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注情,寻找教学中的一滩“活水”
——教育新模式下的语文教学体会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11期
关键词:活水生活化生活

茹 娟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陕西西安 710043)

教育教学的生活化倾向,是一种大趋势。2019 年重庆市高考的一道数学题吸引了所有人的眼球,“如何安排聚会中的座位?全班同学的数学成绩怎样分析”,这样的命题风格非常“生活化”,更具“实战性”。以高考为总指向,高中各课均开始关注教育教学生活化的问题。

世界上的大教育家们早就告诉我们:教育与生活有着紧密的关联。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斯宾塞说:“教育为未来生活做准备。”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实,各个学科都有自己生活化的知识,而语文学科是最具发言权的。

所以,我想结合语文学科的特色,来探究新的教育模式。我认为,教育新模式的探索就是要一切源自生活,高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以此为原则去探索去实践,才能让教育模式变成“活的”,才能让它成为“教育”中具有生命的一滩“活水”。

——“生活化”就是要有一滩“活水”。

一、课堂之上,源自生活,高于生活,教学是真实的

学生学习的载体是作品,是一篇篇的文章、一首首的诗歌,这些看似远离他们的生活,远离他们的时代,但是,我们知道教材中的每一篇每一首都是源自生活,既然作者创作是源于生活,那么我们每一位教师可以完成桥梁的搭建,我们可以用我们的眼,用我们的心,用我们的手将一切记录下来,教学与生活,是可以随时完成时空交换的,生活处处有教学,教学事事有生活。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留心生活,留存体验,我们要为学生一次次地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

在讲授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评优课时,我就选择了自己假期在云南牟定乡村中拍摄的一段视频,当时行走在田间小路上,一片迷人的景色:瓦蓝的天空,飘忽的云彩,葱郁的树木,婉转的鸟声,金色的水稻,倚山而建的村落,辛苦劳作的人们。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各种音响的喧闹,宁静在四周洋溢。我的心里显现的是《归园田居》,我的眼中看到的是陶渊明的“归园田” “返自然”。那节课,在这样一段视频的开场中,我设计了“找不同”这一环节:让学生寻找视频图片与诗歌当中的异同。相同的是画面呈现的角度,远近、高低、动静,景物呈现出的乡村田野风光,宁静恬淡的氛围、轻松愉悦的心情,但是一旦找到不同,文章的精华就出来了:我——暂时前往,陶渊明——永久归向,这就决定诗人精神内核的高度,由此进入更深层次的探究。

课下,学生和我的同事们都向我反馈:这节课真的是“太精彩了”!这一句评价就让我再次确定,和生活有联系的课堂教授才能带给学生更多真实的精神体验。所以,我们所创设的教学情境,首先应该是感性的、可见的、摸得着的,它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并促进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和升华。在这样的思路下,每一节课都可以是一场情景体验课。学生自此也会走进课堂,走进文章,更会留意生活,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与作品中的画面情感思想完成碰撞,碰撞出属于自己的火花。

二、教材之外,寻找作品,品读作品,读写是用心的

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用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

我们深知课堂是有限的,课本是有限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足的,但是,课下是广阔的,名作是无价的,每一部优秀的作品就是生活的浓缩。我们要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帮助学生寻找好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体味情感、探究思想,引导学生悟出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思想内涵,在品评中深化理解,升华认识。作家的、社会的、时代的、我们的、学生的,整个群体综合在一起,就能完成又一次的碰撞,穿越时代的生活大碰撞,碰撞出属于自己的星球。

读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我们指导学生将作者经历与主人公对照,品味人称艺术。如果我们对狄更斯的经历做一番鸟瞰,就会让学生发现作者是借主人公的形象来写自己,以他人故事写自己心迹,这样阅读小说,自然会产生真实与虚幻交错的美感。而他们在写作鉴赏中,选择了停驻感人之处,与主人公对话,与主人公感同身受,写出其中的人性美、人情美、心灵美,写出每一处让自己动情的地方。如此,学生将来怎会写不出有真情的文章?一部《大卫·科波菲尔》,感悟生活的磨砺。

