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角下烹饪类实训教学改革探索

2021-12-31汪海涛

科学咨询 2021年22期
关键词:实训育人考核

汪海涛

(辽宁现代服务职业技术学院烹饪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4)

课程思政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以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最活跃要素,完善实训教学设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通整个实训课程体系、加大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力度,探索“专业课思政”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烹饪类实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1.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

课程应具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技能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灵魂和主线,以专业技能知识为载体,深入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

2.创新课程教学体系,形成一系列课程思政的教学文件。主要包括体现课程改革思路的授课计划、课程标准、教案等。

3.创新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组建一支由面点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建的教学团队。要由1名思政课老师作为课程共建人,共建人对课程的教案设计、教学资料的收集、编写、应用等方面进行指导。

4.创新教学成果,建立课程案例库。选编包含设计方案与实施成果的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编写具有课程特色的教学资料。

5.创新教学效果评价,制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根据中式面点制作课程性质、授课内容和教学过程,制定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二、烹饪类实训教学课程思政建设举措

(一)弘扬中华饮食文化、弘扬工匠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融入爱国情怀,增强对传统文化魅力的感知,树立文化自信。工匠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精神,大师、名师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学苦练,针对学生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缺乏脚踏实地的吃苦精神,要加强工匠精神的教育,力求做到极致。在加强专业课程建设的基础上,我们将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实施以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为先导的、以非遗餐饮文化和传统技艺传承为主线的教学改革,形成了特色的育人模式,促进专业建设水平全面提升。高职烹饪教学要求对应企业操作的岗位进行课程设置,全面涵盖了企业厨房的生产流程,辽沈餐饮非遗项目历史悠久、雅俗共赏,关东大地烹饪食材物产丰沛、品类齐全,辽菜烹饪技法复杂多变、制作精良,这些都与烹饪专业教学要求相吻合,相关非遗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元素是职业学校烹饪教学的宝贵课程资源,因此,通过特色育人模式不断探索实践,形成了丰富的具有特色文化内涵的烹饪教学课程资源。专业师资队伍素质能力不断加强,教育教学能力显著提升,专业教师能够与非遗传承人进行充分的文化沟通和技艺交流,有效参与专业课程的建设、改革;实操教学的场地设施配备、信息化教学功能更加完善,更好地满足非遗技艺传承教学需要,培养“非遗”文化的继承者与传播者。

(二)杜绝餐饮企业以次充好、弄虚作假的现象,教育学生遵守职业道德

专业实践课是课程思政的最核心阵地,分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教师演示中从原料的选择到成品,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思政教育,如餐饮企业以次充好的现象,原料选择要真材实料,不可弄虚作假,教育学生要遵守职业道德。

(三)引入符合卫生习惯的行为,不断强化对食品的安全意识

介绍品种操作技巧的同时,要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操作习惯,将餐饮企业符合卫生习惯的操作行为讲授给学生们。学生练习中,除了观察学生的操作要点外,更主要的是重点考察学生的操作规范,是否符合卫生安全要求,不断强化对食品的安全意识,并上升到职业道德的高度[1]。

(四)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挖掘课程思政元素

基础理论知识是中式面点制作课程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之一,基础理论中包括原料的介绍,包括品种、产地、季节等,尤其是野生动物类,会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很多传染病都来源于野生动物。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重点强调,以后走出校门,走进餐饮企业,首先要遵守法律,树立良好职业道德,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五)引入烹饪实训室文化,传播课程思政理念

为了给职业人培养创造相适应的育人环境,专业群吸收融合优秀企业文化,凝练固化特色专业文化。一是专业群引入企业员工心智模式提升培训课程,开展师生“微成长积极教育特训营”,召开诚信誓师大会暨榜样的力量,弘扬团队文化,传播正能量,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实现师生个人终身学习和持续成长。二是改善实训教学场所条件以满足非遗企业大师、高管到校讲学授课需求。张贴宣传专业文化,耳濡目染学生,发挥实训场所的素质养成功能,所有学生进入实训场所必须以企业员工进入企业的标准要求自己,凸显企业文化和非遗文化的引领规范作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烹饪实训室相关的大师名人介绍、经典菜品典故、励志的标语口号等,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职业观。

(六)课程融入社会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烹饪类课程教学可与课外活动结合,如中西式菜肴课程、中西式面点课程走进幼儿园、走进敬老院、走进社区,提高学生参与率,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在活动中强化专业技能,提升学生道德情操和职业素养。

(七)创新教学方法,挖掘网络平台思政元素

将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紧密结合,采用网络教学模式融入思政内容,利用手机软件,如云班课、学习通、抖音等,将最新的新闻或案例上传,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八)创新课程考核方案,增加思政考核模块

以课程思政元素和专业技能作为并行主线制订考核评价标准,构建能力本位的多元评价体系。改革课程考核形式和内容,增加课程思政元素考核比例,将课程思政模块纳入烹饪类实训课课程考核方案。将课程专业知识和技能模块的考核比例压缩至80%,将课程思政模块的考核比例提高至20%。课程思政模块的考核重点考核学生是否弘扬工匠精神,是否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价值观,是否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

猜你喜欢

实训育人考核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