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青年残疾人生存压力与社会支持研究
2021-12-31魏小涵杨依甜何佳遥
魏小涵 杨依甜 孙 彤 王 敏 何佳遥
(成都理工大学 四川成都 610059)
一、问题提出
目前,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260万城镇残疾人生活还十分困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残疾人群体作为和谐小康社会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社会弱势群体,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予以特殊照顾,以缩小残疾人社会保障事业在整个社会保障事业中的差距。
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发现,残疾人研究主要集中在医学应用研究方面,而对于残疾人生存压力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质生活方面,精神压力方面的研究较少;从地域和对象来看,研究多集中于农村肢体残疾人,相对狭窄。针对国内外研究的不足,本项目从社会学、社会工作等学科视角出发,以成都市主城区中青年残疾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研究城市中青年残疾人的生存压力、社会支持现状、影响因素及产生的问题,并根据城市中青年残疾人和社会的实际情况为相关职能部门及社会相应的公益机构、社会工作机构等提出有针对性、符合实际的对策建议,以期改善城市残疾人的生存现状,推动构建扶贫助残体系,建立和谐社会[1]。
二、成都市残疾人现状
(一)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问卷发放500份,回收问卷498份,有效问卷达490份。样本的基本情况:在性别上,男性占61.5%,女性占38.5%;在调查的地区分布上,成华区占13.8%,青白江区占21.6%,双流区占25.2%,锦江区占17%,青羊区占22.5%,样本地方分布总体均匀;在受教育程度上,小学及以下占10.6%,初中占42.2%,高中、中专、技校占21.6%,大学专科占15.6%,大学本科占8.3%,研究生及以上占0.9%,可见样本中的高学历残疾人少,大部分为中低等学历;在健康状况上,身体非常好占17.4%,身体好占30.7%,一般占39.9%,差占10.1%,可见大部分的残疾人身体状况较好。
残疾情况分析如下:在残疾类型上,涉及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视力残疾和肢体残疾,未调查到智力残疾类型,且被调查者绝大多数为肢体残疾;在残疾等级上,二级和三级的残疾人居多;在残疾原因上,先天因素、交通事故和疾病是残疾人致残的主要原因,少部分残疾人是由于自然灾害和工伤事故导致。
(二)生存压力基本情况及相关问题
生存压力分为生理性压力(残疾程度、健康状况)、心理性压力(自我认识与自信心)、社会环境压力(工作压力,经济压力,住房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社会融入)。
首先,从残疾人生理性压力来看,残疾人不同的残疾水平及健康状况会影响其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状态。一般而言,残疾程度较高的残疾人可能因为身体状况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更容易产生生理和心理问题,社会融入比较难。而身体健康状况较好的残疾人,能正常生活和交往,心理压力较低,社会的融入程度较高,其生存压力也相对较小。
其次,无论是先天性残疾人还是后天性残疾人,由于生理生活不便,都普遍存在较大的精神压力,产生一系列的精神和心理问题。一方面,残疾人就业政策扶持力度不够,就业机制尚不健全;另一方面,残疾人自身素质偏低,综合竞争能力较差,这使得劳动能力较弱的残疾人在就业上处于不利地位[2]。
然后,在社会环境压力方面,城市残疾人由于本身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加上自身身体残疾,导致他们的工作类型单一和工作强度较低,收入相对较低。缺乏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面对身体的残疾,残疾人还需要支付高额的治疗费用和康复复健费用,经济压力大。
最后,城市残疾人群体人际交往方面也存在不小的压力。据调查统计,绝大多数城市残疾人参加社区活动的频率一年低于2次,即使参加社区活动也是以观众的身份被动参加活动;和周围同事、邻居基本上只是点头之交,很少感受到过关心,得到的照顾基本来自于家庭,甚至有一部分群体与家人的联系也很少,处于独居状态,自身也不愿意主动进行人际交往[3]。
(三)社会支持基本情况及相关问题
社会支持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主观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及满意程度。客观支持,指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指个体对以上主观及客观的社会资源的利用程度[8]。
首先,城市残疾人的主观支持总体上呈现出较低的态势,所获得的心理支持不足。基于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问卷调查显示,当遇到急难情况和遇到烦恼时,大部分残疾人群体只会选择求助家人,甚至有一部分残疾人群体选择不向任何人求助或倾诉。因为平时在生活中,残疾人感受到的受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来源较少,遇到急难情况和遇到烦恼时所选择的求助群体较少。同时,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感受到焦虑、孤独和自卑,社会交往网络范围小,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较少。社会舆论对残疾人的关注度不够高,对残疾人心理咨询和疏导的心理咨询服务站比较少。
其次,在客观支持上城市残疾人客观支持有待提高,其在生存支持和发展支持方面仍然需要社会的强烈关注。一是城市残疾人基本普及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地方政府、社区及社会组织还会给予其他的社会保障措施,如残疾人补贴等。但普及力度不高,范围也较小,大多数城市残疾人表示自己并不了解也不知道怎么获取相关保障支持,主要还是依靠自己工作或家庭成员支持维持正常生活。二是城市残疾人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多为中等水平,加上自身的生理残疾因素,导致就业方面存在巨大的压力。虽然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有关残疾人就业的法律法规,颁布相关的政策措施,为其就业提供法律政策保障,开展多种就业帮扶工作和就业模式,来推动残疾人充分就业,但是在城市中,部分具备劳动能力缺乏劳动技能的残疾人以及有着就业意愿但是开发成本较高的残疾人,仍然缺少就业技能培训支持。总的来说,残疾人的就业形势依旧不容乐观。
最后,城市残疾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程度较低。在访谈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城市残疾人称感受不到社会对残疾人的支持与优待,不了解社会支持相关的政策和渠道,对社会客观支持中的正式资源利用程度低;城市残疾人不经常主动与邻居和同事交往,不喜欢参加社区活动,人际交往能力差,社会融入出现问题,遇到急难情况和遇到烦恼时所选择的求助群体基本只是家人,城市残疾人对社会客观支持中的非正式资源利用程度也比较低。
