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举隅及其机制优化研究

2021-12-31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程教育学生

叶 琳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2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竞争环境日益复杂、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攀升,拥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尤为重要。为缓解社会民生,也为适应各行各业对创新人才的渴求,深化高校创新人才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高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以培养具有创造性个性和创业基本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的各项策略的集合,其特点主要是体现出一定的程式,在人才培养和目标达成之间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能够帮助教育者摆脱只凭经验和感觉摸索进行教育的困境。为加速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少走弯路,在国务院办公厅、教育部等推出的一系列推进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举措刺激下,创新创业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国内发达地区一些高校率先形成了诸多具有本土特色和国际化特征的典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清华大学的融入职业指导体系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辐射模式、中央财经大学的依托创业先锋班改革模式、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学院模式、温州大学利用区域优势践行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模式等等。[1]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概莫能外,这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实践,为各高校深入服务社会、提升学生个体可持续发展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值得借鉴学习。但由于我国教育呈现地域间、高校间发展的明显不均衡性和差异性,一些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不适宜在民族地区照搬照用,因此,结合地区和校本特色,完善和优化模式,值得思考。

一、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举隅

相较于发达地区高校,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研究起步较晚。以N地区为例,自2016年各高校才大规模开展相关探索研究工作,到目前为止,各高校紧随国家创新发展步伐,抓住教育发展机遇,形成了一批较为典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方面

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表述和架构主体基本一致,都非常重视课程体系、赛事活动、创新创业基地和孵化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重要作用的发挥。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都将课程体系作为基础核心工作,将创新创业赛事活动作为有力支撑途径,将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作为有效辅助条件,将培养孵化作为重要导向激励手段,加以重点建设,彼此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框架主体。仅拿课程体系建设为例,各高校一般都构建了由必修课与选修课相互交叉、公共课与专业课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个别高校还开设线上慕课学习与线下实践演练相互促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技法训练和思维培养贯彻于各类课程教学过程中。为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各高校在各类课程学分设置比例、课程门类及课程受众方面存在校际差异。如某大学面向本科生开设2学分就业创业必修课、4学分选修课,面向研究生开设1学分就业创业选修课;而某科技大学则设立8个学分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实施年级分层教学,专业、项目分类的课程培养计划,还通过引进子谦国际教育、清华学堂在线等线上课程,尝试构建线上线下同步混合式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构建递进衔接的知识体系;某师范大学则构建了分层分类课程教学模式,针对具体年级,开设不同深度的职业发展类课程,并依托MOOC平台,构建《创新创业与成长成才》等10门通识选修课与“超星尔雅”17门创新创业线上选修课相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针对师范专业构建创新类课程体系,加强对师范生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培养,针对应用型专业构建创业类课程体系。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体制机制方面

虽然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框架主体基本一致,但构成要素及数量方面仍存在明显差异,这从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概括上可见一斑。如某大学形成了以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制度创新、实践环节五要素为主体的“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2];某师范大学形成了以课程教学、论坛研讨、赛事实践、培养孵化四要素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某民族大学形成了以课程体系、培训、实践能力培养、孵化四要素为主体的“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某科技大学形成了以课程、实践、孵化、服务、文化五要素为主体的“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某农业大学形成了以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贯穿全程的“项目驱动下的团队培养”模式。每个创新创业模式表述的背后,都凸显出各高校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不同要素的重视,以及创新创业教育重点打造领域和途径的各有侧重。如某大学制度创新方面,就建立了项目申请评审制、导师制、检查验收制等项目管理制度,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实施了创业休学制度[2]、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创新成果在推免研究生中给予平均学分绩点加权制度,健全创新创业师资制度、教师创新创业工作业绩考核、创业辅导制度、持续化信息服务制度和大学生的救助扶持和心理疏导机制,大力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和使用制度,完善创业风险分担机制等等助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顺利开展的一系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某民族大学通过建立“一院(创新创业学院)、两库(专家库、项目库)、三平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创新实践平台、创业孵化平台)、四中心(数字化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软件研发中心、电子商务培育中心)、多基地,形成了“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研究—创业模拟实践演练—创业实战”相互衔接、相互配合、科学运转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服务学生创新思维顺利外化。

二、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值得进一步优化之处

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教育模式变革为各高校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高校投身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的积极主动性,为各高校深入服务社会、提升人才培养途径和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各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变革中也存在个别问题,困扰和阻碍着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一)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同质化倾向严重,无法凸显各高校办学特色

