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开放视域下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矛盾冲突与价值遵循

2021-12-31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开放性高校学生思政

尚 娜

(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092)

一、引言

开放,表示张开、释放、解除限制等,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各主要主体之间的边界是模糊的、可渗透的、易穿越的。社会认识论角度中社会开放意味着人类交往范围的扩展。社会开放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是一种对内与对外、输入与输出、接受与排斥的双向或者双重的社会过程。

社会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高校处于统一的社会系统中。既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同时也受到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多种文化的涌入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及核心价值观带来了冲击。高校学生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主要储备力量,正处在价值观塑造与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开放性不断提高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政治引领工作建设,通过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引领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作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二、社会开放性视域下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矛盾冲突的生成分析

(一) 社会开放塑造下高校学生整体构成具备特殊性

高校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表现在:网络原居民、基数庞大且差异性分明。我国1992年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4正式接入互联网,“市场”“网络”贯穿了当前高校学生的成长轨迹。受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高校学生各自成长的物质基础、成长经历不同,因此存在很明显的差异性。

学生个体既处于特殊的成长时期也处在特殊的教育阶段。一方便此时青春懵懂期,又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青少年时期是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处于自我同一性混乱、不断寻找和形成自我同一感的时期[1],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对于绝大部分同学来说,大学首次真正拉开与家庭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因此在个体成长需求与现实情况来讲都是特殊的阶段。

(二)社会开放境遇中高校学生个体倾向兼顾双重性与矛盾性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但是由于高校学生与社会接触不深,心智都还处于相对不成熟的阶段,因此一方面高校学生内心渴望成熟,渴望得到一定的社会地位得到认可;另一方面又因为社会经验少,心智尚不够成熟。在社会的开放性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尤其是新媒体的发展接触到的社会资源规模庞大且种类繁多,所以高校学生自身存在着双重性与矛盾性的双重特点。

首先,表现为学习倾向上自主化与碎片化的交织。受到社会文化开放性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影响,高校学生在传统的学校课堂之外还可以通过校外课堂、校外实践活动以及线上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因此在学习倾向上自主性更多一些,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或者学校课堂之外的教学形式尤其是网络往往存在很多诱惑,这就导致学习专注力的转移,导致了学习的碎片化。学习碎片化虽然可以充分利用空闲时间,但是也会导致学习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下降,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其次,是交往倾向上个性化与双重性并存。社会的开放性允许了多样性的存在,社会物理生存空间的开放与心理状态的开放,使得当前高校学生在社会交往中交友的范围扩大。朋友不仅仅只局限在周边,也不仅仅局限于年龄甚至不仅局限于国内。因此在社会交往中学生能够跨越生存空间依据个人兴趣爱好等进行,个性化鲜明;但是由于受到个体主观性与价值利益现实性等的影响,社会交往有时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这与其本身个性独立的追求相违背。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在社会交往中所占的比例更大,手机不离手,网络中无话不谈而现实中更偏于沉默成为常态。

最后,在生活状态中的虚无化与宅化并存。社会开放大环境中多种文化多种价值观的涌入是导致高校学生精神生活虚无的主要原因,可共享的社会增加更过的偏向网络的形式展示,因此在高校学生的生活状态中普遍存在着精神生活的虚无化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宅化。

(三) 社会开放境遇中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应用中的衍生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0年4月28日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04亿,学生占比最多达26.9%,其中大学专科及以上人数占比19.5%[2],可见网络在高校学生中的覆盖范围。

