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香囊挥发油对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分析

2021-12-31吕鹏白明学金云隆高晓洁马守芳

医药与保健 2021年12期
关键词:石菖蒲铜绿埃希菌

吕鹏,白明学,金云隆,高晓洁,马守芳

(郑州市中医院 制剂室,河南 郑州 450007)

呼吸道感染是常见的传染类疾病,一般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引起[1]。临床上常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大量抗生素会使致病菌具有抗药性从而难以治疗[2]。目前预防和治疗呼吸道感染受到各界的关注。有研究表明,中药中的挥发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平缓呼吸道平滑肌的作用[3-4]。古代中药香囊一般用于驱蚊、提神、辟邪等,但近几年有研究表明,中药香囊中的挥发性成分具有一定的防病治病的作用[5]。文中将檀香、石菖蒲、艾叶、白芷、肉桂等中药制成香囊,探究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三种呼吸道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药材

白芷、檀香、石菖蒲、艾叶、肉桂均由毫州康博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提供。干燥后制成粉末后混合,称取20g 装入香囊。

1.1.2 培养基及试剂

TSA 培养基、M HB 肉汤培养基均购于上海广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0.9%氯化钠注射液,挥发油提取装置(96 孔正压提取装置,北京祥生兴业科技有限公司),立式电热恒温培养箱( 型号:LI-9082,北京奥科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超净工作台( 型号:SW-CJ-1FD,北京巴古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电热蒸气消毒器( 型号:HXD-4208,上海笛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移液枪购于北京泽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冷藏箱(型号:HLR-310F,杭州诺丁科学器材有限公司)。

1.2 研究方法

1.2.1 菌株的分离

临床菌株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3 种,从2019年1月至2021年3月本院肺病科门诊及病房的样本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各30 株,铜绿假单胞菌40 株。将菌株纯培养后,置于30% 甘油肉汤中,并于-20℃环境中保存,待用。

1.2.2 菌液及菌液培养基的配置

采用无菌接种环,将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从30% 甘油肉汤管中刮取菌液到血平板,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采用无菌接种环挑取2 ~3 个菌落,溶于生理盐水,制成0.5麦氏单位,浓度为1×108 cfu・mL-1的悬液。

在TSA 培养基上,加入5 mL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菌液,使菌液均匀分布,分别制作菌液供试平皿、阳性平皿及不含菌液的阴性平皿。

1.2.3 挥发油提取

根据《中国药典》[6]附录中XD 的方法提取挥发油,水蒸气蒸馏法:取部分中药材( 单独成分挥发油采用一种药材,混合挥发油则将药材混合),置于挥发油测定烧瓶中,加入300 mL 的蒸馏水,并于烧瓶底部放置几颗玻璃球,分别连接测定器、冷凝管,将挥发油测定装置连接完成后加入二甲苯(1 mL),蒸馏30 min,完成后室温放置约20 min 等待降温( 挥发油量= 得到的挥发油量- 二甲苯含量)。加入无水硫酸钠进行脱水,脱水后加入挥发油进行融化,密封保存。

1.2.4 挥发油供试品的制备

取檀香、石菖蒲、肉桂、白芷、艾叶挥发油各600 μl,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过滤,置于棕色试剂瓶中,自然挥发5 min 后,待用。取白芷、檀香、石菖蒲、艾叶、肉桂挥发油各100 μL,在无菌操作下进行过滤,并置于棕色试剂瓶中混合摇匀,将灭菌后滤纸片放入瓶中,湿润后取出,自然晾干,待用。

1.3 观察指标

(1) 最低抑菌浓度(MIC) 值:将挥发油稀释成不同浓度,采用多点接种装置,将不同挥发油接种至血平板,培养24 h,若培养液混浊表明有细菌生长( 阳性),培养液澄清透明为无菌生长( 阴性)。培养基内无菌生长时的的最低浓度即为MIC。

(2) 香囊挥发油成分抑菌圈大小:将挥发油滴至3种致病菌培养皿上,24 h 后周围的致病菌生长受到抑制,从而形成一个透明圈,即抑菌圈。测量并记录抑菌圈直径大小。

(3) 香囊挥发油成分抑菌能力排序:根据不同中药挥发油的抑菌作用大小,进行排序。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 22.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香囊挥发油的抑菌MlC 值及抑菌率比较

香囊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0%、90% 及40%(MIC 值的范围分别为0.001 25 ~0.002 5、0.002 5 ~0.006 25、大于0.08),见表1。

表1 香囊挥发油的抑菌MIC值及抑菌率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antibacterial MIC value and antibacterial rate of essential oil of sachet

2.2 香囊挥发油成分对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比较

香囊中白芷、檀香、石菖蒲、艾叶、肉桂及混合油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白芷、石菖蒲、艾叶、肉桂及混合油对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有抑菌作用,但檀香对于对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无抑菌作用,具体抑菌圈大小见表2。

表2 香囊挥发油成分对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比较(± s ,mm)Table 2 Comparison of bacteriostatic zone size of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of sachets on pathogenic bacteria (x±s,mm)

