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治理在庄浪县水洛河上游段河道治理项目中的成效

2021-12-31王大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22期
关键词:洛河庄浪县堤顶

王大虎

(甘肃省庄浪县水务局,甘肃庄浪 744699)

1 项目实施区基本情况

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地处东经105°46′15″~106°23′45″、北纬35°03′23″~35°28′26″。东邻华亭市,西接静宁县,南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秦安县毗连,北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县、泾源县接壤。辖区东西长56.4 km,跨经度37′30″,南北宽46.6 km,跨纬度25′03″,总面积1 553.14 km2。

韩店镇位于庄浪县东部,镇政府驻地东门村,距县城17 km,镇辖面积176 km2。南洛河沿镇顺流而下,为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项目区防洪工程存在问题:一是长期进行单一的建设,两岸防护硬质化现象严重,致使河道渠化,失去自然性、生态性,由于河道采取渠化泄洪的治理思路,河道仅定位在满足泄洪的需求,河流浅滩、滩涂作为堤防工程的新农田面积,河滩被围垦,建成的素混凝土护堤不能有效对污染物及生活垃圾进行分解,同时在洪水来临时,河床砂层在水流作用下发生移动,河床植物也随之冲走,植物和生物不能固定在河床上,河床上不能形成湿地,不能净化空气,工程区不能形成良好的生态系统,也失去了自然多样性和美学价值。因此,亟须转变观念,进行系统综合治理。二是河道枯水期流量不足,支流垃圾多、水污染负荷大,河床质污染较为严重,导致水质不达标。水洛河流域径流多由降雨补给,大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多集中在7—9月。河流枯水期流量不足,干旱月份河道常发生断流现象,水资源虽然总体丰富,但由于调蓄水利用工程,不能充分发挥河流维护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生态功能,对生物群落等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三是河道为人民群众提供亲水、休闲的功能短缺,人文景观、文化设施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不相适应。通过这次治理,改善工程区内河道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为在水洛河大规模进行生态治理提供建设模式和经验。

2 生态治理建设模式在项目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庄浪县水洛河上游段河道治理项目位于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段,本次治理河道总长0.70 km。根据工程布置,本工程设计在水洛河干流布置生态河堤1 463.0 m,其中左岸布设740.0 m,右岸布设723.0 m。河堤沿岸修建人行道路1 605 m,河道内修建河道跌石5座,仿树桌凳7套,仿木踏步5座[1]。

本次布置的生态河堤具有以下优点:一是体现了“尊重自然,人水和谐”的原则[2]。从人与自然是命运共同体的角度来审度水洛河上游段河道治理,在促进河道生态环境修复改善、维护河流健康生命的同时,营造优美河道环境,使河道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环境优美、生物多样的开畅空间,为沿岸群众创造宜居生态环境。二是实现了“适度超前,着眼长远”的原则。工程在规划建设之初就遵循发展的眼光,高起点谋划,使工程从整体布局、长远发展、河道治理与经济发展关系等方面处于先进领域,在同等条件、同等行业情况下,使其在今后一定时期始终保持超前水平,从而高标准、高起点抓好水洛河上游段河道生态治理。三是实现了“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该工程已批复的设计,结合水洛河现状及沿岸城市发展需要,实施水洛河上游段河道生态治理。

堤顶宽度与护坡厚度:工程修建完成后堤顶与主河槽上部河床高度保持一致,但堤顶碾压宽度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要求[3],并结合“经济性和少占耕地”的原则,堤顶碾压宽度不小于3 m。格宾护坡表面有较大的孔隙率,透水性大,利于河床砂砾层内水循环,使水流能与河岸的水土进行交换,植物容易生长,河流、土壤、植被三者之间的自净化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参考同类工程经验,护坡坡比1∶1.5,护坡厚度为0.3 m,基础底宽100 cm、深100 cm,矩形结构,镶嵌于砂砾土内,均为格宾块石。

