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踮起脚”的课堂
——有效课堂中的问题设计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11期
关键词:版画预设美术

厉 夏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苏州湾实验小学 江苏苏州 215200)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握课堂内容和引导问题的难度和深度;从讲练策略上,如何让学生学会他们原本不懂的知识,而不是把他们轻易能自学的内容教授给他们;如何通过问题刺激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帮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用自己的逻辑能力找出答案呢?通过对其他优秀课堂的观摩和教育实践,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材的预设与生成[1-4]

(一)读懂教材,预设目标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相对来说,美术课本中的文字素材是比较少的,大量的是图例,这些材料看似有限,但它不仅包含着专业知识也顺应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读懂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案编写、教学计划制订的基础,教师通过自己研读、教研探讨来预设教学目标,预设学生应该收获哪些知识,习得哪些技法,这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只有读懂教材,预设目标才能更好地将教学知识点放到整体的美术知识体系中去认识,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研究,帮助学生理解课本中的重难点。

(二)深挖教材,动态生成

深挖教材让课堂内容更加充实严谨,更能把握住课堂的核心内容。新课改后,美术教材的内容和角度更加贴近生活,学生的知识面和反应能力也会参差不齐,如何避免课堂上只是重复了学生已有的常识或认知呢,这就需要教师在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做好各种可能的充分准备,拓展课程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深挖课程的重难点、成长点。美术课上不仅局限于某个东西是什么,它的形状、颜色、如何画,更要从它的来历、特性、种类、艺术性等方面引导学生去探究。如一年级上册的《有趣的勺子》一课中,我用图片连线的形式,让学生观察了两个有细微差别的汤碗,应该对应哪个勺子。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左边的汤碗上有表示热气的线条,而右边的没有。这就引起他们思考辨别瓷勺和不锈钢勺哪一个适合放在热汤里,为什么适合。以此引出金属导热、瓷器不导热的原理,拓展生活常识,丰富他们对勺子的认识。

(三)活用教材,预设、生成相结合

美术教材中经常会有大量开放性、启发性的问题,如“你发现了什么?你还能想出更好的制作方法吗?”这种“留白”让师生的在课堂互动中去探究更多的方法和答案,它可以促成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有一定自由的探索空间,这种“随机的动态生成”是预设的超越和发展。美术和艺术没有对错、没有唯一的标准,教师也正是要合理科学地把握好这部分极具教学活力和教育价值的“留白”,将预设和生成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美术核心素养。

二、在讲练策略上要有递进性

教师在讲练策略上,要精讲、精练,对教学内容和问题的设置时,要讲重点、有目的性、层次性、递进性、探究性等。根据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知识的水平差异,看到班级中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阶梯型的设置课程问题难度,让学生有种游戏“打怪升级”般的感觉。而且要让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再到创造美,所以教师要实现让学生以兴趣出发,进一步了解知识、技能,再引导启发学生,挖掘他们自身的美术潜能,最后让学生自主地利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创想出符合课程要求的作品。

如在三年级上册《身边的设计艺术》中,图片展示了两组丰富杂乱的超市货架,问题1:你能把货物按照“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摆整齐吗?问题清晰简单,同学们都能很快完成。

问题2:如果你要买一个书包,你会选择哪一个?为什么?这个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除了主观喜好的颜色、形状,还需要从材料、用途、价格等方面去参考,这时候学生的回答都很具体。

问题3:比如“款式好”代表着你喜欢它的颜色、外形,“颜色”“外形”就是设计的元素。你能从大家刚才说的理由中概括出哪些设计元素呢?学生回答出价格、用途、材料等。这是从具体问题到抽象概念的过程,学生不断的深入思考,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这样比教师直接照本宣科地把设计要素告诉他们要令他们记忆深刻得多。

三、问题刺激要有拔高性

问题刺激的方式多种多样,表现为创境与设疑。我们不是简单地让孩子去回答出他已经了然于胸的问题,或者是他目前的理解能力、逻辑能力无法顺利解决的问题,而是通过创立情境、组织大量不同的刺激要素,让他们绞尽脑汁地思考之后能够领悟、学习到方法!就像小朋友在苹果树下想摘苹果,触手可及的苹果会让孩子觉得毫无兴趣,就算摘到也没有挑战感和满足感;而如果是一棵参天大树,孩子们就会“望洋兴叹”,根本不会有尝试的欲望;苹果只有生长在需要他努力地伸长胳膊、尽力地踮起脚尖,甚至蹦一蹦的高度,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征服欲,也会让他们摘到后倍感珍贵!而教师就是在旁边不断引导他们、鼓励他们、用各种方式给他们加油打气、点拨方法的人。

如三年级上册的《对印版画》一课中,学生看了蝴蝶翅膀、水面倒影等图片示例,快速直观地理解了对称和重复的概念。而版画是较为独特复杂的,如果只有图片和文字,学生理解得就会比较单薄,所以我以视频演示刺激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对印版画操作的小视频。通过设疑让学生燃起探索和求知的热情。

问题1:在制作对印版画的时候,我们需要几张纸,在哪张纸上绘画,为什么?学生快速回答出:需要两张纸,在底下那张纸上画,因为底下的纸画起来比较稳定,方便操作。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小学阶段的版画课程系统多样,如果这次能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版画,对于本节课和之后的课程都很利,所以我又提出拔高性问题:你认为两张纸中哪个是“版”哪个是“画”,为什么?

这时候同学们的答案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同学认为“底下的是画,因为是直接画在下面的纸上的。”有的同学认为“底下的是版,因为底下的那张纸一直没有动,像底板一样。”有理有据,看得出学生是在辩证思考的。我在旁边提醒“在设计衣服的时候有打版的说法,在印制人民币的过程中有胶印底版,在以前用交卷冲洗照片的时候也有底片,想想这些物体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通过语言刺激和类比找到了其中的规律,“‘底’就像是一个源头,其他的都是根据这个复制出来的,所以底下这个不动的才是版,印出来的是画!”学生通过这个拔高的问题,不仅说出了正确的答案,还能讲出理由,这样是真正地学懂了“对印版画”的概念,就能更好地举一反三去运用。

所以学生在刚开始回答时思考会过于简单和含糊,这时候教师不能为了继续推进课程而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应该反复深究,一步步引导学生“踮踮脚”更加完善、深度的再思考,最终得到一个比较成熟全面的答案!学生们也更能在这个过程中把知识融会贯通,通过自己的思考,锻炼了言语智能。

当然拔高不是一味地设置高难度的问题来为难学生,教师也不是以拔高教学要求、加快教学进度、增加课程容量为目的地上课,而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锻炼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只有提前把重难点熟悉于胸,有的放矢地教学,才能避免浅显无意义的一问一答,提升课堂的效率。

四、结束语

薛法根校长说过“学生已经懂的不需教,学生能自己学懂的不必教,教了学生也不懂的暂不教”。学生由于受到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制约,对新知识的理解学习还是要依赖老师的引导提问,所以在有效课堂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要以引导帮助、尊重赞美学生为主,在课下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和预设,把课本中的知识理解透彻,用优化的知识结构、过硬的教育能力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科学合理的递进性、拔高性的课程问题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学习内容,形成自主思考的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版画预设美术
版画作品选登
也谈语文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
试论预设语言-言语表征
美术篇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
浅析预设的应用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