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特色种植“四大产业”助力提升农业农民效益链

2021-12-31周淑磊仁青措辛振宇

青海农林科技 2021年1期
关键词:黄南中藏药材

李 莲,周淑磊,仁青措,辛振宇

(青海省黄南州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青海 同仁 811399)

近年来,黄南州委、州政府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培育地方特色经济,紧抓特色产业,提出黄南州“十三五”期间发展以蔬菜、黄果、核桃、中藏药材为主导的“四大产业”战略,大力发展“蔬菜、中藏药材、核桃、黄果梨”种植,全力推动了黄南州“四个万亩”快速发展,特色种植新姿初显,结构调整之“硕果”,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 蔬菜产业

1.1 基本情况

黄南州紧紧抓住发展全省菜篮子工程的有利时机,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沿黄河流域和隆务河流域,水、光、热、土的地区优势和资源优势,加快土地流转,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逐步扩大设施农业建设,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截至2020年,尖扎、同仁两县共修建日光节能温室 1866栋(尖扎1120栋,同仁746栋),全州设施和露天种植面积达到800hm2。其中,温室种植124.4hm2;露天356.9hm2(尖扎273.3hm2,同仁83.6hm2);复种320hm2。温室以种植茄果类、豆类、瓜类、菌类为主,露天以种植叶菜类、根茎类、葱蒜类为主,复种区主要在尖扎县以大白菜、萝卜为主。蔬菜种植面积和蔬菜产量呈现稳中有增的趋势。全年蔬菜总产量在1.9×104t左右,蔬菜总产值达到2560万元。全州蔬菜自给率在20%左右。对稳定我州蔬菜市场的供应起到关键作用,为平抑市场物价,丰富群众的“菜篮子”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能解决周边2万人(次)的劳动力转移和就业问题。

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黄南州的蔬菜种植方式、模式、品种及管理、用途均已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从零星到集中连片;由露天到设施化;由单一叶菜类到品种多样化;从粗放到精细;由自我消化到进入市场销售领域,使当地光、热、水、土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土地的利用率在30%以上,产业化、规模化、精细化程度有所提高,丰富了居民餐桌,增加种植户的收入。

在设施农业建设中,黄南州政府及同仁、尖扎县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园、合作社发展,通过招商引资、资金倾斜先后扶持壮大了青海圣航科技示范园、青海恒泽农业有限公司、青海润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润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青海第三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带动效益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和合作社。各企业积极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省农科院、天津设施农业研究所合作,成功引进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育苗技术、高效栽培技术、越冬技术、绿色防控技术、生物菌生根等技术,并组建专家指导团进行专业指导,使多项技术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品种优化方面,逐步实现品种高端化。2019年羊肚菌、芦笋等高附加值蔬菜品种引种成功逐步进入市场。青海恒泽农业有限公司率先引进仿野生羊肚菌试种,并喜获成功。每公顷纯收益30-45万元。青海第三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率先在尖扎县康杨镇露天种植“蔬菜之王”芦笋46.67hm2。芦笋种植进入丰产期后,每公顷年产值可达45000-750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羊肚菌和芦笋的试种成功,有望为进一步带动周边农牧民脱贫致富、为农牧民增收创造更好的条件。

1.2 存在问题

1.2.1蔬菜价格起伏不定,菜农的种植效益受影响严重,时有亏本现象发生,影响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2产业化经营水平还较低。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市场化的程度较低。

1.2.3农牧民群众认识不足,缺少本土蔬菜产业带头人,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全民发展蔬菜产业的积极性不高,打造“一乡一品、一村一品”意识薄弱。

1.2.4蔬菜生产技术匮乏。在蔬菜生产上,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足。

1.3 建议

1.3.1在适宜发展蔬菜产业的河谷地区,加大宣传力度,集中流转土地,实行蔬菜规模化种植,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蔬菜生产格局。加大对集中连片种植蔬菜农户的扶持,借鉴粮食直补的成功经验,提高对露地蔬菜生产成本补贴。

1.3.2通过资金扶持,努力培养本土蔬菜产业带头人、经纪人,使广大老百利益实现最大化。加大蔬菜市场建设力度,减少中间环节,尽量提高种菜农户的收入,稳定蔬菜营销和生产队伍。通过政府引导,让黄南蔬菜走进校园、军营、机关食堂,确保种植户按需种植,市场稳定,效益良好。

