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博弈逻辑分析

2021-12-31林秀椿卓晓霞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师生工作

林秀椿 卓晓霞

在第23 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马克思主义的巩固,事关党的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后继有人。[1]新媒体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处于全新的发展空间,机遇与挑战共存,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研究,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当前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课题。

博弈逻辑是应用逻辑的一种,是博弈论和逻辑学相交叉的研究领域,它是“理性的”主体在互动行动中的推理过程,博弈参与人通过研究推理寻求博弈方合理的策略选择。[2]应用博弈逻辑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博弈参与人可以是学校、教师、学生,也可以是意识形态的内容、阵地,它通过一种整体、动态的思维来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根据环境和主体行为的变化分析优化策略选择,从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和内涵

(一)什么是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阶级性、认知性和实践性。[3]在中国,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宣传动员的强大武器,对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

高校既是人才培养之地、学术之地,又是多种思想的汇聚激荡之地,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与国际国内大局大势紧密相连,其工作对象包含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对象数量庞大、构成复杂,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高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性,一旦出现问题,就是全局性的、致命的。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三大重要任务。具体来说,要在高等教育这个平台上,围绕师生、关心师生、服务师生,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树立马克思主义在多元文化中的主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的思想认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创新科学知识,传播先进思想,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不断积聚正能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二、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博弈特点

(一)无限重复博弈:多元价值与主流价值的博弈削弱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意识形态包含着认知—解释、价值—信仰、目标—策略等不同层面内容,其中,价值—信仰层面是最核心、最根本,也是最稳固的[4]。换句话说,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问题,主流意识形态要掌握话语权,核心是价值信仰能获得师生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往来增多、不同领域交流频繁,师生面临海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冲击。一些国家利用长期积累的经济科技优势和话语强势开展文化渗透,鼓吹西方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后现代主义等腐朽的思潮和价值观念[5],冲击了师生的理想信念。这些思潮和价值观经过用心包装,通过电影、体育、文学作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内容上贴近师生的生活与需求,在形式上生动活泼、花样翻新,导致师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危机,削弱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特别是一些政治利益群体制造煽动性的言论、大学生群体缺乏理性思考的言论,一旦形成群体效应,就会带来极大的破坏力,引起师生政治立场不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艰苦奋斗精神淡化等后果。随着国家开放进一步深入,各种价值观念的渗透将层出不穷,可以预见意识形态的斗争在高校将长期存在,并且会愈发激烈。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要在这种无限重复博弈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提升洞察和辨别能力,提高解决应对的能力。[6]

(二)竞争博弈:网络媒介与课堂主渠道的博弈消解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阵地优势

课堂教学是师生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是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渠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践发展和经验积累,具备一套比较完整的标准体系,[7]其教学方式和内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汲取知识、转变思想,从而保证受教育者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认同。

然而,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以及随之出现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的爆炸式发展,信息资源普及呈现全天候、自由式、无限量的特点,给高校师生学习生活带来了深层次的影响。网络媒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师生在思想认知方面个性化学习的路径,满足了实际学习生活过程中所需知识的及时性、前沿性和广泛性要求,但是网络媒介上碎片化的学习没有经过系统组织开展,理论与知识往往是脱离了整体而单独存在,师生在学习时可能受到断章取义的误导。此外,跨时区、跨地域、跨文化的信息资源共享带来了鱼龙混杂的各类思潮和价值观,威胁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在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激烈的背景下,先进的传播手段、强大的传播能力,成了占据话语权的主导因素,逐步消解了高校意识形态传统教育的阵地优势。

(三)非合作博弈:学生与学校及教师的博弈影响了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

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控制着场地、设备、教师等核心教育资源,在意识形态教育中享有先天的官方优势,控制着舆论引导的核心资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其更为丰富的知识经验优势被赋予“教育者”的身份。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学校教育者往往不由自主地将自己视为绝对权威或是因为缺乏足够的敏感而过于自信,认为所传授的内容都是积极向上的,是为学生好,学生肯定能从中获益,能够理解。然而当代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自我个性慢慢凸显,他们追求自由、民主、平等和公正,对传统说教式的教育模式不易接受。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对时事热点和敏感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多反映到网上,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勇于向权威挑战。在网络媒体的虚拟世界中,掩藏自己的实际身份,突破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枷锁”,评论社会公共热点事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话语表达愿望和社会参与需求。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客户端自由发声,这些言论可以是正确的或是错误的,可以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对言论的结果却不接受评价、不承担责任。

