时代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战略、新实践,是奋力推进“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的重要抓手,必将在青海发展史上产生重大影响[2]。
1 青海生态地位的重要性
青海省位于祖国西北部内陆腹地,青藏高原东北部,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而且我国第二内陆河——黑河的源头也在青海,除柴达木盆地的河流和黑河水之外,青海境内其他河流的水都汇入长江、黄河和澜沧江。
1.1 青海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青海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和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资源总价值达18.39万亿元,长江总水量的1.8%、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7%、黑河的45.1%的水流都来自这一地区[3],湿地面积达814.36万hm2,居全国之首[4],成为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m3的源头活水,生态服务总价值为7 300亿元[5],气候调节和物种保有等功能性价值不可估量,生态地位独特而无可替代。
1.2 青海是生物多样性资源宝库和遗传基因库之一
青海是全球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拥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99种,占中国的10.26%。在可可西里,藏羚羊已从20世纪9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余只;青海雪豹数量上升至1 800多只;青海湖每年有近10余万只水鸟迁徙停留,特有物种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由不足3 000t恢复到10.04万t,极度濒危物种普氏原羚野外种群数量超过大熊猫达到3 000多只[2]。
1.3 青海是全国生态安全的屏障
在我国960万km2土地上,山地占2/3,大致可分为三级台阶。第一级台阶是世界第一大高原——青藏高原。第二级台阶从黑龙江最北端开始,一直到云贵高原南部,平均海拔近2000m,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大巴山和云贵高原。自第二级台阶以东至东南沿海为华东平原,即第三级台阶。上一级台阶都是下一级台阶的支撑或庇护伞。青藏高原是我国整个生态的屏障,它把寒冷空气挡在这座大墙之外,使它的东面和南面即第二级台阶形成了优良的生态条件,温暖湿润,物种丰富。而第三级台阶属平原生态系统,现代城市生活基本上都集中在这里,第二级台阶丰富的物种资源为下一级台阶的平原生态系统提供了生存的物资。三级台阶囊括了地球大多数生态类型,将地球自赤道至极地之间的多数陆地动植物承载其中,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物种资源。
所以,青海省的生态状况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少对半个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持久的影响。因为青海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我国气候的稳定,以及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保护和建设好青海的生态环境,不仅是保护青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而且对维系整个长江、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建设国家公园省是生态大省的担当与责任
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6]。新时代的国家公园建设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在大保护前提下建设的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是国家公园建设的主旋律,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化。
2.1 是重要的生态区位所决定的
把三江源誉为“中华水塔”,将青海湖喻为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而祁连山的生态地位更加突出且重要,正是重要的生态地位和不可复制的生态价值,让青海在国家可持续发展大局中具有突出战略地位。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是青海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国家公园示范省的建设是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新时代生态保护工作的总抓手,开启了青海生态保护的新纪元,必将对青海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为建设国家公园省提供可复制的模式和经验
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青海启动,一条从无到有的改革路径在三江源启动,到目前各项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所取得的成果具有示范作用,具备了先行优势;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紧随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后,2017年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管理局已正式挂牌,体制试点有序推进。保护好祁连山国家公园内的山水林田湖草沙冰和珍稀野生动物,青海必将要主动担负起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2.3 已经建立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国家公园省建设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自1975年在青海湖建立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以来,历经4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全省保护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9年12月,除正在试点的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外,还有自然保护区11处[7-8]、重要湿地20处、森林公园23处、湿地公园20处、沙漠公园12处、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8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4处、风景名胜区19处、世界自然遗产地1处、地质公园9处、水利风景区17处,共156处[2],基本覆盖了全省绝大多数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自然遗产资源,最大程度上保留了自然本底,完好地保存了典型生态珍稀特有物种资源、珍贵特殊自然遗迹和自然景观,发挥了涵养水源、保持土壤、防风固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对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稳定以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建设国家公园省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2.4 省政府确定的宏伟目标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突出生态的重要性、环保的前置性、治理的先导性,紧紧扭住国家公园省建设这个关键之举,保护“中华水塔”,当好地球卫士,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断扩大生态普惠民生福祉,为美丽中国增色添彩。
现有的自然保护地系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自然遗产、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这就要求改革以部门设置、以资源分类、以行政区划分设的旧体制,整合优化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构建新型分类体系,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实现依法有效保护。
3 青海建设国家公园省的战略对策
自2005年以来,先后启动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工程、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工程、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二期工程,河湟地区、柴达木地区区域性生态保护工程也有序开展,逐步形成了全省五大生态板块系统保护的新格局。同时,退牧还草、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专项工程顺利实施。启动国家公园省建设,就是改变过去“九龙治水”的局面,打破过去单一的、区域化的、碎片化的保护模式,通过国家公园省建设这个总的抓手,以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基础,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资源,让青海成为中国的国家公园,实现生态环境的大保护。
3.1 提高认识,做好顶层规划
2019年,青海率先在全国建立国家公园省,将生态作为青海最重要最可持续的品牌。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的重大创新。作为全国首个承担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省份,青海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期望和重托,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功能布局,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共享机制,强化科技支撑,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以此为基础,开展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以总结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经验、深化保护地管理体制改革为抓手,完善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边界,规划建设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青海湖国家公园、昆仑山国家公园,逐步增设其他相关国家公园;在部分现有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基础上整合区域内各类保护地,设立自然保护区;将未整合进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水利风景名胜区等,整合为一园一牌,统一归为自然公园类。
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对青海,是面向未来发展的百年大计;对全国,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对世界,是义不容辞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担当。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在整合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上探索实践,在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上先行先试,在自然保护地资金保障机制上有新方案,在自然保护地科学有效管护上蹚出新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形成共鸣,向世人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独特魅力,为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青海贡献。
3.2 研究建立国家公园省建设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
深化体制改革,破解体制机制“九龙治水”局面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将原来各部门各地区分头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地整合成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国家公园要在各类自然保护地中占主体。积极探索跨部门、跨区域管理体制和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在突出生态保护、统一规范管理、清晰资源归属、创新经营管理和促进社区发展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3.3 优化功能布局,对全省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自然保护地统一设置、分级管理、分区管控,把具有国家代表性的重要自然生态系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实行严格保护,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确保重要自然生态系统、自然遗迹、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系统性、完整性保护,并在全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3.4 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强化自然保护地监测、评估、考核
形成一整套体系完善、监管有力的监督管理制度。建立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测制度,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充分发挥地面生态系统、环境、气象、水文水资源、水土保持等监测站点和卫星遥感的作用,开展生态环境监测。依托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和大数据,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测数据集成分析和综合应用,全面掌握生态系统构成、分布与动态变化,及时评估和预警生态风险,并定期统一发布生态环境状况监测评估报告。
对以国家公园为主的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进行评价考核,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将评价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及责任追究、离任审计的重要参考。
3.5 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法律框架
督促协调国家部门制定专门的《国家公园法》,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体制建设提供法治保障,确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类型划分的法定标准,厘清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地位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