“话语即权力”是法国著名的后现代主义思想家米歇尔·福柯贡献给世界的一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命题之一[3]。有学者对此做了阐释,比如认为,“任何权利的实施,都是话语创造和创新的过程”[4],是“一种信息传播主体潜在的现实影响力”[5]。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一种认知性教育,更是一种技术性实践。追求人才培养质量、突出办学特色、构建有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话语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纵观和对比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成要素,除个别高校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表述大同小异,无法凸显高校间办学特色上的明显差异。再从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架构和体系来看,一些高校忽视自身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一味迎合各种科技赛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多集中于科技创新,作为各有特色的高校,如师范院校、财经院校等,科学技术并非本校强项,盲目跟风,会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上的舍本逐末,偏离专业特色发展道路,误入“为创新而创新”的思维怪圈。这种邯郸学步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表述和架构,终将不利于各个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话语权的建立。

(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中的短板与学生需求存在一些现实冲突

1996年,我国人才培养目标在1985年的基础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要求各个学校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贯穿教育始终。然而,从各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实施过程调查分析发现,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中存在短板与学生现实需求冲突,导致模式实施僵化,缺乏灵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与创新创业之间的关联性、社会对不同专业人才需求提出的新要求等不能很好地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开展拘泥于追求形势热点,创新创业教育偏重于知识化教学,缺少实质教学内容,学生对于课程学习活动参与度不高,创新创业学习活动转化为创新创业实践更是难上加难。二是一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虽然表述过程中强调了分类、分层教育思想,但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缺少专业分类教学和学生层次分类教学,无法真正做到在全员普及教育基础上兼顾个别提升。各高校虽然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形式较多,对一些学生能力提升有一定帮助,但仍有多数大学生不清楚学校都在开展哪些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存在学生使用范围小、普及度不够等问题。三是虽然一些高校与企业、基金会、创投机构等有一定的合作,但多数合作以盈利为目的,面对需要承担一定风险和责任、创新创业教育团队不成熟、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欠缺、成果市场前景相对有限等等现实问题,合作往往停留在浅层上,学生接触深层次的运营、管理、创新学习和实践研究的机会较少,预期教育目的的达成效果大打折扣。

(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延伸与现行教育模式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协调

纵观人类发展历史,创新创业在人类生活及教育等方面的价值功能已无可争辩。不论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研究者,都对创新创业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给予了浓墨重彩的关照和研究。但通过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调查,我们不得不正视教育领域中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发展延伸制度规划上的个别短视和浅表。这种个别短视和浅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上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培育具体要求的缺失。调查发现,大多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往往以较为笼统的“培养具有较强的xx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这样的语言加以表述,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聚焦在实践基地建设、学生就业率、赛事获奖、校企合作等方面,忽视人才创新创业精神和职业责任的培育,也缺乏对学生创新创业各项指标体系培育的具体要求。二是体现在相关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制度规划的缺失。如专门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管理与评价机制、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建设机制、校内外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与保障机制、校内外相结合的多级组织机构框架合作与构建机制等,都缺乏具体、详细的制度性规划与保障措施。

三、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问题优化机制的三点思考

国家倡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都折射出创新、创造、创业与人才培养模式互动的多重面向,旨在提升高校校园国际化、学生多元化、知识全球化视野。因此,针对民族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从机制优化的视角予以关照,有助于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规划,进而拓展和丰富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化发展的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

(一)依托高校专业及办学特色,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

教育模式与教育目标二者具有极强的内在统一性。教育模式是为完成一定的教育目标服务的,教育目标制约着教育模式的操作程序,也制约着模式中师生的关系和活动的方式,并决定了不同教育模式的个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同样是为实现高校特定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依托高校专业及办学特色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是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其它服务保障机制的核心,能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人才培养指引方向。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至少应包含三个层次的目标。第一层次为宏观的大众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即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角度,力争面向全体学生,提升每一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生存、自主就业、择业、创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当前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个大学生的历史使命,从这个意义上理解,创新创业教育已然成为一种生存教育、能力教育,更是一种终身化教育。第二层次为中观的专业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即从各个高校生存发展和培养专业化高素质人才的角度。对于发展特色、发展历史和办学定位不同的综合型、研究型、应用型、职业技能型等高校,其社会职能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办学特点及专业特色必然有所不同,各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需要摒弃响应国家号召的创新创业教育权宜发展思维,摒弃传统僵化的教学方式,摒弃知识化教学思维,必须要考虑自身校情和学生群体的切实需求,摸索出适合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自我发展的道路,要将创新实践教学视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开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要件,注重学生专业创新思维、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开发,根据不同高校的校情、不同学生的学情,认真“上好”“上活”“上细”,实现培养独一无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目的。第三层次为微观的精英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即从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讲,“人才工作对综合国力与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至关重要”[6],一个没有精英的国家对世界是没有影响力的。因此,创新型国家建设不仅需要普遍具有创新能力的每一个个体的助力,而且更需要能力超群的各领域精英的引领,各高校需要依托优势特色专业,将培育“工匠精神”“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精神和能力根植于CEO、CFO、COO、CSO、CTO等精英人才培养目标序列,作为学校地位提升的重点发展战略路径予以重视和重点规划。这是当前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也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的必要路径。