三、影响因素
(一)家庭的支持
家庭在残疾人非正式社会支持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个体获得情感支持和伴随支持的最重要来源,也是个体成长和接受教育的初始场所。在家庭中,残疾人可以获得情感、归宿、物质和信息等支持与服务。如果家庭对残疾人给予足够的支持和照顾,他们将能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
政府政策的规范、执行程度和社会保障水平影响城市残疾人生活。与非残疾人群体相比,残疾人在日常社交生活中需要更多的医疗、康复、辅助设备和儿童保育方面的支出,因此,家庭支出相对较高,但是政府对残疾人的补贴通常是基本保障,如低收入保险,残疾人生活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津贴,不足以支付他们的日常开支,导致大多数残疾人的家庭收入水平较低,消费水平太低,残疾学生难以入学。
(三)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
不仅是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影响着残疾人的生存压力。经济发达的城市房价自然高。高昂的房价让残疾人难以获得安居之所,因此发达地区更应该考虑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但从另一方面,对于经济发达地区来说,交通便利,基础设置健全,一定程度上可为残疾人生活提供一定的支持。
(四)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在保障服务方面,被调查地区虽然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的医疗等生活保障,但对残疾人的发展需求关注较少,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职业培训等,这不利于残疾人的个人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社会服务供给不足,缺乏对残疾人的法律和司法救助,残疾人权益在社会生活中更易受到侵害。
(五)文化
社会残疾观在残疾人融入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社会的排斥和歧视态度往往会导致残疾人受到不公平待遇而逐渐被边缘化,脱离主流社会。社会对残疾人的接纳和帮助,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积极融入社会。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新的包容接纳的社会残疾概念逐渐形成。
四、对策与建议
(一)发挥家庭的支持作用
家庭是以血缘关系和亲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群体,对残疾人生活的支持是原生性的情感和物质帮助,且这种原生性帮扶是其他支持主体不可替代的。相对于政府、社会组织、社区对残疾人群体的支持而言,残疾人从亲人处所得到的帮扶和关怀,能让残疾人群体更有归属感和获得感,有助于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增强残疾人家庭的凝聚力和抗风险能力。如定期在固定地点开展残疾人朋友家庭互助分享会等[4]。
(二)发挥政府在残疾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第一,加强城市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残疾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政府缴费比例,让人人都能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提升保障服务水平。免费开设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提升残疾人就业意愿与职业技能;加强社会服务供给,建立社区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第二,建立健全援助和沟通机制,健全民间组织体系。政府应加大投入,建立健全求助与沟通机制。如鼓励手语专业人士融入社会不同行业、在重要路口和特定地点为盲人安装语音播报系统。第三,加强社会残疾新概念的宣传普及。一方面要鼓励残疾人敞开心扉,自强不息;另一方面要转变人们对残疾人的偏见,尊重并帮助他们实现社会融入和参与[5]。
(三)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促进城市残疾人就业
经济收入是影响残疾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就业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因此,应改变传统的残疾人就业观念,对残疾人创业给予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促进创业和就业。残疾人就业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基础教育,应涵完善残疾人特殊教育制度,落实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减免学费政策,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识教育与职业技术培训相结合[6]。
(四)提升社会保障支持力度,推进多元主体参与
公益组织应更加注重对残疾人的心理关怀;国际红十字会为残疾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救助和物质援助,多方面提升残疾人社会保障水平,如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制度及残疾人服务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建设,统筹安排残疾人多层次福利,满足其自我实现需求[7]。
(五)转变残疾人生存观念与城市大众对其态度,做好心理支持
首先,残疾人自身加强自我心理支持。残疾人自身应努力克服自卑、孤独的心理缺陷,积极面对生活,通过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和各种技能,提高文化水平和能力,寻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价值,走出封闭的内心世界,主动与他人沟通,积极融入社会。其次,转变城市大众对残疾人的观念。“十三五”规划提出,要消除对残疾人的歧视和偏见,塑造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残疾人观,营造相互理解、尊重、关爱、帮助的社会氛围。要加大对社会组织领导干部的现代残疾人方针教育培训力度,在政策制定中考虑到残疾人群体的特殊性,同时,积极宣传政府的扶残优惠政策,传播社区组织扶残助残的行为,树立残疾人自身坚持不懈的榜样形象,将残疾人群体中的巨大正能量发挥出来,从而为残疾人营造一个扶残助残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