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正确的历史方向

2021-12-31

青年探索 2021年3期
关键词:五四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要充分发挥青年的群体性作用,确定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是关键。李大钊在《现代青年活动的方向》中教诲青年,“青年呵!你们临开始活动以前,应该定定方向”“若是方向不定,随风飘转,恐怕永无达到的日子”[2]194;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青年运动有很好的革命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永久奋斗’”[3];邓小平强调,“对青年进行教育,引导青年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4];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讲话中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人民一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5]。纵观“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将青春之理想、青春之价值、青春之创造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相连,在为中华民族图存图强、人民幸福生活的奋斗中,绽放出最亮丽的青春色彩,擘画出最耀眼的生命轨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深刻把握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逻辑与发展规律,为党迈向新征程,凝聚青年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五四运动开启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新纪元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和新文化运动[5]。中国进步青年站在了救国图存图强的最前列,将救亡与图存、救国与救民、强国与富民统一起来,肩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这是中国青年的光荣!由此指明了中国青年运动正确的历史方向,开启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新纪元,即马克思主义是青年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是青年运动的领导力量,社会主义是青年运动的前进道路,联合工农大众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式。

1.中国青年运动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在积贫积弱、饱受欺凌的近代中国,无数仁人志士,特别是广大进步青年在“中国向何处去”的追问中,苦苦寻求救国的真理。20世纪前后的中国出现了“留学救国”“实业救国”等热潮,许多进步的优秀青年为寻求救国真理和救国道路纷纷走出国门,试图通过向西方国家、日本学习先进技术、先进制度、先进思想实现救亡图强,但是这些美好设想、良好愿望都无法彻底改变当时中国社会现状。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探索中国前途命运的先进分子、进步青年指明了方向。这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也为此后中国青年运动确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一方面,中国进步青年成为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坚力量。在十月革命之前,中国思想界也有人谈论过社会主义,对马克思主义作过一些介绍,但都不是确切完整的阐释,也没有为人们所重视。十月革命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从书本上的学说变成现实。由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敏锐地抓住了这样一个重要历史时机,迅速宣传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对当时青年起到了重要的思想启蒙作用。五四运动后,中国出现了许多由青年们创办的具有进步意义的报刊杂志和社团,如李大钊发起,由王光祈任执行部主任,于1919年7月1日成立的“少年中国学会”,出版了《少年中国》杂志;毛泽东于1919年7月14日在湖南创办的《湘江评论》,其中第二、三、四号就连续刊载了毛泽东所著的《民众的大联合》;周恩来于1919年7月21日在天津创办的《学生联合会报》,第一期会报上刊发了周恩来的《革心!革新!》社论;恽代英于1920年初在武汉成立了“利群书社”,出版了《互助》等刊物,等等。这些进步的报刊杂志和宣传活动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广泛传播起到重要作用,并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一些进步青年为更直接掌握和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革命和工人运动,踏上赴俄、赴法留学救国之路。其中,赴法勤工俭学就有1600多人,包括周恩来、蔡和森、邓小平、李维汉、聂荣臻、李立三等人。1920年初抵达法国的蔡和森以“猛读猛译”方式,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就阅读和翻译了大量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文章和著作。这些先进青年的学习与实践活动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广泛宣传与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随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与深入研究,广大中国青年逐步形成科学的思想认识并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Bolshevism的胜利》《新纪元》等讴歌俄国革命的重要文章;《新青年》杂志也发表了大量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俄国十月革命以及工人运动等内容的重要文章,其中李大钊于1919年9月在《马克思研究号》所发表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当时的中国青年思想影响巨大;与此同时,北京《晨报》副刊、《国民杂志》等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文章,对广大青年思想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并逐步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不仅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宣传者与实践者,而且促进了广大中国青年思想认识的转变和正确理想信念的确立。此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国青年运动指明了正确的前进方向。