当前网络行动者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个体自由的激荡,其思想和行为具有随机、模糊与不确实性等特点,使网络社会内部的突变加速增长,各种社会关系和问题日益复杂多变,其结果是社会风险在其内部累积[3]。社会生活环境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文化环境领域迎来了深刻的变革。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新型科学技术大规模的漫过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社会价值观的边界,多种文化共存、不同时空的意识形态的交叉重叠成为文化领域的主要现象。“一般在开放型社会中,各种文化,特别是有很大差异的文化交汇、冲撞,加速了各文化内的分子运动。冲撞带来的能量使带有更多传统色彩的社会主导文化不再能重走封闭的内循环和自我复演之路”[4]。新媒体技术具有交互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并且传播范围广、覆盖范围大、内容多样化,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对于文化的内容、传播形式、风格以及表现形式具有深刻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文化领域的开放性,这也是多种文化交融的主要推动形式之一。因此新媒体带给了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更多挑战性,西方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民粹主义、青年亚文化以及历史虚无主义等等趁此潜入,对高校学生的政治引领工作带来了更多挑战。

三、社会开放性视角下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价值遵循

无论社会环境如何变化,高校学生的政治引领工作始终是严肃与神圣的。因此在当前做好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中蕴含着“变与不变”的哲学,顺势而新的是工作的形式和内容,始终坚持的是理论价值与制度规范中的价值遵循。

(一)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理论建设遵循

1.坚持党的领导,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核心地位

在社会开放性不断提高情况下,中国社会具有极强的自我调适能力除了坚定不移的领导核心、无可比拟的社会动员力量之外,最重要的是无可替代的领导核心。高校是国家重要的人才输出地,承担着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重要职责,因此在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社会开放性影响下,高校学生处于不同时空不同类型文化交叉存在的大环境中,必须通过理论宣传提高高校学生的自我辨别能力。高校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国家社会的发展输出高质量的人才,就必须切实懂得抓住社会开放性带来的教育新机遇。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社会的开放性带来了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以及教育资源的丰富,因此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应从自身工作实际开展情况出发,充分利用已有的教育形式综合运用课堂、报纸、图书、杂志、网络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

2.筑牢意识形态防线,加强互联网意识形态防线建设

“意识形态在政治理想、政治价值、政治态度、政治行为等方面对社会成员发挥着引导、动员、凝聚的功能”[5]。高校学生承担着促进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极端重要这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社会开放的提高,多种文化多种价值观的涌入对高校学生的主流价值观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必须用好理论宣传与建设的手段,通过强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爱国主义等为主体的教育增强文化与理论的自信。

当今社会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谁得到了网络谁就得到了青年。在社会开放性条件下网络已经成为社会活动重要的阵地。高校学生是网络的主力军,也是新媒体技术的直接作用对象。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下互联网内容良莠不齐,亚文化元素的隐形渗透能力通过信息技术的加持变得更加简单易行。因此必须通过理论宣传教育同时加强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守护好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的建设阵地。

3.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申高校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高校青年既是一颗待雕琢的美玉,同时也是汪洋大海里的船只,只有用心雕琢,把好航向才能乘风破浪。面对西方的修昔底德陷阱、新自由主义等的甚嚣尘上,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披荆斩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青年学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重点对象。富足的社会资源,青年学生大部分处于迷茫的状态,究其原因资源的充斥夹杂着诱惑的威胁。

其一,从繁忙的高中生涯和刻板的课程表中解放出来,高校学生是自己时间的支配者,不可避免地会体验到自由支配时间的快感,因此容易沦陷在丰富的资源漩涡中难以自拔,找不到人生的价值。其二,面对快节奏的生活节奏以及逐渐增加的社会压力,网络社会的自由往往能够青年学生短暂的慰藉,于是甚嚣尘上的“读书无用论”“毕业即失业”等会严重干扰到未来的发展。

“佛系青年”“小确幸”等时髦词语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也体现了社会责任的淡化。作为确定的人本身就是有责任的。因此面对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在诸多言论干扰高校学生思想的情况下,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重申高校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二)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制度建设遵循

1.搭建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协同联动长效机制

高校学生的政治引领工作是一项系统化长期化的工程。在社会开放性程度不断提高,信息传播速度加速更新的社会环境下,构建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长效机制,以促进思政工作的常态化是现阶段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有力保障。

