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气象装备保障工作现状
2021-12-31王韶霈袁家友
王 楠,王韶霈,袁家友
(安徽省阜阳市气象局,阜阳 236000)
0 引言
自动气象站网经过20 a的建设,形成了现在乡镇全覆盖,完成了单要素站向多要素气象站的跨越升级,通信方式升级为物联网;市级气象部门成立相应的保障部门,负责辖区气象装备保障,省局保障部门远程技术支持,同时引入社会保障力量,参与气象装备保障工作[1-3]。
1 气象装备保障队伍的资格审查
为了避免气象保障业务质量下降,上级保障业务主管部门应对社会保障力量和气象局内部组织的保障力量进行资质审查:1)维修保障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身体健康,通过气象装备课程培训并考核合格;2)需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明确职责和任务;3)需建立人员相对稳定的气象装备保障队伍[4]。
2 完善气象装备档案
由于自动气象站建站时间久,数量多,型号复杂;又因气象装备保障人员退休、转岗、流动等因素,因此若没有详细的档案记录,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很难及时准备合适的备件,无法迅速到达现场检修。建立档案应包括建站时间、地点、周围环境、生产厂家、型号、气象要素和维修记录等信息。在智能手机上制作导航地图,利用导航能及时了解路况信息,选择合适路线以节省路程时间。天气雷达、探空雷达等设备也应建立和完善独立的档案记录。
3 发挥乡镇信息员和气象志愿者作用
建议与政府部门沟通协调,以政令形式把乡镇信息员的工作纳入业绩考核,明确乡镇信息员责任和义务。部分乡镇信息员为临时指派就职,不了解乡镇信息员的工作职责,无法协助维护自动气象站和天气调查工作。建议授予自动气象站所在地的看守人员适当的荣誉,调动其积极性。鼓励气象志愿者上传气象实况信息,参与天气调查。
4 加强数据质控和提高数据准确性
采用智能数据质控和人工网上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方式,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气象数据。条件允许的地区可以根据卫星云图、天气雷达图和乡镇信息员以及气象志愿者反馈信息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用自动气象站标定天气雷达相关参数,获取精准的天气雷达观测数据。
5 充实气象装备保障队伍
对有能力的观测人员可以转岗到装备保障部门,充实保障队伍,培养成既会观测也会保障的复合型人才。加强气象保障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引导教育和职业道德自我修养,从思想上认识到气象装备保障对气象业务的支撑作用。现有的保障队伍知识结构和工作经历不尽相同,气象装备更新换代快,自动化水平高,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新的理论技术不断推广应用,因此保障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和交流,更新知识,提高技能以适应当前气象装备保障工作。
6 结束语
文章针对现在地市级气象装备保障工作提出了以下观点和建议:1)加强现有气象装备保障队伍的培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及思想境界;2)加强气象资料数据在线监测,实时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气象站资料能准确反映实况信息;3)充分利用乡镇信息员优势,协助气象装备保障和天气实况调查反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