2.中国青年运动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以后,在先进分子和进步青年推动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获得广泛传播,广大工农群众的政治觉悟和阶级意识也有了很大提高,先进青年的使命意识、组织观念、革命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和干部基础。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中国革命事业的领导力量,成为中国青年运动的领导力量。

广大进步青年在党和团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党的正确领导又促进了中国青年运动的蓬勃发展。一方面,进步青年创建的中国共产主义小组和各地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为中国共产党诞生作了组织上准备。1920年8月,在陈独秀的倡导下,上海组建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推举俞秀松出面与其他青年建立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此时上海建立的党和团组织关系密切,这也影响和带动了毛泽东在长沙、李大钊在北京、董必武在武汉进行建党和建团。社会主义青年团在传播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深入教育广大青年、发动和组织中国青年运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一批优秀青年团员还在党创建时直接加入党组织成为了各地建党骨干。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视和帮助下,青年团组织迅速恢复和活跃起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把青年工作作为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5],为更好指导青年运动、促进中国革命发展,中国共产党积极推动政治性青年组织建立和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自1921年11月,仅用了6个月时间,地方团组织迅速发展到上海、北京、长沙、武汉、天津、南京等17处,全国成员猛增到5000余人,并于1922年5月5日宣告正式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推动青年团工作向纵深发展。总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并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最前列,体现着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气概,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伟大业绩。

历史事实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青年运动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青年运动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建功立业。

3.中国青年运动的前进道路——社会主义

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必须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而实现这一奋斗目标的正确道路只有社会主义。同样,社会主义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前进道路和前进方向。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进步青年对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认识与把握、对中国历史现实和未来前途思考与探索所得出的结论。首先,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世界历史文明发展的趋势。早期的中国先进分子和进步青年将眼光投射到近代西方文明,认为“可称曰‘近世文明’者,乃欧罗巴人之所独有,即西洋文明也;亦谓之欧罗巴文明”[6]。但是,一战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状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使中国的先进分子和进步青年认识到“资本主义向下没落,社会主义向上生长”这一历史发展趋势[7]679,更认清了资本主义制度在中国行不通,从而“帝国主义压迫的切骨的痛苦,触醒了空泛的民主主义的噩梦”“学生运动倏然一变而倾向于社会主义”[8]79。“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9]1471,即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发展道路只能是社会主义。其次,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进步青年对中国历史现实考证的结果。近代中国国门被列强打开后,许多仁人志士努力寻求救亡图存强国之路。如早期追求“富国理想”的洋务运动、主张“改良设想”的戊戌变法、提倡“共和构想”的辛亥革命等,无不以失败告终。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中国人向西方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9]1470。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同时,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也大量涌入中国,如推崇“共同劳动、团结互助”的新村主义、主张“重视劳动、成为劳工”的工读主义、提倡“废除国家、反对专政”的无政府主义等,而且许多青年还积极尝试建立“工读互助团”来实践所谓的社会主义,但均以失败告终。“工读互助团试验的失败,教育了中国先进青年,他们毅然抛弃工读主义、新村主义、改良主义和无政府主义,勇敢而理智地向科学社会主义迈步”[10]36。最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进步青年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结果。近代中国徘徊于救国真理与救亡道路选择时,俄国十月革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仅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革命实践性,更突显了社会主义道路真实可行性,为中国进步青年提供了现实道路的新样本。许多先进知识分子和进步青年积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道路,并在与那些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说些主义”的实用主义、倡导“兴办实业,反对革命”的基尔特主义、提倡“绝对自由”的无政府主义等等争辩中,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正如蔡和森于1920年8月写给毛泽东信中所说,“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缔,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11]。

可见,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才能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也同样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道路。历史表明,中国青年运动沿着社会主义道路所指引的方向,心系民族命运、国家未来、人民幸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式——与工农大众相结合

李大钊曾指出,“要想把现代的新文明,从根底输入到社会里面,非把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气不可”[2]179。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明确指出,“中国的知识青年们和学生青年们,一定要到工农群众中去,把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农大众,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才能战胜帝国主义,才能战胜封建主义”[7]565。