读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我们指导学生感知历史的厚重,这样一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 值得我们去学习。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家文化”,长幼有序,家和万事兴,寿者为宝。而他们在写作中,选择了精彩的语句赏析。与文字对话,点评他创造性运用的北京市民俗白浅近的口语,鉴赏他情有独钟的比喻修辞,写出每一处让自己惊叹的地方。如此,学生心中怎会没有装下我们厚重的历史文化?将来怎会写不出精彩的语言?一部《四世同堂》,感悟生活的厚度。

每一次的阅读,每一次的写作,都是学生与文学的文字、文化、精神的交流,在老师的引导、交流中,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地积淀,通过写作不断地提升,打开属于他们的生活视野。

三、课堂之下,授之学法,师生碰撞,交流是动情的

美国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生活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取得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益。”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已把语文教学的触角伸向了广阔的天地。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我的学生必须是鲜活存在的个体,是每一个融入各个环节的一员。课堂上,他们是在讨论中接收知识;课堂下,他们是在总结中巩固知识;在答疑时,他们是在质疑中不断提升;在运用时,他们是在实践中灵活变通。我就是要把我的学生变成真正的主体。

我的知识讲解从来不是想当然的自我发挥,习题讲评也从不轻易向答案妥协,一切都要坚持做到总结归纳,求同存异,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我是如此地教,我的学生自然也是如此地学。我们一起看看我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请问‘所守或匪亲’的‘或’是什么意思?注解下虽给了‘倘若’的解释,但是《古汉词典》中对‘或’的词条解释没有这个意思,我想知道这个‘倘若’是从哪个词义而来?”“‘涉及到’这个词语在语法上是不是错误的?但是我在资料的查阅中看到《邓小平文选》中多处出现这种用法,我想知道能不能这样使用?”我们可以为一个成语、一次语法、一个情景默写填空、一个字的推敲刨根问底,我们可以进行“虚实之辩”“情景之争”,如此引导,如此坚持,培养积极探究的习惯,发展求异的思维能力。所以,我的学生从来不会停留在问题的“接受”层面,他们都是“接收”,因为他们要通过自己的查阅、讨论、思考,然后再次和老师进行碰撞,让知识再次生成。所以,我会永远鼓励我的学生去做这样的学习者,懂得真正的学习。每一次引导,感知生活的理性。

我的知识传授是动心用情的,每节课都是情感的投入,我从不会让书本中的文字冰冷,更不会让自己的教学冰冷,学生在我的课堂上始终能看到有温度的文字,能听到有感情的话语,我是如此“用情”,我的学生自然也会是一个个有温度的人。在结束李商隐的《锦瑟》时,我的学生写了这样一篇文章,截取其中一段与大家共评:“这首诗茹茹讲得特别好。我想不到什么形容词,但这么说吧:我第一次读这首诗是很小的时候,现在想来梁任公先生颇有同感。我虽不解何意,但却觉得如果诗歌有生命,那么它字字句句之间有与生俱来的美。听您讲到‘庄生晓梦迷蝴蝶’,不觉之间泪流满面。我向来是不相信世界上有百分百的感同身受的,人间的悲欢并不完全相通,更何况任何情感落到笔下必然黯淡几分。但是诗的魅力在于它几乎最强的还原性、最深的感染力,让我们‘共情’。抑郁平生不得志的迟暮之感也能让一个十几岁的灵魂深深感动,久久不平。到底是人生无常,终意难平。写了这些,便说与我的茹茹听吧。”这位学生,说到“还原性”“感染力”,说到“共情”,这就是我的课堂,我的教学模式,用真心真情让我的学生“鲜活”起来。每一次互动,感知生活的细腻。

什么是“教育新模式”?什么是“新”?这次疫情,也让我们每一位一线的老师不得不反思,原来的“授课者”必须要转换身份,变为“助学者”,这个身份必须要主动去变,积极去变。我们要提供给学生丰富、精准的补给,让学生成为求学者、知情者,动心者。

新的课标、新的理念都需要我们这些一线的老师打破思维定式,教无定法,学无定法,“新的”也许会在任何时候变为“旧的”,只有具有生命力的才会是“新的”。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寻找,用心对待我们的学生,用情做好我们的教学,我们的学生、我们的知识才会“鲜活”起来。有了这一滩“活水”,我们的教育才能不断地绽放生命的光彩。

猜你喜欢

活水生活化生活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在英语教学中引入生活的活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为有金融活水来
渠清源于活水
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