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优化思路

2021-12-31霞,陈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劳动力职业技能技能

姚 霞,陈 斌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 a.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b.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5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发展新时代,各地区均衡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目标[1]。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农村地区同样面临人才体系、就业素养以及职业层次的调整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2],强调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立专门的政策机制,积极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和再教育,增强广大农村劳动者职业素质,改善其经济收入以及人力资本存量,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生计能力。深入研究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及教育提升的优化措施,帮助他们拓展视野、提升格局、强化技能,确保农村劳动力具有稳定的就业局势,是保障社会经济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开展的有效路径。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结构分析

(一)中青年务工人员

长期以来,受到教育条件与生活环境的深入影响,外出务工是农民改善生活水平的最佳出路。男性多在异地交通、建筑等行业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女性则流动于家政保洁[3]、餐饮服务、育婴护理等劳务市场,技术含量低,精力投入大。二者都属于低成本劳动力,基本无暇思考职业技能培训对个人投资方面带来的长远收益,更无法保证参加学习必需的投资和精力。随着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各行业对务工劳动者的职业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没有获得较高层次工作的能力,他们的人力资本水平无法与社会同步发展[4],议价能力非常低,从业选择也随年龄增长而难度升级。

(二)留守中青年女性

当下农村家庭多数青年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中青年女性成为留守家庭支柱。她们大多接受过系统的九年义务教育甚至更高一级的教育,但基于家庭综合质量的考虑,选择留下来承担养老抚幼的责任。当老人身体健康、子女顺利入学时,她们也会有相对宽裕的时间支配,但是由于缺乏自我追求以及合理规划,在智能数码产品普及与信息化发达的今天,她们被认为观念守旧、思想懒惰,少有人主动选择参加职业培训寻求改变自我,面对政府技能扶贫惠民行动抛出的橄榄枝,她们有机会学技能、享补贴,但是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律性仍旧不高。

(三)农村籍大学生

当前社会,普通高校、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群体中,真正出类拔萃的毕竟为数不多,多数仍旧成为泱泱求职大军中的一员。作为农村家庭的大学生,一方面父辈教育投资的收益兑现心态远超于城市家庭;另一方面原生家庭拥有的社会资本以及人脉资源非常有限,无法在职场助其一臂之力;再加上就业市场压力与日俱增,学历只是求职的人力资本维度之一。如此一来,举家倾力培养的大学生,已无法实现知识改变命运的期许。初入社会,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和全面细致的求职技巧,大学生的身份反而成为他们放不下的身段和输不起的焦虑。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

2019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国办发〔2019〕24号)[5],针对农村劳动力制定了“春潮行动”“新生代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和“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等一系列专项规划,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落实,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成为国家激励引导、劳动者积极参与、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的重要任务。随着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的逐步推进,农村技能培训工作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也表现地愈加明显。

(一)农村人员自身学习能力弱、培训意识淡薄

农村人员从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动准则等方面与城镇居民存在一定差距,由于长期固化在自身状态中,缺乏自我追求目标和职业危机意识,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存在懒惰心理,认为只要能够应付当前工作岗位就很好,较少有人愿意抽时间去参加培训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知识技能。而有机会参加培训的学员则受限于自身文化基础、学习接受能力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缺乏清晰的目标定位,选择项目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二)承训机构缺乏专业态度

职业院校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缺乏足够的重视,对农民群体缺少客观深入的调研、关注,培训思路固化老套,培训过程流于形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实用性与地方化,更谈不上反映新工艺、新知识和新技能,与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严重不符;民办培训机构资质有限,培训设备、专业师资都很难达到要求,在培训过程当中,只想最大限度地节省投入、套取政府补贴,培训课程多靠单一的理论讲解,缺少实践活动必需的设备和课时,培训工作存在极大的随意性。

(三)农村技能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无论是民办机构还是职业院校,现阶段都缺少正规的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师资团队。民办机构本身在职业技能教育活动方面的教学能力与组织经验多有欠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知识结构更为倾向于普通教育,在农村技能培训方面,缺乏必要的关注与投入,对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经济发展规划、新型农民要求具备的专业就业技能以及创业管理知识等诸多领域涉猎不深,受训人员很难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对就业影响也收效甚微,与培训预期效果相去甚远。

(四)资源、设施以及配套服务不到位

农村劳动技能培训相较于常规社会类培训公共服务性质更强,政府部门目前并未建立规范系统的常态培训机制,仍采用自上而下的任务型培训,完全无法发挥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有效服务保障功能。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存在宣传和引导工作不到位,培训工作整体和系统性规划不充分,地方产业结构升级不配套,财政经费到位不及时等一系列问题,技术扶持惠民政策相配套的服务保障不到位,是高质量贯彻培养新型农民就业队伍这一民生制度的客观障碍。

三、我国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优化思路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劳务人员的教育程度与技能水平是企业制定薪酬的重要依据[6],更与劳动者的劳动效率以及劳务收益息息相关。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农村劳动力可持续生计能力,是党和国家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举措。深层次优化农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思路,结合“政府推动、机构联动、部门实施、农民受益”的管理措施[7],以“留守人员走出去,务工人员稳下来,创业人员站住脚”为宗旨,确保有培训、转移就业、创业潜力的农村劳动者都能转变思想、拓展格局,顺利实现技能提升、就业迁移和创业帮扶,逐步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推动经济发展立足民生、稳步增长。

