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大咯血的诱发因素、先兆观察及急救护理

2021-12-30方月婷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4期
关键词:口腔护理肺结核

方月婷

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大咯血的诱发因素,做好先兆观察及急救护理工作。方法:本文选取2016年7月份至2017年8月份本院收治的16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8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咯血与参与活动的轻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咯血前患者会出现先兆反应。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做好先兆观察及急救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肺结核;大咯血;先兆护理;口腔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1)14-01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由结核分歧杆菌所引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大咯血是肺结核疾病中的一项常见并发症,会引发患者出现窒息及失血性休克现象,增加了患者的死亡概率。本文将16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诱发因素、先兆观察及急救护理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6年7月份至2017年8月份本院收治的16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其中,初治患者35例,复治患者131例,既往咯血记录显示,小量咯血患者有88例,大量咯血患者有43例。临床诊断结果显示,患者被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的有163例,被确诊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的有3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8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为24~68岁,平均年龄为(42.5±3.5)岁。观察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为23~69岁,平均年龄为(43.6±3.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及年龄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护理内容包括:

(1)先兆护理:在对患者进行先兆护理时,应结合患者咯血的规律,合理制定出合理的护理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情况,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诉求,以便能够了解患者有无出现咯血先兆表现,一旦发现,应嘱咐患者要保证绝对的卧床休息,要求患者保持侧卧位,并及时通知醫生前来治疗,提升咯血治疗效果。

(2)咯血护理:大咯血的判定标准为一次性咯血量>300mL,24h内咯血量>500mL,当患者出现咯血,要求患者将头偏向一侧,确保血能够快速咯出,健侧通气,防止血流向健侧肺部,引发病灶发生扩散。护理人员应叮嘱患者不要摒气,要帮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应严格按照医嘱服药,为患者服用垂体后叶素,采用肌注形式,为患者注射5%的葡萄糖250mL,10-20U的垂体后叶素。

(3)窒息护理:患者出现咯血现象,受大量出血影响,形成的血块及血液阻塞了患者的呼吸道。该种现象出现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告知医生,对于出现神志不清的患者,应用压口器撬开患者牙关,用负压将患者鼻腔内的血液吸出来。当患者出现深部血管堵塞时,应使用纤支镜来将患者气管中的淤血及血块进行清除。

(4)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随时守候在患者身边,以消除患者的恐惧感,鼓励患者将积血咳出,向患者说明咳出积血,保持呼吸道通常的重要性。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以达到调整患者心理状态的目的,提升患者的疾病治疗信心,强化疾病治疗效果[1]。

(5)口腔护理:患者咯血后,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患者口腔清理,棉球上蘸生理盐水,将患者舌面及牙齿上的血液清理干净,给患者提供漱口水,消除患者口腔中的血腥味,减少细菌在口腔中的繁殖,降低对患者的不良刺激,降低口腔炎症的发生概率。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可知,有9例患者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成功抢救的患者数量为74例。观察组未有患者抢救无效死亡,所有患者均抢救成功,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观察组的83例大咯血患者不同活动强度出现的咯血例数进行分析可知,患者在经过剧烈活动后,咯血患者数量为25例,重体力活动后,咯血患者数量为12例,轻体力劳动后,咯血患者数量为2例,说明患者的咯血与参与活动的轻重程度有直接关系。咯血先兆表现分析,对照组83例咯血患者中,咯血前有先兆表现的患者为72例,这些患者均表现出胸部有响声、咽喉部发痒、口中有腥味及胸闷等情况,先兆反应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咯血前的30min左右。因此,在对咯血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求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咯血前抢救准备工作,在咯血时给予患者心理指导、有效的护理、告知患者咯血治疗方法,咯血后给予患者心理指导、口腔护理及饮食护理等[2]。

3 讨论

我国的肺结核疾病具有发病率高,难以治愈等特点,如抢救不及时,将会导致患者在较短时期内发生窒息甚至死亡。造成患者出现窒息的原因包括:肺结核患者存在混合感染及COPD,患者呼吸功能不全。受咯血量大、血液淹没全肺及咳嗽无力等现象影响,患者在窒息前会出现咯血不畅、胸闷气促、烦躁不安、神情紧张及口唇发绀等现象,护理人员一旦发现该种情况,应立即通知主治医生前来抢救。做好先兆护理、咯血护理、窒息护理、心理护理、口腔护理等护理工作,提升肺结核咯血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咯血复发率。

参考文献:

[1]周远丹. 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护理[J]. 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4):159-160.

[2]苑爱荣. 76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临床急救护理体会[J].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6,10(07):596-597.

猜你喜欢

口腔护理肺结核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肺结核皮试处红肿 就是患了肺结核吗?
到2020年,肺结核成功治疗率将达九成
“舒爽”中药口腔护理液的临床效用研究
老年住院患者口腔护理技巧分析
一次性负压牙刷结合牙膏冲洗法在ICU清醒患者口腔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护理专业口腔护理基本操作法
饮食指导及口腔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并发坠积性肺炎的预防效果
护理干预在35例肺结核并发大咯血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苏无“健肺丸”治疗肺结核29例