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2021-12-31

科学咨询 2021年11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思政

羊 洋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目前,课程思政思想在高校中落地执行正在加速推进,也为高校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以“育人”为重。然而,虽然广大高校教师都承认“立德树人”的重要性,但很多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质疑:“课程思政思想”是否会让专业课过于“政治化”,让学生感觉“不自然”或是理论高度无法接受。尤其是对于理工科目的教师,他们会觉得政治与所教授科目无关,很多教师还不知道怎样将“思政”与专业相融合。 这些困惑产生的原因,还是因为很多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核心思想、 理论内涵、 实践特征等的理解不够透彻,从而将“政治泛化”,并未达到改革预期。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的问题,让“课程思政”中的“育人”思想基础深入人心,使高校教师可以迅速转变观念,以增强高效课堂课程思政建设[1]。

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育人的价值基础

教育改革的时代,党中央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教育最本质的任务是“育人”,在中国,作为中国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明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学生已经步入成年,大学也是其人生观、价值观走向稳定、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对成人的教育也应该明确政治方向、把握教育的根本任务,着力打造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人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出于社会共同体中。在社会上每个人又会被赋予一定的政治身份,所以,成年人不可避免的带上“政治共同体的烙印”。所以,“课程思政”也是发挥教育的“政治作用”,尽管每个学科都属于不同的专业领域,但都是在“社会主义”这一大背景下的教育,所以“课程思政”也就会使学生明确各类课程的“同向性”,即无论学习什么专业领域,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从而步入社会后对政治制度的稳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2]。

二、立德树人视域下发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措施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当今高等院校的根本使命与任务是培育出有政治思想高度,有理想、有担当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高校应切实发挥课程育人作用,“课程思政”理念是旨在将思政教育渗透到教育全过程,已达到各专业科目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已实现“协同育人”的教学目标。其实,大学的思政课程的设置,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政治观、人生观,它并非是一门“摆设”或是纯粹理论而无实用价值的课程。但基于传统课堂的“政治弱化”的弊端,想要实现“课程思政”只靠思政课程本身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挖掘出各专业科目的政治价值。

为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理念落到实处,这就需要高校全面构建系统化的“课程思政”体系,以当下高校的课程设置为载体,充分发挥“思政课程”的协同作用。 并且,高校应明确创建这一“协同育人体系”要有长远打算,就是在高校首先将思政教育工作常态化,同时要全面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换言之,便是首先保证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在思想政治的精神层面达到高度统一并且自身作为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者也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理论高度,这样才能将思政教育在其所教授的学科领域中充分渗透落实。这也就是说,新时代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非要求其相对完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理论修养。同时也要在“为人”层面具有崇高的思想境界和政治高度,这才能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深入课堂,进而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们对于思政教育高度的认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才能有效提升。但在这里也要特别提示广大高校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渗透中,一定注意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多融通、探究,让这一新理念的渗透恰到好处,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达到专业程度的“显性培养”与思想政治的“隐形培养”融合统一。

现今,高校“教育思政”要想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还要发掘课程体系的“德育基因”,力争打造全面有效的“育人”体系。只要教师是一个有心人,就不难发现在所有专业课程当中都暗含着“德育基因”,高校课程是多样统一的,尤其是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每个课程又并非“作用唯一”,往往是多元融合的价值统一体。所以,高校教师应抓住统一课程多样化的特点,把握“育人”全面性,基于所授专业课程的特点深入挖掘并充分运用课程“德育基因”,进而融通各专业课程教学理念及思政理论课教学思想,真正表现出专业课程和思政理论课协同作用。此外,思政理论课应发挥示范作用,彰显其政治思想“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其“育人”功效,将“课程思政”进一步落实。同时高校还应更新教材设计、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授课形式、充实教育内容,并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综合素养的提升,进而实现“课程思政”教育时效性的目标。另外,高校还应利用人文社科类的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以及崇高的理想信念。这样,高校学生就更能理解和接受“课程思政”的育人观念,教师也就更能充分发挥课程资源优势,将学科理论内容及其文化价值、德育价值渗透进学生内心深处,这样,思政方面的精神引领也可以充分发挥协同教育的作用了。