(一)广泛宣传,渗透意识形态教育

地方各级党组织和政府要协调各乡镇、村委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惠民政策宣传活动,集中利用春节、小长假等农民工返乡高峰时间节点,积极组织文化惠民活动[8],贴近民生、强化交流,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群体的文化帮扶工作。坚持扶志与扶智并重,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法律法规教育[9],引导农民群众知耻守信、明荣识理,建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与社会观,激发农村劳动力内生动力。

(二)把握方向,开展分层次培训

地方政府与培训机构应当紧密联合、充分调研,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与承训校方实力特色,科学设置培训项目,依据市场的实际需求与培训对象的层次水平,着眼于“走出去”“稳下来”“站住脚”的培训方针,制定清晰的培训方案,细致深入地开展订单式精准培训。

1.对留守女性:鼓励走出去

农村妇女是农村综合生产力以及生态文明水平的标杆,是可培养发展的人力资本。政府应当加强农村妇女的技术培训工作,采取多种措施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制定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开展学制短、入门浅的体验型职业技能培训,鼓励、支持她们参加培训学习,构建积极向上自我发展心态,逐步开发她们在知识与技术方面的需求,充分运用自媒体平台加强技术培训效果推广,有效引导她们呈现学习和生产最佳状态。

2.对农村籍务工人员:帮助稳下来

城市发展生产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务工人员就业技能的迭代升级可以满足劳务市场对高素质、高技术人才的刚性需求。相关部门要提前做好市场调研,紧贴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务输出对象的培训意愿、就业实况,动员相关培训机构以保障培训水准为目标[10],统筹规划资源,采取“技能帮扶”“订单结对”“以工代训”等形式灵活创新培训模式,精准落实实用技能培训,有效提供劳务人员升维平台,促进劳动力有益流动,增强就业稳定性。

3.对返乡创业人员:扶持站住脚

农民工与大学生返乡创业是尊重市场发展的选择,多年的城市求学、求职经历,受城市现代化生活节奏的影响,在思维和执行力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再加上当地血缘、地缘以及人脉优势,返乡创业无异于降维竞争。

(1)落实农业生产培训

科技水平的高速发展,对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业现代化同样面临转型和升级。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配置农业生产技术专业师资,系统科学落实农业培训规划,构建农村地区定向联合培养机制与农村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农业生产专业型以及技能型人才,帮助更多农民利用科学的方式养殖、生产,将农业理论知识扎实应用于实践,促进农业发展实现质的变化,积极开发第三产业,稳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2)开展创业管理培训

大学生综合素质、思维格局以及执行力都远高于农民,学习心态与状态也都持续在线,他们需要的是更为系统规范的继续教育以及相对自由、公平的发展平台。为农村职业技能培训配置优秀的创业指导、管理规划教学团队,拓展农村职业技能培训的范畴,重视创业扶持工作。将大学生作为农村创业管理力量重点培养,帮助他们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优化创业环境、落实创业资金,让返乡就业大学生学有所长、学以致用,真正同乡村建设同成长、共发展。

(三)优化资源,加强农村培训基地建设

各级政府应从建立农民惠农政策咨询平台、技术培训平台、创业基金平台、信息沟通平台这四个方面给予支持[11]。有效整合规划培训资源,包括培训项目、培训经费、培训师资以及培训生源,避免造成培训资源缺失、浪费。加强地方农业培训基地建设与公共社会资本融合,提供健全、完善的外部制度环境与内部培训管理体制,推动加深农户社会网络的拓展,多途径优化农村居民的社会资本,逐步缩小社会网络“差异格局”,深化农村劳动力从业环境与社交网络间的信任层次,不断完善农民群众培训服务体系。

(四)保障服务,深化改革

地方法律援助部门、教育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农业部门等应多方联合,发挥公共就业体系内的各种培训职能,全面贯彻落实职业培训服务保障。同时,社会保障部与人力资源部应当建立技能培训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和动态绩效管理机制,采取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并落实培训任务,实现村、镇及县三级网格化培训管理,为农村就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保驾护航。

政府应当全面保障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12]。不仅需要有效的政策倾斜,更要坚定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导向性功能[13]。不断完善产品和要素市场,强化职业技能培训的技术支持影响,增强信息公开,为劳动者提供公平的就业[12]创业平台与资金、技术服务,激发农村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潜能,帮助他们打造自己的发展空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是一项保民生、促发展的系统工程。优质高效地开展培训工作,保障培训效果需要从政府到机构再到个人投入足够的关注和精力。鼓励农民打破格局,解放思想,积极改变,勇于实践;引导培训机构广泛调研,精准定位,创新思路,有效投入;督促政府部门精于管理,严于把控,服务到位,保障全面。高质量培养农业生产专业型、技能型人才及乡村创业管理型人才,协同实现提升农村劳动力可持续生计与发展能力,全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猜你喜欢

劳动力职业技能技能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画唇技能轻松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