1.3.3目前蔬菜产业种植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层出不群,对经营者的技术要求更严更高。应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培训提高生产者的种植技能。

2 中藏药材产业

位于黄南州北部的同仁县、尖扎县浅脑山区大气洁净、水源纯净、土壤无污染,是仿野生种植中藏药材的理想之地。

2.1 基本情况

2014年以来,黄南州相继成立尖扎县成来中藏药材营销合作社、尖扎县当顺福昌中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同仁县阿妈曼日中藏药材种销专业合作社、黄南州归香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同仁县阿吾乎村中藏药材专业合作社、同仁县绿燃中藏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多家中藏药材合作社的成立,加快黄南州中藏药材发展的进程,药材产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目前成立的药材专业合作社有8家(尖扎县3家,同仁县5家)。

2019年黄南州中藏药材面积为647.6hm2。同仁种植497hm2,涉及六个乡镇,11个村。主要以在浅山地区种植黄芪、当归、党参、柴胡、赤芍等中药材为主。尖扎县中藏药材种植总面积150.7hm2,涉及6个乡镇,7个村。以种植黄芪、羌活、当归、唐古特大黄等为主。

种植的药材多以当年种植当年采挖,基本是春种秋收。少量药材如大黄生育期较长,栽植4年后采挖。经过几年运作,药材销路呈现多元化:部分合作社直接出售,销往青海省互助县、大通县、甘肃岷县、陇西等地区;也有用于自制藏药销往本县;部分产品与黄南热贡旦正公司、黄南州梅朵格更商贸有限公司合作,销往外地。同仁县阿吾乎村中藏药材专业合作社与天津荣成药业签订协议,所种药材全部回收;黄南州归香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将药材初加工成半成品销往甘肃。各合作社效益因药材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好时坏。2019年药材价格总体较好,平均每公顷产值在75000-120000元,明显高于大田作物。

经初步调查,2020年同仁县合理利用轮歇地、撂荒地,加大中藏药材的种植面积,黄南州中藏药材种植已突破万亩。

2.2 存在的问题

2.2.1药材供求信息不畅,缺乏必要的市场分析和预测,药农抵御风险的能力差,农牧民跟风现象严重,往往在某一药材高价高位年份,高成本盲目扩大面积,造成生产过剩,产品积压,不仅无法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甚至难以收回成本,严重挫伤了群众种植药材的积极性。

2.2.2中藏药材产业规模化程度不高,标准化水平低,种植分散且规模小,品种分散,品牌不突出。基地建设水平不高,缺少药材生产、加工、营售的龙头企业。“产、供、销”衔接不紧密,没有相应配套设施加以保护,合作社和药农基本上直接将未经过加工和包装的当年收获药材均以市场最低价出售,种植户收益较低,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严重影响中藏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2.2.3黄南州技术力量较薄弱,人才队伍薄弱,专业人员缺乏,技术相对落后。对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跟不上。中药材种植技术包括选种、播种、育苗、采收加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涉及到多学科知识,专业性强。缺乏专业性的技术指导及严格的操作规范阻碍了中藏药材品质的提升,制约着中藏药材的进一步发展。

2.2.4中藏药材种植扶持力度不大,在中藏药材种植方面未给予相应的扶持措施,未把药材种植和扶贫开发、农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的结合起来。现有的中藏药材合作社均存在流转资金困难等问题,从而影响了中藏药材的发展。

2.3 建议

2.3.1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使其熟练掌握中藏药材种植技术、经营和管理技术,提高产量。建立健全中藏药材种植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种植户开展针对性的培训,主要讲授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造就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定期邀请中藏药材行业专家对中藏药材种植进行技术指导,把中藏药种植的实用技术手把手的教给农户,不断提高种植水平。

2.3.2挖掘黄南州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加以驯化、改良、培育,形成独具优势的黄南特色药材品种,并加以发展壮大,能有效抵御市场风险,促进黄南州中藏药材产业的发展。

2.3.3以基地建设为基础,积极培育加工企业,大力推进“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和龙头带动,发展订单种植,构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新格局,推进中药材产业由以种植为主的初级产品输出型向种植、加工、研发、营销为一体的精深开发转变。

