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引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路向

2021-12-31杨飞洋

关键词:话语德育工作育人

杨飞洋

(渭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鉴别力、洞察力和判断力,深刻阐述了新时代青年教育的基本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科学系统的习近平青年教育观。高校学生作为青年教育工作的重点对象,其德育实效关系到高校落实立德树人主旨任务的工作进度,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后备力量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承续接力,必须接受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引领。尤其是在价值多元化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环境复杂、内容滞后、话语陈旧、模式单调等问题,也有赖于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拨开云雾见光明”。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引领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在哲学意义上是理性认识回归实践的第二次飞跃,应当寻求理论与现实的契合点,从高校德育工作的理念革新、职责定位和话语重建来确定实践路向。

一、“三个更加”为主线的高校德育工作理念革新

理念革新是引领实践的先导。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所秉持的基本原则同样适用于高校德育领域,“三个更加”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必须坚持的基本理念。

(一)更加强调意识形态导向

主流意识形态导向,是高校德育工作一以贯之的基本原则。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斗争中,肩负祖国未来和民族希望的青年一代尤其是大学生,是西方敌对势力采取“和平演变”攻势的重点。如何帮助尚处于价值观养成阶段的青年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何抵御各类裹挟不良用心的西方思潮对高校德育体系的入侵,已成为当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习近平同志关于青年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多次重申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地位,为高校德育工作革新提供了方向。

以理想信念教育锤炼思想定力。理想信念是价值目标和政治信仰的合构,是个人理想和国家理想的统一,是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青年的理想信念教育,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作为广大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石。习近平同志提出“当代青年要树立与这个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1]18阐明了个体与集体的辩证关系,确定了“以中国梦激扬青春梦”的价值判断。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应当确定“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活动主题,运用多元方法、多种载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匡正不良社会思潮引发的价值偏差。习近平同志又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2]青年信仰什么主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意识形态教育的根本问题,必须要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得以确立。高校“两个理想”教育的实质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听党话、跟党走,强化“四个意识”,在纷繁紊乱的舆情环境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锻造道德品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抽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成败关系到青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问题。习近平同志认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1]25必须筑牢这一时期的价值根基。在具体实践层面:一是知识促德。习近平同志引用苏格拉底名言“知识即美德”论述了“知识是树立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1]26为高校德育提供了智育路径;二是历史养德。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大学生“四史”教育,以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作为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土壤,指明了高校德育的努力方向;三是榜样育德。习近平同志多次以回信形式勉励在各行各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青年,为大学生的价值养成树立了一大批值得学习的楷模,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鲜活样板。

(二)更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主体间性模式是德育革新的必然趋势。传统灌输德育片面强调教育者主导,借助单向度教授来实现德育目的,学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体间性模式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双主体”,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最大化了德育实践的参与度。习近平同志以“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1]9的评价概括了当下青年的特征,充分肯定了当下青年的优良品质。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呈现的新特征、新品质,成为主体间性德育模式普及的必要条件。

遵循学生成长规律。青年的成长与发展,既有一般性规律,又有阶段性特征,必须遵循其内在的成长规律。习近平同志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3]一是优化学生的德育环境。良好教育环境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前提,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重塑环境,优化学校、社会和家庭等不同场域的德育环境,为大学生成长创设良好空间;二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之前相比,“90后”、“00后”大学生主体意识活跃,个性更加明显,问题更加多元,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增强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实现因材施教的效果;三是引导学生的自我教育。德育是他育与自育的统一,是认知到践履的过程。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通过情境演绎、活动育人等形式实现知情意信行的统一。

关注学生现实需要。当下时代,处于“拔节育穗期”的青年大学生既呈现开放却轻信、热情却易变的一般性特点,也具备新时代的新特征、新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1]4。新时代青年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方位的交汇期,既要承担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又要承受转型时期巨大社会张力带来的生活压力。当代青年正在成为“分化一代”、“压力一代”和“风险一代”,代际、学历、阶层差异引发群体分化,房车、婚恋、学业需求带来广泛压力,校园霸凌、校园贷、校园间谍和滴滴杀人事件生成风险隐患。[4]习近平同志多次要求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让他们在关怀中提升政治认同,在解决问题中明晰价值选择,在精准施策中提升德育效果。

(三)更加注重多元协同育人

协同育人是高校德育革新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实践存在“层级弱化、学科壁垒、条块分割”[5]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宏观层面的统筹协同。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彻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德育协同育人体系构建指明了工作方向。在顶层设计中,通过构建动态全面的“大思政”新格局,将教学、科研、实践、管理、文化、服务、组织等要素纳入育人体系,注重问题导向,明晰职权边界,建构协同平台,强化隐性渗透,不断提升高校德育工作的亲和力、引领力和实效性。

