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大视域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政育人”的路径分析

2021-12-31田婷婷

科学咨询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专业课课程思政辅导员

田婷婷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2)

近年来,“课程思政”是高校被提及的高频词汇。目前在高校,各个专业课的课堂上基本都有意识地有所涉及。但辅导员作为高校面对学生的一线工作者,作为高校大学生人生导师,更应在学生的“思政化培养”上下功夫,真正发挥辅导员的德育功效。

作为高职院校,重在培养德技并修的现代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基础较差,且人生目标比较模糊,政治信仰上存在迷茫与矛盾,思想品行与法制观念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疑惑。面对个性迥异的高职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育尤为重要。将课程思政渗入到专业课学习,深入到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及日常的德智教育中,能够有效地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人生目标,培养良好习惯,为高职学生的精彩人生护航。

所谓“课程思政”是将思政教育与德育熏陶贯穿到高校的每一门课程中,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的一线工作者,虽然涉及课程教学比较狭窄,但思政育人和德育的空间却比专业课教师更加广泛,更加灵活和更好开展。

在“课程思政”大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师需挖掘的是专业课程的相关思政资源,而作为辅导员,更应关注自己在育人方面的思政资源。如何将学生管理与服务以及育人过程中的思政元素活泛起来,是辅导员亟需考虑的问题。

一、重视典型教育,夯实思政育人点

“建党100周年”“八一建军节”“汶川地震纪念日”等重要事件节点,都是高职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的绝佳时机。鼓励学生自己搜索相关重要节庆日信息、自主开展相关活动,将思政育人的功效贯穿到学生工作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典型教育中切实加深家国情怀,加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紧抓职业教育,延展思政育人线

高职院校重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贯穿其中。高职辅导员在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教育中,需牢牢地抓住职业教育这一主线,通过主题班会、企业实习、社会体验等方式,带领学生深入职业最前线,开展工匠精神教育,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种在学生的心里,为学生漫长的职业生涯路打牢基础。

三、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思政育人面

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已成为高职学生日常社交和浏览的重要平台,高职辅导员可顺势而为,通过制作短视频、撰写博文等方式将职业精神的培育、优秀文化的传承、做人做事的道理、社会热点的探讨等思政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新媒体平台上接受润物无声的思政教育。

四、加强党团建设,深化思政育人度

党团建设,是高职院校辅导员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一大抓手。“学党史、知党情”,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历程;“致敬先烈、学习先辈”让学生学习老一辈人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学习先辈们勤俭苦干的革命精神。在一系列的党团教育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将思政育人深入贯彻,让学生在党员发展、团支部活动中接受党团知识教育,将思政育人的理念深入学生内心。

在“大国工匠”高职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不仅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门精湛的技术和了解行业知识,更要在学生管理与服务的方方面面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和法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融入其中,贯穿于育人的各个阶段。辅导员在育人工作中,责任重大,只有守好点、延展线、拓宽面、深化度,将各类思政资源充分利用,从而达到思政育人的最优效果。

在高职院校,辅导员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在育人工作中,辅导员要时刻牢记“思政育人”的大方针,构建高尚的道德情操、坚定的理想信念、肯干肯拼的职业精神等多种元素相互融合的一体化育人平台,凝结成实现以理服人、以文化人、以情感人、以法制人、以行导人的育人系统工程,使思想政治教育至柔至刚、润物无声的精神力量融通到面对学生的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每个环节,贯穿到学生的每一步成长。

猜你喜欢

专业课课程思政辅导员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饲料专业课教学策略——评《饲料学》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微信在中职汽修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索与运用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