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义·内涵·路径:“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的三维向度

2021-12-31马树同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概论社会学家国

马树同

(宁夏师范学院 政治与历史学院,宁夏 固原 756099)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厚植时代新人的家国情怀,培养担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他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1]当代大学生作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实践主体,家国情怀的培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高校应根据不同学科、专业、课程探索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机制和路径。“社会学概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在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方面具有独特的现实意义。社会学内涵深厚的“家国情怀”要素,但如何通过“社会学概论”课程,厚植学生家国情怀目前尚处于探索之中。笔者试图通过论证“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的意义、内涵和路径选择,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提供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的意义

“家国情怀是新时代大学生灵魂深处家国一体的情感共识,是个人基于最初的血缘或地缘而形成的对命运共同体的归属感与责任感,表现为个体成员对家庭宗族的身心依附、对故土山河的眷恋守护、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承续、对家国民族的责任担当。”[2]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社会学概论”课程在学生家国情怀培育方面可以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因为社会学的学习,需要一个“呼啸着走向田野”的阶段。[3]在当代社会快速转型与变迁的背景下,社会学需要关注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4]将社会学理论与中国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将大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融入社会学课程之中,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家国情怀养成中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生活共同体的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课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学概论”的学习,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知生活共同体的价值,强化学生对生活共同体的认同感。

滕尼斯认为,共同体不仅是一种地理空间上的共同体,也是社群内部成员因亲密关系而形成的对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精神共同体。[5]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当下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对农村的了解往往限于表象,村庄之于他们,只是一种空间上的存在。当学生带着问题,以“村民”和学生的双重身份走进农村时,他们对农村才做到了真正的近距离观察:了解他们自认为熟悉的人和事,解读变化中的乡村社会形态,思考乡村发展的未来之路,在乡村实践中找到身心归属。

(二)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乡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乡村振兴离不开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笔者所在高校学生生源以农村为主,学生进入大学之后,与故土便有了一种“渐行渐远”的关系,乡土文化在他们的身上经历了“移植—解构—抽空”的过程。[6]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学习中,乡村社会田野调查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学生在田野调查中,获取的不仅是某一特定主题下乡村社会现实的材料,也包含着对乡土文化的再认知。通过调研,学生可以更具体地体验乡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的魅力与价值,强化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

(三)有助于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的有效统一。“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既需要老师的理论解读,也需要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身体力行。如在农村社区内容的学习中,课堂上我们会注重中国农村社区的变化、农村社区的建设与乡村振兴等内容的理论讲解,引导学生对转型期乡村社会形态进行梳理和界定,加深学生对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理解,培育学生对乡村社会的情感与担当。

在社会实践中,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为主题,指导学生深入农村社区进行专项调研,让学生在调研中感知党和国家在脱贫攻坚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了解不同农村社区乡村振兴之路选择的背景。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故土的眷恋和责任得以加强。

二、“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的内涵

在我国,家国情怀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家国情怀也不是生而有之的,唯有通过长期的培育和滋养,方能深入人心,落地生根。[7]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需要以家国情怀的内涵为基础,结合课程内容和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现实,合成该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的新要义。

(一)培育学生家庭归属感

家庭作为社会最主要的群体,是社会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在中国人的传统认知里,家与国是统一的,有着“家国一体”的社会共识。但随着中国社会的个体化,个体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体更多地强调通过家庭运作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与欢乐。[8]家庭结构更多的已由联合家庭和主干家庭向核心家庭转变,家庭的内涵和功能发生了改变,家庭成员对家庭的归属感、责任感在降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千千万万家庭美满幸福,就没有国家繁荣发展。”[9]所以,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需要注重学生家庭归属感的培育,稳固学生对家庭的情感,引导学生爱家与爱国情感的统一。

具体来说,在家庭内容的学习中,我们先从社会设置和社会生活中的家庭概念切入,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社会转型所引起的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功能的变化,分析影响家庭的各种社会因素,让学生对家庭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家庭不仅是一种生活共同体,也是每个个体生活的出发点和归宿,唯有家庭的和睦与幸福,才能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最为初始而持久的保障,千千万万的幸福家庭,是国家昌盛富强的基石。在社会实践方面,以“社会转型期乡村家庭结构变化”为主题,要求学生利用寒暑假进行社会调研。通过调研,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社会转型期乡村家庭结构的变化有具体的了解,对变化中的家庭人际关系、家庭功能等问题有理性的判断和评析。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思考自己“理想”的家庭,充分发挥大学生在现在家庭和未来家庭中的作用,促成良好家教家风的形成。

(二)夯实学生社区主体感

家国情怀是一种个体源于血缘和地缘关系而形成的对家庭、社区、国家的情感,是一种对家庭、社区、国家的认同、依恋、热爱和使命担当。社区作为连接家庭与国家的有效桥梁,社区建设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社区的有效治理需要每个个体积极参与其中。就中国农村社区而言,随着乡村社会转型,村庄共同体解体,村民对村庄的主体感在逐步丧失,[10]村庄生活面向外倾,[11]村民不关心村庄建设,走出来的大学生在工作以后,与村庄的联系变得更少,乡土情结在大学生身上淡化明显。

乡村振兴,需要人才的支持。如何将村庄本土化的高层次人才吸引到乡村建设中来,是高校教育,特别是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关注的问题。笔者从“社会学概论”课程本身出发,结合授课对象特性,聚焦大学生对村庄主体感逐步丧失的社会现实,引导学生在村庄内部寻找、实现价值,让学生对故土有眷恋和贡献,夯实学生的社区主体感。