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思想极大促进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革命进程。首先,先进青年以各种方式对工农大众进行启蒙教育和思想宣传。五四运动后,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积极组建平民演讲团深入到劳苦大众中,如1920年4月北京大学平民演讲团利用假期深入到丰台、长辛店和通县进行平民教育,不仅提高了工农大众的知识文化水平,也提高了工农大众的政治觉悟。而且,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还积极创办工农夜校和劳动补习学校,如毛泽东任长沙第一师范附小主事时,就曾办起为附近穷苦工人讲课的夜校;邓中夏在长辛店开办了对工人及其子弟进行教育的劳动补习学校,极大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同时,进步知识青年为真实、准确、全面了解工农大众现实处境,纷纷深入工农大众现实生产和生活中,如广大进步青年在李大钊领导下,于1920年1月深入到北京地区的洋车工人、印刷工人中进行调查,了解工人阶级真实状况;中国旅欧的青年学生通过勤工俭学,亲身体验工人生活和工作状况,这些都为组织和发动工人阶级运动积蓄了政治基础和阶级力量。此外,在先进分子和进步青年积极发动和组织下,多地爆发了工人运动,如1921年在北京长辛店地区,邓中夏等组织和领导的1000多名铁路工人参加游行示威,并成立工会组织。吴玉章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从前我们搞革命虽然也看到过一些群众运动的场面,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席卷全国的雄壮浩大的声势”[8]60。事实表明,五四运动的深入发展及其取得的胜利成果,最根本的一点在于进步知识青年与工农大众相结合,团结并依靠工农大众一道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7]559。

正因此,“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5]。而且,“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催的”[8]60。所以,工农大众是中国青年运动走向胜利的政治基础和物质力量,中国青年运动只有坚持与工农大众相结合的正确方式,才会不断创造辉煌。

二、“五四”以来中国青年运动的历史轨迹

回顾五四运动以来的青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始终肩负着教育青年、动员青年、组织青年、发展青年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担当,形成了不同历史时期对青年以及青年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广大青年在党的领导下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始终走在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斗争的最前列。在峥嵘的革命岁月,中国青年用生命与热血谱写出一首首感天动地的战歌;在火热的建设年代,中国青年用勤劳与汗水铸就了一座座彪炳历史的丰碑;在激情的改革时期,中国青年用拼搏与智慧镌刻了一幅幅宏伟壮丽的画卷。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青年运动——救亡图存的先锋队

毛泽东指出“‘五四’以来,中国青年们起了什么作用呢?起了某种先锋队的作用”“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7]565。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中国青年运动由朴素自发的群众运动转变为有坚强统一领导的理性自觉运动,为实现“救亡图存”而不懈奋斗,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地、泣鬼神的青春战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青年运动紧紧围绕“救亡图存”主线,始终站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队伍最前头。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7]633,而“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完全是国际资产阶级的附庸,其生存和发展,是附属于帝国主义的”[12]。中国青年运动高举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旗帜,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展开坚决的革命斗争。大革命时期的“五卅运动”,上海青年勇敢地走上街头游行示威、演讲、募捐,面对英帝国主义的屠刀,爱国青年用生命唤醒民众、用鲜血点燃革命;在“五卅惨案”中,牺牲的爱国青年中年龄最大36岁,最小只有15岁;“三一八”运动中,青年学生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等口号,在反动政府和帝国主义联合绞杀下,青年学生表现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正如鲁迅为纪念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而著的《记念刘和珍君》所言,她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13]。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二九”运动,广大爱国青年学生用爱国热情和牺牲精神唤醒广大民众的抗日救国觉悟,不仅成立了宣传团和慰问队进行宣传活动,还组建了“学生军”“青年抗日义勇军”“抗日青年游击队”等革命队伍,他们中间涌现出一大批为国捐躯、为民牺牲的中华优秀儿女。正如朱德所说:“只要当地有抗日武装,青年就在里面起了极大的作用”“越是战斗激烈的地方,青年越是热烈”[14]。其次,进步的中国青年站在了反对官僚资本主义革命队伍的最前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许多优秀革命家和进步青年先后牺牲,国共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失败,青年运动也转入低潮。中国共产党为了将中国革命进行到底,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也是进步青年投身武装,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第一枪。广大进步青年,积极参与到武装斗争中,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6000名工农兵群众中,青年人占绝大多数[10]159;积极踊跃参加工农红军,仅江西一省1933年5月就有10万新兵报到[10]183;积极参加到打土豪分田地、支援中国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中,发挥了先锋队作用。解放战争时期,进步青年积极配合革命形势发展、推动和平建国,发起“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一”运动,揭露了国民党反和平、真内战本质,促进了民众觉悟;发起的“反饥饿、反内战,挽救教育危机”的“五二〇”运动,促进了民众对革命形势认识,推动了和平发展进程;被誉为“第二条统一战线”的国统区青年运动,继承了中国青年运动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反内战运动。