表2 香囊挥发油成分对致病菌的抑菌圈大小比较(± s ,mm)Table 2 Comparison of bacteriostatic zone size of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of sachets on pathogenic bacteria (x±s,mm)

菌株 混合油 白芷 檀香 石菖蒲 艾叶 肉桂金黄色葡萄球菌 12.53±1.05 6.99±0.42 8.22±0.42 11.91±0.69 6.75±0.39 28.24±1.91大肠埃希菌 9.31±0.54 6.71±0.44 0.00 8.71±0.81 6.18±0.41 19.97±1.08铜绿假单胞菌 8.05±1.13 6.05±0.40 0.00 7.31±0.10 7.20±0.38 15.17±2.18

2.3 香囊挥发油成分对致病菌抑菌能力排序情况

根据表2 中抑菌圈的大小,香囊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排序为:肉桂>混合油>石菖蒲>檀香>白芷>艾叶;对于大肠埃希菌达到抑菌能力排序为:肉桂>混合油>石菖蒲>白芷>艾叶>檀香;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能力排序为:肉桂>混合油>石菖蒲>艾叶>白芷>檀香,见表3。

表3 香囊挥发油成分对致病菌抑菌能力排序情况Table 3 The ranking of the volatile oil components of sachets on the antibacterial ability of pathogenic bacteria

3 讨 论

呼吸道感染是由于致病微生物入侵呼吸道所引起,主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一般表现为如发热、咳嗽、咳痰、打喷嚏、流鼻涕[7]。呼吸道感染部分是由于细菌引起,另一部分是由病毒引起,临床上一般以抗生素进行抗菌治疗,但对于一些儿童、老人,应该寻找更加方便、安全的方式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目前,多数研究均表明服用中药具有消炎、抑菌的作用,能够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等疾病,但对于中药中的挥发性物质的抗菌作用研究较少[8-9]。白芷、石菖蒲具有除湿、止痛、活血等功效,艾叶同样有温经止血,散寒祛湿的作用,檀香则能行气、止痛,肉桂具有发汗、温经、通脉的功效[10-12]。也有研究表明[13],上述中药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为探究中药香囊的挥发性物质对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本研究对香囊成分挥发油的抑菌作用及抑菌能力进行分析。

本研究选用白芷、檀香、石菖蒲、艾叶、肉桂制成香囊,并提取各自成分及混合成分的挥发油,检测混合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 值范围及抑菌率。研究结果显示,香囊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的MIC 值的范围分别为0.001 25 ~0.002 5、0.002 5 ~0.006 25、大于0.08,当MIC ≤0.00015,表明细菌全部受到抑制,抑制率为100%,因此文中的中药香囊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0%、90% 及40%,表明中药香囊对于3 种常见的呼吸道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通过抑制致病菌的增长与繁殖,达到防止呼吸道感染的目的,其中该香囊挥发油对于大肠埃希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因此,用于预防大肠埃希菌引发的呼吸道感染,防治作用更强,而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也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有研究显示中药香囊挥发油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无抑菌作用[13],而本研究中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能是由于香囊中中药成分存在一定差异,或者提取单挥发油浓度 不同。

为了进一步探究香囊内各种有效成分的抑菌作用,对香囊各个成分进行挥发油的提取,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白芷、石菖蒲、艾叶、肉桂及混合油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均有抑菌作用,而檀香仅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于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无抑菌作用;根据抑菌圈的大小,香囊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能力排序为:肉桂>混合油>石菖蒲>檀香>白芷>艾叶;对于大肠埃希菌达到抑菌能力排序为:肉桂>混合油>石菖蒲>白芷>艾叶>檀香;对铜绿假单胞菌的抑菌能力排序为:肉桂>混合油>石菖蒲>艾叶>白芷>檀香,其中肉桂对于3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分析原因为,其中白芷以根入药,具有活血止痛,祛除湿气的功效,一般用于治疗头晕头痛感冒风寒;檀香具有调理脾胃、开胃理气及止痛的功效,能够用于血清抗炎、镇定安神;石菖蒲则具有化痰祛湿、开胃、醒神等功效;肉桂则具有温热驱寒、镇定安神的功效,一般用于治疗高血压、高血糖的治疗,也可用于镇定;艾叶,一般以全草入药,具有温经止血、驱寒祛湿,可以用于消炎止咳、安胎、抗过敏[14-17]。其中肉桂挥发油能够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使细菌的结构遭到破坏,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18-19]。提示可根据不同成分挥发油对于不同致病菌,有针对性的调整成分的含量,以提高抑菌作用,长时间佩戴此中药香囊有助于呼吸道疾病的以预防和治疗[20]。

综上所述,香囊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于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最强,长期佩戴能够预防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猜你喜欢

石菖蒲铜绿埃希菌
2018—2020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中致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2018—2020年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感染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大肠埃希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我向往石菖蒲 一样的人生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一起家庭食物中毒事件
铜绿
一起设备凝露事故的分析及预防
心悸喝茉莉石菖蒲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