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不确定性特点
——例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叙事策略

2021-12-31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海勒军规黑色幽默

穆 瑛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阳泉 045200)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创作的长篇小说。当时作者受到后现代性及各种文学潮流的极大影响,将黑色幽默叙事引入到作品中,使其将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不确定性充分体现出来。

黑色幽默主要是指作家根据其对社会的敏感度,对社会、世界甚至个人的嘲讽,在矛盾与荒诞中突出喜剧性,进而深刻揭露人性的本质,从艺术幻想中否定存在的价值。黑色幽默和幽默两者在叙事策略上既有共性,又有其特殊性。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主题、结构、语言、形式、表达、甚至情节,主要的叙事策略就是运用语言实验、语言悖论、语言喜剧风格。尤其是小说结尾,将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及其发展表现的淋漓尽致。他的作品对于当代文学的发展及创作影响深远。因此,对约瑟夫·海勒与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深入研究其黑色幽默叙事策略,显得十分必要,也为当代文学的进一步繁荣找到了一条新路径。

一、后现代主义文学“不确定性”是传统文学的延续与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下产生了三种文学运动,分别是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代表了作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心理体验。相较于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中作家关注的核心是“终极意义”[1],后现代主义文学受到解构主义思潮的影响,普遍认为事物背后的本质是不存在的,文本内容是作家虚构的。因此,后现代主义作家改变了文本内容要与实际生活相对应的观念,转变为以文字表现作家对现实的见解。同时,拉康心理学、福柯话语权论等都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创作中注重“不确定性”,遵循虚构原则,意味着“某些近历史性作品中虽有悲剧成分,但文学就不是再现客观生活,尤其是事件对当代具有意义的文学作品来说,不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2],因此战争文学也不可规避这个发展规律。长篇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作者约瑟夫·海勒,主要利用“黑色幽默”的叙事策略描写战争。也有学者将其称为“讽刺意义的作品”。而这种叙事策略改变了传统文学的叙述,其矛盾的话语、悖论贯穿作品始终,形成独特的艺术效果,从而在文学发展中独树一帜。后现代主义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的关系是“扬弃”。在对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时,批评家不可避免的要在两者之间进行比较研究。现代主义作家注重自我的本能及直觉,打破现实主义,树立反理性的现代主义,利用反传统的创作方法来表现真实的现实;而后现代主义作家则是把现代主义手法发展到了新的高度,强调文学作品的虚构性。现代主义将有序的世界经过无序审美的方式表现出来,后现代主义文学借鉴其形式创作表现现实的不可表现性。因此,后者是前者的延续和发展。

二、后现代主义文学不确定性特点的叙事策略:“黑色幽默”

(一)形式上的分析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战争小说,反映的是二战。20世纪中期的作家中,大部分人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当做反法西斯侵略的正义战争。作家们通过对正义战争的描写,旨在表现通过艰苦的努力,人类最终可以获得安定和幸福。而在1960年左右,这类充满正义感严肃性的战争小说,开始通过滑稽及反讽的手法,嘲讽美国的近期历史。将这场战争视为闹剧,实现安定幸福的“终极意义”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第二十二条军规》成了具有系列特征的经典例证。

(二)主题上的分析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黑色幽默”经典作品,体现之一是在创作主题上的不确定性。《第二十二条军规》选取了以二战时期为背景的战争题材,但小说并没有直接描述战争,而将叙述的事件与战争主题偏离,将战争知识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或材料辅助故事叙事而展开。真正的主题是在战争环境下,对军队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本质的思考。作者以黑色幽默讽刺的方式,批判了美军集权下那些不公的问题或现象。同时由于创作主题的不确定性使得作者在叙事中,主动形成反常规性,使得这部作品的主题体现得充分而张扬。

约瑟夫·海勒是二战的参战者。在《第二十二条军规》创作过程中,仅仅将美军飞行员的经历嵌入其“背景”中。作者对于战争的性质没有深入探讨,对战争环境描写也不详细,与现实主义注重对生活经验的描摹和现代主义追求“终极意义”思考不同,海勒将战争场景通过“碎片”[3]的方式在小说中呈现,以“拼凑”的方式描写战争,解释美军集权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而人却看不到希望,也找不到生活方向,最终小说在喧闹声中结束。

(三)情节上的分析

在小说中,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就是故事情节叙事策略的悖论。“悖论是自相矛盾,且同时存在,作者不取其一,而是承认矛盾同时存在,既对又错、既真又假,呈现出一种不确定性”[4]。在约瑟夫·海勒笔下,这种悖论的叙事策略是故意安排的。

