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观认同机制论析

2021-12-31钟青霖

关键词:个体主体价值观

钟青霖

(阳江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广东 阳江 529566)

价值观认同是社会成员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性的审视、判断、评价和比较后,对某种价值理念、目标和规范的认可、接受并自觉遵循的过程。这一过程,包含思想观念认同和行为实践认同两个层面,即在认知基础上对作为认同客体的价值观的主动接受、积极认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活动。价值观认同机制是指价值观认同发生和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涉及价值观认同的动力、条件、影响因素以及这一认同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包括横向层面的诸影响因子相互即认同的动力和影响因素,以及纵向层面的认同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内在心理过程。

一、价值观认同的动力来源

价值观的认同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它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性的学习接受过程,本质上是对价值观念的解构与重构的过程,呈现为一种明显的反思性特征,需要人们评判思考、慎思明辨、不断内化,才能予以接受认同。价值观认同的形成,是多主体参与、多环节联结、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既有源于个体自身的现实需要、利益诉求、精神寄托等内在相关因素即内部动力的驱动;又有来自社会和学校的要求、教育者的影响、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等外部动力的介入和影响,从而推动人们去认知认同,因而价值观认同的建构是“外在刺激”和“内在驱动”叠加影响的结果。具体来讲,人们的现实需要、有效的教化与规训、社会参照与群体模仿共同构成了连接人们与价值观的中介,同时也是生成价值观认同的动力源。现实需要是进行认同的前提,有效的教化与规训是认同生成的依托和载体,社会参照和群体模仿是认同形成的参照和尺度。

(一)来自人们的现实需要

“人的需要是人的本性,是人从事一切生产活动的原初动因;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86马斯洛提出人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需要;弗洛姆提出人有自我保存、交往、超越、寻根、身份感、方向感和献身的需要。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角度看,需要体现为一种“人的生理结构、心理结构和精神-文化结构所构成的人的整体性存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45,当人自身条件与外部环境出现不平衡时,即会产生追求某物的动机,这种动机是人追求平衡的一种自觉倾向。从这一角度来看,在认同过程中,认同主体如有认同的需要,将通过采取有目的、有意识的行动,不断提升自身与认同对象之间的契合度。当前,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教育内容及方式与人们需要之间存有偏差,有时与人们的生活实际存在一定距离,不能很好地满足他们的价值需求。

(二)来自有效的教化与规训

社会心理学中将个体态度转变的不同阶段概括为服从、认同和内化。其中,服从既可能是发自内心的遵从,也有可能只是一种短暂的顺从倾向,这种顺从的表现既可能是基于外在的强制、强迫或压力下做出的,也可能是基于为了获得某种奖励、承认或赞扬等社会报酬,一旦外在的强制或压力解除,或是社会报酬业已取得,顺从倾向也随之消失。这种消极意义上的服从类似于有学者提出的“虚假认同”的概念。有效的教化与规训区别于强制性的灌输,可以深入人们内心,启迪人们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通过对价值观念进行意义上的澄明,使得人们主动做出认同的选择。

(三)来自社会参照和群体模仿

为了获取社会的接纳、保持与群体内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相对一致性,人们会主动进行适应,习得社会心理,采取群体一致性行为反应。表现在价值观认同领域,主要是外部社会环境与人们的主观思想意识交替互动,人们在心理暗示、心理从众、行为模仿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相符心理。学校教育、社会媒体等将价值观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渗透在课程教授、活动主题、事件呈现中,对人们的价值立场、价值取向产生影响。这种相符心理的引发,会激发人们进行模仿,产生行为动机。而且,个体的模仿会带动身边群体的模仿,进而引发从众效应;群体的一致性选择反过来会进一步强化群体内个体的价值情感,使个体主动调整自身与群体所不一致的价值取向,以增强在群体内的归属感和适应性。芒茨艾拉特·吉伯诺认为“认同”有三种基本功能:一是能够做出选择,二是能够与他人建立起可能的关系;三是使人获得力量和复原力。[3]43通过社会参照和群体模仿产生认同感之后,人们会根据自身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来确证自我,并将自身视为社会共同体中的成员,主动遵从社会共同体的价值规范。

二、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因素

价值观认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分析这些影响因素,对于科学地认识价值观认同机制,促进价值观认同,有重要的意义。

(一)主体自身因素

影响个体价值观认同的因素首先是内部因素即主体自身,包括主体的认识水平、非理性心理因素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几个方面。

第一,认识水平。自我意识是价值观认同的主观条件。价值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所以认识价值首先必须认识客体的属性和主体的需要,个体只有有了自我意识,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存在,能够把主客体区分开来,才能认识和评价客体,才能产生价值观认同。