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进步青年始终走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斗争的第一线,在推动中国革命走向伟大胜利的过程中“发挥了先锋和桥梁作用”[15]。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时期,中国进步青年用青春、用鲜血、用生命谱写出一首首感天动地的青春战歌。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青年运动——革命建设的突击队

邓小平曾指出:新中国青年的任务,“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用共产主义的精神教育青年一代,团结全体青年积极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的劳动,以便尽快地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为将来实现共产主义准备条件”[16]。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使中国青年运动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巩固新生政权、推动社会主义改造、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迫切需要稳定和发展,广大青年紧紧围绕新中国“革命建设”主题,在党的领导下,走在保家卫国、社会改造、经济建设的最前列,成为革命与建设的突击队。

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更是充满理想、勇于奋斗、甘于奉献的一代。他们积极拥护党的主张,带头响应党的号召,认真完成党的任务,在各个方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中国青年是伟大祖国的保卫者,如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超过70万青年积极报名参加志愿军;广大青年还积极参加捐献飞机大炮和捐款捐物活动,到1951年10月全国青年学生捐款超过60亿元(旧币)[10]393-394。而且,抗美援朝战场上涌现出一批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爱国主义情怀、国际主义精神的优秀中国青年战士,如坚守战略高地、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杨根思,保护朝鲜人民、入冰救人的罗盛教,在烈火中严守潜伏纪律、英勇牺牲的邱少云,坚决完成任务、挺身堵枪眼的黄继光等等,这些优秀的中国青年用青春与热血保卫了新中国。另一方面,中国青年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为响应党团关于“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号召,广大青年纷纷走出城市,投身到祖国最需要最艰苦的地方,奉献聪明智慧、青春年华。在大漠荒烟的戈壁滩,十多万大军在此苦战,其中90%是青年人,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艰巨的科研探索,成功研制“两弹”,为新中国铸利器、扬国威。一批杰出的科学家许身为国,成为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奠基者和开拓者,如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氢弹之父和中子弹之父于敏、卫星之父孙家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王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等等,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他们铸造国防利剑,攻克科技难关,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等等,为国家经济发展、国防事业、科技进步做出开创性工作,具有奠基意义。在生产第一线也涌现出一批技术创新青年人才,如沈阳机器三厂青年赵国有、青岛国棉六厂女青年郝建秀、鞍钢机械总厂青年王崇伦等。这些优秀的青年人用自己的激情、汗水和智慧推动了各个生产领域的技术革新,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广大青年积极响应党团号召,始终走在发展生产、垦荒扩地、植树造林等运动的最前面,在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方面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