在意识形态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可能存在控制-服从、控制-不服从等互动模式。前者表现为一方所得是另一方所失的零和博弈。一方面学校或教师过于注重意识形态教育的形式,忽略了实际效果,缺乏对大学生将所学知识和自身发展有效结合的引导,一旦面对复杂问题学生就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怀疑、立场摇摆。另一方面学校或教师完全按学生个体喜好和需求去进行教育,学生容易接受,但却消解了意识形态教育的基本功能,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认识不清,信念不牢。控制-不服从互动模式通常表现为两败俱伤的负和博弈,常见于说教式、命令式的教育方式,不仅学校或教师无法达到教育目标,学生在教育中对主流意识形态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8]

综上,信息资源的多样化发展、信息时空地域的日益扩张、教育主体间信息对话方式的逐渐平等带来了多元价值与主流价值、网络媒介与教学课堂、学生与学校及教师之间的多重博弈,加大了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难度和挑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不能被视为一个孤岛,或是看成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简单相加,而是要有一个整体的思维和视角,不断顺应开放社会的多元博弈状况,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互联网时代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

三、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策略选择

(一)采取占优策略,提升意识形态工作的效度

占优策略是指在博弈中无论竞争对手做何反应,都属于最佳选择的竞争策略。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无论网络新媒体如何发展,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优化工作机制、提高工作能力始终是提升工作实效的重要保障。

1.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机制

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工作原则,明确和落实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制,上下一盘棋,多方联动,统筹协调校内各单位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形成高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化、全方位、全过程;从讲政治、讲党性的高度,搭建工作平台,形成激励机制,调动校内各单位抓意识形态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工作职责、工作任务与意识形态工作有机融合;[9]建立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寝室”的四级联动机制,对影响高校意识形态安全的负面因素,及早发现、及早预警、及早解决;完善社团、课堂、讲座、研讨会、报告会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制度,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抵制一切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不正确的思想和理论,绝不给错误思潮和主张提供传播渠道和存在空间。

2.提高工作队伍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能否在广大学生中产生共鸣,赢得广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乃至心理认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技能,即意识形态工作能力,它包括“思想辨别力、理论创新力、共识凝聚力和话语支配力”。[10]从广义上看,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不仅包括思政课教师,所有高校教师、所有的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在意识形态问题上都要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守土负责。只有将意识形态工作融入到人才培养工作中,覆盖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方面面,才能实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要把握意识形态工作基本内容与操作方法,真信、真学、真用马克思主义,既了解当前意识形态较量的形势和方法,建设舆论斗争能力,用正确的思想意识战胜错误的思想意识,又主动掌握更加科学化、生动化、人性化和有效化地开展工作的技能,摒弃刻板、教条的教育方式,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让课堂“活”起来。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新媒体应用能力,积极主动地将新媒体纳入到课堂的教学范畴,以更生动形象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提高广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度。

(二)制定先发优势策略,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大意识形态工作的力度

人的思想就像是空地,不种庄稼就会长杂草。先发优势策略是预防性的工作策略,即在各种博弈之前,率先采取行动,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阐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先入为主、先发制人,种好我们的“庄稼”。

1.加强理论宣传阐释,彰显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魅力,增强认同感

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来源于其理论的科学性,通过对现实生活做出合情合理、科学有力的解释彰显出理论的魅力。[11]

党的十九大以后,全国各地高校纷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阐释、传播和创新。高校要进一步发挥优势,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加强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宣传教育提供学科支撑。思政课是意识形态的主阵地,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育的平台和阵地,广泛开设相关的精品课程,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金课”,把规范的教材语言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语言,为学生阐述道理、解疑释惑,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宣传与普及,引导大学生的观念和思想升华为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理论体系,进而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校园化。同时,要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揭示其观念背后的政治动机,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在鉴别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最终赢得学生对主流价值观的政治认同。[12]