第二,非理性心理因素。欲望是价值认识的动因,是价值意识产生的前提,从而是价值观认同的前提。情感情绪影响主体的价值判断进而影响价值观认同。意志能使已有的价值观更加坚定,影响个体接受价值观教育,影响对外来主流价值观的认同。信念和信仰深刻地影响着主体的全部价值判断,决定着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价值观认同的形成发挥着重要作用。非理性心理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因而非理性心理因素在价值观认同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综合作用。非理性心理因素对个体价值观认同的作用有二重性:一方面,积极的欲望、情感情绪、意志、信念信仰给价值观认同注入活力,对价值观认同是一种推动力量;另一方面,非理性心理因素具有片面性、盲目性和或然性,因而可能对价值观认同的形成具有消极作用。

第三,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是价值观认同的基本途径,因而会影响个体价值观认同的形成。实践不仅是改变客观对象的过程,而且也是为实现这种改变而进行认识探索的过程。“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4]134而且,个体在认识探索的实践活动中,在认识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认识和改造着主观世界,这些认识和改造的进程和结果都影响着个体价值观认同的形成。如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需要个体学会正确的认识、看待和相应做出价值判断。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认识社会及协调人际关系的活动,都会对个体价值观认同的形成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教育是个体价值观形成和认同的重要途径,教育主要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二者在个体价值观认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人接受的最初教育,因而是个体价值观最初形成的地方。长辈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他们价值观直接或者间接地传输给后代。父母的对子女的要求、期望和教导是青少年价值观认同的要素,直接左右着个体的价值观,而且儿时受到家庭教育影响而形成的价值观制约着个体以后的发展方向和性质。家庭教育是基于血缘、经济和感情关系等特殊纽带关系基础上的,因而家庭教育在个体价值观认同中的作用具有独特地位,对个体价值观认同的形成有独特影响。

第二,学校教育。青少年处在价值观认同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就是学校。学校教育是当政者用来向学生灌输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实现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手段。学校教育具有立竿见影的直接功效,是实现价值观认同的主渠道。

(三)社会环境

任何个体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受社会环境的熏陶,因而社会环境会影响个体价值观认同的形成:没有社会环境中各种事物、关系的刺激,个体就不会产生心理反映,不会有价值判断和认识。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价值观认同的重要条件。

第一,社会经济基础。价值观是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因而,经济因素对人们的价值观认同有影响。一方面,社会经济制度决定和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另一方面,社会经济发展引起社会资源配置、社会文化传播、社会利益调整,从而促进社会成员价值观的变革。因此,处于相同社会经济条件中的人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容易形成价值观认同。

第二,社会政治。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价值意识,受政治等其他社会意识形式的影响。因此,社会政治对价值观认同的形成具有制约作用,不同的社会政治状况会产生不同的价值观认同。例如,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在政治上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统治阶级推崇的“三纲五常”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随着政治状况的变换,资本主义社会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反映资产阶级统治需要的自由、民主、平等、博爱等价值观,在政权的分布上,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是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统治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社会的统治阶级,社会主义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价值观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这说明政治状况对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三,文化背景。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生活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个体,耳濡目染,不知不觉地接受着特定文化所承载的特定价值观。这种文化背景既包括本土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包括外来文化。本土民族的传统文化往往已内化为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性格,深深融入到社会政治、经济、精神意识等各个领域,积淀为一种文化遗传基因,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并成为一个民族的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影响着整个民族的价值观。当个体来到社会时,社会就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把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灌输到个体的思想意识体系中,使个体的价值意识与社会的价值意识保持一致。随着跨国界和跨民族交往的增多,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明显增加,现代社会中个体都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于是,外来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也成为了个体价值观认同形成的一个影响因素。

三、价值观认同的心理过程

人们价值观认同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影响、多环节耦合的复杂的动态演进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知”、“悟”、“信”、“化”、“践”五个前后相继又有交叉叠加的环节,这五个环节构成一个层层递进的动态循环链条。人们正是通过这一逻辑行程,实现对价值观从初步认知到深刻感悟,从评判反思到认可相信,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后付诸实践的逐步推进和发展。

(一)首要环节:通过学习达到“知”

认同的前提在于先要了解和知晓认同对象是什么。只有在对价值观进行学习、接触和了解的基础上,树立对其具体内容的正确客观认知,才可能通过体验感悟等系列演化产生科学理性的价值观认同。认知主要是指通过思维活动对事物进行了解和认识,它既包含了认知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即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在价值观认同过程中,对于价值观的内涵、作用、意义等的认知是人们认同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和首要步骤,只有实现了准确认知,人们才能在头脑中形成相关的理论框架,并在自身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展开相应的判断、分析和选择,进而将价值观的相关知识体系纳入自身思想范畴。作为一个过程,认知既需要人们掌握关于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这是认知的前提;同时也需要人们发展出判断评价价值观的相关能力,这是认知初步完成的标志。在现实生活中,部分人对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内涵了解程度较低,尚未充分认识到核心价值观的社会意义及个体意义;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评判能力也有待提升,不能自觉将核心价值观与自身生活实际相关联。

(二)重点环节:通过体验达到“悟”

