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市园林精细化管理机制的建立

2021-12-31刘利温超

内蒙古林业 2021年7期
关键词:园林管理城市园林绿地

刘利 温超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强调,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精细化管理已经成为未来城市管理发展的方向,而城市园林精细化管理势必要跟上精细化管理的步伐,迈步走向新的征程。

一、园林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关键因子

1.个性化的规范和指导性标准的建立

城市园林建设不同于其他城市建设项目,除了要考虑城市定位、城市规划以外,还应该考虑城市的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资源的特点,通用性的规范并不能完全满足本地区使用的需要,要真正地实现园林精细化管理,首先应建立针对本地区的个性化的规范和尽可能量化的行业标准,只有将本地区本行业的标准化体系确立完善,才能为该地区各级园林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2.智慧园林管理体系的建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中指出:“要强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标准,更多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园林管理部门也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将基于园林数字化基础上的智能管理应用于园林管理上来,融合形成智慧园林管理体系,实现从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文件流转签批等一系列工作的智能化,同时也解决了多年以来数据检索困难、查阅纸质资料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的问题,避免了由于纸质资料丢失而给后来的管理者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3.简洁高效的考核管理体系的建立

我国的城市园林管理部门大多数都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这类性质的单位介于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因此,其考核体系不能等同于企业。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购买服务将成为绿地养护的生力军,建立一套合适的、行之有效的考核体系将在提高精细化管理程度、节约资金成本、调动养护企业工作积极性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园林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的流程

1.建立大数据库

在采集绿地植被信息时,应建立每一棵树的生长档案,对现有植被进行标号。以呼和浩特为例,建立树木档案时,应先设计树木编码。例如,编码前两位为养管单位编码:01 为市级园林养管单位,02 为新城区园林养管单位,……;第二部分是树木所在的位置,新华大街为XHDJ、乌兰察布路为WLCBL,……;第三部分为园林使用类型,001 为行道树,002 为公园景观林,……;第四部分为生活型,1 为乔木,2 为灌木,3 为草本,……;第五部分为树木名称,国槐为GH,油松为YS,……;第六部分是树木自东向西数第几棵。那么,在新华大街上的一株由市级养护单位养护的行道树国槐,是从东向西数第88 棵,它的编码就是:01XHDJ0011GH88。打开这个标号的树木档案,我们还应该看到这棵树木的高度、胸径、冠幅、虫害、来源等信息,这就完成了该树木的基础资料的采集和归档工作。在某一年,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该树被移植到其他地段,它的档案标号就会相应发生改变,当管理者在调取该树的档案信息时,就可以了解这棵树的“前世今生”。另外,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可设定定期普查机制,将普查结果记入树木档案,便于了解各园林植物的生长状况,为园林树木科研提供数据支撑。通过智慧园林分析系统,也可为园林设计人员在新项目上选择不同功能植被提供参考。这种建立树木档案的管理形式,将原来较为零散的树木信息进行了集约化处理,方便管理者随时调取,并可随时了解苗木流向,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2.制定多领域多学科相融合的基础性标准

联合城市建设管理其他领域,跨界合作制定行之有效、个性化的园林指导性规范类文件。确定个性化的指导性、基础性行业标准规范,结合鼓励各养护单位根据自己管辖区内的公园、广场等斑块绿地,将养护管理规范再次细化,做到“一园一规范,一地一标准”。只有建立这样个性化标准体系,才能真正从生产实践角度实现园林管理的精细化。

3.实行绿地养管分级管理制度

根据绿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立地条件,结合实际情况,将绿地养护管理划分为三级,不同的级别对应不用的标准,同时匹配不同的资金。以呼和浩特市的丝绸之路主题公园为例,该公园共分为六个区,从北向南依次以A、B、C、D、E、F 表示。A 区位于最北端,面积较小,北侧有一处待开发地,人流量小,绿化以乔木为主,精细化管理要求不高,可将A 区西南、东南两处硬化铺装面周围五米之内设为一级养护区,五米以外设为二级养护区;B 区东侧为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南北两侧分别是乌兰察布路和大学东街,属于呼和浩特市城市主干道,东西两侧为比较密集的居住区,人流量较大,管理要求较高,因此B区应全部设为一级养护区;同理,C区、D 区、E 区、F 区都应根据绿地的不同功能和实际情况分级养护。通过这样的细化分级,可以明确养护重点,便于养护资金及人员的合理分配。

4.整合城市智慧管理资源,实现线上管理与线下管理相结合

应开发适合园林管理部门的智慧园林管理系统,依托智能数字管理平台,完成对日常工作的数据收集、数据上报、数据汇总等一系列的工作。以呼和浩特市为例,以往在移植苗木的工作中一般需要2~3 个工作日才能完成以上工作。在建立了智慧园林管理系统后,专业技术人员在栽植现场通过手机APP 第一时间将所需苗木数据上传至智慧园林系统,智慧园林系统接到需求后,在数据库匹配苗木信息,将适合苗木所在地发给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通知苗木所属单位做好起苗等准备工作,双方就可以前往苗木所在地提苗、运输、栽植。同时,智慧园林系统在后台将这棵苗木的档案迁移至新地点。同样的工作,智慧园林系统仅需要3~5 分钟即可完成,大大节约了时间。

发动群众参与到绿地管理工作中来,弥补由于管理人员缺乏造成的管理疏漏。开发和智慧园林系统相关联的小程序,市民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小程序,将在游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传至智慧园林系统。智慧园林系统根据问题发生地点将问题发送至所属的养管企业,第一时间进行整改,并将整改结果回传给智慧园林系统,最终将整改结果反馈至市民。并定期在问题清单中随机选择用户,给予一定的奖励,鼓励市民参与进来,共同发现问题,完善园林管护工作。通过以上办法,提高了市民参与园林管理的参与度,增强了市民爱绿、护绿意识,还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管理人员的巡检难度。同时,这种与民互动的形式,能更好地宣传园林工作“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提升园林管理部门的公众形象。

5.引入奖惩机制,最大程度调动养护管理积极性

应建立多次动态的量化考核体系,力求公平、合理、高效。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次年维护费用挂钩,真正让考核结果做到“看得见,摸得着”,而不是好坏一个样。通过考核体系的建立,有效地调动养护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原有的被动管理变成主动服务,充分发挥企业的活力和热情,让考核体系成为园林精细化管理的推进力量。

城市园林精细化管理工作目前还处在起步和不断摸索的阶段。在高科技、数字化管理、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今天,园林部门作为城市的设计师,应该更多地利用高科技手段及灵活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挥群众力量,与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互通合作,借助城市交通监控系统联网、城市数字管理平台等现有资源,加大城市各管理部门的沟通合作。例如,与交通部门共享部分摄像头监控设备,与遥感测绘部门共享部分遥感数据,与云平台共享云空间等,从而减少重复建设造成的资金浪费,实现大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并通过整合城市资源、调整内部管理模式、细化量化管理标准、完善创新考核体系的方式,促进城市园林建设精细化管理的最终实现。

猜你喜欢

园林管理城市园林绿地
探讨城市园林养护中数字化管理的有效实施途径
园林管理策略之我见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浅析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园林工程管理方法创新模式探究
走进绿地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探讨
浅谈城市园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