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茶文化融入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
——以横县职业教育中心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为例

2021-12-31杨汉寿

科学咨询 2021年22期
关键词:横县茶文化茶叶

杨汉寿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 广西南宁 530300)

茉莉花茶产业是横县的特色支柱产业,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茉莉花产业发展得到升级转型,在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中,可以将传统茶文化融入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助于促进横县茉莉花茶产业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茉莉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传统茶文化融入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推动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课程建设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要发展,需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专业建设,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中,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通过运用大量信息化教学手段,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茶叶生产与加工的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进行课程设计,体现传承与创新,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有助于学生的就业,能促进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建设发展。

(二)有助于专业人才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校在开展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时,不仅需要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而且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一致性,培养能适应工作岗位的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适应现代信息化的茶园与茉莉花园管理、茶叶与茉莉花茶加工、茶叶直销、茶叶网络营销等工作,尤其是为培养横县茉莉花茶产业技能型专业人才提供条件,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三)有助于促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

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更先进的技术支持,使横县所生产的茉莉花茶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还能够满足专业的全面发展。同时,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够让茶文化得到更广泛的宣传与传播,提高当地茉莉花产业在世界中的知名度,又能够提高专业人才的专业服务能力,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提高提供必要的基础条件。

二、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陈旧,技能操作与实际不相符

以横县职业教育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为例,目前在实际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上存在教学内容过于陈旧的现象,导致教师所教学的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无法匹配,未能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教学,致使学生毕业后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明显不符,无法满足社会与市场的信息化发展需求,制约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提高。比如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有计算机基础、Windows操作系统、文字录入、Word教程、Excel教程、计算机网络入门、计算机安全知识等,内容陈旧、单一,理论居多,课本上的操作题目又脱离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工作实际,吸引力不强,很难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

(二)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低

现阶段从事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部分教师是在高校中学习茶叶专业知识毕业后通过公招等方式直接到中职学校任职[1]。由于任课需要,上计算机课的教师是通过校本培训转型为“专业教师”,有些也没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条件,对于计算机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导致在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不符合。另外,具有计算机或茶叶与加工专业知识能力的人才却受到学历和教师资格不足因素影响,未能进入到中职校园教学,导致中职计算机教学无法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受中职学生特点制约,忽视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的作用

根据中职生的知识基础比较差,自控和自律能力比较弱,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不能直观教学,把知识与技能复杂化,影响了中职学生对知识与技能深入理解与掌握,致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忽略了思政教育,影响了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随着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休闲、养生等内容的关注度在逐步提高,尤其是对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更是加大了重视力度。而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与内容,尤其是茶文化中蕴藏的各种禅文化、中和之美、恬静之美等丰富内容,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道德品质的形成、技能技术的培养和岗位职业精神等具有积极的促进性。但对于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的教学却忽视了传统茶文化的重要性,使茶文化的精髓无法得到更好地传承,实际就是未能把茶文化融入计算机实际教学。

三、传统茶文化有效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策略

(一)加强教学内容的更新,适当融入企业实践项目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实践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具有一定的促进性,尤其是教学内容需要满足社会与市场的发展需求,适当融入当地特色产业的项目实践。这就需要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重视实训教学的重要性。除了在实训室中配备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确保实训室的先进性。学校还需要重视与企业间的合作,积极参与到企业的科技开发项目中,甚至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入大量的企业实际项目,比如在Excel电子表格实训内容时,可以到某一茶厂拿到茉莉莉花采购、人工、成品茶等相关数据,让学生进行电脑录入数据、制表和统计总数、平均数等练习,从而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家乡的真实企业项目,使学生倍感亲切,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也能够对茉莉花茶产业更深入地了解,确切实现计算机 “教学做”的教学目标。

(二)建立高素质专业水平的双师队伍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需要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专业水平的双师队伍,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的教学知识,而且还要熟练的实践操作,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首先需要加强全职专业教师队伍的打造,择优选取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理论与教学能力的教师任职,以此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优质教学能力。其次,积极引入知名企业专业技术骨干作为校内兼职教师,通过定期对兼职教师开展教学能力的培训,使兼职教师能够将知识理论与实践经验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再次,学校要重视与鼓励教师的进修,一方面学校要为教师创造条件,选派教师到高等学府进行学习参观,或者到知名企业参加实践,使教师的理论知识得到丰富的同时,又能够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要引导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利用互联网等途径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最后,学校要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鼓励教师与企业的技术专业一同进行备课、讲授及开发研究等工作,确保教学效果与实训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实现直观形象教学,将茶文化内涵充分融入到实际计算机教学

中职生知识基础相对比较差,对文化知识的理解较慢,自控和自律能力也比较弱,但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我们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该去掉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法,采取更多直观教学手段,通俗易懂地传授知识技能。比如可以运用微电影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运用微视频讲授知识点;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分析难点,教师操作演示等等,并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应融入实训内容,一方面通过计算机将教学环节中学生难以理解及掌握的内容进行演示,另一方面教师通过计算机网络给学生下发实训任务单,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与实训内容相关的资料与信息,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任务的分工,结合实训内容制定相应的实施计划。另外,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传授新知识后,对学生制定的任务计划进行指导修改与评价。为了检验学生实训任务计划的可执行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机技术对实训任务计划进行初步演练操作,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操作对实训任务进行精心设计。

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将茶文化的思想内涵充分融入到其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促进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第一,作为茶文化思想内涵的“和”文化,包含和谐、大和等寓意,要求在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时要从客观上了解与学习课程内容与实际应用的差别。第二,将茶文化的“静”文化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包括教师与学生都要先从自身出发,将教学心态与学习心态摆正,在对待课程学习与实训时均要专心致志。第三,融入茶文化的“怡”文化,顾名思义,“怡”指的是在品茶时饮茶人产生的一种舒畅、心旷神怡的内心感受,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完全应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第四,要重视茶文化“真”文化的融入,“真”文化代表着返璞归真[2],是茶文化的高级追求。比如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纪律上保持安静的课堂环境,其实就是一种茶文化“静”的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清楚知道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作用,向学生阐述说明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间存在的差异化,因此需要真实、客观地看待已学知识,能够充分意识到学习理论知识是为了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确保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就意味着教学中体现了茶文化“真”的内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文化与内涵,茶文化中蕴藏的儒雅、中和、清静等美学特点,在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时候,能够取长补短。将茶文化精髓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有利于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和谐统一,在有效提高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横县茶文化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茶文化的“办案经”
“一带一路”与茶文化传播
香喷喷的茶叶
广西横县垃圾分类,17年的样本如何复制
便携式茶叶
横县加快发展循环低碳农业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