诚然,落实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并非易事,也并非思想觉悟就可以解决的。这就需要高校教师不断提升个人素质,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手段。这一定的落实,一方面对于学校层面而言,高校应该不断更新“换血”,为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形势,要进行定期和适度的“教师队伍更新”,既要对老员工进行德育培训以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又要引进具有较高政治素养的新教师,让他们这些时代“新人”作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引领“教育思政”新潮流。另一方面,高校还应注重教材内容的设计,基于各课程特殊的德育功能,设计与现时代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吻合的教学目标,让教育工作者明确自己的使命和担当,大力发掘各专业科目的德育因素和功效,将思政教育全面渗透到专业课程教育中。在立德树人任务践行中,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将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自豪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渗透进学生的“血液”中。为确保课程思政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程及其他课程教育中的顺利运行,高校应构建保障机制,注重课程教育质量评价并将“课程思政”的育人评价机制体现在学生评价体系当中。此外,广大新时代高校教师也应当顺应新时代要求,激活自己的课堂,在“课程思政”教育中,不要将政治教育过于刻板化、理论化,而是借助多媒体教育技术和课堂活动设计等丰富的教学手段来灵活渗透,在潜移默化中达到“育人”效果[3]。

(二)课程思政有机融入非政治专业课程教学

课程思政的核心目标是挖掘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使专业课程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从而达到专业与“育人”并重的目的。课堂教学是高等教育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立德树人背景下的“课程思政”旨在通过高效课堂教育实现专业基础、综合能力与思想觉悟的融合培养,让教师做到可以教授一门有政治格局的课,引领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想信念。

比如:就拿“高等数学”这门高校的基础课程来说,这门学科知识设计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最使高校学生感觉困难的是“微积分”这一模块,也是高等数学课程的核心内容。要想深刻理解常量与变量、有限与无限、微分与积分等抽象难懂的概念,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哲学思辨思维。因此,教师在该门课程的讲授中,可以将微积分中涉及的概念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有机结合,这也就充分发挥了微积分课程本身涵盖的“思政基因”功效,有效实现了“课程思政”的目标。这样,通过该门课程的传授,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深层思维和科学创新能力,又恰到好处地引导了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理论武装头脑,践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

(三)工匠精神与高校创业教育匹配融合

新时代虽然是一个便捷、“飞奔”的时代,但工匠精神是自始至终大力弘扬的中华民族的美好精神品质。同样,“课程思政”教育也呼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是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做到极致,它蕴含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坚守专注的意志品质、自我否定的创新精神。工匠精神是高校创业教育的硬核,我们不仅需要将工匠精神由表及里地渗透给大学生,需要他们不仅在学校的创业培训和大学生创业比赛等校园活动中体现工匠精神,而且能够充分理解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并在尊重市场规律和基于现实的情况下脚踏实地的步入社会。所以,就业指导教师要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根除“差不多”意识,要在教学活动中刻意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努力打造各个环节尽善尽美。比如:在创业比赛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不断推敲和完善项目计划书和充实PPT 内容等,要让学生在不断打磨中领会“工匠精神”的内涵,从而建立完美的价值追求。在创业实践中,要围绕学生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让创业大学生专注于产品质量和服务上,最大限度满足目标客户需求、给消费者完美的服务。并且,教师要对创业实践的“质量”做严格的把关,若有“差不多”意识者,将判为“不合格”。

高校的创业教育本质目标是激发大学生创业潜能,并培养其良好的职业素养,让学生既能实践也能够从中获得核心素养的提升。我们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看得单一、片面,除了“政治思想的统一”,更重要的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所以,尤其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在创业教育上,工匠精神是要明晰并践行的时代精神品质,是当代大学生“知行合一 ”的重要体现。唯有学生在学校就将工匠精神根植于心,才能在社会上拥有更加理智、勇敢的创业创新勇气,同时也会以坚强的意志和决心,不忘初心,用诚实和坚毅砥砺前行。我们知道,在这新时代,已经涌现出一批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代表”,他们的思想境界也是即为高尚的。所以,高校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真的不容忽视,在创业教育中更要将“课程思政”的思想落地实施,让工匠精神的渗透真的达到“立德树人”的德育目的,让学生为自己未来的创业之路从思想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真正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力量[5]。

三、结束语

其实,抛开高校课程的专业性,从宏观理论视角来看,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各专业科目都承担着“育人”的功能,只是各专业具有理论、特征、思维方式等差别。 但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使命和目标上,不同专业领域的课程都需要同向同行、协同推进,以确保合力塑造思想高尚、纯粹的时代新人。 时代背景下,“育人”不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且关乎到国家和民族的振兴,这也是高校“课程思政”的政治使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从战略的高度来构建高校的课程思政体系,使各专业各门课程均有不同的体现,让每一门任课教师都明确“育人”的责任,让高校德育教育落实到位,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 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实现“思政”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共振”。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