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2021-12-31户秀琼郝小江

科学咨询 2021年22期
关键词:线路思政课程

王 聪 户秀琼 郝小江

(攀枝花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四川攀枝花 617000)

一、引言

传统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思政课程教育,其存在建设周期长、内容相对滞后等问题,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应当作为思政教育的辅助渠道,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与思政课程相辅相成。

二、思政教育的意义

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青年将接手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优秀人才和先进科学技术是现代化建设的刚需。高校是培养青年人才的主力,培养青年相应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品质,让中国的传统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深地扎根于当代青年内心。当代青年能够客观理性的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相呼应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长期的思政教育不可或缺。

三、传统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思政教育建设周期长,意味着当下思政教育的改革策略不可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传统的思政教育仅仅依靠思政课堂,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政课程内容过于生硬,亲和力不够,教条式的思政内容如果没有具体的事件作为载体,很容易造成学生反感;

2.思政课程内容相对落后,没能与时俱进;将时代元素带进思政教育建设,需要思政教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思政教育的改进办法

为应对现有思政课程的不足,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课程思政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使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此提升课程育人能力。目前课程思政建设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3-7],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易操作的评估办法。目前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有:

1.专业课教师应当增强在社会人文领域的文化底蕴,有坚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增加课程讲解的感染力;

2.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师在此过程中作出相应的思想引领,以此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亲和力;

3.形成一套课堂思政教育的评价标准,可有效评估本次课程的效果,为下一轮课程思政教育提供经验。

五、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案

本文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为例,介绍我校在专业核心课程上,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实施经验。

在《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开篇第一章中,需要讲述电力系统的基本概念、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和电能指标等内容,强调电能质量和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性。在介绍电能质量内容时,适时融入思政元素,如通过介绍世界上影响较大的大停电事件:美加大停电、印度大停电以及2008年中国南方大停电,展开对自然、人文、技术的讨论,使得学生对电力行业基本的职业操守与素养有大致的定位。在讲解电力系统发展时,通过对比介绍中国和其他国家电网的最新数据,应用辩证的思维看待各种数据,不仅仅要看到中国电网的发展速度相较他国的优势,也要看到中国电力技术水平相较他国落后的现实,使学生明白中国现在完全有让国民自豪的资本,但是面临的挑战也需要当代青年客观严肃地对待。用现实激励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树立忧患意识;激发奋斗激情。

第二章讲述电力系统各元件的数学模型。在介绍不同输电线路的模型时要区别对待,潜移默化中引入思政元素。输电线路的精确模型是分布式参数模型,但分布式参数模型过于复杂,实际应用中通常将线路的数学模型简化,区分为短长线路、中等长度线路和长线路进行建模,而对区分后的数学模型精确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因而也会存在不同类型线路数学模型上的差异。深入浅出的讲解会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工程以及科学上秉持的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也会让学生体会到唯物辩证法中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第三章主要讲解的是通过手算实现简单电力网络的潮流计算和分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进行电力线路、变压器以及简单网络运行状况的计算,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进行分析,通过手算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结合实际工程中可以对潮流计算作相应的简化,如环形网络可以简化为阻抗支路,让学生体会到面对复杂问题要分清主次矛盾,把刀刃放在主要矛盾之上,次要的矛盾可以适当忽略。同时,在对现象的分析过程中,激励学生要勇于探索,尝试使用区别于现有教材中的方法来对电力网络进行潮流计算,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

第四章介绍运用电子计算机编程实现不同算法对复杂电力系统网络进行潮流计算。循序介绍高斯-赛德尔迭代法、牛顿-拉夫逊迭代法以及PQ分解法,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潮流方程的求解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曲折前进发展的,各种算法有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应用范围。针对电力系统发展中出现新现象、新问题,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进创新再发展?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启发学生思考,培养精益求精态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在本章的学习中,可布置作业让学生编程实现某一算法对指定网络潮流问题求解,进一步加深对算法知识以及工匠精神的认识。

第五章阐述电力系统频率调整和有功功率最优分布两个问题。在介绍频率调整内容时,介绍频率偏差会对生产实际产生各种危害,向学生介绍电力行业内主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操守,爱岗敬业是电力工作者应该具有的基本良知;在讲解有功功率的最优分配内容时,以习近平总书记于2020年4月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保护环境为切入点对有功最优分配内容进行展开,探讨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能源损耗去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让学生体会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并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国家正在努力实现的目标,与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相关。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最后一章探讨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和电压调整两个问题。在讲解介绍无功调节的措施时,首先探讨发电机、变压器调压方式及其不足,接着介绍为了弥补该缺陷而引入补偿式调压的策略,最后介绍针对不同调压措施的优缺点而提出的取长补短方案——组合调压措施。该过程体现着唯物辩证法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即事物的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曲折与前进性的统一,让学生明白工程建设并不是存在一个完美的、可以经受长期考验的方法,新的工程问题总会在实践中产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现实社会问题,将个人发展置于时代和国家的发展中去考量,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时刻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做准备。

六、结束语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将思想政治内容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与思政课程形成合力,提升课程全方位育人能力。本文以《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的教学实践为例,通过深入挖掘蕴含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爱国主义、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唯物辩证法等思政内容与专业教学目标相结合,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正确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力量。

猜你喜欢

线路思政课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输电线路工程造价控制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
10kV线路保护定值修改后存在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