无疑,在这个充满激情的年代,国家之需,乃我辈之责,广大青年保持并弘扬了“听党话跟党走”“永久奋斗”的优良传统,为了使新中国更加快速地摆脱一穷二白的状况,为新中国走向强大,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他们奉献青春与热血,甚至生命,成为激情燃烧岁月最积极最有生气最能战斗的力量,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建功立业。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青年运动——开拓创新的生力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夕,邓小平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7]。广大青年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发出“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的豪情壮语,积极投身到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中,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志成才,追赶西方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这个时期青年运动的风向标。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青年运动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新的变化,更多通过青年在各自领域或工作岗位所体现的思想力、感召力、创造力来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引领社会风尚,广大青年成为新时期开拓创新的生力军。一方面,他们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立志成才,知识报国。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当年就有27.3万青年人通过高考走进大学学习,此后一批批青年人通过高考改变了命运,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争当新长征突击手”等活动中。在1984年开展的“为重点建设献青春、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中,仅当年“全国就有100多万青年、7000多支青年突击队参加了竞赛”[18],极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且,一批科学技术人员积极追逐现代科技发展和应用的前沿,刻苦钻研,勇攀科技高峰,在国家各项建设事业中发挥着先锋队和生力军作用,如推动汉字信息化的“王码五笔字型”发明者王永民、“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南仁东、以航天英雄杨利伟、景海鹏等为杰出代表的航天人、用生命践行航空报国的罗阳、量子信息研究的创新者潘建伟、载人深潜事业的实践者叶聪等,他们在各行各业以辛勤汗水、拼搏精神推动中国科技事业不断取得令世人刮目的业绩。无疑,许多优秀的青年人成为国家科技进步、经济腾飞的脊梁、中坚力量。其次,中国青年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广大青年在“五讲四美三热爱”“全国文明礼貌月”“为您服务”“助人为乐”“祖国在我们心中,做‘四有’新人”等等活动中争先锋做骨干。在1993年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后,“青年志愿者”无私奉献,在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个人和先进集体,如“舍己救人”的大学生张华、“海空卫士”王伟、“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中国女排等等。

在改革开放的40多年中,中国青年以激情、勇气、知识、智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极大推动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谱写了一曲曲开拓创新的青春奋斗之歌。

三、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

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中国青年以时代使命,新时代中国青年唯有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理想、担当时代使命、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5]。

1.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旋律——爱党爱国

习近平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5]。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爱国主义体现了炎黄子孙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彰显着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的情之所归、心之所系,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精神品质,是中国人民众志成城、排除万难、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爱国报国具有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即将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习近平指出,“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5]。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伟大成就,这充分证明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19]9。因此,爱国与爱党、爱社会主义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相统一,因为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之中,将个人价值置于为国家富强、为人民幸福的奋斗中,才能使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大放光彩。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5]。

一个生生不息的伟大民族,必定有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习近平指出,“只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就能在改造中国、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5]。中华民族昨天的辉煌离不开爱国主义精神,今天的奋进更需要爱国主义精神。步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只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爱国主义情怀,将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将爱国与时代、理性、行动相统一,就一定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2.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最亮丽底色——砥砺奋斗

习近平指出,“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搏击培育了永久奋斗的伟大传统”[5]。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继续弘扬这一伟大传统,将青春理想、价值追求与使命责任、担当奋斗相结合,勇做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青春,则意味着奋斗。习近平同志指出,“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5]。不奋斗,无法图存;不奋斗,不能强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正是因为有无数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奋斗者、牺牲者,特别是无数优秀青年将青春、生命与国家兴亡、民族尊严紧紧连结在一起,在为民族的图存、图强的奋斗中,擘画出自己最耀眼的生命轨迹,成为大写的我。奋斗不是艰苦卓绝岁月的专属,而是一个强大民族的永久标签,更是青年、青春的标配。无奋斗、不青春。今天,处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恰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这是机遇又是挑战。唯有奋斗,才能不辜负这个时代;唯有奋斗,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奋斗,才能无愧于人生。奋斗要有大格局,立圣贤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奋斗要有勇敢的心,敢于承担、敢于创造;奋斗要踏实勤奋,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兢兢业业。“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5]。习近平在颁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仪式上指出,“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成就”[20]。面对一场突如其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4.2万多驰援湖北的医务人员中,就有1.2万多人是“90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处处可以看见青年人的身影,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下,中国青年要坚定理想与信念,肩负起使命与责任,勇于担当、勇于克难、勇于奉献,在砥砺奋斗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与力量,成就平凡而伟大的人生。