大学生乡土情的培育,社区主体感的回归,更多的还是一个实践问题。在课程学习中,通过指导学生深入所在村庄进行社会调研,让学生在与村民交流中了解村庄,感受村庄的变化。在调研结束后的教学研讨中,学生根据调研报告讲述自己所发现的村庄变化,老师引导学生去比较、感悟不同村庄发展中生活面向内倾和外倾差异化的村庄现状,让学生以村庄“主人”的身份去认识村庄,为农村社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根据已完成课程学习学生的社会调研效果来看,学生通过两个假期的实践调研,将近一年的调研报告的修改完善,班级的研讨,学生对村庄的认识由模糊趋于明朗,学生村庄“主人翁”意识增强,乡土观念在乡村建设中的正功能逐渐根植于学生心中。

(三)增强学生国家使命感

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核是源于“家国一体”的理念,体现的是由家及国的递进关系,将个体对家的爱护和对国家的热爱连接了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国情怀的论述,内含着家庭与国家的双向联通关系,家庭的幸福美满与国家的强大发展是统一的。[12]所以,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不仅要注重学生家庭归属感和社区主体感的培育,更要将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将学生对家庭和国家的热爱与认同统一于课程之中。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是初中等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后备力量和主力军,思政课老师在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增强学生的国家使命感需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需要让学生体认到作为思政课老师,他们将来如何将爱国化为实际行动,在教育实践中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课程学习中,作为授课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作为思政课老师的责任与魅力,为学生做好表率,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成长,将思政课老师的情怀与责任内化于学生灵魂深处。其次,在课程内容讲授方面,既要客观解读相关内容的社会学理论来源,也要注意社会学的中国“理论自觉”,对中国社会转型中的问题作出我们的理论分析,树立学生的“四个自信”,强化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最后,要注重在实践中让学生切身体验思政课老师价值,通过义务支教、教育见习与研习、教育实习等方式,去观察、认识、体会学校作为社会化主体的重要性,思政课老师在学生思想引领、价值培育中的重要作用。唯有实践感知、触动,方能催生出热爱与投入,并将作为思政课老师当作一项伟大的事业来完成。

三、“社会学概论”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的路径

在课程中厚植家国情怀,需要在深刻理解家国情怀内涵的基础上,从课程本身出发,多渠道培育学生家国情怀,让学生不仅对家国情怀的意蕴和价值有认识,而且能在课程内容学习和社会实践中了解家国情怀的多元表征,避免家国情怀的培育流于形式而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地践行。“社会学概论”因其课程特性,可以有效实现大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就理论层面而言,社会学研究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关注的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具有促进社会优化之功能,这其中无不体现着家国情怀的精神,这是需要通过课堂理论解读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就实践层面而言,社会学从诞生之日起,就保持着对社会实践的敏感性。通过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社会体验,增强学生的实践自觉和学习社会学的责任感、使命感,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13]

(一)课堂教学: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阵地

在“社会学概论”课程学习中,利用课堂教学对大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将课堂教学作为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阵地。一方面,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与理论性相结合。社会学关注的是我们所身处的社会现实,是可以感知、触摸的现实世界,社会学的理论构建都有着实在的社会现象。在课程讲授中,要避免纯粹的理论知识传授,防止为进行家国情怀教育而进行牵强的介入,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在思考中体悟家国情怀的要义。比如在学习文化变迁特性时所涉及的“文化堕距”概念,就可以通过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文化不同组成部分在变迁时的速度是不同的,进而引入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师生对话的平等性。在课程学习中,可以根据不同板块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性。对于一些学生所熟悉的领域,比如婚姻家庭,农村社区等,可以让学生主讲,老师点评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将家庭责任,乡村振兴、乡村建设中学生将来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入其中,深化家国情怀教育。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平台,设计一些主题讨论,设定分值,进行过程考核,让学生有效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这种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知识和情怀内化的过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互动对话的平等性。课堂教学的目的是育人育德而非单纯的知识转移,价值观念的认同并不能靠简单的知识传授来实现。在课堂互动中,只有做到对学生的尊重,与学生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和探讨,学生才能敞开心扉,愿意并积极参与交流,才能在倾听与交流中进行价值观念的引导,并推进学生从情感共鸣到价值认知再到具体践行的过程生成。[14]

(二)社会实践:家国情怀养成的主渠道

对于中国社会变迁与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研究,必定是以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与当代发展为依据的,[15]这就要求在社会学的学习中,关注当下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获取实证材料。这是一个检验和升华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家国情怀养成的重要路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组织和指导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层面进行社会调研,思考社会转型期乡村社会形态的变化:乡村社会是否还处于“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形态,乡村社会形态的变化对乡村振兴带来哪些机遇与挑战;调查“空心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和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了解国家在这些具体的民生保障问题上是如何发力的;考察在后脱贫时代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是如何进行有效衔接的,有哪些具有特色而又有实效的做法;调研党组织领导的法治、德治、自治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社会是如何运行的,收集、整理乡村社会实践中的一些有效的乡村治理模式等等。通过这些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可以让学生对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有更为具体的理解和认识,切身感受党和国家为乡村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深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在乡村建设中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概论社会学家国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诗人心底的家国情怀
筑梦家国的最美姿态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