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思路与发展
2021-12-31秦陈
秦 陈
(南充市高坪区擦耳镇农业服务中心,四川 南充 637130)
近些年,丘陵山区的农业机械化生产问题备受各界人士的关注,虽然机械化生产在丘陵山区已取得可喜的成绩,但是也会受到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制约,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的发展差距,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农业机械化总体生产水平,由此可见,推进丘陵山区机械化发展最为关键。
1.水稻全程化机械生产的关键技术
1.1 机械翻耕
利用旋耕机进行机械化耕整作业,需要求土层平整,无任何残茬及杂物,待晒垡3 天左右就可进行水整,其地面高度应维持在3cm 以内,并且确保土壤柔软无僵垡。
1.2 机械育秧
从晒种、浸种、催芽,再到播种、出苗、炼苗等各个环节,均属于机械育秧,通常情况下,早稻的播种时间约为3 月中下旬,中稻的播种时间约为5-6 月份,晚稻的播种时间约为6 月下旬,在采用机械插秧的过程中,秧盘的长度约为58cm,宽度约为23.5cm。此外,水稻早晚育秧大田,每公顷土地需备足约37 张秧盘,而中稻大田,每公顷土地则需备足约30 张秧盘。
1.3 机械插秧
在进行机械插秧作业时,一季稻和双季稻的行距分别为30cm、25cm,早稻和中晚稻的栽插叶龄分别为四叶一心期和三叶一心期,前者的秧龄应控制在20 天左右,后者的秧龄应控制在18 天左右。早稻栽培株距约为13cm,如是常规水稻,每穴应栽培5 株稻苗,如是杂交水稻,每穴应栽培3 株稻苗;中晚稻的栽培株距约为14cm,每穴栽培3 株稻苗,如是常规稻,每穴约栽培4 株稻苗,其栽插深度约为1.8cm,在栽培过程中应做到深浅一致。
1.4 机械施肥
在施加底肥的过程中,可在机械上加装侧深施肥装置,在机插过程中,应将基肥埋于土壤内部,从而有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在减少肥料损失的同时,还需注意秧苗应远离肥料,以免灼伤。水稻在生长中后期,就可采用轮式施肥机进行大田施肥作业。
1.5 机械防治
在防治水稻田病虫害的过程中,应采取植保无人机与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并结合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大田病虫害防治。一般来讲,水稻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纹枯病、稻瘟病、二化螟、稻飞虱等等,在利用无人机进行喷洒施药时,飞行高度约控制在2m 左右,飞行速度每秒钟约为7m,待机插一周后,就应将分蘖肥料与除草剂混合喷洒。
1.6 机械收割
采取水稻联合机可进行一次性收割、脱粒、分离、清选、装袋等作业,如采取全喂式作业,可将收获机的损失率降低在3.5%以内;如采取半喂式作业,可将联合收获机的损失率降低至2.5%以内。当水稻进入黄熟期,其含水量在25%以上就可进行收割作业,收割时应留出约25cm 的高茬,并注意雨天水稻潮湿,不宜进行收割作业。
1.7 机械烘干
一般情况下,机械烘干时间约为10 小时,其烘干温度约维持在47℃,在机械式烘干环节中,应在料斗内放入谷物,谷物在经过斗式提升机运行至烘干机顶部,直到谷物装满整个烘干机。在实际烘干环节中,谷物会在烘干机内部经过反复干燥,直到达到设定水分值为止。
2.丘陵山区水稻全程机械化的发展思路
2.1 可有效解决粮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从古至今,粮食产业一直是维持国民生计的重要物质,随着近些年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劳动力逐渐转移到城市工业化生产或服务行业中,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劳动力缺失、劳动力偏老龄化等现象,并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尤为深远的影响。现如今,有关部门已加大对农机的补贴力度,通过此种方法,积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从事农业生产工作,但是农户在购买环节中,均是以翻耕、喷药、收割农机为主,因此,影响了农业机械化普及率。再加上水稻插秧、烘干机的操作难度较大,一方面,购买农机的价格相对较高,操作难度较大,很少有相关企业与产业进行合作;另一方面,采用农机进行耕作,对提高水稻机械化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性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水稻增收、增效,为此,相关部门还需加大自身的投资力度,通过培育农村一大批个人和企业,全方面推动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的普及。有实践表明,在水稻生产中应用植保机,需在实际工作环节中,做到适时调整,例如,植保机在作业过程中,出现田间翻泥现严重等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土壤粘性较大导致的,因此,相关人员可将植保机轮胎换成软胎,并为其加装护板,以此来保障植保机的工作质量。
2.2 农机与农艺结合是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的重要途径
在种植水稻过程中,可分为整地、育秧、追肥、收割等多重工序,这就需在水稻全程机械化进程中,紧紧围绕农艺环节进行,进而研发出不同类型的农机。与此同时,由于各地区的工作情况不同,气候条件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也会对农机有着不一样的工作需求,所以,相关部门应结合各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对农机进行改良。如在南方山地丘陵地区,其耕地面积相对较小,每到水稻种植环节均是高温多雨时节,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的操作水平。而北方地区多以平原为主,其耕地面积相对较大,工作环境干旱少雨,从而为农机的操作水平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就需在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过程中,积极引进先进地区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并根据各地区农民的综合素质以及农业生产现状,对现有技术及设备进行创新与改造,使农机与农艺有效结合,进而满足各地区农业生产需求。
2.3 发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的要求
2.3.1 高标准农田建设
良好的农田建设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重要前提条件,如高技术水平的农机,无良好的作业环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工作效率。现如今,需在水稻种植区域内完成农田标准化建设工作,但是目前还有一部分耕地属于荒废状态,既无人打理,也无人无维护,再加上一部分机械设备因废弃而无人使用,这些影响因素均会大大降低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为此,加快农田的建设力度、提高农田工作质量最为关键,只有让农田满足农机的工作需求,才可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顺利开展。
2.3.2 加大技术攻关和培训力度
光有好的农机作为支持,如无良好的技术操作水平,也会严重制约水稻机械化的整体水平,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在农业机械化生产中也需开启智能化生产模式,从而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提高农业操作技术水平。这就需相关部门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在提高职业农民技术操作水平的基础上,使其掌握农机操作技能,并有效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农民成为有知识、有文化、有内涵、懂技术的光荣职业,只有这样,才可吸引更多青年人留守于农村,进而为振兴农业经济提供强大的支持力度。
2.3.3 建设农业示范基地
相关部门可扶持企业及个人推进水稻机械化生产进程,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占有一定的弱势,因其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所以,有着一定的投资风险,再加上相关部门资金能力有限,影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这就需政府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持力度,通过相关政策、资金及技术为农业生产送去支持,只有支撑相关企业变为龙头企业,才可有效发挥其引导性作用。此外,还可为现代农业生产建立示范基地,使广大农民看到机械化生产的成果与收益,并积极投身于水稻全程化机械生产工作中,促进水稻产业的稳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是优化农业种植模式、振兴乡村产业的首要途径,不仅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具有积极性作用,还可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促进农民增收、增效,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大自身的支持力度,通过扶持一大批企业及个人,使广大农民充分认识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优势所在,只有这样,才可呼吁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中,进而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