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关键环节的同向而行
2021-12-3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李文辉
●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教材研究所 李文辉
2014年3月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统筹课标、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全面发挥课程标准的统领作用,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评价方式、考试命题等各环节的改革,使其有效配合,相互促进。”该意见为育人关键环节的同向而行勾勒出了蓝图。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标志着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关内容的具体化、细化,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为育人关键环节明确了总体目标。2019年11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的研究”,为教研服务育人关键环节指出了行动路径。进入新时代,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课程、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育人关键环节,应该如何协同推进呢?
其一,课程标准在育人环节中扮演着重要的统领地位。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正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正在全面修订中。课程标准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制定,明确了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以及课程结构、内容、学业质量等标准,统领着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其二,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教材依据课程标准编写,提炼和精选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必备的、最基本的知识内容,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据。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统编三科教材,以及其他各学科新教材陆续投入使用,“上承”课程标准,“下启”课堂教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三,教学是我们一贯比较重视的环节,现阶段应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探索新方法新技术为重点,着力增强教学设计的整体性、系统化,不断提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水平。教师应做好研究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方法、组织课堂环节、解决课堂问题、优化作业评价等教学设计工作。其四,评价的正确导向会引领教学改进,引发育人方式变革,有助于整体课程改革的推进。应该说,现阶段“教学评”正在走向融合,评价与教学环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评价的导向与教学是一致的,都指向核心素养,有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其五,考试环节也在深化改革。2019年6月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与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命题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省份不再制定考试大纲。”2020年1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发布,希望实现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重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考试“看齐”课程标准,命题“依据”课程标准,考试环节积极与其他环节呼应、协同、合作,将有利于育人关键环节形成合力。换言之,育人关键环节的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形成育人合力应是当前基础教育、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
进入新时代,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育人关键环节在课程标准的统领下,正在形成合力。育人关键环节同向而行的局面已经逐步显现,逐渐发挥积极作用,落实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聚焦核心素养,发展素质教育。到2022年,普通高中将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中高考命题将依据课程标准,加强情境设计,更加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可以预见,育人关键环节在未来将更加有效配合,发挥合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