3.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首要任务——勤学苦练实干

习近平指出,“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树立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的观念,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21]。中国青年要具备先进科学知识、突出专业技能、良好人文素质,这是体现爱国情怀、理想信念、奋斗精神的支撑力量,是成才爱国、实干报国、科技兴国的实践要求,是走在时代前列、胜任民族大任、勇担国家责任的内在底气。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爱国和奋斗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体现在真抓实干的具体行动上。习近平深刻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22]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期,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无法支撑现代化建设,没有厚重的科技创新能力,就无法实现强国之梦。回溯新中国70年的创业历程、辉煌成就,正是无数优秀的科技工作者用勤学苦练实干挺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在茫茫戈壁,一次次攻坚克难,一遍遍推导计算,成功铸就了保家卫国的利器;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为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几十年如一日地默默在田间地头耕耘;被外界誉为“青蒿素之母”的屠呦呦,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进行了191次实验,最终发现青蒿素,进而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被称为掌握地球钥匙的黄大年,他回国的选择曾被外国媒体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回国后,他为实现中国深地探测跨越式发展,没日没夜地工作,用7年时间,实现了中国上天、入地、潜海弯道超车,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我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我国的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23]。

勤学苦练实干是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精钻勇攀奋进是对民族最真切的回报。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19]36。新时代中国青年要以这些优秀的科学家、实干家为榜样,学习他们爱国、实干、创造、奉献的科学精神和工匠品质,在日常平凡的工作中勤学、苦练、实干、进取、开拓,将树品格、强素质、练本领、增才干作为爱国情、报国志的内在支撑和践行力量,用各行各业的踏实工作和优异成绩彰显价值与理想、体现责任与担当,努力成为国家科学创新、科技腾飞、国富民强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四、结论

回溯和梳理百年青年奋斗历程,中国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始终将青年运动同时代要求、历史任务、人民诉求紧密相结合,铸就了党领导下的革命青年、建设青年、改革青年、复兴青年,成为了一股推进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强劲社会力量,并呈现出中国青年运动正确发展的历史方向和历史经验。其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运动健康发展的领导力量。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青年运动充分说明“党的正确领导是中国青年运动健康成长发展的根本保证”[24]“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中国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25],这已被历史和现实所证实,也必将被未来发展所验证。因此,广大青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听党话、跟党走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基本政治方向。其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领导核心,并通过先进青年组织、凝聚青年、引领青年、发动青年。无论革命年代、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组织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所以,组织中国青年运动,必须从团结和组织先进青年分子入手,组成先进青年团体领导青年运动。其三,中国青年应密切联系人民群众。青年作为一股社会力量,“与人民相结合,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中国青年运动最强大、最深厚的动力源泉”[26]。而且,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广大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既要注重社会整体利益,也应注重青年的个体利益,这是中国青年运动走向胜利的正确方式。其四,结合青年自身特点,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青年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洗礼,不断增强斗争本领,在实践中使其革命化。因而,中国青年运动必须结合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年。综上所述,青年运动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既是其蓬勃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其继续前进的基本遵循。“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的主题源自于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起点”[27]。而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唯有遵循历史规律、承继历史经验、弘扬爱国精神、不断砥砺奋斗、勤学苦练实干,才能将理想信念、精神力量和价值追求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让爱国、奋斗、实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最靓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五四
“五四”前后的罗家伦与顾颉刚
论五四反传统与当下提倡传统文化的关系
“五四”前夕的鲁迅
“五四”时期蔡元培爱国思想的启蒙与影响
对“五四”造成传统文化断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