3 核桃产业

3.1 基本情况

2005年以来,尖扎县利用良好的气候特点和无污染的环境优势在坎布拉镇、康杨镇、马克唐镇、昂拉乡川水地区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特色经济。由于尖扎县原“百里万亩”果树林带“三红”苹果品种已老化,果品品质差,加之外地果品冲击市场,原“三红”苹果失去市场竞争力。在州委、州政府和尖扎县委、县政府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和聘请省内外农业专家进行项目论证后,认为在尖扎县沿黄地区发展核桃产业切实可行的结论后,核桃产业从2006年开始启动,历经五年时间,先后从陕西果树研究所引进香玲系列核桃优良品种51万株,在坎布拉镇、康杨镇、马克唐镇、昂拉乡三镇一乡实施核桃建设。主要在改造老果园的基础上,采用果粮间作形式进行栽植,五年共栽植核桃苗762.3hm2,到2010年已形成尖扎黄河灌区“百里万亩”核桃林经济带,2016年调查核桃苗木成活率为92% 。目前核桃总面积为701.3hm2。

核桃产业投资大、见效慢、受益期长,是“当前栽树,几代受益”的农业长效产业。历经15年的核桃建设,目前所有栽植的万亩核桃进入结果期,每株可产果10kg(600株/hm2),公顷产量6000kg,每公顷产值在9.6×104元左右(以16元/千克)。盛果期万亩核桃总产量8×106kg,总产值6400万元。种植户户均增收1600元。

3.2 存在问题

3.2.1管理粗放、投入少,管护措施不到位。尖扎县种植的大部分核桃都是果粮间作,大田核桃的管理基本跟随大田作物的生长需求进行,对核桃无专门投入和管理,种植户缺乏核桃田间管理知识。不施肥、不修剪、不喷药,处于“管理粗放、低效益、低产值”的状况,单位面积产值低下。

3.2.2品种单一,品质欠佳,缺少市场竞争力。由于对当年引进核桃品种缺少深入调查研究,加上核桃更新换代频繁,尖扎县现有品种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对核桃高品质的需求。面对市场要求核桃皮薄、个大、口感佳的客观需求,尖扎核桃因为个小、皮厚、含油量低等原因,市场竞争力逐渐削弱,面临“有市无价”的被动局面。

3.2.3缺乏有实力的深加工企业,仍处于原料生产销售阶段,制约着核桃产业化发展。

3.2.4科技服务机构不完善,人才队伍薄弱,对核桃产业的技术服务相对滞后,对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跟不上。

3.3 建议

3.3.1加强培训。加强对果农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为尖扎核桃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逐级逐层培训专业人员和种植户。加大资金投入,规划落实资金支撑核桃产业发展整个环节。加强田间管理,用管理水平精细化、标准化来提高产量,改善核桃的口感、品质。

3.3.2引进和培育多个适合当地生长、品相佳、含油量高的新品种,逐年替换老树种,最终实现核桃的更新换代。

3.3.3扶持和培育核桃加工企业。创新开发高附加值的核桃系列产品,积极打开核桃市场,提高核桃附加值,促进农民种植、管理核桃的积极性和核桃产业的发展,提高尖扎核桃的知名度。

4 黄果梨产业

4.1 基本情况

同仁县独特的海拔、气候、土质及温度等自然因素影响形成独特的同仁黄果梨品种。种植历史悠久,是同仁县特有的乡土树种,唯一性是其他任何一个地方都无法取代,也是同仁县唯一取得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其鲜果色泽金黄、酸味独特,皮薄松软、经后熟自然冷冻后呈黑褐色,出汁率高,口味酸甜适中是黄果梨的特有性状。

同仁县保安镇、隆务镇、年都乎乡是黄果梨主产区,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庭院均有栽植。经过多年精心培育,黄果产业发展有了较大进步,随着全球气温变暖,适宜种植黄果梨的区域逐渐扩大,加之同仁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现黄果梨适宜种植区域已扩展到兰采乡土房、黄乃亥乡羊直沟和曲库乎乡江什加等在内的六个乡镇29个行政村。同仁县的黄果梨产业发展历经3个历史段:2005年以前,为零星种植阶段,主要为农民自发种植于房前屋后,有53.3hm2,主要以满足家庭日常需要;2005-2011年,同仁县启动建设万亩黄果梨种植基地项目,结合扶贫开发项目及小杂果种植等项目,政府通过提供苗木、补贴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充分利用耕地、荒山荒坡建园积极发展黄果梨种植,全县黄果种植面积达400hm2,黄果梨产业得到迅速发展;2011年实施同仁县黄果梨栽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项目,为政府主导的规模化发展阶段,重点在2018年、2019年规模化种植201hm2和 200hm2。有力的促进和推动我县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期间由于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乡地带黄果梨面积有所削减,截至2019年底,全县黄果梨种植面积为849hm2。其中,挂果面积为448hm2,不挂果面积401hm2。大部分果树进入盛果期,黄果梨年总产量达4032t,总产值达到1612万元。随着树龄的增长和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黄果梨产量近几年有望突破6000t。

