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中职学校酒店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探讨

2021-12-31邓小兰

科学咨询 2021年22期
关键词:工匠实训中职

邓小兰

(横县职业教育中心 广西横县 530300)

一、酒店行业工匠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工匠精神”是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职业追求,勤奋踏实、乐业敬岗的精神品质。根据酒店行业人才需求的素养要求,酒店行业的工匠精神可以概括为“乐业敬岗”“精益求精”“卓越创新”。将工匠精神教育贯穿于中职教育的全过程不仅能培育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增强学生职场竞争力,也将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影响力,这样才能让职业教育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与青睐。

二、培养酒店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途径

中职学校酒店专业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应该是一项长期、全面、慢慢渗透的工作。因此,教师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将工匠精神渗透到中职学校酒店专业教育教学中,其次校企双方应当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到中职学校酒店专业的基础课程、课外拓展课程和实训课程等多个领域,努力培养出适合酒店行业岗位所要求高素质高素养的行业人才,以推动酒店行业科学健康发展。

(一)在酒店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渗透酒店工匠精神

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载体,需要借助课程教育教学的过程。因此,工匠精神的培养并不是某一门课就可以解决的,而是需要将酒店工匠精神融入到中职学校酒店专业的各类课程活动中,并形成中职学校酒店专业工匠精神的课程体系。学生工匠精神培养的重点课程是核心课程,主要是学生职业素养塑造、核心职业技能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其中要以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实操课程两大块的重点课程为重中之重。例如,通过校企合作开设专题讲座、经验交流、参与课程模块教学、提供课程实践指导等方式,企业与学校一起对酒店专业学生工匠精神进行培养。专业基础课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匠精神培养也需要渗透到专业基础课,酒店专业的基础课理论知识多而泛,导致学生听不懂、不想看、不想学,久而久之就会觉得专业基础课没有用,如何让学生想学呢?以《饭店管理概论》这门基础课为例,这门课学习的目的是了解饭店的管理,内容涉及面很广,在没有实施工匠精神培养前,学生对这门课厌学,主要是学生没有上进心,通过工匠精神的培养,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不少,课堂不再是老师讲,而是师生互动,学生主动学习。所以,在酒店专业课程体系中渗透工匠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在酒店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酒店工匠精神

酒店专业的教学改革,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应该加入精神的培养,故,工匠精神的渗透应该是教学改革的重点。渗透工匠精神不应只是理论上的渗透,而是渗透到学生服务理念、职业品质、职业技能等方面,这些方面可以快速实现应用的教学内容。同时,针对学生所处的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地选择工匠精神培养的内容,比如在一年级的时候,侧重培养学生对酒店专业的认同感,需要在形象设计、酒店沟通服务、饭店概论等课程中反复修炼,培养学生的职业形象,不断灌输酒店服务理念;在二年级,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熟练的酒店技能,增强学生未来从事酒店行业的信心,可以在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等核心课程中将基础管理理论与酒店服务流程、服务规范相结合,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做,为谁做,做什么,严格把握酒店服务规范,认真引导学生在酒店服务中吃苦耐劳,追求细节,精益求精,卓越创新;三年级实习前则侧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端正职业态度,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当学生真正面对客人的时候,在良好的制度范围内,在酒店前辈的指导下,借助于同事身体力行的示范以及学校所学到的知识案例,加上现实的真实场景,在实践实操中学习体会酒店工匠精神对自己工作状态的影响力,并且在工作中逐步形成乐岗敬业、精益求精,卓越创新的酒店工匠精神。

(三)在酒店专业职业教育活动中渗透酒店工匠精神

酒店服务行业人才缺失,而中职学校酒店专业近年来招生都不理想,因此,培养酒店行业需要的人才迫在眉睫。酒店服务工作是一门人与人的交往艺术课程,所以,酒店专业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领域不应该仅限于专业课程,还应该渗透到第二课堂,多设计一些融入工匠精神的职业教育活动。