构建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全课程育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改革重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德育“主渠道”,各类专业课程也不只发挥智育职能,同样蕴含着思想政治价值,体现着丰富的价值导向意蕴。习近平同志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德育”为抓手,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创新协同育人新模式。[6]构建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原则。一是筑牢思政课程“主渠道”。继续坚持思政课教育改革不动摇,高教资源要向思政课倾斜,质量评估立足思政课特点,队伍建设要符合思政课要求,打造有深度、有温度、有高度的思政课程;二是守好“课程思政”责任田。善于挖掘各类专业课程的思政价值元素,将不同学科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凝聚成精准德育的榜样文化,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德育需要。

构建家校协同育人体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最完备的教育学校与家庭的结合。”构建家校协同体系是当下深化教育改革的重点工程,也是高校德育工作提升实效性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不止一次提出优良家风家教是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关键,“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1]33在具体实践中:一是和谐家校关系。要实现“学校指导到位,家庭有效参与”目标,学校与家庭必须建立沟通机制、畅通交流渠道、建立普遍共识,为学生信息顺畅流通、配套工作持续推进建构坚实基础;二是破除德育分界。以往的家校德育各有偏重,家庭重品德养成,学校重政治导向,易造成教育效果的分割孤立。因此,家校德育应破除禁锢,家庭德育也要重视政治信仰教育,学校德育也要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共建家校协同德育新格局。

构建知行协同育人体系。在高校德育领域,知行协同的实质就是从认知德育到体验德育的转变。认知德育偏向抽象化的知识学习,将“关于道德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给学生,从知识层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判断和选择;体验德育偏向具象化的实践体悟,让大学生在道德实践活动中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使日常生活成为德育的“教科书”。习近平同志提出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关键在于“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1]22实现知行合一。在实操环节,课上创设价值选择情境,组织学生模拟人物心理,课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道德实践,在服务国家、社会和人民的过程中内化道德认知。

二、“三个主体”为支点的高校德育工作职责定位

职责定位是落实任务的关键。习近平青年教育观从实践维度出发,对青年教育工作各主体应当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作了明确规定。具体到高校德育领域,明确党、共青团和教师“三个主体”的职责定位是关键。

(一)党管青年:做学生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党管青年是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基本价值遵循。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青年工作,关心青年成长,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党管青年”的伟大传统。习近平同志赓续了党管青年的政治原则,并提出了“全党要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1]108的新要求,明确了党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落实高校党委的德育主体责任。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党领导高校的政治原则决定了高校党委在德育工作中承担主体责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德育工作实行“党委统一部署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具体而言:一是思想上重视。在高校的五大基本职能中,第一要务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位居其下。高校党委必须深化对学生德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育人为本,以德育为先,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牢牢把握正确办学方向;二是方法上革新。高校德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教学、党建、学工、科研、管理和国际交流等诸多方面,单纯抓学生、抓教学是不行的,必须从单线到多线转变,集合各级部门、各类资源、各项活动的合力,实现党委领导下的多元协同。

发挥基层支部的德育堡垒作用。高校基层党支部直接面向青年学生,承担着联系学生群众、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养、预备党员考察和党员管理的重要职能,成为落实高校德育工作的战斗堡垒。《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指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是党支部的基本任务。具体来看:一是强化入党流程的德育功能。基层党支部的重要职能就是吸纳优秀大学生进入党组织,提升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环节的思想政治品德考评权重,细化评价标准,革新准入机制;二是提升日常党建的德育作用。基层党支部立足院系专业特点,策划专项主题教育活动,扭转党建存在“走形式,做样子”的形式主义倾向,真正让党建育人效果入脑入心;三是发挥优秀党员的德育引领。基层党支部中吸纳了一批政治过硬、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党员,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的朋辈群体教育,形成党内带党外、先进带后进的榜样教育格局。

(二)团系青年:扩大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覆盖面

共青团是连接党和青年群众的“中间人”,承担着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职能。习近平同志提出扩大团的工作的有效覆盖面,强调“青年在哪里、有什么需求,团组织就建在哪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7]指明了共青团改革的方向。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是新时代共青团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精准化发展的重要原则。新的时代条件下,高校青年学生的活动场域增加,层级分化加剧,群体差异明显,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全面化、分众化、差异化的内在要求。

突出高校团组织的基础作用。高校团组织直接面向青年学生,承担着班级管理、社团建设、校园文化、青年教育等重要职能,是接触学生最多的“官方”组织。深化高校共青团工作机制革新,突出高校团组织的基础作用,事关“有效覆盖面”的基本盘。具体来看:一是革新机制,扩大学生参与。根据习近平同志“知青少年、懂青少年、爱青少年”的要求,要克服共青团存在的官僚化、衙门化思维,让学生成为工作主体,聆听学生的真实声音,为德育工作行稳致远奠定群众基础;二是明确责任,强化思想引领。习近平同志指出,“共青团要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增强吸引力和凝聚力”,[7]在高校德育领域担纲关键职责。各级团组织立足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运用灵活向上的多样活动,帮助大学生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引领航标,明辨是非善恶,厘清真理谬论。

