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发展要求
——评《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021-12-31卢少华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技能职业

书名:《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作者:徐涵

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517-1272-9

出版时间:2016 年5 月

定价:50 元

新时期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观念产生了明显的改变,为迎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高等职业教育从现代人才需求出发,在专业知识教育中融合职业教育内容,高等教育也不再是刻板的知识教育,而是在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技能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从新时期开始就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做出许多的研究报告。该书是编者从事教育十余年的教育研究成果,根据自身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感悟和研究,编者对过去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简要的论述,又结合当下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问题,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诚如编者研究,现代高等教育同以往相比,更多了一些具有社会实践性的教育内容,如基本的计算机能力、文件制作能力、以及专业职业能力。就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不是盲目的技能培养和实践练习,而是根据相应的专业职业情境进行培养,本质上具有一定的逻辑理念和发展要求。

一、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现代教育观念中的职业教育是一种隐形的教育观念,同专业学科相比,职业教育所体现的更多是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职业观念。职业教育的展开是对教育实践目的性的践行,任何一门学科,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一部分,其原因就在本身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而职业教育能够将学校教育中的专业学科转化为具体的实践,通过文化与实践的融合,达到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要求。其中,高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尤其重要,高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专业性突出,所要求的社会实践能力要求更高,职业教育内容涉及专业知识、实践能力、职业道德等等。

(一)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受教育者内心树立的未来理想与愿望是其接受教育活动的目标之一,学校教育也将其视为教育目的之一。如果说教育具有功利性,那么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就是实现受教育者功利性目的的关键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高水平教育阶段,是进行职业教育的最佳时期。高等职业教育时期,学生已经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人生规划能力,并且对职业理想的渴望更高,高等院校在此期间展开职业教育是为学生毕业后就业规划牢固就业基础,及时的职业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就业率。科学的职业教育是知识与实践的重合,而一般的职业教育是纯粹的职业理念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同一般的职业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其教育内容具有研究性,通过高等教育的学习,学生可将专业性的学科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实践技能。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

高等教育有别于其他教育阶段,其原因在于高等教育阶段是实现精英人才培养目标的决胜阶段,在此期间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往往是各门学科专业的学术性知识,具有明显的研究性。学科的专业性和研究性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也需要具备专业性和研究性,当然,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因此,高等职业教育是专业与实践兼备的职业教育,二者缺一不可,如果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也没有一定的学科研究能力,也就意味着未来职业前景缺乏专业性的知识。同样,在学校教育中所接受的专业知识如果没有转化为实际的应用能力,那么未来的职业选择将会陷入困境之中。高校学生唯有牢固专业的学科知识,提升自己的学科知识研究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与社会行业中,才能实现职业目标。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与内涵

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学生努力提升自我各项能力,同时也需要学校进行逻辑意义上的职业教育,从知识、技能、道德三方面职业内涵中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涵盖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四个完整的教育阶段,各个阶层职业教育发展内涵不同,在逻辑上呈现有序性,即各阶层所进行的职业教育都是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密切联系现代区域产业的发展和产学人才需求,满足各类社会行业的人才需求和高校学生职业诉求。

(一)有序的内在逻辑

自2014 年以来,国务院明确指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的步伐,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根据经济的产业发展来进行有效的人才培养,根据不同教育阶层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现代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专科院校发展技术型人才,重点以中小微企业的技术开发和产品升级为培养要求,贴合现代技术型企业的发展理念。就本科院校来说,本科院校职业教育突出实践与专业联合培养重点,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兼顾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教学,培养具有专业学位研究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因为各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有所不同,职业教育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所以一般中等职业学校相对独立,不并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专科院校也因为其技术型培养目标不提升为本科院校。本科学校包含硕士、博士学位,其职业教育也应分开培养,形成一套有序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模式。也正因为如此,高等院校所进行的职业教育必须根据实际的教育层次培养要求来展开,依照教育内容与培养目标循序渐进。

(二)全面的教育内涵

素质教育理念下,现代教育的发展贯彻知识、技术与道德,在全面教育的提倡下,现代教育逐渐重视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协同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阶段,其中必定有明显的相同性,其教育内涵也具有综合性。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在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具备一定研究能力的实践型人才,实践是教育的目标,高等职业教育是贯彻高等教育目标的关键点。根据全面教育理论,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应是知识、技能与道德的组合,以本科阶段职业教育来说,知识教育是基础教育,专业学科脱离了表面性的知识,转变为研究型的知识学习形态,通过专业性的研究,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在技能学习方面,高校学生未来就业始终依赖实践性技能,高等职业教育也应该重视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基本的职业技能。除去专业本身,在思想道德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应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秉持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联系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观念。

三、实践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

传统应试教育观念至今还在延续,现代教育提倡个性发展,但始终难逃应试教育的弊端。应试教育灌输式的教育理念促使诸多学生具备强大的应考知识,在考试中能够应对如流,然而却没有个性思维,也没有真正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所谓“知行合一”强调思想与行动的切合,教育也应该做到知识与实践的转化。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最高职业教育阶层,需要做到的职业教育培养内容已经超出了专业学科本身,还要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行业趋势来展开相关性的社会实践技能培养,这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实践与文化兼备

从高等教育本身来说,实践教育与文化教育占据了主要的教育内容,根据当下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需要遵循实践与文化并行的原则。专业的文化知识学习是实践技能培养的基础,就高等院校专业来说,文化教育包含了专业学科知识和基本文化素养,专业的学科知识是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是最基本的教育要求。在高等院校阶段,专业课程的学习是进行职业教育的第一阶段,巩固好专业知识基石是学生个体未来就业的第一条件。在其他文化素养学习中,高等职业教育明确基本职业素养要求,遵守基本法律、爱国爱党,另外,提高自我,丰富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就职业教育本身来说,实践教育往往比文化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人才培养意义,根据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逐渐从知识本身转化为专业的实践技能培养。在本科院校,高等职业教育如何权衡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同时,在文化学习之中创造个体实践技能,将专业学科知识运用到社会职业中,并将其打造为自己的职业优势等等一系列要求也随即出现。

(二)实践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

从内在逻辑来看,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组知识与实践之间的转化关系,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职业教育是奉行实践教育的重要途径,职业人才培养计划将学生的社会实践技能放在首要位置是其根本性的发展要求。具体来说,是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完美体现,在完成必修知识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就业前景展开职业教育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展开职业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加强学生社会职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普通高校虽然都进行了特定的社会实践活动,但缺乏专业的职业培养思维,高校学生之所以进行社会实践是因为就业需要准备,如果在职业实践中没有得到专业的职业指导不免可惜。如师范类专业学生职业教育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实习教师时,应该学会规划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学会使用多媒体信息教学,在此期间,适应教师这一职业角色,在实习活动中获取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

作为教育的主体,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远远大于学校本身,职业教育也是如此。如果学生本身没有积极进取、勤学笃实是学习态度,即便高校多么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其结果也只是昙花一现。笔者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专业性的人才培养和实践性技能的结合,学生未来能否在社会中发挥自我价值,除去厚实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还有许多综合化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专业性,更应该在系统化的知识形态中打造全面型的精英人才。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技能职业
高级技能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品读
职业写作
秣马厉兵强技能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拼技能,享丰收
我爱的职业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