堤顶高程确定:工程在已建河堤河道内修建,堤顶高度的确定只需满足2年1遇洪峰流量下行洪要求即可,不必再考虑安全超高、波浪爬高、风雍水面高度等因素;若洪水较大,本次治理的生态河堤不能满足行洪要求时,可在生态河堤上部河床内进行行洪[4]。这种生态河道治理不但满足了防洪要求,也节约了投资。

国民经济综合评价: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从宏观社会效益看,本项目实施后,一方面抵御洪水对河岸的冲刷,保护村庄及村道;另一反面在项目实施中农民参与建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3 项目建设管理

3.1 项目组织领导与建设管理

为了加强对项目的建设管理,“庄浪县水利工程建设站”为项目法人,全面负责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庄浪县水洛河上游段河道治理项目自实施以来,始终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工程的建成,为彰显庄浪山水特色,提升城市品位,支撑庄浪县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强的基础。

3.2 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组织建设,狠抓工程质量管理,促进工程进度

项目法人坚持按建设程序办事,加强施工技术和质量、资金的控制管理,保证了工程建设正常有序地进行,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理念,把质量目标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同时,克服施工受汛期、河道较窄、导流困难等条件限制,充分考虑了汛期、天气因素,并针对相关问题制定详尽的应对措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本项目的实施,使河道抗御洪水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增强了化解污水的能力,满足了沿岸群众生存发展的要求。

3.3 完善管理制度,为管好用好工程提供制度保障

依照《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取土、开荒和种地等破坏植被的违法行为[5]。庄浪县水务局和韩店镇人民政府共同协商制定相关的水质保护政策和规定,动员当地群众沿堤外坡脚种植防护林保护堤防、美化环境。对居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并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工程建成后在该区域设立警示牌,严禁各类生产废水、生活污水排入河道,严禁居民往河道里倒垃圾及其他有毒有害废物。通过相关政策及措施的实施,加强和巩固了建设成果,促进了工程区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增长。

4 项目评价及实施效益

4.1 国民经济评价

庄浪县水洛河上游段河道治理项目为公益性质的建设项目,效益主要为防洪效益,无其他财务收入。价格水平年为2020年。防洪工程社会折现率采用8%计算。经计算,各项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指标汇总如表1所示。该工程经济净现值为4.25万元,大于0;效益费用比为1.248,大于1;经济内部收益率为8.28%,大于8%;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

表1 国民经济评价主要指标

4.2 效益分析

4.2.1 直接效益 包括防洪减灾效益和减免人力、物力、财力耗费的效益。经计算,这2项效益在项目实施后年均总效益为9.90万元。

4.2.2 间接效益 一是既涵养水源,又遏制水土流失。减少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美化了环境,促进了项目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二是社会效益。项目区气候条件适宜,但基本农田播种面积较少,每年发生洪灾对耕地毁坏严重,严重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防洪工程的建设,可以改变土地奇缺现状,提高作物产量,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变农民生产生活基本条件,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5 项目推广应用前景

一是项目建成后能根治水患,保障沿岸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能优化区域环境,促进工程区旅游事业快速发展,带动经济增长,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生态河堤治理开启了河道治理的一种新模式,工程线路较短、影响范围较小,沿线地貌类型较少,工程建设对地面的扰动类型也较少,提高了已建河堤基础抗洪水冲刷能力,减轻洪灾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河堤治理不仅环保,也提高了治理局域环境整体质量。总结治理经验和成果,为以后大规模实施生态河堤治理提供了全新思路,适合大幅度推广。

三是庄浪县水洛河上游段河道治理项目通过经济评价: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可行的。

四是庄浪县水洛河上游段河道治理项目是加强水洛河水生态文明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需求的重大举措;强有力地推进了实现“梯田产业强县和生态文化名县”的进程。

猜你喜欢

洛河庄浪县堤顶
封面照片说明
境由心造
兰抒蔚瑛
水利名词:子埝
堤顶防汛道路维修改造工程施工技术研究
洛 河
洛河
彬长矿区白垩系洛河组不同层段水力联系的综合分析
庄浪县马铃薯地下害虫危害规律及药剂防治研究
解毒化湿汤治疗甘肃省庄浪县小儿特殊类型丘疹性荨麻疹10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