比如说可以寻找职业偶像,起到酒店行业榜样作用。日常生活中,很多中职学生心中都会有偶像,教师在和学生交流中时发现,现在的学生并没有因为颜值而去喜欢一个偶像,而是被偶像身上的某种所认可的优秀品质所吸引,所以在职业教育领域也可以替学生寻找心中的偶像,而这些偶像最好的人选就是选择酒店专业人士,尤其是学校内优秀的校友,以他们为学习的好榜样。酒店专业可以通过举办讲座或者开展校友交流,将酒店行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请回学校,请他们讲讲其发展历程,分享一下乐岗敬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职业精神如何铸就了他们的成功。

此外还可以配备学业导师,发挥引导作用。这几年,中职酒店专业的招生很不理想,这个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学生对酒店专业的了解程度和认可度不高,为了能够正确地引导学生对酒店专业的认识,学校除了在班级配班主任之外,还应该给每一个班级配一个专业的老师担任学生的导师,负责对学生职业规划、酒店专业的学习、酒店就业择业等方面进行专业的指导,学校还应该对导师进行考核和有一定的激励奖励制度,学生导师应该对不同年级的同学开展针对性的指导,比如高一侧重对学生专业知识、酒店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高二的时候侧重于学生专业技能、职业品质方面的指导,高三实习前侧重于学生实习信任、心态调整、就业择业等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酒店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适应职业的发展。

另外,还可以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学校需要强化校外实训基地,借助合作酒店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机会。比如酒店提供的勤工俭学岗位可以优先提供给酒店专业的学生去实践,酒店举办的各种大型会议、宴会接待,尤其是一些高规格的接待活动可以吸引学校酒店专业优秀学生参加,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酒店行业举办的各类职业大赛和员工活动,引导学生多关注行业动态和发展趋势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不同层次的专业技能竞赛,对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追求卓越,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学生除了可以参加酒店内的职业技能比赛、校内的专业竞赛外,还可以努力争取参加市级、区级、国赛等。学校也可以与合作酒店一起设计各类专业技能比赛,或者与其企业员工合作比赛,以扩大学生参与专业竞赛的面,通过合作酒店赞助,比如说经费、竞赛奖励、提供技术指导,担任比赛评委等多种方式参与到专业竞赛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接触和交流,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什么叫专业水平,什么是优秀工匠。

(四)在酒店专业学生实训实践中渗透酒店工匠精神

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一环,其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在实训实践中培养中职学生较强的专业技能。而工匠精神的渗透就能充分发挥中职学生的技能特长,把技能特长培养与工匠精神塑造融为一体,通过实训实践项目来推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中,首先通过实训项目的策划入手,把学生对酒店管理的整个实践项目以文本的形式记录下。其次通过带领学生进入实训实践酒店,进行实训实践,并与实训项目文本进行对照,发现问题进行修改并进一步实施。再次,通过把酒店管理专业人员对实训实践项目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结合实训项目策划进行整改。最后继续在实训项目中实施并找到相应问题。这一系列的实训实践过程,不仅将课堂学习的内容转化为实操能力,而且通过这种精益求精、勇于实践的做法来塑造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从而引导学生在实训实践中渗透工匠精神。在学生企业实践环节,首先是学校要有驻厂老师,驻厂老师主要是对学生思想教育,学生日常管理与企业的对接等。其次是合作企业的人员对学生的职业技能教育,企业人员把企业文化和理念输入给学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并把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馈到驻厂老师,便于今后的教学。由此一来,学生在实践环节,逐步渗透吃苦耐劳、乐于敬业的工匠精神。

(五)在酒店专业评价模式中渗透工匠精神

如何知道酒店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水平怎样,课程考核的导向作用很重要,必须创新评价机制。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的评价模式中,科学设计考核模式,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学习之中,避免敷衍的情况发生。在课程考核中按照项目教学,将工匠精神纳入课程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并根据教学目标设计考核标准,职业道德、职业品质、职业能力各占相应的比例,体现以考核杠杆撬动工匠精神的作用。

三、结束语

通过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学校老师与酒店企业的师傅联手,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养为目标,将酒店专业设置与酒店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酒店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酒店岗位工作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在实践中让学生更加近距离地体验和感受酒店工匠精神,并且以自身的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从角色上转换,从学生转换到酒店职业人身份,真实的体验酒店行业岗位所需,真正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承者,而且“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促进中职教师的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工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提升企业对于学生和对学校的认可度,促进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工匠实训中职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新形势下中职生“工匠精神”的培养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工匠神形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中职土木工程测量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分析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