(二)构建校内外协同一致、稳固而有实效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生态机制系统

查阅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料,日本高校的“官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聚焦模式,尤其2014 年日本东京大学启动“全球校园”模式[7],无不启示我们,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离不开良好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生态机制系统的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本身比较庞杂、综合,涉及的范围边际比较广阔,不仅需要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充分重视与积极配合,还需要政府、社会企事业、机构等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形成校内外协同一致、稳固而有实效性的生态系统。因此,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生态模式机制系统的构建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采取“x步走”战略。只有社会各个领域相互沟通,能够共享创新创业教育优势和利益,共同致力于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内部各方带来深远而广泛、长期而有实效性的协同发展关系,才能形成具有多样性、可持续性和卓越性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生态机制系统。

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生态机制系统的“x步走”战略,首先需要实现校内院系间合作。校园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校园文化是育人的隐性课堂。对于正处于认知能力、接受能力和可塑性极强阶段的大学生来讲,通过增加创新创业元素,举办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互联网+”背景下鼓励师生用全球化思维寻求创新创业课程,营造一个能够激发学生个性的体验多样、文化多元、包容创新的创新创业学习环境和院系间创新创业学习的流动氛围,搭建创新创业教学、研究与实践共享平台,实行讨论、研究性学习与面对面学习相结合的翻转课堂,积极以创新文化浸润学生,并形成可持续性机制,使大学校园生活真正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一面镜子。其次,在全面建立校内院系创新创业合作关系机制基础上,突破校园界限,规避创新教育实施过程中呈现出的仅仅学校单方面“单打独斗”的碎片化格局,开展对创新文化的整体性思考和持续性推进。通过搭建平台、拓宽渠道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包括自费、公费、寻找赞助等各种短期学习交流和创新创业实践体验的机会,满足学生最广泛的创新创业学习需求,构建院校间、区域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作机制与体系,创建校际创新创业交流合作的机制。第三,尝试与更多企业、机构、国内或国际创新创业一流大学建立实质性创新创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辐射效应。通过育人合作体系,通过制度、法律等建设,摒弃功利思想,避免使实践教学或实习活动变成廉价劳动力和缺乏创新含量的场所,努力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真正成为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重要支撑,开展各种跨学科创新创业研究和创新创业项目合作,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深度,长远助力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工程的实现。

(三)通过完善分类规划、分层实施人才培养机制,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势利导、因人而异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是助推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加速器,也是激励创新创业人才充分发挥个体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用的必不可少的制度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本身就是将教育建立在一定的教育理念之上,并与创新创业紧密结合,构建具有一定程式性和操作性的教育活动过程。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引导下会形成各不相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终身教育理念下的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分层分类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人本主义教育理念下的个性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试误理论下的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等。

从这一视角出发,创新创业人才总体数量的增加与整体质量的完善,离不开分类规划和分层实施的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的保护,离不开相关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的功能性发挥。就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新创业分层人才培养机制值得借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不同教育需求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不同层次的创新创业课程:第一层次是入口级创新创业课程,如“工程创业: 创始人之旅”“创新战略”等课程,属于创新创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学习层面;第二层次是创新创业技能提升课程,如“产品设计与开发”“创业金融与风险投资”等课程,属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层面;第三层次是专业级创新创业课程,如 “建筑环境中的创业”“药物开发的原则和实践”等课程,属于专业创新创业能力与实践层面;最高层次为个性化的创新创业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教育需求加以选择课程,拥有不同专业、学院背景的学生可以和教师、同学彼此交流,进行思想碰撞,活跃和提升创新能力。另外,麻省理工学院还开设了数量众多的选修课供有兴趣的学生修读,为发挥分类规划和分层实施的创新创业管理制度的实效性,麻省理工学院还自发成立数十个创新创业组织,由创业教育管理机构对这些组织通过提供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等形式进行指导。[8]因此,针对不同的教育群体、专业学生个体,从学校特色发展的角度,探寻多种创新创业育人途径和方法机制,多元并行,分类规划、分层实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彼此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共同开展创新创业学习、研究和实践活动,更有利于构建各自高校在所属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领域内的创新创业教育话语权。

猜你喜欢

课程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