首先,故事情节不是以传统的时间和空间的线性发展顺序进行的。海勒运用了非对称方法,将情节“碎片化”[3],章节之间情节互不衔接,缺乏关联,各成一体。故事不再以时间的自然流动而向前推进,变为空间上的并列,事件的连续性被破坏,前后章节看似矛盾,使读者在阅读中难以把握情节发展方向。小说的第一章中,提到一位“从头到脚裹满石膏和纱布的”“浑身雪白”的士兵。在某一天护士例行为病房的每位患者测体温时,才发现他已经死了。但在小说的第十七章,竟是以“浑身雪白的士兵”作为章节标题,对这位士兵再一次进行了同样的描写,同样是在护士查看体温计时,发现他已经去世。情节的反复,一反传统,营造“迷宫感”,以达到让读者“找不到出路”的目的[5]。

其次,小说自开始就运用矛盾悖论的方式进行叙事。“约瑟连”因肝疼就医,医生却以“没有转成黄疸”不予治疗;如无黄疸也无肝痛,医院就可以让他出院。实际上,约瑟连肝痛症状消失,只是他没有说出来,医生不怀疑,即是怀疑他已经通便,却没说出来。受到飞行总部的派遣,“卡思卡特”上校阻止士兵再提问题,他制定的规则是“只有那些从来没有提过问题的人,才允许提问”,而一旦提了问题,就丧失了提问的资格;由伊斯科普夫少尉任命的军官受到起诉,对克莱文杰进行审判,对“克莱文杰的案情相当清楚,缺少的是指控的内容”。以上的内容在小说中属于黑色幽默的例证。实际上,这样的黑色幽默情节,贯穿于整篇小说始终。由于非对称的悖论让读者无法判断故事发展方向,因此就不能准确预测故事的最终结局,再次体现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不确定性的特点。

(四)语言上的分析

《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灵活应用了后现代主义文学特点之一的语言与话语游戏。其中语言的模糊性、游移性和歧义性增强了黑色幽默小说的不确定性特征,赋予了作品一种朦胧之美。作者在小说叙事设计中利用语言的不确定性使得小说主题增加了不确定性。例如,小说中胖上校问“约塞连”是在哪里出生的,第一次“约塞连”回答说出生在战场,上校对回答不满意再次询问“约塞连”,“不,你出生在哪个州?”他又再次回答:“我出生在清白的情况下。”小说中的“约塞连”完全没有理解上校问话的意思,因为“情况”和“州”都是“state”,因此,上校问出生在哪个州,“约塞连”将其理解为什么情况下出生,一词多义造成沟通、理解上的困难,十分滑稽。小说中在题目和正文中不断出现的名词“Catch 22”的含义,是读者迫切想知道的。它既有“军规”,又有“陷阱”的意思,但通篇作者并没有给出确切答案。海勒运用这种话语游戏增加了小说的不确定性。小说对语言进行解构,特别是大胆创新语言逻辑。因此,才有了上述小说作品中作者有意将语言逻辑颠倒的例证。

(五)结构上分析

《第二十二条军规》作品中的不确定性的另一个特点,主要表现在作者以黑色幽默机制解构传统叙事方式。属于“非自然叙事”范畴的黑色幽默叙事方式,强调对“叙述者及他们相关心理”的完全解构[6]。《第二十二条军规》在叙事中切断了故事的线性发展,营造美学缺憾,从而形成黑色幽默的荒诞美。作者故意混淆军队和国家的关系,将美军集权人物比作国家象征,比如为“卡思卡特上校和我(科恩中校)”献出生命等同于“为国家而战斗”[7]。不是对战争的正义和非正义性质进行严肃讨论的小说,但“孝忠国家”还是要有仪式感,士兵的全部活动要签署忠诚宣誓书,但意义解构虚无,在小说中使得战争性质与人再次走向不确定性。

三、结语

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创作中,黑色幽默作为主要的叙事策略,不单是作品的外在形式,这种策略还是需要内容和形式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作者主要采用黑色幽默叙事策略对故事进行虚构,但没有摆脱文学本身象征性的特点,但打破了传统文学的旧有传统,在其诸多特征中如不确定性、混乱情节逻辑、语言与话语游戏、互文性等,不确定性特点较为突出,这些诸多的特征主要服务于不确定性。为后来小说的创作提供参考,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猜你喜欢

海勒军规黑色幽默
作家与甜点师
海勒妙释“偏见”
黑色幽默
论第22条军规的荒诞性
黑色幽默
An Analysis of Black Humor in the Movie The Simpsons
不可不知的64条“象棋军规”
我的中国女儿,你们不必跟别人一样
不可不知地64条“象棋军规”
《第二十二条军规》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