2.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离不开行之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走出理论象牙塔,将其与爱国主义、家国情怀、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有机结合,通过构建长效机制,落细、落实、落小,既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寓教于乐,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在校园中无处不在,滋润涵养师生,使其流淌在血脉里,熔铸在精神世界之中。

要优化校园人文环境,以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突出校园文化的思想内涵,培育一批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优良传统、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和健康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以“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传统戏曲高校巡演”等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下来的优秀基因在校园中传承,倡导尚仁重德、知礼好学、诚信守正、宽厚孝义、扶危济困的情操品格,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家国情怀,不断壮大意识形态教育的能量。

(三)制定协同策略,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协同可以看作是一种合作,它可以将博弈双方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协同合作关系,实现线上线下协同、教师与学生合作,还可以充分调动更多教育教学环节的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完善协同手段,进一步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1.构建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新媒体平台

传统意识形态领域格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消解,网络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占领网络意识形态主阵地,是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迫切要求和主要方向。一方面,通过建立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活动,用形象的标识符号和师生容易接受的话语体系提高意识形态宣传的观赏性和可视性,让网络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有力工具;以广大师生关注的时事和热点为素材,发动师生主动参与,把握学生最新的思想动态,并在互动中引导网络舆论,让师生在知识探讨、信息分享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统一共识。另一方面,利用便捷的网络社交平台,运用生活化的语言,与学生进行科研、教学和生活等方面讨论,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开展意识形态教化,从而实现网络意识形态的良性互动。

2.构建以生为本的工作模式,开展个性化教育

网络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断增强,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存在个体认知和选择的明显差异,意识形态教育需要有的放矢,关注不同大学生群体的实际利益和现实需求,尊重每个大学生在精神解放、心灵自由的追求。要充分考虑不同个体专业的不同、年级的不同、学习能力的不同,考虑男女生性别的不同、城市农村的不同、个性兴趣的不同,尝试将课堂教学对象精细化,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反应,适时调整策略。要深入大学生心中,针对大学生学业压力、就业问题、情感纠结等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在走出困境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导,在人文关怀中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引导学生在对自身命运与价值的思考中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3.注重政治仪式,开展渗透式、陶冶式、体验式意识形态教育

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举行具有规定性、象征性的活动,可以承载和传递特别的意义。开展富有政治仪式的活动,借助渗透式、陶冶式、体验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帮助师生产生信仰,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例如,在五四、七一、国庆、入学教育、毕业典礼、校庆日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具有思想内涵、特色鲜明、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入党入团的宣誓仪式,组织党员过政治生日,开展“最美教师”“最美学生”系列评选活动,通过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思想引导,使师生在政治仪式形式的教育中拥有自信和勇气,获得归属感和幸福感。[13]

注释:

[1]王锁明:《让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强起来》,《人民论坛》2017 年12 月18 日。

[2]张峰:《博弈逻辑应用研究》,《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0 年第4 期。

[3]卢黎歌、岳潇、李英豪:《当前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与引导》,《思想教育研究》2017 年第6 期。

[4]《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十个论述》,人民网http://bbs1.people.com.cn/post/1/1/2/164186985.html.

[5]王霞、孟宪生:《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第六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坛”会议综述》,《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年第9 期。

[6]朱孔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5 年,第29-38 页。

[7]李宁杰、孙晓杰等:《碎片化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演变的问题和观点》,《教育教学论坛》2018 年第50 期。

[8]闫睿颖:《高校核心价值观课堂教育路径探究——基于博弈论的方法》,《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5 年第17 期。

[9]甘晖:《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 年第9 期。

[10]李武装:《新时代意识形态的博弈特点与建设战略》,《甘肃理论学刊》2018 年第1 期。

[11]原宙、平章起:《价值观念多元化境遇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探析》,《毛泽东思想研究》2015 年第2 期。

[12]王里、朱旗:《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内涵、挑战与对策》,《江苏高教》2017 年第1 期。

[13]傅薇:《政治仪式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高教探索》2016 年第6 期。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师生工作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不工作,爽飞了?
麻辣师生
选工作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