政治引领工作不同于一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多系统多方面的联动。因此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利用好周边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与周边企事业单位以及社区、其他社会组织等建立长期稳定合作,根据各单位的不同定位划定不同的工作内容,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根据招生规模、师资力量、人员构成等基本情况制定切合自身实际的工作机制,在工作机制形成包含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社会实践形式等工作内容,实现理论教育与校外实践活动的完美结合使得高校学生的政治引领工作得到质量上的升华。

2.完善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量化评估机制

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重要关注点在学生,关键是工作效果。当前高校思政课以成绩为主要考核的标准只是作为公共课的学分,学分也只是代表了理论的掌握程度,但是工作是否具有实际效果,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如何判断。因此必须建立相应的量化评估机制才能有效掌握工作情况。

与长效协同的工作形式相适应,量化评估机制要相应跟进。胡旭阳等从队伍建设、舆情监控与分析、师生认可度等方面入手,认为网络思政教育实效性评价指标及分值包括要素有效性(20%)、过程有效性(30%)和结果有效性(50%)[6]。课堂中除成绩评定外还应增加时政热点点评,课堂互动情况以及组内讨论活动,分模块打分求最终成绩;校外实践活动中以学年或者学期为一个周期,可通过校外参与打卡次数、在校外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以及主要职责和自愿发起结对实践活动等为模块,由校内外老师,组内成员自评和互评相结合。

3.建设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激励与监督机制

高校学生的引领工作要做到长效化,在建设长效机制的条件下激励与监督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激励机制在于提高各方参与力量的积极性,监督机制则是这一机制长期运行的保障。

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完善由党委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制度,保障人才资源库以及专项资金,以优质的资源、鲜活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促进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质量提升、层次提高;另一方面在高校政治引领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工程,必须对各项工作的实施、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育效果的评估上严格把控,通过第三方组织参与监督、组内成员自我监督等客观评判。

(三)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的实践生成遵循

1.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发挥课堂联动效应

高校教育系统内外部的双向开放为思政课堂的开拓打下了基础。思政课堂是高校学生政治引领的第一课堂,因此必须将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贯穿全过程,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通时政解读与人文情感关怀,充分利用案例以及小组研讨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高校课堂教育的突破,“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发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7],利用社会的教育资源通过“三下乡”“挑战杯”等比赛的形式让学生走出校门开拓创新,通过多课堂联动由专业思政课教师牵头,多渠道拓宽学生受教育渠道。

2.增强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政治性,发挥组织带动作用

共青团不是一般的社会组织,而是一个具有强烈政治性的群团组织,团的工作是要把握住广大青年的脉搏,根本职责是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高校共青团承担着吸引青年学生同时向党输送高质量成员的重要任务。《大学生思想引领大纲(试用版)》中指出要指导共青团组织开展引导大学生思想工作。因此高校共青团应引导大学生不断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引导高校青年学生不断进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武装自己,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将个人成长发展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

3.切实用好新媒体技术,发挥技术支撑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8]。互联网等网络新媒体不仅是社会开放性的产物,同时也因为自身互动性强、即时性等特点成为社会开放性的助推力量,因此必须要用好网络新媒体。

通过开设思政课程专栏等特色教育模块,创新教育形式,同时通过大数据及时掌握师生思想动态与切实需求,从学生角度出发增强政治引领工作的针对性。以复旦大学思政课教师陈果老师为例,陈果老师的思政课之所以对学生新引力很大,一是抓住了学生的内省情感需求,与学生情感上共鸣,在情感上赢得了学生;其二是课程内容贴合学生实际生活,主要针对大学生常见的爱情以及人生道路的选择上来进行,课堂内容中赢得了学生;其三则是网络媒介的传播与运作,网红现象+思政教育的完美结合符合当代高校学生的个性要求,这就在教学形式上赢得了学生。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学生政治引领工作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猜你喜欢

开放性高校学生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如何在初中化学开放性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思政课“需求侧”
邮学保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综合保险简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