拓展高校团组织的工作范围。扩大团组织工作的有效覆盖面,这就要求高校团组织紧跟青年学生的活动轨迹,密切关注青年学生在各种场域的思想动向,有的放矢地开展精准德育工作。具体来看:一是强化民办高校的团组织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必须及时跟进,加强指导,保证组织覆盖到位,确保德育工作得以落实;二是推进“网络共青团”建设。习近平同志强调:“青年在网上,团的工作就要做到网上去。”当前各类高校团组织基本都设置了“两微一端”的新媒体矩阵,运用年轻化、生活化的话语体系,缩短了同青年学生的距离,增进了高校德育效果;三是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德育需要。青年学生由于学历、学校、家庭、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在德育工作中不能采取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方式。高校团组织应当树立责任意识,深入青年群众,将德育工作思路的“点”与“面”相结合,实现因材施教。

(三)师育青年:构建全员育人格局

教师是德育过程的直接施教者,教师全员育人是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行稳致远的必然要求。传统高校教育体系中,担纲德育任务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党政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等仅局限于本职工作,德育工作处于“单线”模式。习近平同志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提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其中就包括全员育人要求,德育工作随之要向“多线”转变。

优化高校传统德育“两支队伍”建设。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德育的传统力量,也是习近平青年教育观所指向的关键主体。习近平同志对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8]的总要求,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德育的主阵地,思政课教师应当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重要讲话精神,着力挖掘课堂内容、不断创新授课形式、热情回答学生疑问、始终巩固自身素养,坚持以知识涵养学生,以思想塑造学生,以人格感化学生,履行好铸魂育人的特殊使命;高校辅导员的本职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但实际上人才短缺、职责混乱、任务繁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辅导员的德育工作的常态化。辅导员队伍建设要从明确职责、配齐配强、发展培训、管理考核等方面进行,确保他们回归“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及价值引领”的本职工作。

明确党政管理人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职责。高校党政管理人员和专业课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重要的德育功用。党政管理人员肩负党务、行政、教学、科研、学工、资产、后勤等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发挥着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重要职能,不同程度地直接面向青年学生,必须克服官僚气、衙门风,以扎实工作赢得学生认同,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的德育效果;专业课教师承担了课程体系中80%的课程量,是高校学生接触最多、受众最广的教师群体,抓好以专业课教师为主体的课程思政是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专业课教师要树立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形成课程思政育人自觉,挖掘课程思政育人资源,提升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真正实现智育与德育的有机统一。

三、“三个变化”为过程的高校德育工作话语重建

话语重建是增强实效的重点。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引领高校德育工作的话语重建有两大动力源泉:一是理论内容,即习近平同志关于建构青年教育话语体系的相关论述;二是语义特色,即习近平同志在寄语青年、勉励青年、告诫青年时使用的“习语金句”。在实践层面上,高校德育工作话语重建必须把握“三个转变”。

(一)德育话语生成共振化

话语生成是话语体系的基础环节。在高校德育领域,德育话语由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华和西方德育文化圭臬生发,并始终立足于当代中国的道德实践。同时,德育话语中政治、学理、实践、问题等生成要素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废,缺乏各类“基因”的多元共振。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八个相统一”,精准回应了德育话语生成实践中的偏废化问题。

坚持言实一致逻辑。实践是生成话语的基础,脱离实践的语言无论如何“冠冕堂皇”,都是苍白无力的。青年教育工作新形势新问题,是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形成、发展的基础与前提,因而言实一致是习近平青年教育观的重要语义风格。在高校德育的具体实践中,教育者的语言必须要找到“寄生壳”,使话语表达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方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强音中实现生命力的跃升。这就要求在德育话语生成环节必须秉持“言实一致”逻辑,既要在社会实践中提炼符合时代主题的语义精华,充实大学生德育的话语体系,又要以实践为标尺,以人民群众为砝码,锻造德育话语的生命力。

坚持呼应一致逻辑。问题导向是话语生成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应人之呼”的现实需要。在高校德育的具体实践中,教育者必须要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困惑、价值疑虑、道德滑坡和行为失范出发,彰显语言的存在感和应答力,实现“有呼能应”和“有呼必应”。这就要求在德育生成环节必须秉持“呼应一致”逻辑,既要摒弃“自说自话”的错误倾向,主动回应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多重困惑,又要转变回应方式,俯下身子从他们的“生活世界”中挖掘素材,用“接地气”的语言引导学生,建构“呼应成趣”的话语生成机制。

