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研究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22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办学理念

安 培 涂 恬

(1.中共天津市委党校 天津行政学院 天津市委党史研究室 天津 300191;2.江西省社会主义学院 江西南昌 33000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阶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新发展阶段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提高发展质量,构建职业教育新发展格局。

一、创新驱动,通过关键环节创新,激发职业院校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职业教育领域贯彻新发展理念,也亟需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后,我国职业教育由注重数量、速度发展阶段向注重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阶段转变,职业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职业教育强国,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职业院校应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在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就业创业等关键环节的创新。

首先明确“大职业教育”办学新定位。办学定位主要是回答“办成一所什么样的学校”的问题,它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前提。[1]职业院校办学定位体现职业院校的办学理念,关系职业院校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可能性。职业院校是“大职业院校”,应树立全纳、公平、有质量[2]的办学理念。积极开展面向社会人员的职业培训,积极扩宽职业院校服务,激发职业院校办学活力与动力,全面释放职业院校办学职能,从新定位中提高职业院校新站位。其次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形式。职业院校要深度开展与企业、行业组织的合作,在办学、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就业等各方面创新合作形式,增大主体合作利益公约数,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迈上新台阶。在此基础上,开创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创业新局面。

学生就业质量是检验职业院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新发展阶段,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创业质量问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要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以就业创业高要求推动职业院校新发展。通过办学定位、办学模式、就业创业等关键环节的创新,激发职业院校发展新动力,实现职业院校在新发展阶段新作为、新发展。

二、协调发展,增强职业院校对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现代职业教育的准公共性、跨界性决定职业院校必须走与现代产业体系、与新型城市建设、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一是与现代产业体系协调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职业教育培养现代产业体系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力资源,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教育支撑,职业院校只有与现代产业体系协调发展,才能增强职业教育的产业适应性。二是与新型城市建设协调发展。《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支持地市政府在职业教育服务城市文明、服务城市创新等领域重点突破,率先建成与城市经济和民生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职业院校是服务城市文明、城市创新、城市经济的重要力量,是推动新型城市建设的教育抓手,职业院校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增强职业院校对新型城市建设的适应性。三是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社会是职业院校的基本办学职能,职业院校服务社会包括社会培训、社会购买服务、公益服务等,社会资源是职业院校办学资源的重要来源,与社会协调发展,增强职业院校的社会适应性。因此,职业院校不能脱离现代产业、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独立存在,职业院校要实现与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市建设、社会协调发展。

三、绿色发展,实施绿色职业教育,打造职业院校绿色新生态

绿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发展阶段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绿色理念引领职业教育发展要求职业院校从绿色制度、绿色“新基建”、绿色文化三个方面着力。

第一完善职业院校绿色制度。将绿色理念写入职业院校章程,将绿色理念写入职业院校相关制度设计,制定绿色职业院校专项政策规定,以绿色制度规范职业院校绿色办学。第二加强职业院校绿色“新基建”。职业院校基础设施是维持职业院校常态化运营的基础保障,在新发展阶段,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应加强5G、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新技术的应用,将绿色理念贯穿其中,建设智能化、数据化、绿色化职业院校,实现职业院校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改造。第三构建职业院校绿色文化。加强绿色文化宣传,将绿色理念贯穿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循环利用教育资源,提高师生绿色素养,实施绿色职业教育,加强对职业院校绿色化程度评估,形成绿色文化新生态。

四、开放办学,培植中国职业教育品牌,助力新发展格局

一直以来,开放办学,走国际化发展道路都是职业院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新发展阶段,我国职业院校开放办学,要从服务“一带一路”、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品牌、为全球职业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三个方面着眼。

其一,职业院校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以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为重点,积极服务“走出去”企业,培养国际产业链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二,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品牌,经历改革开放以来40余年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建成普职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涌现出“鲁班工坊”“一带一路”国际技能大赛等中国职业教育品牌,建成在海外独立创办的第一所开展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学院即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新发展阶段,职业院校要积极发力“走出去”,将品牌化作为职业院校国际化的目标导向,提升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其三,为全球职业教育治理贡献中国方案。经历改革开放40余年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混合所有制办学、现代学徒制等先进办学经验,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彰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的经验优势,职业院校“走出去”过程中要积极向世界传播分享中国职业教育治理经验,体现大国职业教育担当,为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五、共享发展,推动优质职业教育由全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共享理念的实质是坚持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职业院校坚持共享理念,就要实现优质职业教育全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由此,职业院校要从扩大招生面向、扩展业务范围、开发优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提高职业院校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着手。

职业教育提质扩容发展背景下,职业院校要树立全纳、公平、有质量的办学定位,为所有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扩大招生面向,扩展业务范围,使职业院校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学校,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服务全民高品质生活。为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服务,要求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组织深度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优质职业教育课程资源,并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促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开放共享,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提高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建成人力资源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职教力量。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办学理念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低碳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融入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