理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学习—反思—再学习—再反思”的不断运动着的过程。在对价值观有了初步认知之后,人们会根据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和实践,对接收到的价值观理论知识进行反思、感悟和评判,进而表现出肯定或否定、满意或拒斥、热爱或憎恨、赞赏或厌恶的心理倾向。与前一认知阶段主要强调客观理性不同的是,体验阶段中认同主体的情感卷入度更加明显。这种情感体验建立在认知的基础之上,同时又交互作用于之前的认知和之后的理解环节。作为一种特殊的主体主观意识,积极的情感能形成积极的思想行为倾向,而消极的情感则会使人失去进一步认识和实践的动力。一旦人们形成对价值观积极、正面的情感体验,就会主动对价值观进行认可和接纳,反之则会表现出或显性或隐性的抵触和排斥。情感作为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和感受,对主体的影响较为深刻和持久,因此须对人们的情感发生规律进行把握,创设宽松融洽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情境,选择能激发人们积极情感的途径和载体,通过展开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双向互动,推动人们积极感悟和主动悦纳核心价值观。

(三)核心环节:通过理解实现“信”

体验感悟之后是理解与相信,这是思想转化的重要拐点。理解是对价值观的一种深切认知的共情状态,进而会导致态度倾向意义上的相信、认可。“达到理解的目标是导向某种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体际相互依存。”[5]184在理解的过程中,需要对价值体系进行识别,做出相应的判断和选择,只有被挑选出来的价值标准才能进入人们的关注视野;接着,对甄别出来的价值标准进行合理性的阐发和论证,从而更准确科学的把握它,理解它的公共秩序、公共利益追求,明白公共利益的增加就是个人利益的增加。在阐发论证之后将之与个体的价值标准进行对照,最终形成个体自我认知与社会价值导向的最大公约数。如果偏离共同价值观,个人就会游离于公共关系、公共秩序、公共活动之外,会使自己在生活、交往和活动中产生巨大的社会疏离感、孤独感,被社会边缘化,由此自己也无法获得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人们存有先在的价值知识结构和思维定式,会对认同产生影响,既可能加速认同,也可能阻碍认同,尤其是在人们以往的经历体验、价值心理与现有的价值标准相冲突矛盾时,这种阻碍会愈加明显。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手段来帮助人们修正自身用以价值标准的鉴别意义。

(四)关键环节:通过调适达到“化”

在理解之后,人们自身思想内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冲突、碰撞,不同价值观念之间的互动和融合使得主体的认同范围不断扩大,认同中存在的偏差慢慢被调整和修正,逐步构建出新的理解视域,这一视域既是建立在之前的理解基础之上,但又高于前一基础。“既不是一个个性移入另一个个性中,也不是使另一个人受制于我们自己的标准,而总是意味着向一个更高的普遍性的提升;这种普遍性不仅克服了我们自己的个别性,而且也克服了他人的个别性。”[6]391这时,认同的层次也随之向深度推进,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整合内化阶段。本质上,这是一个思想转化和观念重构的过程,即个人通过理性分析和比较之后,会在心理上逐渐认同核心价值观,并将其并转化为内在心理自觉和观念形式,重塑形成新的个人价值观体系。根据态度改变理论,个人从总体性、长期性和全局性上权衡认同、遵从核心价值观带来的利益得失后,相应地会在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和行为模式上逐渐改变自己,趋向它。因此,人们对价值观所具有的价值意义进行理解,明白其对自身的主体意义,明白认同和践履的现实意义,就会主动将价值观纳入自身的价值范畴体系,并逐渐沉淀固化为一种思想深处的信念信仰。信仰的确立,意味着不仅仅把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来对待,更主要的是把价值观的核心要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和精神支柱。

(五)固化环节:通过遵行实现“践”

在现实行动中践行并进一步培育价值观是认同的最终目的和归属。价值观不能仅仅存在于认同主体的观念领域,更要体现在认同主体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们在学习生活中积极践行价值观是认同的最高阶段和确证方式。在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个人价值观后,个人还需要在实践中践行。认同的目的是实践,只有将内化的价值观作为引导自身思维及行动的坐标和准则,变为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实践,才算真正完成认同的整个过程,人们也才会在实践中加深、巩固和提高认同。在实践活动中,主体自觉认同、服从、维护这种价值观,在价值观框架内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由理性认知和研判到深刻理解和信任,再到观念调适和内化,最后自觉遵守、服从、实践,是人们趋向价值观目标的过程,也是其认同价值观的完整过程。

综上所述,认同过程的五个阶段在时间关系上表现为环环相扣、螺旋发展的层次递进性,前一环节为后一个环节的演进奠定基础,后一个环节是前一个环节的深化和升华。从本质上看,积极主动的自我建构是贯穿于人们价值观认同过程中的一条主线。价值观认同的动力来源是人们的现实需要、有效的教化与规训、社会参照和群体模仿。价值观认同受主体自身因素包括主体的认识水平、非理性心理因素和社会实践活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价值观认同的心理过程可分为“知”“悟”信“化”“践”五个前后相继又有交叉叠加的环节,这五个环节构成一个层层递进的动态循环链条。

猜你喜欢

个体主体价值观
论碳审计主体
我的价值观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何谓“主体间性”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