坚持政学一致逻辑。政治性话语同学理性话语存在内在的逻辑相关性,“政治性话语规定着学术性话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9]学理性话语则是政治性话语的学理支撑和重要补充。在大学生德育的具体实践中,教育者必须要构建“以学理讲政治”的同频共振格局。一方面,教育者应当避免将政治与学术割裂开来的偏狭态度,克服“各行其是”的错误逻辑,既要保持学理性话语的底色,又要增添政治性话语的说服力;另一方面,审清选对政治性话语的学理支撑。现实中往往存在对政治理论的错误学理阐释,严重混淆了青年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认知,因而必须严格审查环节,保证学理阐释“根正苗红”。

(二)德育话语表达生活化

话语表达是话语体系的外在形式。高校德育传统话语表达一定程度上存在“官话”倾向,教师理不清、讲不明,学生听不懂、不想听,制约了德育实效性提升。习近平同志在教育青年时,语言平实、亲民,善用修辞、经典,“采取青年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1]64受到青年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的热捧,为高校德育话语表达的风格转变提供了方向指引。

德育话语要有正能量,引导学生。德育的目标是政治导向、价值引领和道德塑造,要求对大学生身心施加正向影响,因而必然需要充满正能量的话语来感召青年学生。习近平同志多次运用“青春”、“梦想”、“奋斗”等饱含正能量的词汇来劝勉青年,展现出独特的语言魅力,在青年中造成巨大反响。在话语革新过程中,必须秉持现实性原则,主动选择与当代中国与世界发展密切相关的议题,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人民群众的家国情怀,增强德育话语的时代感、现实感和影响力。

德育话语要有亲和力,贴近学生。青年学生的接受程度同德育实效性密切相关,因而德育话语必然要最大限度贴近大学生。在市场经济时代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学生乐于创造流行词,善于使用流行语,德育话语必须要贴合他们的语言习惯。习近平同志多次使用“蛮拼的”、“点赞”、“时间都去哪儿了”等社会热词来阐述观点,教育青年,引发广泛好评。在话语革新过程中,必须秉持贴近受众、贴近青年原则,主动了解青年学生的关注点和用语习惯,真正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实现良好的德育效果。

德育话语要有中国味,感染学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是中国化,只有德育话语真正“扎根中国大地”,才能受到青年学生的广泛欢迎。习近平同志在长期的工作实践和理论学习中,累积了大量基层实践经验和传统文化积淀,成为“习氏话语”的重要来源。他既广泛引用传统经典劝勉青年,又鼓励青年深入群众,在服务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为高校德育工作做了优良示范。在话语革新过程中,必须摒弃“言必称古希腊”的沉疴痼疾,运用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韵味、中国元素的话语体系来教育青年学生,使他们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以文化人”的德育效果。

(三)德育话语权威重构化

话语权威是话语体系的主导力量。传统高校德育以教师为主导,内容经过严格筛选,具有单向性和可控性,话语权威集中;全媒体时代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新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高校话语权威遭到消解。伴随信息、知识渠道的民主化、平等化和自主化,德育工作的影响因素由单一到多元,高校话语权威受到多方监督和质疑,权威弥散极易带来广泛的信任危机。习近平同志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指明了高校德育话语权威的重构方向。

强化网络舆情防控。信息传播进入众声喧哗时代,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纷至沓来,主流意识形态面临解构风险,传统德育话语权威日趋弥散。要重构高校德育话语权威,就要强化网络舆情管控,遏制错误思潮入侵。具体来看:一是智能监测舆情动态,知悉新形势。各级各类高校应当创新思维,变革机制,依托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智能化的网络舆情监控体系,及时降低、减少、消灭错误舆情对大学生的影响;二是主动设置网络议题,强化正能量。舆情防控应当秉持“堵”、“疏”结合的工作思路,既要防止负面舆情扩散,又要强化正向舆情引导。在舆情防控过程中,主动设置新议题,有理有据有节地回应学生困惑,实现正能量的下沉延伸。

构建媒体融合体系。全媒体时代,新旧媒体融合是必然趋势。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主流媒体应当坚持“互联网思维”,适应个体化传播的大趋势,也为高校媒体融合指明了方向。具体来看:一是优化团队结构。无论是传统媒体从“线下”转到“线上”,还是新媒体从网络回归现实,首先都需要构建一支政治过硬、道德优良、技术高超、知识广泛的专业团队,将高标准、严要求贯彻到管理、采编、输送和反馈的全过程;二是构建媒体矩阵。高校要依托传统纸媒和“两微一端”网媒资源,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建立健全媒体融合体系,形成层级丰富、落点众多的高校媒体圈,确保内容的全覆盖;三是坚持内容为王。高校媒体融合建设,既要抓形式,更要抓内容,贴近学生需求,打造原创精品。要瞄准社会热点话题,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融合,在原创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布,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

猜你喜欢

话语德育工作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