传统黄果梨苗的繁育使用根蘖苗,但根蘖苗繁育周期长,百姓手中的苗木储备量已跟不上同仁县大面积发展黄果梨种植的步伐,2009年在保安镇东干木村建立黄果梨育苗基地,占地8hm2,用杜梨做砧木,共嫁接黄果苗16×104株,能满足333.3hm2的种植需求。该黄果育苗基地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促进同仁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和特色农业经济产业化的发展,提供的优质黄果梨苗为近十年同仁县黄果梨种植面积的扩大提供保障。进入2018年,由于该基地土壤中养分缺失严重,已不能满足黄果梨苗对土壤养分需求,现已另择地块,在保安镇石哈龙村另建黄果梨育苗基地一处,该基地占地2hm2,已育2年生苗2×105株。

同仁县境内现有同仁县晶黄果天然食品有限公司和同仁隆务庄仁青农畜产品有限公司两家黄果梨饮品加工企业,年生产量500t。先后开发了黄果饮料、黄果醋、黄果酒等高附加值的产品。目前,各类产品十分畅销,供不应求。黄果梨的深加工,推动了同仁黄果梨的生产发展和产业链条延伸,提高了农民收入,为彰显地方特色,打造区域品牌奠定了基础。

4.2 存在问题

4.2.1黄果种植周期长,见效慢,资金投入量大,群众自筹有一定的难度,影响了建设进度。如荒山荒坡集中连片种植投资成本高(水利设施、网围栏、管护等),财政支持力度小,百姓投资困难。管理粗放,只种不管。对黄果梨缺少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果树修剪技术欠缺,果品产量不稳定,大小年现象严重。

4.2.2黄果梨年产总量大,黄果梨加工企业收购量小,产、供、销脱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造成大量黄果梨囤积,种植户经济利益受损,严重影响种植户积极性。

4.2.3品牌宣传力度不够,对黄果梨是“三品一标”产品认知不清。产品开发创新力不足,种类、规格单一,未按不同消费层次、用途等设计出形态各异的精美包装。不能满足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未能全方位打开市场。

4.3 建议

4.3.1对“同仁黄果梨”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进行全面立体化包装和宣传,引导广大农户及经销商正确使用和保护品牌。用“种果直补”的方式促进果农的积极性,提高种植户的种养水平,加强对黄果梨的田间管理。

4.3.2加大黄果梨特色品质研究力度,找准黄果梨在全国同类商品中的特色优势,对黄果梨的有效成分做出权威鉴定,以突出黄果梨区别于其他梨种的特有性状,推动品牌建设。

4.3.3寻求更大企业加盟,加大现有企业的冷冻、库存设施,缓解企业和农户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开发黄果泥、果酱等新产品,依据不同消费群体和消费能力,丰富产品种类,设计多款包装,提升品牌知名度。

4.3.4积极参加省内外农产品推介会、科技成果博览会等,凸显产品优势,提高品牌效益。效仿化隆杏、民和桃等做法,通过梨花节、采摘节等一些体验式营销方式,吸引消费者参与,增强品牌影响力。黄果梨产业在品牌塑造过程中还可以依托当地文化遗产(热贡艺术),注入文化内涵,更好地塑造黄果梨产业的品牌形象,提升竞争力。

总之,黄南州以“无公害、优质、绿色”为主攻方向,大力推进蔬菜、中藏药材、核桃、黄果梨四个产业的建设,有效地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综合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对促进地方经济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黄南中藏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某MPV地板加速振动优化与控制
图画捉迷藏
一种基于SINS与LBL的水下隐蔽导航定位方法
沉默
图画捉迷藏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养生妙招笑中藏
找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